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半岛2007

作者:懵懂的猪 | 分类:都市 | 字数:0

196 向东

书名:我的半岛2007 作者:懵懂的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20

安如松的目光在罗权亦和麦考利的身上转了一圈,凯雷投资的名字他当然是听说过的,这是一家全球性的资产管理公司,同时也是一家比较另类的资产投资公司,其在美国,甚至是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力。

不说别的,单单是这家公司的核心创始人,便都有着在美国政府、军方任职的经历,什么前国防部长啦,前国务卿啦,前总统助理啦等等等等,最重要的是,这家公司发家的第一桶金,就是从美国陆军的身上捞到的。

但安如松却是不知道麦考利口中所说的“michael”是什么人,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凯雷投资貌似也不是实行的合伙人制度。

“是的,”罗权亦点头说道,“这是我在美国刚刚得到的消息。”

“不要相信什么出走的传闻,”麦考利摇头说道,“那只是一种掩人耳目的做法罢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哦?”罗权亦的美貌挑了挑,投向麦考利的眼神中充满了疑问。

“咱们可以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做一下分析,”麦考利将双手放在桌上,手心向上摊开,“眼下一个很清晰的事实就是,阿美莉卡肯定躲不过这次的次贷危机了,白宫救不了华尔街,美联储同样也不行,即便是拉上日本和欧洲,依旧还是如此。”

他的话引来迈克与罗权亦的轻笑,安如松不是美国人,他倒是不好表现的过于幸灾乐祸,因此,他端起面前的茶盏,轻轻抿了口茶。

“我之前得到的消息,商务部有关今年的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其实已经出来两周了,只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对外公布,就是担心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迈克笑着插了一句嘴,“我得到的数据是,7116亿,这是贸易逆差的数据。”

“其中超过三分之一,准确的说,是有256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出在中国人的身上,”麦考利接过话题,说道,“另外,今年不到一整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已经赚到了将近五千亿美元的现金,他们手里掌握着超过1.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果单论现金的话,中国人才是”

他说着,比划了一个大拇哥。

“这个现实太惊人了,考虑到中国经济的现实,再结合阿美莉卡持续降息的现状,相信任何一个手里掌握着足够资本的人,都会掉头东顾的,”麦考利再次摊了摊手,说道,“而这也是华盛顿乃至于纽约那些人最担心的。”

安如松在一边听着,他能听明白麦考利所说的意思,也能捋通顺了其中的逻辑。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目前的经济环境非常糟糕,大量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导致经济寒冬预期明显,美国人手里没钱了,不敢过分的消费了,而这对于美国这种以消费为主的经济体来说,是相当要命的。

为了刺激人们消费,同时也是为了减轻财政上的负担,美联储才会连续降息,将曾经高达五点多的利率降下来。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当初美联储之所以将利率保持在五点多的高位,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美元资本的回流,同时降低国内的通胀压力。

现在,利率降下去了,消费能不能真正的刺激起来,还尚未可知,但美元资本的外流却已经体现了出来,而且正在变得愈演愈烈。

最要命的是,如今的美国,正处在次贷危机向深入化滑落的敏感时期,在这种时候,资本的外流必然会造成市场的恐慌,这种恐慌一旦形成效应,就必然会导致市场的第二轮崩盘。

看看过去一段时间里所发生的一连串事实:先是美联储宣布降息,然后就是美国联合日本、欧洲共同出资托市,在那段时间里,全球股市确实是繁荣了一段时间,这其中也包括了美国国内。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消息灵通、嗅觉敏锐的资本,已经开始从美国出逃了,甚至有人开始做空,于是,随着日本四大券商先后宣布亏损信息,恐慌的效应就出现了。

当然,现在还只是第二轮崩盘的初级阶段,近乎灾难性的局面还没有出现呢,但类似凯雷投资这样的全球性资产管理集团,是必然要先一步采取行动的,他们需要竭尽所能的规避损失,而要想规避损失,就必须寻找更安全、更有前景的投资地或是投资项目。

在这个时候,麦考利提到了中国的经济状况,毫无疑问,无论是当前中国飞速猛增的gdp,还是每年高达五千亿美元的顺差,乃至于1.5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生动的向全世界的资本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现实,那就是中国的经济很繁荣、很稳健、极其有前景。

“到中国去”可不仅仅是韩国企业界、娱乐圈都在搞的动作,也是全球资本都在运作的事情,甚至也是华盛顿那些决策者正在考虑的,面对汹涌而来的次贷危机,类似凯雷投资这样的机构,肯定会将中国作为最佳的投资地,那里不仅可以避险,还能获得丰厚的收益。

但这样的现实,显然也是美国政府最不愿看到,也是最为担忧的,因此,对中国“做点什么”,必然是白宫那些决策者们正在考虑的事情。

作为重生者,安如松虽然对美国目前的政策缺乏了解,但他却很清楚今后一段时间里,中美之间将会发生些什么。

今时今日的美国,在制造业上并不怎么强大,支撑其经济的支柱,主要是三个方面:股票、债券以及地产。当然,美元的霸权也是主要的一个方面,但实话实说,如果美国不想信誉彻底崩盘的话,美联储也不敢搞什么美元滥发的,归根结底,它还是得想办法促进美元资本的回流。而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已经无可避免的导致了美元资本的外逃,同时,次贷危机的威胁,又打崩了美国的地产经济,再加上当前的股票崩盘,可以说,华盛顿能够依靠的,就只有一个债券的发行了。

所以,华盛顿现在的所思所想,必然是想办法将自己债券卖出去,而且,还得是在全球都不看好美国经济前景的情况下,将很大一笔债券以一个很好的价钱卖出去。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为美国带来一大笔宝贵的现金,还能提振全球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那么,问题来了,在当前这种糟糕的经济情势下,普遍不被全球看好的债券,又能卖给谁呢?

中国!

拥有1.5万亿外汇储备的中国,就是一个最好的买家。

“是的,凯雷投资现在已经制订了向东进的战略,”餐桌旁边,麦考利继续说道,“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是他们最看好的一个目标,只不过,凯雷投资自身的属性有些敏感,它要想直接进入亚洲,尤其是进入中国市场,相信会受到很多的限制,所以,搞一个新的公司出来,显然是最聪明,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双手一摊,麦考利笑着总结道:“所以,才会有了所谓凯雷投资六名核心人员出走的消息,我说它是一种掩人耳目的举措,一点都没有错的。”

“这与我得到的消息相差不多,”罗权亦点点头,说道,“不过,在我看来,是不是核心人员的出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家新公司成立的过程中,有没有参与进去的机会。”

“怎么,你很看好他们?”麦考利诧异的问道。

“当然,我的确很看好他们,”罗权亦点点头,毫不掩饰的说道。

“你很自信,罗,”迈克也插口说道,“但我听说他们的公司已经搞起来了,好像叫什么mbk,目前正在运作大宇精密机械,貌似从中赚了一些钱,但这家公司没有凯雷投资的背书,而且似乎暂时也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计划。”

“金丙奏的那家mbk吗?”麦考利好奇的问道,“那我倒是没有关注,不过mbk不是两年前就已经搞起来了吗?10亿美元的出资,在当时还制造一些小轰动。”

说着,他又看向安如松,笑道:“当时mbk搞出来的声势,可是要比安的ngn大多了。”

安如松笑了笑,他现在就是个旁听者,并没怎么参与这场对话,因为他对这些事情的了解不多。

“就是mbk,”罗权亦笑道,“现在说不好凯雷投资是准备借用mbk的壳,还是说他们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有了相应的布局。”

语气一顿,他又接着说道:“但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确对mbk,不,准确的说,我是对金丙奏比较感兴趣。”

“怎么,你认识他?”迈克与麦考利同时问道。

“曾经共事过,在所罗门美邦的时候,”罗权亦点点头,说道。

“你准备投资mbk?”麦考利接着问道。

“先谈一谈吧,”罗权亦笑道,“下周同他约个时间,咱们可以一起坐一坐,聊一聊。”

这话说完,他目光逐一从三人的脸上扫过,安如松见对方也将探寻的目光看向自己,便跟着迈克他们点了点头。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7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