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成六零极品炮灰,我绝不洗白

作者:我是老古董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60章 时代的尘埃

书名:穿成六零极品炮灰,我绝不洗白 作者:我是老古董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34

江衍序叹息道,“当初他听到孙女的死讯,头发白了一半,后来送走老伴时,剩下的一半也全白了。”

“那他现在?”

“是染的。”

不是为了显年轻,而是更方便隐姓埋名。

从前被他救过的人很多,他们许多人自身难保,救他脱离苦海做不到。

但把他转移到别的片区,帮他置办个不显眼的住所,稍微庇护一二却是可行的。

所以许经纶过得很是低调,吃的用的都是别人送来的,基本上不会出门,周围的人都以为这里是鬼屋。

听到这里,何瑞雪原本蹙紧的眉头骤然松开,抬头看向江衍序。

“你发现了是吧?”

他将手平摊,像是在感受着什么,“我师父在当道士前,学过一段时间的医术,当时他跟着许老的师父,得到过他不少的照顾,后来他弃医从道,依旧和他保持着来往。

在远渡南洋前,师父就预测到会有这遭劫难,可许老当时是协会的高层,怎么能轻易脱身?或许他又觉得事情或许没有那么严重,回信拒绝了他。”

”反复几次过后,师父见劝不动他,就给他留下了一套用于迷惑敌人铜铃法器。

这些铜铃都被掏空了,不能发出声响,挂在院子的四个角落,能起到生人勿近的效果。”

听到这个故事,何瑞雪很是唏嘘。

大悲之处是寂灭无声的,许老精神矍铄,看着是很开朗。

但相处下来,不难发现他眼底总是藏着一抹哀痛,只是从来不会把悲伤显露在人前。

比如他张罗出一大桌子的菜,请他们吃午饭,在饭桌上聊的热火朝天。

同时,他卧室里四块擦得干干净净的牌位案上。

赵梅丫等人都是有眼色的,见他一个七十多岁的人独居,又住在破败的小院里,都能猜到发生了不太好的事。

所以没有一人问他的家人在哪,有没有孩子类似的蠢问题。

只朝他讨教养身小妙招,京市哪里好玩,哪个饭馆里的好吃等等。

许经纶都回答了。

见到他们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说笑,他的目光悠远起来,像是在透过这幅场景怀念着什么。

……

吃完午饭,何瑞雪通过韩馥箐给的地址,找到了出售照相机的卖家。

巧合的是,施有德也住在这一片。

大概是要经常背着相机到处跑,他的脸晒得有些黑,胳膊很是粗壮。

见到她来,先不急着谈价格,而是问了她几个关于相机的问题。

见她确实有过了解,甚至对于如何构图、如何调整光圈、对焦点等等参数说得头头是道,似乎在使用经验上并不比他少。

施有德顿时惊喜不已,觉得给相机找到了一个懂它的人。

一开心,他主动把价格在原来谈好的基础上再次降低两成,同她钱货两讫后,还另外送了她两卷半新的胶卷。拿到相机,何瑞雪忍不住抽出取景框,通过相机的视角观察着老北京的街道。

巴掌大的机身,8字型的镜头,通体是皮革质地的黑色,轻便易携带。

分辨率和清晰度肯定比不上后世,但自带柔光滤镜,拍出来的风景有质感,人物也格外漂亮。

一卷胶卷能拍出12张,都是黑白的,这年代存在彩照,但看上去很古怪,别怀疑,那都是师傅洗出来之后自己上色的。

大部分都是给人脸上色,涂上淡淡的口红和腮红,显得更加精神。

直到后来八十年代,彩色胶卷传入国内,各个厂家才生产适配于彩色照片的相机。

何瑞雪有找施有德询问过关于洗照片的所有流程和事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显然很是高兴世上又多了个摄影爱好者。

在离开前,何瑞雪问他既然如此重视摄影技术,为什么不卖给同行呢。

施有德沉默了片刻,说他希望能出现许多业余的摄影师,只把拍照当成个人的爱好,不掺杂其他,记录下真实的世界。

何瑞雪不太懂,离开时看到他院子里晾晒的照片,全是一张张笑脸。

工厂里整齐划一的动作,铁路上每个人的嘴角弧度都一样,摆拍的风格极其明显,何瑞雪似乎明白了什么。

摄像师比起画家,对真实的追求更加执着。

然而在这个年代,作为文化部的工作人员,施有德的爱好彻底转变成为工作,只需要听从指挥,用镜头记录下一成不变的画面。

没人在乎他拍出的画面构图是否巧妙,是否具有艺术和冲突性,更没人在乎他拍出的内容有没有经过粉饰。

对他这种骨子里带着浪漫的人而言,大概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吧。

京市作为首都,文化和政治气息都格外浓郁。

同时,它在这种动荡中首当其冲,到处都兴起着轰轰烈烈的各种运动。

雀喧鸠聚,麋沸蚁动,比晴旸市要喧嚣纷乱得多。

学生们早就不上学,穿着绿军装戴着红袖章挨家挨户地串门。

每天都有厂长、部长被拉下来扫大街,也有人被戴着高帽,簇拥着往前走,周围的人都在指指点点着看热闹。

而捧着相机的何瑞雪,无疑会成为这些人的目标。

她怀着复杂的心情快速拍了一张,在被人发现之前就赶紧把相机藏进怀里,回到了许老的小院落。

洗老照片不会太复杂,找个绝对昏暗的小屋,东边的半间耳房没有窗户,正好能拿来临时用。

没有红灯泡没关系,取一个手电筒,蒙上两层红布,用施有德送她的小药瓶装的显影液定影液处理过后,再清水重新晾干就行。

在这里,何瑞雪再次感谢良心卖家,光是赠送的洗照片工具和胶卷都能抵得上半个相机的钱了。

大概是曝光过度,照片上出现大块的白斑,显然是不能用的。

把它夹在绳子上晾晒,何瑞雪的心情说不上是庆幸还是惋惜。

她想,往后拍是能拍,但不要洗出来了,存放在系统空间内。

等到后世,这些东西只有纪念意义的时候,才是重新见光的最佳时机。

时代的尘埃,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难以翻越的高山。

在这场风暴中,高官、名人都渺小如蝼蚁。

她静静蛰伏,只希望保护好家人,至于其他人的命运,请恕她实在有心无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0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