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第57章

书名: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44

再由南宫公主细数韩嫣懂礼貌、有爱心、知进退、爱学习……林林总总一大堆,天知道这个只在幼年见过,如今已经嫁了好多年的公主,在哪里知道韩嫣这许多优点的。这下,韩嫣连脑子都抽得生疼。

隆虑公主紧随其后,表扬了韩嫣谦虚礼让,提醒刘彻给诸多外戚请封请赏。原来,是因为这个!阿明,真是难为你了,借着抄借路抄来的一丁点儿时间能见缝插针地把事情给报备齐全了,你真是太有才了。

最后,王太后很是慈爱地开口:“阿嫣是个好孩子,本宫很喜欢,彻儿身边多亏有了你。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你也别太见外了,彻儿给你什么封赏,你就接着,也是你应得的。彻儿和阿娇分房,身边又没什么得用的人,虽说有个萱儿,也保不齐有什么疏漏,你和彻儿年纪相仿,多陪陪他就是了。就搬到宣室去吧,没什么好忌讳的,当了皇帝,难道还不许有亲近的人了?五根指头还有长有短呢,天下臣子自然有亲有疏。”

韩嫣只得应了,在心底抹了一把冷汗。阿明,你是怎么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王太后连昨天晚上的事都知道的?

饭后没多久,阿娇和刘彻便回来了。阿娇一脸的幸福,显然这顿早饭吃得很开心。小别胜新婚,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单独相处,阿娇还是很满意的,连带的,对所有人都极是和气。

韩嫣恰逢其盛,被阿娇从认真工作开始好好夸奖了一番,然后慷慨地列出了赏赐的清单,包括一座长安城黄金地段的大宅、连着家俱摆设使奴仆、一堆吃的用的,等等等等。最后提到重点——你很老实,本宫和太皇太后、大长公主很放心,现在拿了我的赏赐,要继续看好我老公,你也别回家了,给我接着搬到宣室住去,你家老妈和弟弟我都给你安排好了……

自从阿娇开始念赏赐清单开始,王太后的脸色就有点不好看,虽然还是在笑,那笑容却“标准”了不少。三位长公主的脸色也有些不自然。刘彻更是直接:“凡事有朕呢,”转向王太后,“母后,儿子想封阿嫣做上大夫加侍中,他在长安没有宅子,再赐一座宅子,配上宅子里用的摆设、奴婢,您瞧呢?”

王太后很满意地点点头:“这挺好,挑个日子,赏完了亲戚,就给阿嫣搬家,”对着三个女儿,“到时候,你们都去给阿嫣道贺去。”阳信带头应了。

王太后又转向阿娇:“阿娇也送一份贺礼,意思到了就成了,赏赐的事儿,就让彻儿掏钱吧。你呀,存点儿私房吧。”最后一句带着点儿调侃,直像是对女儿的口气。阿娇想了想,点头应了。王太后又追加了一句:“不过,这礼也不能太少了啊~”引来殿里众人一阵轻笑。

太皇太后的心里,怕是故意让阿娇到长秋殿,然后以阿娇自己的名义赏赐韩嫣,让阿娇对刘彻身边的人卖个好;赏了进言加封外戚的韩嫣,也是让人知道,帮窦氏、陈氏说话好处是大大的有。只是阿娇做得很不成功,让王太后捷足先登表示了善意不说,言辞间交易的意思又太直白了些,最后又让刘彻给拦住了。这两方,光论手段,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偏偏王太后母子做得又这么自然,谁都挑不出理儿来,换成窦太后或许可以察觉出不妥,可阿娇,未必能看得出来,搞不好还会觉得他们是对自己很好。孰不知,这场面,换了谁,都会谢太后、皇帝大恩大德,至于皇后陛下,自然是被华丽丽地当成了布景板。

――――――――――――――――――――――――――――――――

景帝后元三年,三月,皇太后弟田蚡被封为武安侯、王胜被封为周阳侯。长公主、公主们改了更风光的称呼,得了皇帝的赏赐,皇后娘家两个侯爷各加了五百户。窦氏三侯、盖侯王信,各加了三百户。王太后的生母,也被封成了平原君。四姓外戚俱各欢喜。

韩嫣却被“平原君”给雷了一下,这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名号,如今却归了个满脸菊花的精明老妇,算不算是历史的黑色幽默?

是的,这一年,仅仅是先皇景帝后元三年,而不是新君刘彻的元年。这算是惯例了,新帝要到登基次年开始才能更改年号。而且,一般而言,在先帝年号的最后一年里,先帝的大政方针、人事任命也不会轻易更改,这是“三年无改父道”的思想在政治上的一个体现,是一个“孝”的表示。三年不改,是不成的,一年,还是勉强能办到的。

新的一股外戚势力又出现了,朝堂上表面风平浪静,私底里已经是波涛暗涌了。

伴君(BL) 正文 内库

章节字数:4849 更新时间:09-05-15 14:35

内库

汉初刘邦的规定,是不许无功封侯的,可是,自从文帝开始,有封外戚为侯的先例了。但是,大家对此仍然持有异议,看周亚夫反对封王信封侯,并因为更加得罪景帝就知道了。无缘无故的加封,也是不太合适的。

所以,韩嫣的进言,虽然是开了作弊器,知道武帝最终会封他们,但是对于外戚来说,仍然是非常善意的一个表示,所以后宫们高兴,外戚也感激的。

而且,封侯、对于列侯封地的益封,是公器,是国家权利,皇帝,也不能滥用得太过分的。拿来封外戚,也是非常大的面子了。

、内府,才是归皇帝自己支配的财产。所以,刘彻可以把的财物送人。不过,他要把国库的东西送人,就要有人跳出来跟他说道说道了。封侯,是件大事,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儿。有些人忙了一辈子,血战杀场,拼了老命也没能混上个侯,比如历史上出了名的“难封”的李广。有些人,因为出身好,一落地可能就有了侯爵在身,比如诸侯的嫡长子。还有些人,因为有个嫁得好的姐妹、女儿、姑母,也能被封侯,这就是外戚们了。这样的侯爵,出身就有些不正了,难免为人垢病。不过,好歹是个列侯啊,垢病就垢病吧,咱得了实惠了。

如今的外戚,构成比较复杂,窦氏、陈氏、王氏、田氏,一共四家儿,各各身份不同。窦氏,是老牌子的外戚了,三朝元老,根基比较深,出了三个侯,其中,窦婴的侯爵还是自己拿军功换来的,另外两个侯,从文帝时期没被封侯的时候开始就让“长者”与他们做邻居,也颇养了些气度,一向也没有闹出什么太过分的事来,到了被封成侯的时候,大家也比较能接受了。陈氏,可是高祖功臣之后,得文帝嫡长女下嫁,自是没得说。基本上,他们不完全算是外戚的,真正可以被称作是“皇帝的亲家”。

王氏、田氏就矬很多了,尤其是田氏,田蚡还是王太后的母亲——刘邦时代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改嫁以后生的,他跟王太后根本就是异父,按照礼法,严格说来都不算一家人。如今也得了侯爵,自是得意非凡。

许多人对这次封赏是非常不忿的,尤其是对王氏、田氏。这不忿也是有道理的——高祖当初与诸将刑白马盟誓,非刘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窦家,窦婴有军功也就罢了,他这名声也还不错,帮景帝扛着窦太后,硬是堵了梁王的小心思,这也是大功一件。陈家,世袭的高祖功臣,没什么好挑的。公主之子按照规定,可以袭母亲的封地为侯,所以陈家两侯,也是可以忍受的。可这王、田两家,算是怎么回事儿?他们都有什么功劳?喵喵的,这是对努力工作、认真打拼的人赤裸裸地侮辱!才不要给他们面子!要咱给他们道贺,窗户都没有!贺什么?贺你家生了个好姐姐么?

不忿归不忿,这长安城里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最不缺的行为,就是见风使舵、投机倒把、跟红顶白。于是,四姓外戚在景帝刚死了一个月的日子里,照样宾客盈门。前面说了,陈、窦都是老牌诸侯,自有豪宅,这回只是加封,因此不算是太过热闹。王信那里的情况也是差不多。

田蚡和王胜就不同了,在封侯之前,田蚡只是个小小郎官,王胜连个官都不是。骤然得封,阖家欢喜之情,较之其他人自是不同。底下人知道田蚡是王太后最为倚重的弟弟,待他,比待王胜要热切些。田蚡也是颇为自得,迁居新宅当日,自有一番热闹。美中不足的是,现在的武安侯,较之魏其侯,差得不止一个级别,到场的重量级人物却是没有。大人物们重礼法,你一个姓田的,跟着王太后能当上侯就不错了,还想再如何如何,咱们才不要捧场。由此可见,田蚡还是有点头脑的,要是跟窦婴一块儿请客,怕是要出现门可罗雀的景象了。

韩嫣却是到了武安侯府,以自己的名义与韩则一道去道贺。这却是因为刘彻的嘱咐了。

三月,下完了加封的诏书,刘彻就对韩嫣道:“他们得了封,你也去贺一贺。赶明儿,你得封的时候也让他们出一回血。要用什么东西,你自去我的库里取。春陀,一会儿你陪阿嫣去选点好东西。”

春陀应了。韩嫣却傻了,拿皇帝的钱,去给自己送礼,怎么听,都像是要上断头台的买卖。

“又胡说!哪有那别人的钱送礼的?我虽然没别人宽裕,送礼的钱还是又的,不过是多有多送,少有少送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