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第20章

书名: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44

日食过后,支持刘荣的人认为这绝对是个机会,前头皇帝废了太子,后面就日食了,这说明什么?太子是承天命的人。其他人也是心中惴惴,日蚀的象征意义,在当时,是谁都不能忽略的。梁王一系也有些慌乱,无奈事情已经开始,骑虎难下,想收手,还真不容易。只得硬着头皮硬顶。

景帝也硬气,愣是把朝臣的反对意见置之不理,挽起袖子顶替闹情绪的窦婴亲自上阵给亲娘准备生日去了。老太太心里很高兴,把窦家的人拎进宫里挨个儿骂了个遍儿,让他们少跟着裹乱给皇帝添堵。上头两尊大神摆明了态度,底下的人闹了一阵子也就歇了,关于废太子的事,也就没什么人再提了。

栗氏本就不是什么强宗大姓,上次早让景帝一锅端了,栗姬在知道儿子被废,朝臣力争无果后,恚愤而死,因为处在新年后、窦太后生日之前这段时间,都没人上报,免得触了上头的霉头。其他的人里,窦婴缩家里闹别扭去了,条侯周亚夫跟皇帝赌着气也当了甩手掌柜。

这下子梁王一系高兴了,活跃非常,梁王四处送礼收买人心,韩嫣便亲见他派到猗兰殿送给南宫公主添嫁妆的东西。窦太后也高兴得不行,看谁都顺眼。

窦太后寿诞当日,韩嫣得了景帝的恩旨,让他与许久未见的祖父大人和父亲大人见面。宫宴殿外,老狐狸一见面就把韩嫣揽身边儿了,嘴里说着:“让祖父试试长沉了没有?”手里却把一个挺沉的袋子塞韩嫣袖筒里。韩嫣为他的肉麻抖了一抖,差点儿把刚拿到手里的金子给抖到地上去,从来没见他这么热情过,还得回话:“祖父大人不必担心孙儿,王娘娘和殿下对孙儿很好,陛下还让孙儿做殿下的留侯呢。”祖父大人一脸惊喜,和同样表情的父亲大人对视一眼,各自敛容。

这次韩嫣有幸在窦太后的寿宴上有了一席之地,坐在祖父大人和父亲大人中间。位置还算不错,周围是一堆的侯,不免挨个儿见礼。坐下之后,听一帮子人言不由衷的互相问候。然后就有人开始夸弓高侯家的孙子真可爱。祖父大人趁机传达了景帝的意思:“这孩子居然说想学留侯,陛下居然也没怪罪,算他运气好。”,一群人面露笑容,彼此交换了个了解的眼神。

景帝这回学聪明了,没直接跟窦太后说不立梁王,而是让大臣轮流去劝。长安的大臣绝大部分是跟景帝一边儿的,之前之所以那么保刘荣,无非是为了一个礼制,景帝无嫡子,刘荣是长子又名份已定,所以才引得一群固守礼制的大臣跟皇帝顶着干。现在窦太后要立梁王,这是兄终弟及,而景帝暗示自己不同意。皇位当父死子继,一群坚持大义、宗法的大臣便卯足了劲儿希望说服窦太后。

其中,以袁盎为最。而他,也成功了。梁王归国。窦太后、景帝义格。

――――――――――――――――――――――――――――――――

“韩嫣。”

“嗯?”

“我害怕。”

“为什么?”最近也没日食啊。

“荣哥哥被废了,娘说他就要被贬出京,以后再也回不来了。栗娘娘也死了。梁王叔父走了,太后不高兴。”

“?”然后呢?

“宫里人都怪怪的。太后的脸比日食时的天还黑,姑姑老是看着我笑得很奇怪,最讨厌的是一堆奴才,围在我身边,想靠前又不敢靠前的样子!”刘彘有些郁闷,“我是不是也要倒霉了?”

小家伙的政治敏感度不低啊。“不会的,殿下一定会好好的。”

“真的吗?”

“真的。你看陛下和王娘娘有很担心的样子么?”这两位怕是要躲在被子里偷笑的。

想了一想,“好像没有。”

“那就是了。陛下和娘娘是殿下的父母,如果殿下有事,他们一定是最先担心的人。现在两位都没担心,就说明殿下一定不会有事的。”

“好吧,我信你,睡吧。”继续抱在一起睡大头觉。

伴君(BL) 正文 回归

章节字数:4150 更新时间:09-05-08 15:56

回归

随着梁王归国,刘荣被废,栗姬身死,汉宫里有眼色的人开始向猗兰殿靠拢。王太后真是个人物,都这样了,依然不骄不躁,待人有礼,每日到长乐宫请安没晚半刻,拒绝了再往猗兰殿添人手的建议。顺便说一句,猗兰殿上次日食后挨了打的人还真倒霉,遇上了隔天来探望的长公主,长公主一听说这事儿,又命人狠捶了一顿,两顿打加起来,跟直接杖毙没什么两样。

王太后低调做人的直接后果就是刘彘被关在猗兰殿里闭门读书,韩嫣作陪。刘荣被废为临川王发配到封地去了,太□空了,窦婴正闭门在家休养,老师也没了。韩嫣和刘彘只能自学。

还好有个田蚡能进宫来给两人讲讲功课,田蚡人品虽说不怎么样,倒还真学过一点东西,讲课也有一套,韩嫣和刘彘听得入迷。初时因为有成见,韩嫣最初对他是敬鬼神而远之的,因为听了他讲课渐渐听得入迷,也就自然而然地放下了包袱,自己又没碍着他,他也没碍着自己,何必鬼鬼崇崇惹人生疑呢?

然而,田蚡也不可能常入宫,更多的时间,是自修。征得景帝同意,两人得以借阅石渠阁和光禄阁的藏书,通俗的讲,石渠阁差不多是图书馆,光禄阁就是档案馆了。里面资料丰富、藏书众多。进了这里,韩嫣都不想出来了,前世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个图书管理员,每天都有书可以看。

刘彘惊讶于韩嫣读书的速度,那是因为他还没见过后世的BH人物趴网上看小说时的战绩:韩嫣前世曾经一天读了五十万字的小说。熟悉了小篆以后,韩嫣读光禄阁的资料要快一些,因为多是介绍风土人情、物产、典故的、资料,通俗易懂,看得快也记得牢。而石渠阁的书多为著作,思想性强,需要理解,得反复阅读、才能背下来,读得相对慢好多。遇到喜欢的或者觉得有用的,韩嫣还会抄录一份,留着自己慢慢看。

日子在读书、写字中过了四、五个月。前元七年夏四月乙巳,胶东王太后王氏被立为皇后。

圣旨下来之前,长公主已经提前知会了猗兰殿。

“弟妹!亲家!大喜啦!”长公主一进殿门就提高了声调。

“姐姐这是怎么了?”王太后嘴上这么说,脸上已经开始有了笑影。太子被废、栗姬已死,最近整个后宫里议论的都是新皇后的事儿,况且,王太后和长公主最近谋划的都是立后、立储的事情。这个喜事,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出来是什么。

“你是新皇后啦!”随着长公主的宣布,猗兰殿上下一阵激动,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主子成了皇后,自己的身价自然也会跟着见涨。

“圣旨还没下呢,姐姐且别这么声张。”虽然控制不住上翘的嘴角,压抑不住眼中的狂喜,王太后还是有分寸的。

“我知道~”长公主不以为然,“我这是跟太后、陛下都通过气的,不用担心,明天就有旨意来了。你先准备着。”

第二天,圣旨果然来了,胶东王太后成了皇后,搬出了猗兰殿,成为椒房殿的新主人。天下间的风向,已经非常的清楚了。

同月丁巳,胶东王刘彘以嫡子的身份被立为太子,更名为彻。太□也换了主人。

因为顾忌到前头刚废了一个太子、死了一个宠妃、走了一个亲弟藩王,皇帝跟太后又疏远了关系,景帝也有点顾忌,立后和立储的仪式并不很盛大。只让内外命妇拜了皇后,朝臣们拜了太子。也没有大赦天下,只是赐了民爵。

――――――――――――――――――――――――――――――――

刘彘成了太子,现在要叫刘彻了。他有了自己的太子属官,之前虽然是王,有封地、有属官,可他根本就没见过这些属官,也没管理过自己的封地,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全新的生活。

这生活的第一步,就是搬出母亲的寝宫,自己住到太□里去。景帝为他选了极好的班底,配了新的太傅。

只还是不给韩嫣回家,他被迫搬进太□,六儿也跟着来了。以前住猗兰殿倒是可以说是给皇子做伴,皇子跟个臣子关系近点儿没什么,他不是太子,对谁偏爱点儿也影响不了大事。现在皇子成了太子,未来的皇帝,再跟臣下的儿子混得太近,那问题就严重了。而且,还就你一个人跟太子混得近……

祖父大人委婉地表示了想接韩嫣回家住的意思,理由也还说得过去,祖母病了,想孙儿。景帝很光棍,派了太医去看病,结论是老年病,静养着就行了。知道结果,景帝大手一挥,韩嫣还是被留了下来,至于祖母的病,给休沐假回家。伴读不能住宫里?男女大防?好吧,咱不拿年纪小说事儿,省得被坏人钻空子,韩嫣,你就挂个郎官的职衔,宿卫吧,反正太□大清洗,空缺很多。一国之君,为什么对我如此优待?他儿子对我青眼有加,他不是应该把我给打包扔出去,免得对他儿子影响太深,毒害未来天子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