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半岛2007

作者:懵懂的猪 | 分类:都市 | 字数:0

264 资源

书名:我的半岛2007 作者:懵懂的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20

作为一家it企业,ngn公司自然是没有可以在水洞面投资的项目,但“dreamtoys”玩具厂却是没有问题的。

在过去几个月里,产品线主打解压玩具的“dreamtoys”玩具厂,迎来了一个业务上的爆发期,安如松帮忙设计的几款玩具,在韩国国内、日本、东南亚,乃至于中国等地,都有很可观的销量,像是惨叫鸡、大眼蛙之类的玩具,甚至在美国、欧洲等地,都拥有大量的订单。

现如今,“dreamtoys”在玩具领域已经算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品牌了,只不过作为玩具厂会长的孙曼珠,并不是那种具备多大野心的女强人,所以,玩具厂才没有执行积极地扩张的策略,为了消化来自各地的订单,玩具厂选择的解决办法并不是扩大产能,而是寻找可以合作的代工企业。

从某种程度上讲,“dreamtoys”玩具厂已经有了向品牌经营类企业转化的趋势了。不过,在订单有保障的前提下,玩具厂在水洞面投上一笔钱,建一个厂也不是什么问题。

其实,金熙烈的胃口并不大,想要的也并不多,对他以及水洞面来说,安如松若是能够在这里投上个两三亿韩元,雇佣个几十号工人,为水洞面解决掉几十个人的就业问题,就已经是很显著的政绩了。

关键点在于,水洞面这破地方就在山区里,整个面17个里,连一家可以算得上是小型规模的工业企业都没有,仅有的几家微型企业,也是农产品粗加工类的,像什么榨油啊、面粉加工啊、泡菜加工啊等等等等。这些微型企业大都是家庭作坊式的,不仅雇佣的人手很少,效益也不高,能够贡献的利税更是少的可怜,所以,只要有一家能够提供几十个就业岗位的小型企业出现,它就是水洞面的支柱型企业了。

“是这样的,金面长,”吸了口烟,安如松面带微笑的说道,“其实除了ngn公司之外,我还与一家名为‘dreamtoys’的玩具厂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你知道最近很流行的那一款惨叫鸡玩具吗?”

“哦,就是那种捏一下,就会发出刺耳惨叫声的黄色塑胶玩具吗?”金熙烈想了想,试探着问道。

“对,就是那一款玩具,它便是由‘dreamtoys’玩具厂生产的,”安如松点头说道,“因为最近投入市场的几款玩具大受欢迎,‘dreamtoys’玩具厂接到了大笔的订单,而玩具厂原有的几条生产线,已经完全无法支撑当前的生产需求了,所以,扩大产能就是‘dreamtoys’玩具厂目前最紧要的一项工作。”

“安会长的意思是”金熙烈面露喜色,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插口说道。

“是的,玩具的生产对外界条件的要求并不高,而水洞面的经济虽然相对落后,但交通条件也还算可以,”安如松笑着说道,“完全可以满足玩具厂的建设需求。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两个方面”

“有什么问题安会长尽管提出来,”金熙烈毫不犹豫的说道,“只要我能够帮忙解决的,就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将这些问题解决掉。”

话题再次被对方打断,安如松也不生气,他等着对方把话说完,这才微笑着继续道:“我所说的两个问题,一个是雇工的问题,一个是土地的问题。”

“我可以向金面长保证,一旦‘dreamtoys’玩具厂选择在水洞面投资建厂的话,资金总投入肯定不会少于20亿韩元,”伸出右手,安如松一根根的竖起手指,同时说道,“安装生产线不会少于六条,总体的雇佣人数不会少于300人。”

玩具生产这个行当,属于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尽管“dreamtoys”玩具厂主要是生产热塑性橡胶、硅胶、聚氨酯等玩具的企业,但它同样具备大多数玩具厂的同一特点,即:技术含量低、资本投入少、劳动力投入大。

“dreamtoys”玩具厂其实没有成体系的生产线,安如松准备在水洞面投资创办的这个玩具厂,同样也没有成体系的生产线,他所说的六条生产线,大体与六个生产车间差不多,其所需要的人工,差不多就在三百人左右,至于20亿韩元的投资,如果地皮能够便宜一点的话,估计还用不了。

但对于金熙烈来说,他可不会关心安如松的这个玩具厂究竟投资多少,也不会关心玩具厂究竟引进多少条生产线,他就关心一件事:玩具厂到底会雇佣多少人,雇佣的每个工人每月薪水能到多少,而这些东西,也是水洞面的居民最为关心的事情。

如果这个工厂真的能够雇佣三百人,然后每人每月薪水能开到六七十万韩元左右,那金熙烈就能把这件事拿出去大肆宣传,作为他在水洞面面长一职上所做出的政绩。

“而相应的,我需要金面长为玩具厂解决我刚才所提出的两个问题,”安如松放下手,接着说道,“首先是这个土地的问题,毕竟建厂需要土地,这一点到任何地方都是避免不了的,我可以提供征地所需要的资金,但具体的征地工作,却需要由麻烦金面长出面解决了。”“哈哈,这算什么问题,”金熙烈豪爽一笑,他原本还担心安如松提出什么特别的要求,如今一听只是土地的事,顿时便松了一口气,“如果安会长有时间的话,可以在咱们水洞面转一转,看看哪里适合投资建厂,咱们就做哪里的工作。”

在目前的水洞面,并不存在国有土地一说,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可利用土地,都是掌握在私人手中的。不过,韩国虽然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永久所有权,但国家同样也有相关的征地政策,所谓的《关于对公共事业征地补偿相关法》,就是专门在征收私人土地时使用的。

过去十几二十年里,是韩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韩国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各种各样的用地需求层出不穷,国家也不可能采取自愿的原则。从普通人的手里征收土地,在保障给予相应补偿的前提下,施行强制性征收才是最主要的手段。

所以,在金熙烈看来,安如松所提出的这项要求,根本就不是什么要求,因为不管是在任何地方,为投资企业提供用地都是必须的。

最重要的是,水洞面下辖的17个里,都是穷的叮当响的地方,这里的征地补偿价格也不高,金熙烈相信,为了拿到相应的地皮,安如松肯定不介意掏1亿韩元出来。

没错,不管安如松投资建的玩具厂需要多少用地,他都只需要拿出1亿韩元来就够了,至于说超出的那一部分,则可以用债券来代替,这是韩国土地征用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的。

“呵呵,这件事都不用麻烦到金面长,”一直坐在一边旁听的罗胜奎,在这个时候插嘴说道,“咱们元通里就能把这个厂的用地问题解决掉,而且,把玩具厂建在咱们这里,还有一个便利条件,那就是咱们元通里离着岭东高速路很近,直线距离只有不到12公里。咱们只需要修一条路直通岭东高速路,就能把交通的问题解决掉,而.”

“哎,修路的问题可以以后再谈,”金熙烈皱眉打断他的话,说道,“现在先听听安会长所说的第二个问题。”

罗胜奎的意图就是秃子头上的跳蚤,一眼就能看清楚的,作为元通里的里长,他当然是希望安如松能够把这个玩具厂的厂址选在元通里了。他不仅希望安如松把玩具厂选在元通里,还希望他能投钱修一条从元通里到岭东高速路的公路呢。

“有金面长的配合,我就彻底放心了,”看了一眼面色不虞的罗胜奎,安如松笑道,“至于这第二个问题,就是我刚才说的雇工的问题。玩具厂是用工比较多的企业,如果没有充足的人力,我们投入再多的钱,拿到再多的订单,也没有任何用处,因为我们没有人去搞生产,所以,相比起用地,雇工的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我们不缺人,”这次罗胜奎又插了句嘴,“咱们元通里就有很多年轻人需要有一份工作.”

“罗里长,现在元通里所有的居民加到一块,也刚刚才五百人出头,”金熙烈再次打断他的话,说道,“难道你能凑出三百个年轻人来吗?”

“我们虽然没有,但周边可不是只有我们一个元通里,”罗胜奎毫不犹豫的顶了嘴,“只要有需要,只要能够开的出薪水,别说是三百个年轻人,再多一倍我们也能找到。”

金熙烈明显是有些恼了,他现在都后悔叫着罗胜奎一块过来了。

对于罗胜奎来说,他自然是希望将这个玩具厂留在元通里的,而金熙烈则有更多的考量。至于说安如松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也就是雇工的问题.这能算是问题吗?

当初安如松为什么离乡背井,跑到首尔去打工?不就是因为老家这边穷,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吗?设想一下,若是当初元通里能有一个玩具厂,他还会跑到首尔那么远的地方去吗?

所以,对于金熙烈、罗胜奎两人来说,安如松所说的雇工问题,不仅不是问题,反倒是一种资源。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6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