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半岛2007

作者:懵懂的猪 | 分类:都市 | 字数:0

263 建个厂

书名:我的半岛2007 作者:懵懂的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20

“清溪先生提出的‘747经济发展规划’,振奋人心啊,”安家的客厅内,金熙烈侧身坐在沙发上,他面对的方向,就是安如松的位置,“尤其是贯穿整个规划的实用主义策略,这才是咱们大韩民国现在最需要、最急需的施政方略。”

面对侃侃而谈的金熙烈,安如松始终面带微笑,他也不插嘴,只是拿过一包香烟,给在座的众人一一分烟,即便是之前与他闹的不愉快的罗经亘、罗载勋父子俩,也一人分到了一支。

“不过,清溪先生所提出的这个发展规划,毕竟是宏观上的,是着眼于整个大韩民国的,”接过安如松递过来的香烟,金熙烈将它夹在手指缝中,随后一边继续说着,一边抢先从口袋里掏出一只打火机,抢着替安如松将烟卷点燃,“对于我们水洞面,甚至是对于整个巨津邑来说,都是不具备太大指导意义的,至少是不具备直接的指导意义。”

他这番话倒不是在拆李民薄的台,而是实话实说。实际上,李民薄现在对外公布出来的所谓“747经济发展规划”,也只是一个很粗略的规划蓝图,说的更直白一点,其实就是给国民画大饼,规划中的目标要如何实现,能不能真正的实现,那是一点都没有谈到的,它就是一个宏观上的路线图。

而水洞面就是一个“乡镇”,即便是水洞面的上级行政区巨津邑,也不过相当于一个县的存在,如此,不管是巨津邑的邑长,还是金熙烈这个水洞面的面长,都不可能对自己治下的民众大谈宏观了,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实在是太过基层了。

基层嘛,就是直面人民群众的,金熙烈要想继续得到水洞面民众的支持,他就必须在自己的任期内,让自己治下的万余民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像李民薄那般的画饼,不仅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反倒有可能挨上揍。

所以,金熙烈这番话的意思,就是说李民薄提出的经济发展规划非常好,非常有指导意义,但放在水洞面这种基层的地方,这种规划是无法说服人的,基层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只听对方这番话,安如松便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毫无疑问,金熙烈的来意,与当初的柳善庸是一样的。

柳善庸作为恩平区厅的厅长,为了给自己拉政绩,竭力邀请ngn公司将数据中心和公司总部建到恩平区去,为此,甚至不惜为ngn公司提供廉价的商业用地。

ngn公司搬迁到恩平区,对当地有什么好处吗?这个好处当然是有的。首先,ngn公司的迁入,会增加恩平区的税收。

其次,尽管ngn公司的迁入,不能为恩平区提供直接的就业岗位,但却可以为该地区提供间接的就业岗位。

比如说,ngn公司迁入恩平区之后,公司的职员是不是会在恩平区内购买、租住房子?是不是要在当地消费?ngn公司的迁入,会不会提升当地的地价,等等等等,这些都能够为恩平区带来一定的就业岗位。

所以,这些才是柳善庸费尽心思,要将ngn公司拉到恩平区的最直接目的。

而对于金熙烈来说,他当然不可能要求安如松将ngn公司搬迁到水洞面来,那根本不现实,他也不会有那么大的野心。

整个水洞面下辖不到二十个里,总人口才不过是一万出头,ngn公司的估值现在都超过2500亿韩元了,如果这么一家公司搬到水洞面来,那意味着什么?水洞面撑不起这么大一个公司的。

金熙烈的确没想过安如松会把ngn公司搬到水洞面来,他所需要的,就是安如松这个新晋的富豪,能够多多少少的给水洞面投点钱。不需要太多,比如说投资修条路啊,再比如说投资建个小厂,招上百十号工人啊,这些都可以。

“水洞面太落后了,不仅仅是元通里,整个面下辖的十七个里,都很落后,都很穷困,”替安如松将香烟点燃了,金熙烈才替自己点了香烟,随后,他吸了一口烟之后,表情严肃的继续说道,“过去十几年,大韩民国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惠及到这里,而在过去几年里,由于农产品市场的放开,这里受到的冲击又是最大的,所以,这里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更需要一些实际的利好。”

说到这儿,他笑了笑,恭维道:“安会长是从咱们水洞面走出去的成功企业家,在政治立场上,又与咱们北选区的民众站在一起,所以,我今天才觍颜前来拜会,希望安会长能够伸出援手,为咱们水洞面的发展出一份力。”

在金熙烈的侧后方,罗经亘尽管是坐在沙发上,但却总觉得屁股下面似乎扎了一根.不,应该是扎了无数根针似的,使得他总有一种坐立不安的感觉。在刚才来安家的路上,他已经听金熙烈简单的说了一些有关安如松的事情,也是从后者的口中,他才得知安如松的那个什么互联网公司,好像并不简单,与此同时,这家伙似乎也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暴发户,他似乎结识了不少身份地位都很高的人。

按照金熙烈的说法,他之所以知道安如松回了元通里,是因为从李良守议员那里得到了消息,而这就意味着李良守议员,也在关注着安如松的动向。

尽管罗经亘的见识不广,但对江原道北选区的国会议员李良守,他还是有着一定了解的,那可是国会议员,不是地方议员,是他倾家荡产都巴结不上的大人物,而这样的大人物,却在关注着安如松,这说明了什么?

罗经亘又不蠢,就算他看不出别的,至少也能明白一点了,那就是安家的这个老大是真的发达了,发达到了他根本惹不起,也不该去惹的程度。

所以,尽管刚才他很不想再跟着来安家,但还是巴巴的跟着过来了,他没指望着能够巴结上安如松,只盼着对方能够别记恨他,至少是不要想着去报复他。

而在金熙烈的对面,安如松还真是没怎么关注罗经亘父子俩,他之前之所以在罗经亘的面前表现的那么暴躁,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就是罗载勋觊觎妹妹的态度,令他感觉很膈应;其次,是前身留在他脑海中的记忆,令他本能的对罗家父子俩非常不爽;最后,他的暴躁未尝不是在安父安母面前的一种表态,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老两口,不用畏惧罗经亘这样的人,对方如今已经与安家不在一个层次上了。

但态度暴躁也好,将罗家父子俩怼出家门也罢,都只是言语上的冲突,是小矛盾,远不到要打生打死的地步。最重要的是,罗经亘之所以想要让儿子迎娶如彬,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拉近与安家的关系,只是对方的态度没有摆端正罢了。

自始至终,罗家父子俩也没有威胁到安如松,更没有侵害到安家的任何利益,再加上大家又是乡里乡亲的,若是安如松把事情做的太过分了,说出去也不好听。

就像现在,有金熙烈这个面长出面,安如松都不需要说什么,做什么,罗经亘不是一样得老老实实的坐下来听话?有了今天这一场会面,难道这老家伙还会有什么拎不清的地方吗?若真是那样的话,安如松也不介意再多费点力气。

安如松此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金熙烈的身上,刚才甫一见面的时候,人家就已经做过自我介绍了。

面相看着已经三十好几的金熙烈,其实是n86世代的人,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呢。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却能够以直选的方式,就任一个面的面长,这只能说明一点:金熙烈本人的能力很强,同时,他的家庭背景也不简单。

没错,这两者缺一不可。

在韩国的保守派政客中,有一些人是属于政治世家出身的,比如说朴大小姐这样的。

有趣的是,这类带有家族传承性质的政客,只存在于保守派中,而在进步派的党团内,这种人不说一个没有吧,至少也是很少见的。

至于在保守派的内部,这种家族传承性质的政客,也大都可以算作是进步派所抨击的那类“亲日韩奸”群体,在安如松看来,金熙烈的父辈、祖辈上,肯定有日帝强占期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人。

当然,这种猜测准不准的,安如松并不在乎,他又不是韩国的民族主义者,更不是进步派,关心这些干什么?

“金面长言重了,”笑着接了一句,安如松说道,“就像你说的,我也是从元通里,从水洞面走出去的人,当然很清楚这里的情况,也知道这里需要的是什么。”

语气一顿,他的目光朝着一旁的罗胜奎瞟了一眼,与对方目光交汇的时候,还朝着对方笑了笑,这才接着说道:“其实这次回来,我也慎重的考虑过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准备在元通里投资建一个厂。”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2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