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成六零极品炮灰,我绝不洗白

作者:我是老古董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55章 农场

书名:穿成六零极品炮灰,我绝不洗白 作者:我是老古董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34

在城里住了这么多年,何春生的人脉是不缺的,在有心打听后,没过几天就找到了一户养狗的人家。

说来也巧,那家人就住在孙来仪被发配过的农场,算是农场的工作人员,负责看守农具的粮食。

农场不大,大概有几百亩地,里面的人在一起进行集体劳动,粮食也是集体分配。

成员的组成复杂,有的来自市里当年饥荒时期下岗的工人,有的是周边乡镇的农民,还有一部分是成分不好或是犯了错误的改造人员。

前两者作为原住民,通常会在农场后面的小溪边建起自己的农家小院,房前屋后开辟出菜地和畜棚,养着鸡鸭和牛羊。

农场地界偏僻,距离供销社远,许多东西都要自给自足,不过每年的粮食能比外头村里分得多一些,大多数人都挺满意现状的。

门口有个穿着打了补丁衣服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蒲扇扇风,看起来在等他们。

见到两人过来,他走上前热情地招呼,“春生,来了,咱们好几年没见了吧?这是你妹子,真是名不虚传,长得比咱们农场的一枝花好看多了。”

“你个锯嘴葫芦也会夸人了,冬宝,你喊刘叔就行,这农场早年的时候连个灯泡都没有,线路都是我拉的,他可欠着我一个人情呢。”

刘老栓没好气地看着他,“就那么点事亏得你一直记到现在,放心,忘不了!我们家的狗崽子正好满月,看上哪只只管抱回去。

对了,我屋里的灯泡总是一闪一闪的,你要是帮着检查一下,我再多给你一只。”

“行,你都开口了我还能不帮忙吗,你家狗子生了几只啊?”

“六只,都活下来了,长得油光水滑的……”

几人穿过一片樟树林,就见到了一排黄泥和稻草搭成的屋子,经过介绍,他们才明白下放的人住的地方。

有几个穿着开裆裤的孩子蹲在门口,拿着树枝在地上戳土块玩。

“那么小的孩子也被下放了?”

“不是,那些都是咱们这些人的娃,前一批下放的人里头有个会唱戏的,还会说评书,比收音机里都好听呢,大家都乐意来找他听戏,这些孩子是来占位置的。”

“占位置?”

“是啊,他每天要完成的任务重,哪有时间说书,只每个星期三晚上开一场,他家门口就是戏园子,谁抢到前面就能听得更清楚。”

“他就平白唱给你们听啊?”

“当然不是,我们去听戏的话好歹要意思下,给把青菜和几根黄瓜,有那大方的还会给他个鸡蛋。他媳妇身体不好,就靠这些补身体呢,其实也是富贵病。

听说他不算名角,从前一出戏都能挣好几十呢,那过的得是什么日子啊,可不得顿顿都有肉吃。”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这样的富贵已经是他能幻想出来的极限了。

何春生撇嘴,“何止啊,我听说他们肉都能吃腻,专门捡那山珍海味吃,还要请大厨,做的不好吃还不行。”

“啧啧,当真没法比,不过他也没做啥伤天害理的事,谁赚钱了不享受啊?

我看啊,把他的家产匀一部分出来给咱们这些穷人就行,没必要真的抓过来改造嘛,刚来那会他的腿都被人打折了,好不容易才养回来,也怪可怜的。”

刘老栓拍了拍蒲扇,似乎是意识到有些话不该往外说,连忙着补。

“不过他们这些人好歹享受了半辈子的富贵,不像我,三代贫农,一辈子都在苦水里泡着,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哪有功夫去同情人家啊。”

何春生拍着他的肩膀表示理解,又问,“你们这地方还能唱戏呢?不会有人监管吗?”

“他在自家哼唱两句,我们在外头听,带去的菜和鸡蛋都是串门的礼,有什么不行的。”

刘老栓棕褐色的皮肤上浮现出几道皱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哪能真的像别的地方一样,整天都盯着他们说什么做什么,揪字眼挑毛病,要是天天开批斗大会,那地里的活还干不干了?”

说到这,他叹了口气,农场的日子过得没滋没味的,连放映员都不乐意往这边来。

他们看不着电影,还不能听两场戏乐呵乐呵?

当然,犯了罪的人待遇又不一样,统一进行看管,到规定时间放出去干活,晚上再赶回去睡觉。

这些刺头动不动就打架斗殴抢人东西,他们要盯得紧些。

上次因为看守的人去撒尿,不小心放跑了个姑娘,听说已经因为跳河死在外头了。

刘老栓实在想不通,农场的日子难熬她都坚持下来了,好不容易逃到外面反而一心求死。

说起来,还得谢谢她没给农场添麻烦。

不然送来这边的人无缘无故闹自杀,上面肯定要来调查,又要兴师动众一回。

说话间,几人来到刘家,大狗的产房生就在柴房里,在破旧的家具底下堆出了个稻草窝。

一只黑色的大狗就躺在里面,旁边摆着根大棒骨。

这只狗体型不小,比后世的哈士奇大一圈,牙齿尖锐,耳朵竖起,背毛油亮。

从颅骨至两眼间有一道沟槽,四肢和躯干都比普通的家犬健壮。

它的下颚发达,眼里具备捕食者的压迫感,而当它面对刘老栓时,又闪烁着独特的灵性。

很显然,这是一只狼狗,全身漆黑,应当是混了黑狼的血脉。

在它的肚皮下面,有好几只花色不一,一只来长的小狗争抢着喝奶。

一个月大的小狗已经睁开眼睛了,瞳孔表面覆盖着一层蓝膜,看得并不清楚。

有的被拱到了另一边,只昂着脑袋用鼻子拼命嗅,好半天才找准方向,哼唧了两声,跌跌撞撞地爬回去。

刘老栓摸着狗,像是对待多年的老友,与有荣焉地介绍,“这是山彪,可凶悍了,到山里抓兔子野鸡啥的都很熟练,去年有野猪下山,多亏它机警,把我们喊醒,不然连我家的院墙都要被撞塌。”

何瑞雪刚才进门时,注意到客厅的墙上挂着老式猎枪,倒也不怀疑他们能不能对付野猪。

刚结束战乱,国家对枪支的管控并不太严格,不少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农民手上都有真功夫,没准当年还打过一两个小鬼子。

有的村里甚至会自己组建民兵队,冬日里组织起来到山里打猎,储备一整个冬天的肉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4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