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成六零极品炮灰,我绝不洗白

作者:我是老古董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20章 新家规划

书名:穿成六零极品炮灰,我绝不洗白 作者:我是老古董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34

“不成。”

赵梅丫断然拒绝,“冬宝的屋子是要当新房的,住几天没事,可不能长期住在里头。

你没听说吗?有老人的房子都带着暮气,不吉利,少说要等他们结婚两三年后再住进去才行。”

何瑞雪一头雾水,“妈,你这都是上哪听说的,谁家结婚把父母往外赶的?”

“那是你们城里人,跟住在鸟笼子里似的,结婚都不一定有新房,当然不讲究这个。

咱们可不能不在意,万一惊到了送子娘娘,人家往后都不过来怎么办。”

何瑞雪有些明白了,这条习俗的由来,大概是方便小两口造娃。

新婚燕尔远离父母单独相处一段日子,啧啧,只要是身体正常的人都能怀上。

何秋生神情一顿,转过头,“这不对吧,妈,我当年结婚时你可没想着搬出去啊。”

“不孝的东西,住我的房子还敢提要求,有种当初你自己找地方新建几间房,看我拦不拦着你。”

她没说出口的是,老娘管你结婚吉利不吉利,凑合着过呗,过不下去拉倒。

何秋生讪笑着说,“是我的错,妈,你和爸都不容易。”

何瑞雪又劝了几句,赵梅丫却固执己见,依旧坚持她的那一套。

她只能由着老太太,“我把屋子给你们留着,等我结婚后你们就赶紧搬过来。”

赵梅丫笑呵呵地说,“行,妈往后天天和冬宝待一块,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

……

房子最后是以亲戚的名义转让的,倒了两次手,没让他们察觉到买房的是何家人。

黄家人最是小气,收拾东西的时候恨不得把墙砖都抠下来。

什么压咸菜的石板、晒衣服的竹竿,和窗户后面挂着的几块烂窗帘布,就连灶眼里埋着的炭灰都被她掏出来带走了。

一家子身上都挂着大包小包,还要用板车来拉,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有多少家当。

不过也多亏他们啥都舍不得,所有的屋子只剩下墙和地皮,都不用怎么收拾,只用把脏污处打扫一遍,再让人过来翻新就行。

一事不烦二主,有了上次的合作基础,何瑞雪还是请的之前的施工队。

当下装修没那么多说头,请泥瓦工和木匠就行。

瓦片补齐,缺砖的地方填上,再用水泥把地面刮平,破败的门窗拆下来换成新的,至于软装,只等着爷俩去废品站淘换家具。

不是新家具买不起,而是修好的旧家具更有性价比。

黄家的院子前面是一片菜地,里面的菜全被拔走,只剩下杂草。

他们没有改动,依旧拿来种菜,至于养鸡就算了,地方不够。

赵梅丫在新房转悠,何大根在她身边,不解地问,“闺女不嫌弃我们两个不中用,请我们去住,你为啥不乐意啊?

在家里的时候没少听你念叨她的屋子装的多好,你还说往后帮她收拾家务做饭吃,怎么事到临头反而不乐意了。”

“你懂什么,我们这次搬过来,家里放的两座棺材是不是得一起搬,不是给她的新房添晦气吗?”

“你就因为这个啊,那把它就留在老屋里呗。”

“不行,放在身边我瞧着安心。”

如果死了不能立刻躺进棺材里,她都闭不上眼睛。

“搬过来呗,升官发财,意头好着呢。”

“冬宝生下来病了几场,算命的说她命格轻,少接触这些生生死死的事,对她好。”

其实棺材可以放在隔壁,但赵梅丫总觉得老人长期住的房子沾着朽气,容易坏了闺女的运道,才会想借口拖延。

见老伴劝不听,何大根摇头不再多说,和她一起规划着每间房子的用处。

这回满打满算搬进来五个人,空房子多,赵梅丫想着能不能拿出一间改造成猪圈养猪,等养大了家里过年前后都不缺肉吃。

何大根不太赞同,“你是想一出是一出,养猪多大的味道啊,邻居能愿意?”

赵梅丫翻着白眼,“我管他们愿不愿意,反正冬宝住在上风口,臭气吹不到她那边,至于咱们院子,有点味道也没啥。”

都是从乡下来的,谁不是整天和猪和鸡的粪便为伍,浇地的时候没少施肥,哪会嫌弃这个?

“养猪了吃什么,城里可没有猪草打,用粮食喂?谁家喂得起啊。”

赵梅丫用看傻子眼神瞟他,“你说的这些我能没想到吗,早就问过晓洁了,她不是在粮站上班,收上来的粮食要经过加工处理,什么稻壳麦糠多得是。

要么是拉去屠宰场喂猪,要么有人低价收,混着粮食吃,她是员工,用内部价换几袋回来还不简单,再喂点地里种的土豆啥的,刷刷长肉。”

“猪草也好办,晓友学校边上不是有块荒地吗,还有条河,边上全是草,让他们回家的时候记得割两把带回来。

还有纺织厂后面的林子,那块捡树枝的地方,里头猪能吃的野菜也不少,你就光会图省事,咱们多养出几斤,冬宝不就能省下买肉的钱?”

他们住在冬宝这里的一段时间,不说天天有肉,但隔天肯定是能吃上荤的。

每天还有个鸡蛋,补得她和老头子红光满面,腰都圆了一圈。

赵梅丫得意于闺女孝顺,又忍不住替她心疼钱。

集市上的肉都涨到一块二一斤了,一个月的工资能吃几回?

何大根被他说服了,想了想,说,“那咱们养一头试试?”

“就养一头,地方我都找好了,西北脚的院子,和冬宝离得远,平时的风也吹不过来。

把猪圈建在厕所旁边,用水泥和砖头围上一圈,前面多种几棵树挡着就没什么味道了。”

猪粪能肥田,种出来的土豆和红薯又能拿来喂猪。

他们两个老了,能给家里做的贡献不多,儿女多吃上一口肉就是好的。

得知父母的决定,何秋生没什么意见,潘舒玉更是举着双手表示赞同,“妈,还是你有主意,我们往后是不是就有吃不完的肉了?”

村里是集体养猪,他们每户只能分十几斤,她连打猪草的动力都没有。

要是自家来养,至少能出八十斤的纯肉,哧溜,想想都要流口水。

至于味道?

她又不是娇气的小妹,用手抓着羊粪蛋子施肥都忍过来了,她哪里还会瞎讲究?

其实对于搬到城里,潘舒玉是憧憬中带着忐忑,听说连根葱都要拿票去买,往后家里的负担得有多重,她能适应吗?

但眼看妈忙着规划菜地种什么,猪圈怎么建,她便有了个主心骨。

而且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是想多了。

这个家不论在哪都不归她管,她只需要跟着妈的脚步,听她指挥就行。

这样一想,她顿时觉得浑身轻松,瞬间把堆积了几天的负担全甩了出去。

不用操心的感觉可真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8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