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半岛2007

作者:懵懂的猪 | 分类:都市 | 字数:0

147 首轮谈判

书名:我的半岛2007 作者:懵懂的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20

当文彩元拨通安如松电话的时候,后者正在公司的会议室内与六名老外座谈,这些老外都来自于gc基金,而他们中负责带队的,便是安如松的“老朋友”麦考利。

在加入了ngn农场这个项目之后,ngn软件的发展就像是插上了翅膀,而随着该软件的英文升级包正式在公司网页上提供下载之后,软件的申请者已经跳出了韩日两国的范畴,开始在东南亚地区出现了少量用户。

目前,看好ngn公司的风投正在增加,这其中除了韩国的一些本土风投基金之外,还有来自日本的风投巨鳄,比如那位孙某人的软银集团,其所提出的第一轮报价,便是投资1500美元换取ngn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权。

软银集团最近两年风头很劲,其下属的软银亚洲,先后投资了博康、盛大、橡果、铭万等等等等,每一次出手都是大手笔,令人侧目。

不过软银集团的投资都是较为稳健的,一般只参与基础二期的投资,也就是某个公司或是某个项目的第二轮融资。在这个阶段里,融资的公司一般都拿出一定的成绩,看到了前景了,所以投资起来比较稳,风险不那么大。

但基础二期的投资虽然稳健,但也存在弊端,那就是入场的条件比较苛刻,相比较那些风险高的风投,软银能够套到的利润自然也比较低,而软银的应对方式,就是拿出大钱来砸,用高额度的投资,来对冲进场晚所造成的低利润。

所以,软银的投资就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投资人舍得砸钱,只要谁的公司被它盯上了,那就等着收支票就行了。

而在面对ngn公司的时候,情况似乎有些特殊了,毕竟ngn公司此前并没有经历过第一轮的融资,准确的说,就是ngn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融资呢,公司的股权结构非常简单,就是安如松这个会长掌控着公司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股份。

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仅仅通过了口头约定,还没有以法律文件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股权池,这个股权池的股权占比在百分之五左右。

最后,就是韩美妍个人投资占据了公司百分之一左右的股权,这部分股权划分,倒是有着比较完善的法律文件存在,毕竟当初韩美妍通过安如松向赵家兄弟支付买凶费用的时候,为了避免后期被人查账,才刻意同安如松签订了那么一份融资换股协议。

但ngn虽然之前还没有进行过任何融资,但公司实际上已经是度过了基础一期的阶段了,突破了七百万的庞大注册用户量,以及由ngn农场游戏所带来的用户黏性,使得ngn公司已经向所有的潜在投资人,展示出了蓬勃的发展前景。

这才是软银亚洲直接找上门来,并且第一次报价就给出1500万美元换取百分之二十股权这种条件的最直接原因。

1500万美元换取百分之二十的股权,这就意味着在软银亚洲的眼里,ngn公司的市值已经被抬高到了7500万美元的基准上。

这或许是软银亚洲为了吓阻竞争者,而直接使出来的抬价手段,又或许是那些小鬼子在打什么见不得人的算盘,但不管软银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现实就是,有了这份报价,安如松的身价就可以标到这么高了,哪怕只是暂时的。

最重要的是,软银亚洲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低调,他们在开出了这份报价之后,立刻便对外宣布了相关消息,其总裁阎某人声称,ngn公司显然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作为一家专注于互联网领域投资的基金,软银很看好ngn未来的发展。

软银亚洲的这一举措,把安如松弄的很被动,他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名人,幸亏所谓的市值并不是真金白银,真正懂行的人,也能看出软银有炒作的嫌疑,否则的话,安如松还不知道会遇上多少麻烦呢。

也正因为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安如松迫不得已,将原本计划放到年底的一次全版本更新,拆分出了一部分,计划在11月中旬的时候,以一种版本测试的名义,添加到ngn个人空间中去。

这次的版本测试,对于ngn公司来说,非常的重要,它甚至比ngn农场的上线还要重要。安如松有信心,只要这个测试版本上了线,肯定能吸引到那些真正具备战略眼光的风投公司,因为这次更新上线的内容,才是真正能够打造出软件用户粘度的东西。

如果要用钱来衡量的话,那么在安如松前世的时候,它就能卖出10亿美元的高价了。

估计是受了软银亚洲的影响,就在昨天,安如松还等着看大和证券发布财报的时候,麦考利的电话便打过来了,这位美国佬在电话中直接提出,希望能够与安如松就投融资的事,展开一次正式的会谈,gc基金将派代表前来参加。

自从安如松通过迈克的关系,与麦考利结识以来,双方已经就投资ngn公司的事情,展开过两次非正式的会谈了。第一次的时候,麦考利象征性的开了个100万美元投资,换取ngn公司百分之二十股权的价格。随后不久,这个价码直接涨了十倍,提升到了1000万美元换取百分之二十股权。

现在呢,有了软银集团公开出来的报价,麦考利肯定不能再拿1000万美元报价出来说事了,他得进一步提高价格才行。

实际上,麦考利在对待ngn公司的态度上,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他对ngn公司的重视度没有那么高的话,他就不会要求一次正式的会谈了,更何况,还是有gc基金相关代表参加的会谈。

若是站在安如松个人的角度上,他当然更愿意接受来自德丰杰的投资,也就是接受麦考利的投资,这倒不是说他对软银集团有什么负面的看法,毕竟他现在就是一个商人,商人不讲究别的,就讲究一个追逐利润。

如果软银给出的报价更高,安如松自然会选择软银,但若是软银与德丰杰的报价相同的话,那他铁定会选择后者的。

为什么?

因为在韩国这个非正常国家里,一个公司背后有来自美国的资本,其本身就相当于多了一层护身符。自打重生以来,安如松的灵魂深处就有一种不安全感,直到现在也是如此,所以,他迫切需要给自己的身上多加一些护身符,这就是他希望给ngn公司引入美方投资的最根本原因。

与gc基金谈判团队会面的地方,就是公司三楼的小会议室,麦考利亲自带队的谈判团队中,一共有五个人,算上他自己就是六个。

这六个人中,麦考利算是可以做最终决策的那个人,除了他之外,还有一名为他提供专业咨询的辅谈,一名法律顾问,一名负责财务问题的助手,一名处理技术问题的助手,以及一名备用的翻译。

这是一个很完整,也很专业的谈判团队,由此也能看出麦考利对此次谈判的重视程度。

至于ngn公司这一方,真正出席谈判的只有两个人,其中做决策的人自然就是安如松了,而另外一个人则是个老毛子,他不负责谈判,只是一名处理技术问题的助手,同时,也是在必要时候,向对方解答技术问题的人。

别看安如松是一名重生者,但即便是在他前世的时候,也从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正式的商业谈判,所以,他在这方面完全就是个外行。

不过,这倒是关系不大,因为他抓住了两个根本的条件:第一,他自己对ngn公司的首轮融资估值,第二,对公司经营权的绝对掌控。

在第一个根本条件上,安如松自己对ngn公司做出的估值,要比软银集团给出的估值都高很多,不过,这个条件在本轮谈判中,应该不会成为关键点,也就是不会成为谈判双方主要纠缠的议题。

安如松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把握,就是因为他的手里有一个可以拿来说服麦考利的杀手锏,而这个杀手锏,就是他准备11月中旬更新上线的ngn个人空间新应用。

安如松真正担心会影响到双方谈判进展的,其实是他准备开出的第二个根本性条件,而这个条件,就是他为了保障自身对ngn公司的绝对控制,而计划在后续融资乃至于企业上市过程中,在ngn公司的股权结构中,采取的同股不同权策略。

以他与gc基金的合作来说,不管gc基金最终掏出多少钱,拿走了ngn公司多少的股权,这部分由gc公司所掌控的股权,也不享有ngn公司的表决权,或者说,其所享有的表决权比例很低。

举个例子,当ngn公司发展壮大之后,安如松自己手里,可能只掌握着ngn公司百分之六的股份了,但根据他制订的同股不同权策略,这百分之五的股份,却拥有1:10的表决权,也就是拥有百分之六十的表决权。

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他已经失去了ngn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地位,整个ngn公司的经营权,却依旧能够牢牢地掌握在他手里。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7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