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她,一心修仙

作者:一言半句丶 | 分类:仙侠 | 字数:0

IF线 谢怜不一样的穿越

书名:她,一心修仙 作者:一言半句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6

“师父,我们下山已经三年了。下山时,你说要带我寻访高人,见见世面,可如今已过了三年,高人是一个也没见到,早知如此,还不如回山上修行,来的快活。”

迢迢山道上,一穿着青色道袍的女子鼓着腮帮子抱怨。

这女子生的十五六岁,衣着朴素,道袍上还沾着不少灰尘,显得风尘仆仆,本该扎的整齐的发丝,如今也只是一根简陋的枣木发簪插着,显得有些松动。

但饶是如此,仍然难掩其清丽脱俗的外表,小脸粉雕玉琢,双眸灵动有神,只是如今小嘴却撅着如壶嘴,显然是在闹着小脾气。

而在他前面慢悠悠行着的“师父”,也是一袭道袍打扮,看着四十岁左右,丝毫也谈不上仙风道骨,反而透着几分慵懒。

道人眼里闪过一丝笑意,说道。

“你这丫头,真是没点耐心,修行一道,动辄数百个春秋,现如今不过三年,弹指匆匆,你这就不耐了?回山啊,你是别想了,为师非要磨一磨你这性子不可。”

此话一出,小道姑自是更加不满,腮帮子更鼓了,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道人见此,表面莞尔,但内心却是透着几分无奈。

此次他还真没有折腾自己这爱徒的意思,带她下山,本意真就是拜访一下自己的几位道友,顺便带徒弟见见世面。

可不巧,到了地方才发现,相熟的几位道友竟是都不在洞府之中,有的外出采药,有的外出论道,也有的出去寻找机缘。

修行之道,茫茫不可测。

外出一趟,兴许就是十几个寒暑。

可若是就这么悻悻的回山去,又不是他鲁同甫的风格,尤其是这丫头,本就是刁蛮的性子,蹉跎三年,一无所获,定是要在他耳边叨念数月不止。

于是,也只能领着徒儿漫无目的的自这世间行走,寄望着寻着些山野遗贤,也算是高以慰藉了。

只是这天地之大,高人怎是好寻的?

饶是他挑着那些俊秀山水刻意寻找,至今仍然一无所获。

正在惆怅之时,忽然之间听到林间深处传来阵阵歌声。

“师父……”

小道姑竖起耳朵。

“静听。”

鲁同甫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神色认真了起来。

就听得,阵阵歌声自林间传出。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歌声并不优雅,反而粗犷,调子更是典型的山间野调,可是这歌词……这歌词极有韵味,细细咀嚼,恬淡而不寡淡,反而透着几分感悟,几分心境。

“哈!小杏儿,高人这不就来了吗?”

鲁同甫大笑,领着徒儿直接钻入山林。

慵懒之态一扫而空,脚下生风,几个步伐之间,竟然已经没入深处。

片刻之后,就到了一个樵夫跟前。

三人对视,都有些惊讶。

樵夫惊讶于自己刚刚砍柴结束,准备挑着担子回家,结果一抬头的工夫,眼前居然出现两个大活人。

而鲁同甫的惊讶,则是来自于樵夫的身份,这歌词豁达恬淡,意境十足,吟唱者怎会是一樵夫?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轻视,许多高人都有怪脾气以及怪癖,此人虽然表面看着只是平平无奇一樵夫,但这可能只是表面,于是他态度温和,拱了拱手,笑道。

“贫道师徒二人过路于此,惊扰了这位女先生,不到之处,还望包涵。”

樵夫连忙放下干柴,摆手说道。

“我不过是一砍柴樵夫,目不识丁,更无显赫家世,哪里当得上女先生称呼?道长不必如此客气。”

鲁同甫一怔,问道。

“目不识丁之人,怎会唱出这等意境十足的歌谣?”

樵夫闻言,大笑道。

“道长误会了,此歌谣,非我所创,而是三年前,这座烂桃山上,有一女先生迷路误入,我等樵夫见其孤独,询问之后,才知他在世上已无亲友,更是无处可去,于是便为他在山上修了几间茅舍,供他居住……谁料这位女先生当真是大才,不仅谈吐文雅,更是学识惊人,为了报答我等恩情,特意为我等子女开蒙启智,教导学问,更难得的是,这位女先生授课之时,全无普通私塾老学究那般之乎者也,枯燥乏味,反而妙趣横生,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更是信手拈来,寓教于乐,让人叹服。”

“我等农闲之时,偶尔也会前往旁听,虽是一知半解,但多多少少,也学了不少东西。”

“方才那首歌,便是女先生所作,本是一故事中所写,被我记下,偶尔唱起,倒也有几分闲趣。”

闻言,师徒二人皆是匪夷所思。

小杏儿瞪着大眼睛问道。

“你方才说到子女皆可前往女先生处学文,是也不是?”

樵夫点头。

“如假包换。”

小杏儿摇头说道。

“可是这学问,怎会教授于女子?我这三年也走了不少城镇,只见男儿入学社,私塾读书,女子却只是在家学些女红,烹饪。那女先生如此做派,岂不是离经叛道?”

樵夫轻笑一声,说道。

“最开始时,我等也有此疑虑,询问女先生是否只让男儿来听课,但女先生驳斥道,谁说女子不如男?我等又问,若是外界儒者得知,定然会为女先生招来恶名,但女先生却笑答,他本就没什么名声,更不在乎名声,学问是他的东西,他愿意教给谁,谁又能说出个不是来?若是有人说,只当他是浮云罢了。”

“好一个只当他是浮云罢了!”鲁同甫赞叹。

他心中寻思,这个所谓的女先生,是不是修行者不好说,但有这等心胸,这等心境之人,也定然是一个不拘世俗礼法的饱学之士了。

修行之人也并不是只跟修行者来往,许多贤者,都和修行者为友,无关身份,只是志趣相投罢了。

樵夫所描述的女先生,就让鲁同甫产生了想要结交的念头。

于是问道:“这位女先生定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贫道生平好结交朋友,既然遇到,怎能不相识?还请阁下告知女先生居所,贫道当立刻前往拜会。”

听了这话,樵夫却是一叹,说道。

“不瞒道长,我等已经一年未曾见过女先生了。”

鲁同甫不解,连忙催问。

却未曾想到,听完后竟然心头火起。

只见他樵夫说道。

“一年前,烂桃山上忽然间生出了怪异,每每往半山腰去,总会有一阵恶风袭来,让人难以前进,若是硬着头皮上前,则是会被恶风卷起,一晃神的工夫,竟然已经被卷到了山下……自那之后,我等想尽办法,却也上不得烂桃山半步。”

“女先生姓叶,名叫谢怜,患有眼疾,不能视物,平日里多靠我等送上食物接济。”

“如今一年过去,我等上不得山,谢姑娘只怕是……”

樵夫说到这里,不禁忧心如焚。

一个文弱书生,还是瞎子,孤身一人生活在山上,还能有活路吗?

每每想到此,便忍不住落泪。

谢姑娘,多好的人呐……

“呔!”

鲁同甫目眦欲裂,恨不得一口银牙咬碎,一腔怒意上涌。

樵夫不知详细,他还能不知道吗?

什么恶风?

多半是妖物作祟!

这世间不乏有妖物害人之事发生,他游历红尘多年,早已见怪不怪。

平日里倒也谈不上嫉恶如仇,只是这妖物竟然害了这山上的大贤,断了他的交友之心,这让他怎能接受?

再者说,那谢姑娘,听樵夫所言,孤身一人居住在山上,与世隔绝,又是个盲人,绝对的人畜无害。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要被妖物所害吗?

“说不得,今日我罗浮山鲁同甫就要斩妖除魔,替天行道了!”

鲁同甫心中默念,牵着弟子的手,一阵清风拂过,却已经朝着烂桃山而去了。

刚到了半山腰,果然一阵恶风袭来,拦住了去路。

“雕虫小技!”

他冷哼一声,衣袖甩过,恶风自然散去。

于是露出前路景象。

鲁同甫定睛一看,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这怎么可能?”

在鲁同甫的一贯认知里,妖物都是凶恶的,这种凶恶,不光体现在妖物本身,还包括他们居住的环境。

不说尸骨如山,血流成河的险恶,但也绝不该是眼前的这副模样。

他看到了什么?

一眼望去,这烂桃山自半山腰开始一直往上,竟是密密麻麻的梯田,种满了各类粮食,长势极佳。

这梯田阡陌纵横,井然有序,明显是有人打理的。

再看看这山道,原本陡峭的山路,如今竟然被打磨的平坦许多,一条条青砖铺就,形成了一道山路。

无论用哪种角度去看,这里也绝对不像是什么妖物盘踞之地。

难道是樵夫说谎?

鲁同甫摇了摇头,方才阻拦他前进的恶风分明是妖风,妖气浓郁的很。

这里一定有妖!

他心中好奇之意愈发浓郁,领着徒弟上前。

一路登山,所见所闻,着实大开眼界,山道两侧的梯田也就罢了,他甚至还看到了成片成片的果林。

有杏子,有苹果……当然,最多的乃是桃。

毕竟山名烂桃山,本来就以桃树众多而闻名。

烂桃山上过去只有桃树,而如今却多了这么多其他果树,显然也是人为栽种的。

可是按照樵夫所言,烂桃山已经一年没有人上去过了,而且就算是有人上去,又从哪里弄来的这么多果树呢?

这些果树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有些年头,绝不是刚刚栽种一年的能够长成的。

也就是说,只能是从其他地方移植过来。

可是这么多的果树,要搬运到山上移植,谈何容易?谁又会做这么无聊的事情?

鲁同甫胸中疑惑越来越多。

“师父,你看那里。”

小杏儿指着前方某处。

鲁同甫定睛一看,竟然是炊烟?

“去看看。”

他并没有因为亲眼所见的祥和景象放松警惕,反而愈发的提防。

随便恰了个法决,隐匿住行迹,师徒二人渐渐靠近了炊烟处。

就看到,前方竟是一排整整齐齐的木屋,而在最前方的屋子,正是厨房,里面准备着饭食,伴随炊烟传出来的,还有诱人的饭菜香味。

可师徒二人分明看得清楚,这所谓的厨房之中忙碌的,压根不是什么人,而是三只狐狸!

准确来说,应该是狐妖!

三只都是红狐。

其中一只老狐,身材硕大,人立起来,真就跟成人差不许多了。

腰间围着个花围裙,手上锅铲翻飞,正在噼里啪啦的炒菜。

老狐是大厨,其他两只小狐狸则是帮厨,干一些剥蒜,洗菜,切菜之类的琐碎小事。

鲁同甫几乎怀疑自己的眼睛。

什么情况?

三只狐妖在做菜?

我没有看错吧?

锅里面真的是菜,不是什么人肉血食之类的东西!

鲁同甫实在是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了,身形一闪,直接就出现在厨房之外了。

他已经确定,虽然这里有一排木屋,但其他屋子都是空的,只有厨房里有三只狐狸。

“谁?”

毕竟是妖物,反应很快。

三只狐妖立即戒备看来。

奈何鲁同甫的道行高出许多,袖口一松,一枚晶莹剔透的铃铛便落入掌中,摇上那么一摇,三只狐妖立即动弹不得。

三妖眼中惊恐无比,他们已然知道眼前的道人能够轻易决定他们的生死。

但并没有如其他鲁莽妖物一般口出威胁之言,更没有卑躬屈膝的求饶,反而不卑不亢的说道。

“胡阳,胡月,胡长寿,见过道长。”

鲁同甫眉梢一挑。

“你们不惧贫道吗?”

胡长寿,也就是老狐。

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转,说道。

“非是不惧,只是女先生说过,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我爷孙三狐,没有得罪道长之处,道长看着也不像是滥杀之人,所以尚且能够保持镇定。”

边上的小狐狸胡月脆生生的补充说道。

“还有,若道长真的想对我们不利,那我们就算是恐惧又能怎么样呢?只不过徒增笑料罢了,正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闻言,鲁同甫终于确认,这三只狐狸与众不同。

虽然说狐妖,本来就颇有灵性。

但这三只狐妖不仅有灵性,还有“人性”,言谈举止之间,还透着几分文雅之意。

“你们这三个小妖,倒是有几分聪慧,不过有一点你们却是说错了,贫道是否会对你们不利,还要看你们是否肯配合问话,若敢隐瞒编造,贫道也不介意斩妖除魔。”

鲁同甫威胁说道。

“事无不可对人言,道长尽管询问。”

胡长寿很是配合。

“贫道一路走来,此山之上,多有怪异之处,如那山间妖风,田地,果林,木屋,以及你们这些正在做饭的狐妖……如此种种,贫道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鲁同甫抚摸着胡须问道。

“这一切,都是因为谢姑娘。”

胡长寿如竹筒倒豆子一般说道,没办法,不配合不行啊,形势比狐强。

“一年之前,大姐途经此地,于烂桃山上见到女先生授课,女先生讲课之时,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言语之间,更是蕴含天地至理,发人深省,大姐偷听三日,获益匪浅,于是便将我们一众召集而来,于烂桃山上听课。”

“女先生原来的学生,都是凡夫俗子,我等未曾化形,只恐惊扰到了他们,于是刮起妖风,拦住前路,以防凡人误入。”

“至于那良田,是为女先生三餐而种,至于果林,本来这里只有桃树,只是有一日,女先生言桃子再好吃,吃久了也腻了,于是大姐便动用法力,自他处移来果林十三处,供女先生日常食用,而我们爷孙三个,则是女先生的厨子,午饭时间眼看着就要到了,于是在此忙碌。”

这一番言语,着实是让师徒二人感觉到匪夷所思。

什么鬼?

这些妖族竟是那谢姑娘的学生?

不仅来听人族授课,还极为注重师道,从种粮食栽树开始,照顾老师的方方面面。

如此妥帖,别说是妖族了,就是人类也要汗颜。

“你们身为妖族,怎会来听人族授课呢?”

小杏儿忍不住问道。

这一切都在冲击着她的世界观。

“妖族艰苦,不懂文字,没有传承,天生地养,好不容易觉醒灵智,却不通修行之法,人族乃是万物灵长,不跟人族学习,我们又跟谁学呢?”

胡长寿言语之间先是有些凄苦,紧接着又振奋了起来。

“再者说,谢姑娘虽然不通修行,但却不是一般凡人,所言所讲,皆不同凡响,我等跟随女先生学习一年,三百妖族,尽数有了道行,成了精怪,炼化横骨,口吐人言。”

闻言,鲁同甫再次受到了震撼。

这个谢姑娘,到底是何方神圣?

竟能做到如此不可思议之事!

妖族修行艰难他是知道的,在这个世间,除了十万大山乃是妖族地盘之外,其他各地,多是人族活动。

在多数人族眼里,妖族都是十恶不赦,厌恶非常的。

所以妖族欲要求道,确实是艰难无比,绝大多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运气好些的,或是有大妖提携,或是成为了修行者的坐骑,或是意外得了机缘,这才可能有些成就。

妖族跟随“谢姑娘”学习,鲁同甫不觉得意外。

可是这谢姑娘一介凡人,所教的东西,竟有如此妙用?

一年之内,三百蒙昧妖族,全部成了精怪,能够口吐人言。

这即便是十万大山之中的那些老妖,只怕是也办不到吧。

“那谢姑娘,可曾知道你们的真正身份?”

鲁同甫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比较平静。

“这个……不曾知晓,女先生有眼疾,不能视物,还只当随他学习的都是樵夫山民的孩子,我等也不敢暴露。”

说到最后,胡长寿声音微弱。

却是有些自卑,有些惶恐。

毕竟这年头,妖族没地位,且有着凶恶的刻板印象,若是谢姑娘得知,怕是就不愿意教导他们了。

“你方才说,有三百精怪,可为何这里只有你们三个?”

鲁同甫一眼看出了胡长寿的心思,心中更是感慨,这个谢姑娘,当真是个人物啊。

“都在听女先生授课,不过马上就要下课休息了,只等我将饭菜做好送去。”

胡长寿说道。

“那饭菜做好了吗?”

鲁同甫询问。

“好……好了。”

“那就好,端上餐食,带贫道前去见谢姑娘。”

鲁同甫已经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好奇之意了。

他迫切的想要见到“谢姑娘”这个奇人。

烂桃山上。

有一座小院。

院子的占地面积算是大的,但是却绝对谈不上阔气。

院子周围是嫩绿的青藤,纠缠交叠在一起,就形成了篱笆,两扇木门敞开着,沿着门径往里去,是碎石子铺成的路,院子中心,长着一棵桃树,枝繁叶茂,树干双人合抱,正对着院门的,是一座木屋,少有打磨痕迹,反而浑然天成,就像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一样,看起来古色古朴,没有丝毫匠气。

整个小院,虽不奢华,也不雅致,但是却难得的兼容,有一种自然之美。

待在这样的院子里,会让人本能的放松下来。

而此刻的院子里,却有一个白衣女子,站在桃树的树荫下讲课。

而在其四周围,则是一群“学生”将他包围了起来。

若是让寻常人看到这一幕,定然会惊慌失措。

因为这群学生,无一不是异类,一眼望去,有狐狸,有老虎,有豹子……

走兽全部保持着蹲坐的姿势,乖巧的排排坐。

而燕子,老鹰,喜鹊等飞禽,则是清一色的站在桃树的树干上。

随着白衣女子的言语,飞禽走兽们摇头晃脑,露出沉醉之色。

这是它们最快乐的时光。

因为白衣女子所讲的,是他们这段时间以来最喜欢的故事。

这个故事叫做《西游记》,正讲到“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这一回。

惊心动魄处,一众妖物屏住呼吸,仿佛身临其境,为“猴子”捏了一把汗。

可偏偏就在这关键之时,白衣女子却是促狭一笑,说道。

“今日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若是还想听,明日再来听课便是。”

闻言,妖物们顿时嚷嚷了起来。

“故事正到关键时刻,怎能戛然而止呢?”

“老师,还请快快讲完吧!”

“是啊,猴子后来到底怎么样了?”

妖物们看似凶恶,但声音却都像是孩童一般,清脆悦耳,就像是一群在吵着要糖吃的小孩。

可这一幕分明诡异非常。

你能想象,一头肌肉壮硕,足有七八米的恶虎,在那里摇着脑袋撒娇的样子吗?

这绝对谈不上和谐,足以把胆小之人吓破胆。

但谢怜却全然没有这种感觉。

原因很简单,他看不见。

在他的感觉之中,自己的学生,不过是些孩子罢了。

正是散发天性的年纪,有这种行为,再怎么正常不过。

不过,这些孩子虽然撒娇,但确实是懂事,虽然嘴上不依,但是绝不纠缠。

果不其然,见谢怜摇头,“孩子们”也就不再撒娇了,而是继续保持着乖巧的姿态。

这让谢怜倍感慰藉。

同时,又有一种骄傲之感。

“这些孩子,都是我的学生,他们这么乖巧,都是我教出来的啊……可惜,我看不见,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想来应该是很可爱吧。”

谢怜心中喃喃。

有几分遗憾。

但是却也没有什么难过的情绪了。

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他已经穿越了三年了。

穿越之前,他刚刚大学毕业没多久,没有留在城市里工作,而是回到了老家,选择做一名乡村教师。

可谁知晓,老师这个工作还没有做半年,就因为下雨路滑,失足跌下山崖,一觉睡醒后,便来到了这个世界。

也不知道是不是摔坏了眼睛,总之,等到他恢复了意识之后,就发现自己看不到东西,成了盲人。

刚开始,自然难以接受,恨不得死了算了,但后来,在樵夫和山民们的安慰之下,也就断了轻生的念头。

之后,为了报答,也是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他主动做了女先生,专门给这些好心人的孩子授课。

前世,谢怜就是古文化的爱好者,虽然到了一个时代背景为古代的异界,但谢怜肚子里的墨水,还是足够他当一个女先生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穷苦人家,这辈子都没有接触过什么学问,能有女先生为他们的孩子授课,他们哪里还会挑挑拣拣?

都是白纸,随便谢怜怎么涂抹。

谢怜结合现代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三年来,愈发的得心应手。

已经渐渐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如果非要说遗憾的话,那就是没能亲眼看一看自己的这些学生。

“今天课程已经结束了,按照规矩,如果有什么不懂的,现在就可以发问了。”

谢怜端起茶盏,饮了一口,淡淡说道。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

每次下课后,都要问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懂的,如果有,那就为其解答。

不过,这些学生素来聪慧,虽然先前没有基础,但领悟能力却是不错,很少发问。

可今日,却是不同,只听得一个声音响起。

“老师,我有疑问。”

说话者,竟是一个人。

准确来说,只有上半身是人,下半身则是蛇躯。

人首蛇身,长长的尾巴拖着,白色的鳞片覆盖,显得神异非常。

腰身纤细,当真是蛇腰盈盈一握,如弱柳扶风。

雪白的肌肤上,披着轻纱,青丝飘散,美眸动人,只是却看不清楚容颜,因为她戴着面纱,不露真容。

她的声音相比其他妖物稚童一般的声音,要明显成熟的多,就像是十三四岁的少女。

“哦,是素素啊?你有什么问题。”

谢怜熟悉这个声音。

白素素是这里最大的孩子,也是他定下的“班长”,就连素素这个名字也是他所取。

平日里落落大方,虽然年纪不大,但早熟。

性格温柔,尊师重道,在谢怜看来,虽然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但就算比大家闺秀,也不差多少了。

素素很少发问,谢怜自然要悉心解答,于是认真了起来。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白素素没有问有关课程的问题,而是对他所讲的用来增加趣味性的《西游记》颇为在意,问道。

“老师,你方才所讲的猴子,天赋异禀,气运无双,拜的名师,成就大神通,已经是这天地之间最为耀眼的妖类,可最终,却仍然要受人所制,丢入那八卦炉之中,生死难测……猴王尚且如此,天下妖类,可还有前路?”

白素素明眸之中透出几分迷茫,几分凄凉。

虽然谢怜所讲的只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是却让她联想到了自身,以及天下妖族的处境。

猴子有大气运,奇遇连连,尚且如此,那么天下妖族呢?

就拿她举例,若不是遇到谢怜,一年学习之下,智慧增长,只怕还在蒙昧无知的阶段。

可有的时候,懂得越多,就越是会迷茫。

昔日她只是寻常白蛇,偏安一隅,不知天地之大,而如今在谢怜教导之下,眼界放宽,见识增长,方知天地之辽阔。

越是知道天地辽阔,越是感受到自身的渺小。

就如那孙悟空一般,自身道行已经不可思议,但仍然有仙佛凌驾其上,让他动弹不得。

再加上她如今正处于一个突破的关键时刻,本就心思不定,患得患失,听了猴子的故事,一下子感同身受,生出许多悲观念头来。

于是,这才发问。

但这一问出,才觉得不妥。

老师只是一个普通人,虽然学富五车,让人不可思议,但问这妖族之事,显然是问错人了。

但她没有想到的是,谢怜在思索了少许之后,还真的为她做出了解答。

“我认为,万类霜天竞自由,即便是妖类,亦有一条前路!”

其实对于白素素的提问,谢怜确实是有些怀疑的。

但怀疑并不深。

一方面,是这么久以来相处,他对于这些“孩子”没有什么戒心。

另一方面,也是没有多想,本来这种年纪的孩子,就是思维发散,最喜欢幻想的时候,想他当时,不也是个中二少年吗?

听了故事,有了感情,于是产生了疑惑,也说的过去。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谢怜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妖怪的。

最早穿越的时候,他和樵夫们聊天,就打听过这个世界的背景。

只不过呢,樵夫们都是社会底层,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东西太少了,谢怜能够知道的信息有限。

只知道烂桃山位于华丰州地界。

而华丰州,则是夏国四十九州中的一个罢了。

山高皇帝远,樵夫们连当今天子是何人都不知道。

但他们确定,这个世界上是有仙人的,能够腾云驾雾的那种。

当然也有妖怪,谈到妖怪,自然都是些固有印象,凶残凶恶,避之不及。

只不过神仙也好,妖怪也罢,也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遇到的,绝大多数人穷极一生,都没有相关经历。

如果谢怜身体状况良好,那么他来到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肯定会想着去找一找仙缘什么的。

但可惜,他只是个盲人。

离开这烂桃山,只怕是都活不下去,又哪里有那个闲情逸致去考虑什么神仙妖怪呢?

所以,在谢怜的潜意识里,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距离自己是非常遥远的。

不出意外的话,这辈子都不会接触到。

既然不会接触到,那么谢怜又有什么好顾忌的呢?

前世是个信息爆炸的世界,谢怜天天在网络上冲浪,各种各样的知识接受了一大堆,无论什么事情问他,不说是一定回答正确吧,但瞎扯一番,总还是能够做到的。

所以他在思考少许之后,便回答道。

“你为妖族感到迷茫,其实人族也是一样,在人族这个庞大的集体之中,你不能只看到王侯将相,也应该看到那些光鲜之下的黑暗。”

“寻常百姓人家的生活也并不好,据我所知,你们的父辈,为了生存就已经付出了全部的力气。”

“妖族或许也是这样,在艰苦之中求存……但需要知道的是,无论再怎么艰苦,都不应该放弃努力,道心坚定,前路便是坦途,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谢怜先灌了一番鸡汤下去。

这些现代人听厌烦了的东西,放在这个古代背景的世界,却很有效果。

果然,白素素振奋了些许,就连眼睛都明亮了许多。

只是谢怜看不到。

他继续说道。

“回到你刚刚的问题,你问的是猴子,那么我们就说猴子。”

“其实猴子所经历的事情,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他天生性情烂漫,无拘无束,但也因此,闯了不少祸端。”

“若每个拥有实力的强者,都如此不讲规矩,那么这世间是不是就乱套了呢?”

白素素不由自主的点头。

回想一下,猴子所做之事,比如入地府勾生死簿,入龙宫夺如意棒,确有不妥之处。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规则约束,大家遵守,世间秩序,才能照常运行。”

谢怜深吸一口气说道。

“猴子肆意妄为,受到了磨难,但磨难只是暂时的,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经历了此事后,日后便能修成正果。”

“妖族也是一样的道理,在我看来,犯错了,就应该付出代价。”

“你为妖族的前路迷茫,为何不去想想,妖族是为何沦落到现如今的地步呢?除了人们的固有印象之外,难道妖族自己当真就行的端做得正吗?就比如我就曾经听樵夫说过,民间多有妖族吃人的传说,难道这些都是虚假的吗?”

谢怜越说越是流畅。

虽然他没有见过妖族,但是经过樵夫之口,确实是有许多妖族害人的事迹流传。

不用想都知道,这些事迹里面,肯定不完全是真。

至于是真的多,还是假的多,那就不好说了。

谢怜不好说,但白素素却是心里如明镜一般。

她很清楚,妖族吃人是真的。

而且不是什么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

如果她不是外出的过程中遇到了谢怜,在这里学习了一年,也许也会忍不住去吃人。

这是有原因的。

在妖族的普遍认知里,人族是万灵之长,吃人,能够增进智慧,增加道行。

白素素在谢怜这里学习,是她的机缘,暂时没有什么吃人的需求,可是其他妖族就不一样了。

她无法否认谢怜所说,但心中更加迷茫了,本来不该询问的问题,再次脱口而出。

“可是妖族吃人,是为了增进修为,本就生存不易,能有捷径走,难道不走吗?”

这一言出,白素素立即后悔。

这话说的,有些暴露了。

果不其然,就看到谢怜的脸上露出了怒色。

“一派胡言!”

谢怜虽不通修行,但却本能的反对这种观念。

妖物吃人,站在他的角度上,当然是错误的,更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就算排除自身角度,他也不觉得妖物吃人是一件对自己多么有益的事情。

若此刻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修行中人,那么谢怜肯定是不敢大放厥词的,可是在他的感观之中,自己只不过是在教导一个年纪不大的学生罢了。

那么他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立即将自己的所知所想和盘托出。

“如今这世道,人族乃是万物灵长,妖物吃人,必然会招致人族报复,此为后果……但这并不是我要说的重点,就算不考虑后果,仅仅为自己的未来所考虑,吃人,也绝对不是什么好的选项。”

谢怜背负着双手,缓缓说道。

“你要知道,人性最是复杂,相比于天生蒙昧的妖族,人族的心思是最难以捉摸的,人心险恶这四个字,过去我不止一次的对你们提起,爱恨纠葛,贪嗔痴怨,各种各样的情绪,形成了复杂的人性,妖族食人,看似短时间内道行精进,可人体内的复杂情绪,终将会化作戾气,放大其内心的恶,吃人越多的妖族,其性情就越是凶恶暴戾,即使是不被卫道士所灭,也定然会走向自取灭亡之路。”

闻言,白素素张大了嘴巴。

不光是她,在场的妖族都是如此。

尤其是那头大老虎,更是瑟瑟发抖,汗如雨下。

它可是吃过人的!

过去,曾有猎户发现它的踪迹,于是几家联合起来进山猎虎,但它毕竟不是普通老虎,不仅没有被杀,反而将来犯者尽数杀死。

之后,自然是没有忍住吃人的冲动。

正如谢怜所说,越吃越想吃,杂念更是越发的多,甚至有种控制不住,想要下山主动去吃人的念头。

若不是当时大姐姐白素素带他来谢怜处学习,只怕是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啊。

越想,越是觉得后怕。

在场妖族,就没有怀疑谢怜所说的,因为在它们单纯的心里,自己的老师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没有什么难题是他解不开的。

他说的,一定是对的!

“这仅仅只是三害中的第一害罢了,妖族吃人,尚且还有两害。”

谢怜听到学生们的惊呼,内心很是满意,知道镇住了他们,继续说道。

“还请老师指点。”

白素素带着学生们虔诚的询问。

过去它们在谢怜这里学习,学的是道理,学的是知识,增长智慧,反馈自身。

而如今谢怜所说,已经涉及到了它们修行的根本。

等于给它们指明了修行之路。

这是大机缘!

如今世道,妖族艰难,只有极其命好妖族,能够得到指点。

它们意识到,自己就处于这样的机缘之中。

内心的欢喜和振奋,填满了它们的心灵,以至于让它们都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一个凡夫俗子,又怎么会懂得修行之事呢?

谢怜是不懂的,但身为穿越者,他接触到的知识面是很广的,结合前世见闻,继续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第二害,则是因果,正所谓一饮一啄,因果报应。”

“人间谋财害命,尚且要被律法制裁,妖族害人,难道就不会有报应吗?”

“被卫道士斩妖除魔,便是报应的一种,即便是没有卫道士,即便是做的再怎么隐秘,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人虽不知,但天地会知晓,终有一日,过多的杀戮,会酝酿成破坏道心的恶果!”

白素素一怔。

她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果报应”这样的事情。

内心立即生出了紧张的情绪,就好像苍天有眼,正在观察她的一举一动。

但这种紧张的情绪不多,毕竟她也没有做过什么恶。

“老师为什么连这种涉及到天地根本的事情都知道?”

她终于回过神来,意识到谢怜正在跟她说的,可能是绝大多数妖族这辈子都接触不到的事情。

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白衣女子,虽然目盲,但却依旧难掩神韵。

白素素的心跳忽然加速。

老师,真的是一个凡人吗?

其他妖族,却没有她这么细腻的心思,见大姐不发问,按捺不住急切之意,问道。

“老师,那第三害呢?”

问话者,正是虎妖。

谢怜方才所言,足以让它受益无穷,自然想要知道更多。

“这第三害,便是修行之道了。”

谢怜洒然一笑,说道。

“我以为,所谓修行,并不只是单纯的力量积累,何谓真修?何谓仙人?难道只是简简单单的力量堆积吗?”

“绝不是这样的,若只是单纯的修境界,修力量,但也只是获得了强大力量的普通人罢了,强大的力量会让人迷失,这就跟贫苦的凡人突然暴富会心性大变是一样的道理。”

“修行,修的不仅仅是力量,更是修心!”

轰!

谢怜所言,在一众妖族听来,如同雷霆在耳边炸响,简直振聋发聩。

修心?

这又是涉及修行根本的秘密。

身为妖族,它们对此一无所知。

“请教老师,如何修心?”

白素素自己都没有发现,她的声音已经有些颤抖了。

她忽然间觉得,眼前的老师,变得高山仰止了起来。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谢怜给出了一个答案。

静心守念,坚定不变,观察万物轮回生灭,自天地之中获得感悟。

这便是修心。

说来简单,实际上却是道家修行极高的心境。

谢怜怕它们不能理解,于是白话解释了一遍,又说道。

“仙之一字,一人一山是为仙,可以理解为,人要成为仙的过程,便是一个登山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之中,会退缩,会胆怯,会孤独,会疯狂……但只有守住本心,坚定意志,方才能踏上巅峰!”

“成功之时,是否登顶已然并不重要,登山之路,才会受益无穷,正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时风景,该是何等瑰丽!”

谢怜一口气说完,忽然间意兴索然。

自己正是聊得嗨了,跟这群孩子说这些有什么意义。

唉,都活了两辈子,还是改不了喜欢胡吹大气的习惯。

却是不知。

自己所言,已经让一众妖族陷入到了极大的震撼之中。

本来迷茫不可测的前路,忽然之间,好像点出了一个方向,它们无法确定这个方向是不是对的,但这至少是一条路,能够让它们走下去。

或许,会有无限的可能。

于是,又是狂喜,又是振奋。

而早已炼化了横骨,并且正处在化形关键阶段的白素素,相比于它们,感悟明显来的更深,她整个蛇躯都兴奋的在颤抖,忐忑的询问。

“仙,素来形容的都是人,妖,妖族也可成仙吗?”

这一问,不仅仅是代表自己,更是代表天下妖族。

“为何不可?”

谢怜淡然一笑,说道。

“三千大道,殊途同归,人族也好,妖族也罢,哪有高下之分?”

“修行之道,万物万灵皆可入,若能秉持本心,心境圆满,即便是妖族,也可成仙。”

“或许,这世间不仅有人仙一类,更是妖仙之位,等着妖族去登临!”

妖仙!!!

这两个字,仿佛惊天动地。

白素素无法形容自己此刻所受到的震撼,她只知道,自己昔日的迷茫和自卑,在此刻一扫而空。

原来,妖也有妖仙之路!

这才是吾辈该努力的方向啊!

一念至此,整个人气质大变,一股非凡的神韵,忽然之间自她身上浮现。

她凝固已久的瓶颈,出现了松动!

这便是一念豁达,万法皆通!

而与此同时,谢怜自身,更是经历了一番前所未有的变化。

他只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无限的升华,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拖拽着,来到了一处不可测之地。

抬头一看,只见满天星辰在近在眼前!

见此奇景,谢怜第一反应并不是震撼,而是狂喜。

“我能看到了!?”

PS:开了一本新书,名字叫《长生娘娘》,变身文,因为第一个世界是比较久之前的稿子,所以故事可能没那么有趣,但是第二个世界会好好写的,所以希望帮忙给个收藏和追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6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