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她,一心修仙

作者:一言半句丶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八十五章 谢怜的使命:【造化】,不甘心的皇帝

书名:她,一心修仙 作者:一言半句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6

没错,就是合用,而不是高深。

设立制度,要那么高深是没用的,只要合用就可以。

“传命下去,就按照仙长所言,自即日起,长兴县城隍府设立七司!”

他有些按捺不住,心底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如果可以,他甚至想将这套制度推行于天下.但他现在显然是做不到的,只能以长兴县城隍的身份下达了命令。

谢怜:“?”

不是说好的只是作为参考吗?怎么就照单全收了呢?

正要张嘴说些什么,忽然之间心有所感。

心神沉入体内,立即就看到青铜鼎震动,一缕缕云气翻腾了起来,渐渐凝聚出长兴县城隍的样子。

他身穿玄黑色的官袍,绣满了金色的纹路,尊贵而又威严。

但云气数量并不多,不足以支撑其完全形成,所以只是一闪,就消失不见。

“这是什么情况?”

谢怜心中震动。。

这个异变让谢怜本来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

她没有想到,长兴县城隍竟然会引得云气涌动。

这一次云气自然跟白素那次不能相比,更不能和出现招魂幡以及槐滢那次比,但却是要比初次见到庄墨陈的那一次要强烈的多。

“难道这一位也是能够激发青铜鼎元气的有缘人?可是为什么呢?”

谢怜陷入到了思索之中。

是因为我刚刚说出的那些吗?

蓝星地府城隍体系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力?

认真的思考了一阵,谢怜还是认为不是这个原因。

她所说出的城隍体系当然比较完整,但就以这个体系而言,其实并无过于出彩之处。

按照前世传说,地府体系本来就有多种说法,有三司的,也有七司的,还有十三司。

谢怜之所以选用七司说起,是因为三司太少,涵盖的职责不够丰富,十三司又太多,很多位置显得多余。

七司不多不少,正好合用。

但无论是三司,七司,还是十三司,其实本身就是脱胎于古代的官制。

阴司就是阳间的一个反面,人间的制度沿用到阴司,在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一些改变,就没有太大的纰漏了。

虽然谢怜在这个世界仅仅只见到了两个城隍,但她不会自大的小觑天下人。

要知道小宁县城隍和长兴县城隍生前都不是简单人物,那些郡城隍,州城隍,就更不必说了,本就是人中龙凤,如今得了神位,难道还设计不出完善的制度来吗?

这个世界虽然和前世的走向不同,但通读历史就知道,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比如说郡县制,比如说六部,内阁等等,虽然略有不同,但大致的轨迹都相仿。

难道说天底下的城隍都不知道沿用阳间的制度?

这显然是不太可能。

那么,长兴县城隍之所以激起云气激荡,大概率就和谢怜所说出的这些制度没有关系了,她抬起头,盯着长兴县城隍,想要找到答案.

听到长兴县城隍一声长叹。

“如此制度,正好合用阴司体系,若小神有能力,定当推行天下,使得这天下神道铁板一块,内则凝练法统,明确规矩,外则保境安民,宣扬神道,假以时日,即便是修行者,也未必再敢轻视神道了”

原来如此!

谢怜明确的抓到了重点,不动声色的询问。

“尊神竟然有这样的志向吗?”

长兴县城隍一怔,摇了摇头说道。

“倒也谈不上是志向,只是听了仙长所说的这些,内心生出遗憾之情,此等合用之法,若能推行天下,定然大有裨益,只可惜小神只是区区县城隍,其他各地城隍也互不统属,没有联系这个念头刚刚升起,似乎就要胎死腹中了。”

城隍叹息连连。

他是一个有想法的,这一点从他不断练兵,将城隍府所属的阴差,阴兵都练成精锐就可以看出来。

他生前征战四方,立下不世功名,死后虽然成神,但是却坐困于一地,未必甘心.

他在说这番话的时候,青铜鼎之中的云气又有些许波动,但比刚刚那次来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但这却是被一直关注着的谢怜敏锐的捕捉到了。

“原来如此,白素明确了妖仙之路,已经走在了这条路上,因此引得云气沸腾;庄先生得圣人教诲,养浩然正气,胸怀大志,只是时机未到,因此云气蓄势待发;我告别老槐树,突然进入识海世界,得见鼎蕴乾坤,如世界演化,形成“招妖幡”而后得见槐滢,她助我找回一些以前的能力,我获得了一个圆满的道果,虽然具体细节,前世因果不知,但是似乎,我的使命是.造化。”

“而长兴县城隍,本身就不甘寂寞,且有正义之心,被我的一番话激起了大志,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意识到自己什么也做不到,因此云气先是波动,继而很快就平复了下来。”

谢怜也不敢确定事实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她只能根据几次的线索来推断,得出这样的结论。

但无论怎么样,都可以确定一件事,长兴县城隍确实是可以引动云气的有缘人.

如此一来,今日之会就算是没有白来。

鼎中云气,增加了三四缕。

若是城隍的宏愿有实现的希望,将来给谢怜的反馈,或许要比白素提供的还要更多。

但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了,看着神色有些惆怅,沮丧的城隍,谢怜犹豫了少许,开口说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尊神虽然只是一县城隍,但未必就没有实现此事的可能,别的不谈,法度若是施行,出了效果,隔壁的小宁县城隍难道还不会效仿吗?”

城隍先是一怔,继而摇了摇头说道。

“不必等出来效果,只要说这是仙长说出来的法度,以王大人对仙长的笃信程度,立刻就会效仿了。”

这话说的谢怜一阵无语,但偏偏是实话,老城隍的那性格,肯定是会这么做的。

城隍或许是意识到谢怜有想要激励他的心思,笑着说道。

“仙长的心意,小神领了,但此事本来就是无法做到的事情,城隍之位,不同于水神河神之流,大多都是名人,在死后被百姓所惦记,因此天地感念,赐予神位。”

“但每一个城隍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并无从属关系。”

“要推行法度,首先就要有一个强大的势力,将所有的城隍都纳入自身体系之中,但这样的势力怎会存在呢?城隍神位乃是天地赐予,而和其他任何人都无关,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他想到了谢怜口中的“地府”,据说是可以敕封神位,若真有这种能耐,什么办不成?

这等同于代天封神了。

但现实里根本没有这种可能。

“尊神所言,句句在理,现实情况确实如此,但谁又能说这天地始终是一成不变的呢?”

谢怜得到云气不容易,这次存了私心,不想错过可能获得的云气,当然,也不太愿意看到城隍就这么心灰意冷下去,悠悠说道.

“或许,有朝一日,城隍体系不会再这么松散下去,尊神所渴望的那种时刻会到来只是到了那时,尊神还会记得今日之宏愿吗?”

感受到谢怜的注视,长兴县城隍呆住。

若是他人说出这样的一番话,他是绝对不可能当一回事的。

这天底下的城隍体系,从来都是如此,何曾变过?

虽然这样不好,不合理,但这是天地规则所定,如之奈何?

天地规则是能够修改的吗?

但说这番话的人是谢怜。

长兴县城隍沉默了下来,半晌之后,才坚定的说道。

“若那样的时刻真的到来,小神必然不会忘记心中所愿!”

留宿一夜,谢怜收拾行囊,离开了长兴县。

等出了县域后,心里头还有点不好意思。

她最后说的那几句话,确实是存在私心了,这没有什么不好承认的,云气是她立身的根本,看到增加的希望,她就不全想要放弃。

她不好意思的并不是说激发了城隍不该有的盼头.

事实上人有盼头是好事,能让自己充满动力。

真正让她摸不准的,是这个盼头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这个世界的神道并不完整,这是我很早就看出来的问题,但真的有补全之日么?谁又能做到这等大事?”

谢怜嘀咕了两声。

到底还是没有什么头绪,也不去想了,继续赶路吧!

经过长兴县这一夜的停留,谢怜暂时不太想进入城池了。

现在走的还不远,乾国东部的城池都是大差不差的样子,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风景,倒不如加快步伐,说不定前方有新鲜的事情。

于是加快了步伐,几步之间就闪出了老远。

若是被人看到,或许会以为白日见到了鬼魅。

谢怜所去的方向乃是西南,走的是直线。

按照小宁县城隍的说法,这样去走,速度是最快的,但西南方向似乎有些不可预知的危险,常人不怎么敢靠近。

不过小宁县城隍说了,这些危险对谢怜来说不算什么。

拥有道果的她本然的知道诸天妖邪,万界鬼怪,都对她造不成什么伤害。

因此,她没有过多犹豫,而是直接深入到了西南大山之中。

一路上,人烟稀少,野兽众多。

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谢怜丝毫。

连续数日的奔波之后,她也不知道翻阅了多少座山,越过了多少条河,总之自己还在山里

这西南方向的大山,就像是无穷无尽一样。

“听说有个地方,叫做十万大山,乃是妖族的圣地,难怪都说那是天底下一等一险恶的地方,光是这翻山之难,就足以让人却步啊。”

谢怜双手叉腰,看着前方又一座大山,喃喃说道。

她开始放慢了步伐。

倒不是说累了,而是一眼看到,前方山上妖气纵横,看起来就不简单。

这一路上也不是没有看到妖气,三三两两的总还是有那么一些,都是不成器的精怪,谢怜没有惊动它们。

但前面的这座山,就不是小妖怪这么简单了。

就在谢怜忙着翻山越岭的时候,一个长长的,气势非凡的车队,缓缓越过了长兴县,向着小宁县的方向走去。

这个车队准确来说只有一辆车。

剩下的都是骑着大马拱卫车架的卫士。

他们穿着整齐的黑色衣衫,腰间佩着刀,太阳穴高高鼓起,神色严肃一副生人勿近的架势。

“都是练家子啊!”

“什么人能请来这么多厉害的护卫?”

“看方向是往小宁县去的,那个穷乡僻壤,什么时候出过这等贵人?”

一路上的路人感受到车队的气势,不需要人催促,自己就站在了路边等他们先过去。

没有傻子会去招惹这样一群身份不凡的人。

个别有些读过书的,有阅历的,更是露出了骇然之色,在心中念叨了起来。

“这些人骑得全都是火麟驹啊..”

火麟驹乃是乾国用了几百年时间才培育出来的宝马。

据说每一头火麟驹都有灵兽血脉,因此体格强壮,寿命绵长,其耐力和速度,都是普通战马的三倍以上。

能骑火麟驹的人,大概就三种,天潢贵胄,沙场宿将,以及立下大功的功臣。

但这一个马队,就连拉车的马,竟然都是火麟驹。

这里头的信息量可太大了些。

简直让人不敢想。

车队停在了路边的一条小河边上。

早有人毕恭毕敬的掀开帘子。

马车上伸出一只干枯苍老的手掌,在内侍的扶持之下,缓缓下了马车。

此人正是当朝乾帝,穿着月白色的儒衫,手里拿着一柄折扇。

呼吸了两口新鲜空气,眺望着四周围并不算瑰丽的空旷景色,眼里竟是露出些满足之色。

“朕年少时,也曾经骑着战马,上过前线,那里没有什么名贵的植物,只有长满了低矮牧草的草地,要走很久很久,才有可能找到一处水源.朕想想,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来到这样的地方看过风景了。”

马车上又下来一个人,正是全少泽。

他也穿着便装,落后于乾帝一步的距离。

听了天子这莫名的感慨,他一点也不觉得意外,这一路上,乾帝就像是一个喜欢絮絮叨叨的老人一样,看到了什么都容易触景

生情,经常性的回忆往事。

听的久了,全少泽也都习惯了。

他知道乾帝的感慨是自己跟自己说的,他没有搭话的必要,于是便绕过了这个话题,指着某个方向,说道。

“陛下,那里就是小宁县了。”

乾帝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果然是一处偏僻小县啊,仙人都喜欢住在这种平凡的地方吗?”

全少泽说道。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谢娘娘的心思,旁人难以猜测。”

乾帝轻笑一声,倒是显得温和了许多。

“自从见过谢娘娘之后,你算是脱胎换骨了,骨子里的那股子自卑,也随之消散了,不愧是和仙人结缘的人啊,朕都要羡慕你的缘法。”

全少泽心中一动。

“陛下此次亲自前来,不正是要寻同样的缘法吗?”

乾帝转过身子,凝视着他。

“那你觉得,朕有成功的希望吗?”

“这”

“朕替你说,怕是不能吧,呵呵这一点朕早在丰都的时候就想到了,或许等朕到门前的时候,这位谢娘娘就会远行了。”

这话没法接,但全少泽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可能性很大。

“朕不蠢,朕知道,这天底下的仙人,都不愿意跟俗世皇朝牵扯,但朕心里就是不甘啊,如果再给我五百年,不,三百年,哪怕是一百年,朕也有自信完成列祖列宗都办不到的功业.那可惜,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眨眼间已是满头白发。”

“既然陛下知道自己多半见不到谢娘娘,为何还要走这一趟呢?”

“朕不甘心,哪怕是见不到仙人,朕也想到仙人居住的地方看看.”

一阵风吹过,吹着乾帝的袍子猎猎作响,他凝视着小宁县的方向,喃喃说道。

“自作孽,不可活当真是不可活吗?”。

庞大的车队就地扎营。

但马车却是缓缓的驶向小宁县的方向。

仅仅只有八个最精锐的,已经到了先天大宗师武道境界的护卫骑着火麟驹,万分警惕的拱卫着乾帝的车架。

乾帝撩开了帘子,看着两边的风景,笑着说道。

“我们一路走来,东部灾情严重,各地春耕的情况都不是太好,唯独这小宁县,竟是早早就进入状态了。”

乾帝微服出访,虽然这么大的车队在有心人眼里根本瞒不住,但是车队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以这个时代信息传递的速度,即便是有人意识到马车里做的是乾帝,还不等做出什么反应,乾帝就已经走远了。

因此,这一路上看到的大多都是真实情况。

乾国这些年因为乾帝寻仙,空耗国力的缘故,本来就弄得民间疾苦加倍,东部刚刚遭了灾,部分地方更是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

刚开始全少泽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还在想,以乾帝的脾气恐怕又要暴怒,发脾气,杀人了吧?

但天子自从醒来之后,还真的变了温和了许多,看到这些事情后虽然目光发寒,但还没有到要下车砍人的地步。

“小宁县因为有谢娘娘的缘故,老百姓的损失是最小的,因此还能顾得上春耕,当然,小宁县过去的那个娄县令,也出了不少力。”

全少泽实话实说,娄县令确实是出了不少力。

但这话他本可以不说的,如今提起只是因为当初受娄县令照料,欠了人情,想要偿还给他。

“娄县令给了你什么好处?”

乾帝很敏锐,马上就问道。

“几口水,几顿饭而已。”

全少泽说道。

“原来如此,那确实当得起你为他美言,现在这人在哪里?”

“据说是调到了郡里当值。”

“给朕的侍中一个面子,你这一路陪同,也算是劳苦功高了,回京后朕就下一道旨意,把他调入尚书台。”

“会不会升迁太快了些?”

“没什么快的,如今吏治败坏,你我一路走来,没见到几个清官,好官,能官,倒是贪官污吏和庸才见了不知道多少,这个娄县令和他们相比,算是拔尖的了,就许给他一个前程又如何?”

“陛下圣明。”

二人就这么闲聊着,距离小宁县是越来越近。

全少泽注意到,乾帝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眼角的鱼尾纹微微的有些紧收,手指也下意识的捏住了衣角。

他能够理解这种情绪,为了帮助他缓解,开口说道。

“入城之后,臣要向陛下推荐一道美食。”

“这偏僻小县,有什么美食比得上宫中?”

“是谢娘娘见百姓疾苦,为他们制得方子,能将黄豆制成豆浆,豆腐,清甜爽口,美味绝伦,不可不尝。”

“哦?那看来不得不尝尝了。”

“臣下车为陛下买来。”

“不必,朕也想下去走走,等下你就称呼朕为老爷,不可泄露身份。”

“遵命。”

二人果然就下了车。

乾帝施施然的往前走,一点也不担心自己出意外.

倒是八个武道宗师十万个紧张,恶狠狠的看向全少泽。

陛下竟然要在闹市之中行走,你居然不拦着?

全少泽没有理会他们,拦得住吗?

乾帝现在虽然脾气变好了许多,杀性也淡了,但并不代表他的想法旁人能够轻易更改。

“豆腐唉,新鲜的小罗村豆腐.!”

“煎豆腐,炸豆腐,热乎乎的豆浆.”

“豆腐脑,新出的豆腐脑,谢娘娘的最新配方..”

各种叫卖声频频响起,整条街道都卖小吃,但豆制品占据大半。

乾帝露出好奇之色。

“这谢娘娘的方子,居然传的到处都是?”

全少泽满眼都是迷茫。

“臣全某不太清楚,原先听说只是小罗村的一户村民在卖,不知道怎么突然之间这么多人都参与了进来。”

乾帝饶有兴趣的看了看四周围,然后走到了贴着“小罗村正宗豆腐”的招牌前。

摊主连忙迎接了过来。

“哟,二位客官来啦,吃些什么?咱这里有豆腐,豆浆,炸豆腐,煎豆腐,还有豆饼。”

乾帝指着招牌,说道。

“这豆腐脑是什么?”

“客官您可真会挑,这可是谢娘娘最新的方子,深受您这样的老人家欢迎,能放盐也能放糖,要不客官来两碗?”

乾帝看向全少泽,后者马上会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2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