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她,一心修仙

作者:一言半句丶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八十四章 地府制度

书名:她,一心修仙 作者:一言半句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6

在长兴县城隍的带领下,谢怜很快就进入了冥土。

前方是一座标准的建筑群,但是跟小宁县城隍府那种宫殿林立的样子不太相同,长兴县城隍府的建筑都比较方正,简朴,粗犷。

按照军队之中的样式,整整齐齐的排列着。

外面修着高耸的城墙,还有许多甲士在城墙上巡视.

城墙由黑色的石头垒成,谈不上丝毫的美感,在夜色的衬托下就像是一头匍匐着的巨兽。

城墙之下则是护城河,护城河里流动着没有一丝声响的黑水。

常人到此,光是看到这一幕,就会生出压抑惊悚的感觉。

但谢怜显然不在这个行列,她只是小小的惊讶了一下,没想到长兴县城隍居然把城隍府也变成了军营的风格。

一路走到门口,城墙上放下吊桥,他们这才走入其中。

“若是昔日袭击小宁县的煞鬼进犯的是长兴县的城隍府,怕是只有铩羽而归这一个可能。”

谢怜心里嘀咕。

整个城隍府压根就是个武装到牙齿的军事堡垒,她已经在城墙上看到了不少闪着寒光的杀伤性武器了。

顺利的进入城隍府,当先进入视野的就是一尊巨大的三足鼎。

三足鼎,代表着“显赫,“尊贵”,以及“盛大”。

“这是过去小神军中的规矩,凡是天子,皇亲,大帅莅临,都会摆出三足鼎,以示尊重,如今做了城隍后,从未有贵客来过,此鼎一直尘封着,只有今日仙长到此,才终于重见天日。”

长兴县城隍唏嘘说道,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过往的事情。

“尊神客气了。”

谢怜绕着大鼎转了一圈,眼里闪过一抹惊奇之色。

她还从未见过古代的军营,今日到城隍府一行,没想到还真长了见识。

在往前走,就是广场,或者说校场比较合适。

两侧摆满了兵器架子,还有部分阴差在操练。

正殿之前,放着一口硕大的油锅,三妖都被丢了进去,看样子炸了已经有不少的时间了。

见了长兴县城隍,三妖立即露出哀求之色,张开嘴似乎想说什么,但舌头早就被拔了,只能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仙长请。”

长兴县城隍无视了三妖,这种场面对他来说司空见惯。

他带着谢怜进入正殿,按照宾主坐下。

然后马上就有人来上菜。

菜还是非常丰盛的,只是风格粗犷,非常大只,什么烧鸡,乳猪都是整只整只的端上来。

基本上都是肉食,没有什么蔬菜。

然后就是酒,味道很冲,酒劲很大,也是军中的风格。

看着硕大的酒碗,谢怜露出苦笑。

“尊神还真是给我出了一道难题啊。”

“若是仙长不喜欢用大碗,我立即去换杯子来。”

“这个..倒是不必。”

谢怜拿起酒碗掂量掂量,虽然看着吓人,但她现在毕竟是个有法力的人,真要是喝醉也很难,想想看小时候看过的那些电视剧,武林侠客们都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样似乎也不错。

菜上齐了,便直接开宴.

或许是为了表达重视的缘故,只有谢怜和城隍二人。

但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情况,二人吃吃喝喝,却都很少说话。

身为主人的长兴县城隍,明显是个不善言辞的,谢怜能够感受到,他似乎想找话题,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这算是谢怜吃过气氛最为尴尬的酒宴了。

心中无奈的叹了口气,只能自己找话题了。

“敢问尊神,为何不请文武判官,以及各司主官一起用宴呢?如此一来,也能热闹一些。”

城隍如实回答。

“以为仙长不喜。”

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马上下令,没过多久,就进来了五个人。

是稍微热闹了一些。

但谢怜还是觉得有些奇怪。

“城隍府的属官,难道就只有这几位吗?”

却不曾想,城隍和五人一起,同时露出了疑惑之色。

“仙长此言何解,城隍府本来不就只有几人主事吗?”。

面对着众人的询问,谢怜也是愣住,但很快就意识到,又是自己想当然了。

这个世界的神道和前世传说完全不同,城隍府内的规制当然也不会一样。

“我对城隍府内的职司不是很了解,一时失言,请诸位勿怪。”

谢怜举起酒碗,笑着说道。

众人虽然有些疑惑,但也都第一时间举起手中的大碗。

“仙长言重了。”

唯有坐在主人位置的长兴县城隍却是心中一动。

脑海之中又浮现出那一日和小宁县城隍的谈话。

小宁县城隍明确说过,谢怜对于神道完全不了解,还曾经提起“地府”二字。

之后,长兴县城隍结合自身经历,生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那就是这地府,或许指的是上古时期的神道势力。

这个猜测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两位城隍心里头都有数。

如今见谢怜提起城隍府的职司,长兴县城隍的心思便活泛了起来,主动举起酒碗,说道。

“仙长想来是避世的久了,不知道现如今的神道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我等城隍来说,从沉睡之中醒来,坐上了这个位置的那一刻起,其实也都是迷茫的。”

“虽然得了神位,拥有了一定的权柄,但究竟要怎么运转城隍府的职司,却没有一个规范的章程。”

“于是天下城隍,无不摸着石头过河,靠着自身的能力,划分种种职司。”

谢怜听到长兴县城隍说的“现如今的神道”这几个字,但没怎么当一回事,因为她对这个世界的神道本来就不了解,她的注意力主要在这番话本身。

听完之后,感到有一丝奇怪。

“尊神的意思是,你们这些城隍虽然得了神位,但是却并没有人告诉你们该怎么去做城隍?”

长兴县城隍点了点头,说道。

“正是这种情况,小神当日获得神位后,便有了和自身位置相符的实力和权柄,这些都是拜天地所赐,但天地却没有告诉我,接下来该如何去做。”

“城隍府草创之初,就像是草台班子一般,已知的神位就只有文判官和武判官。小神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招募,提拔阴差,属官,之后又循着前世的经验,设立制度,使得城隍府运转起来。”

“想来其他地方的城隍应该也都是如此。”

谢怜神色古怪。

“如此一来,岂不是每个城隍府都有自己的制度?”

这种规则等于是没有规则。

天地唤醒了城隍,赋予他一定的能力,之后便不管不问了。

做成什么样,全凭自身手段。

遇到那些能力强的城隍还好,无非就是管辖一县之地,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但要是遇到些能耐不是很强的,就有可能走弯路,使得法度不够完整,城隍府破绽百出。

这个时候谢怜又想到了小宁县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城隍..

那么这种情况是好还是坏呢?

谢怜思索了少许,觉得算不上什么好事。

制度,或者说法度,应该有个一致的标准规则,各地遵循着同样的规则,章程去办事,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像是长兴县城隍这样的情况,前几百年几乎都在完善自身的班底,城隍府本身的情况肯定是混乱无序的。

那么管理就会出现纰漏,一旦出现妖物害人的事情,就很难像现在这样,迅速的做出反应。

“正是如此,各地城隍互不统属,互不认识,各凭本事,小神生前是个武夫,不懂得如何治理,于是便参照军中旧制,设立了牢狱司,军法司和巡查司。”

“其中牢狱司负责羁押,审问,刑罚。”

“军法司负责内查,抓捕,练兵。”

“巡查司负责巡视,探查,通报。”

长兴县城隍顿了顿,等谢怜点了点头后,又说道。

“按照如此制度,城隍府倒是能够运转起来,这些年来,也没有出现太大的纰漏,但越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神越是觉得这一套制度有点不够用了,城隍府要做的事情太多,太杂,应该要更加细化才对,如此才能更好的行使职责。”

“但小神能力有限,从无到有设定法度,多少有些难为我。”

“有的时候也想和其他城隍交流一二,但能够接触到的只有小宁县那位,一番沟通之下,却是觉得还不如我于是,只能搁置到现在。”

闻言,谢怜忍不住露出一抹笑容。

若是小宁县城隍在此,怕不是要被深深的打击到.

不过长兴县城隍的这一番话,倒是让谢怜对他再次高看了几分。

倒不是说他设立的制度有多好,而是难得他有一颗想要完善法度的心。

这天底下的城隍,其实大多数都不会思考这些问题,在小宁县城隍这一类城隍的眼中嗯,谢怜心里说了句抱歉,又拿老朋友当参照物了。

总之,这天底下的城隍,县城隍肯定是数量最多的,他们要管辖范围不大,事情也不多。

随便制定一些靠谱的制度,就足以使得城隍府正常运转起来了。

像是长兴县城隍这样的思考,一般应该是府城隍,州城隍,甚至是都城隍需要去考虑的,因为他们一个城市下辖的人口,可能就有几十万,上百万之众。

如果制度不够完善,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长兴县城隍位格虽然不高,但却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称得上是难得了。

谢怜发自内心的感叹道。

“若是天下城隍都如尊神这般,那么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妖物害人的事情发生了。”

长兴县城隍摇了摇头说道。

“小神也只是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却没有具体的方略,毕竟这么久以来,都只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前人经验.所以,小神今日斗胆想要请教请教仙长,请仙长指出一条明路来。”

这就是他拜托小宁县城隍帮忙邀请谢怜的原因了。

他本来还没有这样的念头,但是从他猜测“地府”乃是上古时期神道势力之后,就生出了这样的想法。

如果我想不出什么好的新制度,为什么不遵循旧制呢?

上古时期,神道昌盛,身为城隍,不可能不对那个辉煌的神道时代感兴趣。

所以他是真的好奇此事。

但谢怜却不可能知道他心中所想,更不可能知道这一位对她的误会居然有这么深,她听了此事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我只是一个外人,怎能插手尊神之事,若是妄言,岂不是害了这一地百姓?”

谢怜拒绝的很快,城隍职责非常关键,万一她随便乱说,导致长兴县出现乱子,那可就是大罪过了。

但长兴县城隍却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恳求说道。

“仙长的能耐,小神是知道的,您提出的意见一定是真知灼见,怎么可能是妄言呢?还请仙长指点一二。”

其他五位属神也起身一拜。

“求仙长指点。”

他们也都知道谢怜是何人,今日若是错过这等人物的指点,将来可能就就没有机会了.

谢怜露出犹豫之色。

“尊神和诸位大人的信任,我深受感动,只是我远没有你们想的那么高深,此事..还是作罢吧。”

五位属神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求了。

长兴县城隍却是灵机一动,说道。

“这样吧,仙长见多识广,比我们这些坐困于一地的井底之蛙多了不少阅历,我们也不请仙长出主意了,只是想请仙长想想或许有什么能够参考的经验也不一定..到时候也许能给小神一些灵感。”

“参考的经验么?”

谢怜想到了前世城隍府的常用体系,犹豫了少许后说道。

“倒确实也有一些经验,不过都是以前从传说之中看来的,当不得真,我丑话说在前面,诸位听了只当是图一乐,若是真有借鉴之处,可以稍加利用,若是不行,也千万不要执着其实尊神治理长兴县多年,已经有一套自己的经验了,因地制宜的道理诸位应该是明白的,我所言,只能作为参考。”

“仙长所言正是,小神只是想要听一听,到底会不会用,尚且还是未知数呢。”

长兴县城隍表面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但是心里头已经激动了起来

如果对谢怜的身份猜测是真,那么他口中这所谓的“传说”,就极有可能是那“地府”的制度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谢怜也不矫情了,回忆了少许之后,说道。

“在我所知道的那个传说之中,是这样设定职司的。”

“首先城隍之下,设立文武判官,这个就不必多说了。”

“文武判官之下,又设立七司,七位司主各开一衙,配备功曹一名,之后则是属官,佐官,阴差听用。”

“这七司,分别是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奖善司,罚恶司,增禄司,注寿司。”

“阴阳司权柄最大,相当于内阁,是城隍的第一辅官,当城隍没有时间管事的时候,或者是一些不需要城隍操心的小事,便直接投递给阴阳司,由司主和功曹处理。”

长兴县城隍屏气凝神,眼睛瞪得滚圆。

谢怜这一开口,就把他给震住了。

“仙长果然还是太过于低调了,这等言之有物,还托辞只是传说?”

长兴县城隍只听了一个阴阳司,就心痒痒了起来,决定立刻要设立出来。

因为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实在是过于忙碌了些。

尤其是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不配牵扯他的精力,有了阴阳司,他就等于被解放了出来,这简直是必不可缺的。

但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下面还有六司。

“速报司,负责巡逻周边,探查消息,报告城隍府,速报司下设日夜游神,全天巡视,探听。再设巡察使,于各处险要之地设立兵站,若有妖鬼入境,便可第一时间发现。”

“纠察司,监察城隍府各司官吏,维系法度,但主要还是缉拿恶鬼恶妖,或是打杀,或是审判,下设牛马将军,枷锁将军。”

“奖善司,罚恶司、增禄司、注寿司,这四司主要针对生人,顾名思义,无非就是惩恶扬善,为恶者,等其死后,按照律法条令审讯,处罚,为善者,有功德者,则酌情给与奖赏,为其增长财运,寿命,如此一来恶人当有敬畏,善人当有期盼,人间秩序,也将受到阴司法度的影响。”

谢怜语速平缓。

但在场众人的心却是波澜起伏。

五个属神是单纯的高兴,兴奋。

按照谢怜的这一套法度,无疑是多出来了许多职位,他们的亲信之人,就有机会上位了。

至于他们自己,也将因此受益,因为现如今长兴县城隍的“三司”是明显不太够用的,导致他们事务繁忙,经常会出现错乱,纰漏.

而如今职责细致化分,整个城隍府都将变得井井有条起来。

而城隍的心思则是骇然。

“这就是地府之下城隍体系的法度吗?如此严丝合缝,别说是治理一县,就是治理郡城,州府也完全足够了。”

“若天下所有城隍都按照这个法度来执行,那么整个阴司体系将焕然一新,即便是碰到些不管事的城隍,只靠着这套完善的体系,也足以维持城隍府的正常运转。”

“法度法度,所谓法度,就是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我长兴县当依此法行!”

长兴县城隍在这个位置已经许多许多年了,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城隍府要做的事情。

他脑子里简单的构想了一下,就知道谢怜所提出的这一套体系,是多么的合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5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