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第141章

书名: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1-06 15:44

能完结的。何蔓的身世,做正妻,确实不够,韩家还要在上层社会里混下去,韩嫣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坚持让全家人成为社交圈子的话题,何蔓进门,还要有一个体面的方式。

韩嫣打着自己的算盘,压根没有想到,家里人之所以按兵不动,是为了麻痹他,并且,大家商量出了更好的对策。

与韩则通过声气之后,三个女人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嫡母大人打头,女人们借由进宫请安的时机,与王太后达成了初步的谅解。夫人外交,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或缺的,有些时候,甚至是整个事情的关键。

王太后,原本对韩嫣的印象还可以,甚至,一度非常希望让韩嫣暂时吸引刘彻的注意力,免得刘彻被阿娇给拴住了。只是后来,因为刘彻子嗣的问题,让她着急上火,连带的,让她很是迁怒了不少人,最恨的,自然是她眼中的罪魁祸首阿娇、阿娇的母亲馆陶大长公主、给这母女两个撑腰致使刘彻后宫如同虚设的太皇太后——不管怎么说,是个母亲都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儿子有某方面的问题。而与刘彻常在一起的韩嫣,也免不了被她记恨一下了,她觉得韩嫣占用了刘彻与女人在一起的时间,这会儿她倒忘了最初对韩嫣与阿娇争夺刘彻注意力的希望了。

经过与韩家三个女人的隐讳沟通,王太后才想起来,这会儿,该是全力对付皇后一系的时候,分散注意力实在不是明知的举动。再者,韩家女人的到来,也让她记起,韩家这样的家族,是绝对不会希望自家男子与皇帝有绯闻的,一旦有事情发生,不用她操心,韩家自会行动。对于男子吸引皇帝注意力,而使皇帝子嗣艰难的事情,实在不用她操心——至少,韩嫣不用她管了。本就是迁怒的想法,经过这么一转,王太后的心思又回了大半。

于是,两下有了共识。选择(上) ...

到了十二月初,闲暇的时间便结束了,马上就是正月,一年之计在于春,许多开春后的工作要在十二月就计划好。韩嫣见家里似乎已经认命地开始准备婚事了,便捏着一堆上年度总结与下年度工作计划交给刘彻过目。打算把石渠、上林的人再招回来继续工作,石渠阁的人是刘彻重点拉拢的对象,他们回来了,刘彻又得开始了例行的表示友好了,韩嫣也便得了自由。

韩家人也松了一口气,开始处理韩嫣的大事。

“闲下来就把你这事儿给办了,找个人家认了何氏做女儿,也好把婚事办得风光些。”韩则与韩嫣商议。

“这倒不用,”韩嫣摇头,“我的妻子,自会与我一道持家,自己挣属于自己的荣耀。我又不会因这个小瞧了她,若是计较家世,我也不会要娶她了。少有好人家愿意认个半路来的女儿。认了亲,不是摆明了说她出身不够么?”

“说你笨,你还真是笨!好,不说身份的事。到了成亲的时候,你要从哪里迎娶?好,就从她原来住的地方迎娶,那归宁又要到哪里去?”韩则看韩嫣的眼光像是在看傻子。

“那——再看看吧。”

“也好,总要仔细些,别到时候惹上麻烦事。”

把长安能看得上眼的人家翻了一遍,找到了一家——安陵侯于军。此人是匈奴降王,封千五百五十户。如同匈奴一直招降汉将一样,汉朝也不遗余力地招降匈奴贵族,这位,就是降汉的匈奴小王了。

于军降汉,自是因为在匈奴混不下去了,草原上的竞争太过残酷,不是生就是死,尤其是在单于继承的时候,一旦站错了队,那是部族全灭的下场——原来的部落主人男子多半是活不成了,女子要看运气了,财产自是全没收了,部落里其他的人,不想死的全要改成胜利者的姓氏,搞不好还要被罚做奴隶。不比汉朝,追随者很有可能只是罢职回家,回家呆着照样也是一方财主,虽然是窝囊了点。

草原上权利的争夺更加惨烈,努力壮大自己,并且在自己并不很强大的时候依附于强者而生,是他们的生存法则,因此,投降与依附,并不可耻,甚至是保存和发展自己实力的手段。投降了汉朝的匈奴人,心理负担明显要比投降了匈奴的汉人小得多。于军,在汉朝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于军在草原混不下去了,跑路的时候很是狼狈,到了长安,得封为侯,汉廷却没有像待一般诸侯一样让他到封地去,把他留在了长安。他独自在长安,虽然比在草原被人砍了头强,可也无儿无女、孤孤单单的。韩嫣觉得,他答应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一些。

韩嫣盘算了一下,觉得这也勉强可行了,对家人说了一声,准备到于军府上去拜访。这时,平地一声雷,弓高侯府后院传来消息——何蔓自请离去,韩家也答应附赠一笔不小的财富作为她以后的嫁妆,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韩嫣觉得很奇怪,原本不是学得好好的么?学的人说自己会努力,教的人也对这学生很满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何蔓的理由很直白,她过不来这样的日子。这些日子里,她对这个府邸有了更深的认识,越接触便越觉得与以往生活的是两个世界。不识字、不懂规矩、不熟悉上层社会的人际关系与各家之前的历史纠葛、出身不高、没有管家的经验、情趣审美与上流社会没有共同点……单一样两样能补回来,这么多,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补全的。

当成照顾韩嫣的妾室来教,何蔓还能应付,后来通过探韩嫣的口风,发现他还是有要娶她的意思,侯府长辈便加重了功课,她是吃不消了。然后,再“鼓励”一下:“要加把劲儿啊,你若嫁了,这些都得你自己来……balabalba……”

她若真是嫁了,得自己操持家业,韩嫣的母亲本身就是侧室,于这上面并不熟练,帮衬都不好帮衬,若让直氏婆媳来帮忙——让分了家的嫂子来帮忙管家,何蔓还有脸面么?让韩嫣等个几年,等她全学会了再娶,谁能说这么不切实际的话?让韩嫣继续家里家外一把抓?——这是娶媳妇么?出了前面哪种情况,都是用事实扇了何蔓一记耳光——你根本不够格!但凡还有自尊心的人,怕是都要一根绳子把自己先勒死。

学不进去了是吧?“阿嫣可是等你学好了便要娶呢,你们年纪也不小了,可不能等长了,唉……我是巴不得你明天就全会了,办了你们的事儿,大家也就放心了……”

直到有一天何蔓把自己关在房里闷了一夜,次日清晨,顶着疲惫的神情:“小女子实是没有那个福气,学不来,请夫人放小女子出府吧。”

场面事,还是要做的,于是,韩家许下了颇为丰富的谢礼。

……

“大人不乐见小女子么?”何蔓看韩嫣脸色不对,轻声道,“那,小女子便退下了,您早些歇息吧。”矮了矮身子行了一礼。

“委屈你了……我……本想……”

“小女子并不觉得委屈,”何蔓倒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难道还能有其他的奢望么?做做针线还好,真要管起家来,却是做不来的,又不识字,懂的东西比府上婢女都少。这样的人,能做您家的主母么?哪怕大人抬举,最后,只是自找难看罢了。有多大的能耐就做多大的事情,不是么?”

“把自己关在房里一宿,才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本就做不到的事情,不如一开始就别妄想。这些天,府上夫人尽心教导,知道得越多,便越觉得自己差得远。小女子所想,与大人们的想法,总是天差地远。哪怕大人如今是个平民百姓,小女子与大人,也想不到一块儿去。”

出身背景差异的人,结合之后很难过得下去。没有共同语言的夫妻,是个悲剧。韩嫣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最早与韩则一同议婚的时候,他就明白“门当户对”四个字背后的深层含义——生活上、思想上的共同频率。早在知晓何蔓具体情况之时,要面对困难的认识。只是,他不愿意就这么认命地接受现实,总要搏个万一。而且,何蔓的想法很实在,韩嫣觉得她很适合过日子。一男一女,发生了关系,韩嫣的固定思维就是,男人,一定要负起责任,负责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结婚。

如今,何蔓是不想嫁给他。

“你这么出去,想好了以后要怎么过么?”

“小女子自能过得下去,本就是平常人家出身,做这些事情,自是熟识,比学规矩容易多了。”

“你一个女孩子,自己过日子,能行么?”不是过不下去了,才被韩则给拐进府来的么?

“可以的。”何蔓点点头,却不愿多说。韩嫣见了她的样子,也不好再追问。

“什么时候——走?”

何蔓抬头看了一眼韩嫣:“就在这两天,收拾一下东西……”

韩嫣呼出一口浊气,闷闷地回到自己房里了。

晚间问了韩嫣才知道,侯府已经给何蔓赠了房舍与田地。她家中本有些薄产,只因给母亲送葬,变卖掉了,才衣食无着的。如今侯府给她置下产业,她自是能过得下去的。此时税率三十税一,也是极轻的。

听说何蔓有了财产傍身,韩嫣方好过了一点:“那——她一个人过,能行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