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成六零极品炮灰,我绝不洗白

作者:我是老古董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45章 不甘心

书名:穿成六零极品炮灰,我绝不洗白 作者:我是老古董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34

一直聊到太阳西斜,众人才各自回家做饭,何秋生拎着一只两个巴掌大的甲鱼回来,手腕抬得高高的。

眉稍扬起,显摆道

“食堂今天去采购一批鱼,正巧遇到有人卖王八,我一看还挺大,恐怕有三四年,干脆自己掏腰包买了回来。

等会炖汤,给咱家人好好补补,尤其是冬宝,你这两天学习辛苦,哥瞧着你都瘦了。”

正好何晓洁在娘家,闻言跑到在他面前转了一圈,“三叔,就小姑瘦了,我没瘦?”

何秋生还真上下打量了她一眼,耿直摇头,“没瘦,胖乎着呢,女娃娃胖点好,看着有福气。”

说完,没等何晓洁发脾气,他立刻溜走,蹲在水龙头旁边处理甲鱼。

晚饭是一家人在一起吃的,大圆桌都差点坐不下。

人数难得齐全,赵梅丫发出感慨,“咱家就差夏生和乔瑞了,不然比过年还圆满。”

何大根往她碗里夹了一块甲鱼的裙边,全是胶质,软弹不费牙,说,“夏生不是说他们今年回来吗?到时候几个孩子都考上大学,正好聚在一块儿庆祝,那才叫真的热闹。”

“她向来会说得好听,又不止一次临时改变主意,反正总有借口。”

赵梅丫不想继续讨论不省心的二女儿,转头问起几个孩子准备得如何了?有没有把握考上好大学。

被问到的人除了何晓华都是眼神躲闪,显然对自己没什么信心。

何春生看到他们未战先怯的模样就来气,伸手把何延诗抱到自己腿上,给她喂了好大一块肉,“灵灵往后别跟着你姑姑和叔叔学,要坐得住,专心听课,乖乖听老师的话。”

前天何瑞雪为了检测大家的水平,组织了一场并不正规的模拟考。

面对鲜红的分数,何春生不得不接受他养了四个孩子还不如三弟家里只养一个的事实。

他着实不甘心。

你说何秋生认真教导,倾注所有的精力在一个孩子身上就算了。

他们夫妻俩对孩子基本是放养,偶尔还要何晓华反过来照顾他们。

放学后没少干活,家里家外的事情都要他操心。

精力有限却能学得这么好,让自家孩子拍马都赶不上。

难不成是他每逢过年才到祖坟去一遭,祖宗们常年能见到何秋生,才专门只保佑他一个人?

何春生不肯服输,打算来年花钱给祖坟翻新,重新立个更大气的碑。

之后,他打算培养第三代,毕竟他已经有了两个孙子孙女,弟弟的还没影。

在起跑线上比他提前好几年,总不会再被人赶超过去吧?

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何延诺已经开蒙了,智商完美继承了何晓团,一道题目要反复教,怎么都不开窍。

这年头家长不会辅导孩子写作业,通通交给老师。

何春生却对何延诺抱有深切的期望,亲自教他练字,分分钟化身咆哮帝。

“一共就五个笔画,我都反复教你十遍了,还不会写,你就算画也能画出来了吧?”

“这个字在文章里你认识,单拎出来就不认识了吗?”

短短半个小时,他恨不得拿头去撞墙,几次过后就放弃了。

如今他的希望几乎全部放在何延诗身上,有空就抱着她听收音机讲故事,教她看小人书认字,还时不时抱着她去街道口遛弯,路过供销社总要买点饼干糖块,就没让她空手回来过。

吕兰都觉得惊奇。

当年何延诺出生公公是高兴,但也没到这个份上,难不成老何家的传统是重视闺女?

目睹了两个姑姑的出色,她似乎明白了何家的传统,对何延诗多了几分疼爱之外的看重,决心花大力气培养。

就这样,一个美丽的误会就此诞生,并延续到了下一代身上。

晚饭后,大家在院子里坐着消食,风中吹来桂花的香气。

何瑞雪抱着何晓煦坐在屋檐下,教她数手指,江衍序坐在旁边打扇子。

院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叶臻带着一个小布袋跨进门槛。

猝不及防面对这么多人,她神情顿了顿,瞬间扬起灿烂的笑脸,一一和他们打招呼。

“哎哟,都在呢,我倒是赶了个巧儿?”

她把手里的东西递给潘舒玉,“喏,这是你弟弟送来的核桃,说是吃这个能补脑。

晓华向来学习好,准能考上好大学,往后我们潘家也能出个文化人,到哪都能抬起头来。”

赵梅丫就爱听奉承话,笑着拉着她坐下,“瞧你说的,你们家潘大团长多威风,谁敢欺负你?”

先前蒋家被人举报,终究是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通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将政敌拉下马后,蒋荀立刻蛰伏起来。

平时点卯上班,只做分内的事情,从不多话,开会的时候随大流提出意见,低调得恨不得让人不知道有他这个人在。

蒋家从前联系的旧友在明面上分开,关系亲密的转向暗中,关系平平的干脆趁机斩断来往。

从前他们家是门庭若市,如今过年都没几家拜访,显得格外凄惨。

加上蒋孟衡二十多岁还没有结婚,在政府里干些跑腿送文件的工作,没有遗传到父辈的半分能耐。

倒是让人觉得蒋家的情况不容乐观,等蒋老爷子一去,便会如同风雨中飘摇的小舟,一阵浪打来就能翻倒。

蒋家蛰伏,潘舒华受到的影响不小。

原本他就因为靠着老丈人飞速升迁而饱受争议,看不惯他的人大有人在。

如今见他的后台日薄西山,对方更是步步紧逼,都不用故意使绊子,只从他的成分上大做文章,就能让人生出几分顾虑。

不论什么时代,上级领导都习惯性求稳。

潘舒华的出身在外人看来是洗不清的污点,在没有人大力担保的情况,基本没有出头的机会。

很简单的道理,贸然给他晋升可能会引起一番关于意识形态的争议,给别人却不会,不必要的麻烦自然是能避则避。

所以这些年潘舒华基本在原地打转,如今连乔瑞都爬得比他高。

叶臻不敢公然反对上面的决定,只能私下里冲着蒋莹抱怨,让她去找老爷子想想办法。

蒋莹从小在部队里长大,十几岁就跟特务斗智斗勇过,哪能没有基本的政治素养?

她倒是觉得自己男人在这个位置挺好的,不上不下,不会当了出头的椽子被人立典型,一下打到最底层去。

至于婆婆的话,她浑然当作没听见。

叶臻是十足的利益至上者,连儿媳妇家里帮不上忙,又听说乔瑞在部队的情况后,对潘舒玉的态度一日比一日和善。

当年她上门还有几分盛气凌人的样子,近段时间比亲妈对她还温柔,衣食住行无不关心,弄得潘舒玉浑身不自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4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