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她,一心修仙

作者:一言半句丶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遁剑法总持诀

书名:她,一心修仙 作者:一言半句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6

焦梧桐下,地洞之内。

一只蝉虫藏在光茧之内。

金蝉子抱元守一,专心修行。

奋一甲子之积累,借蝉蜕这个奇特现象,在光茧内模拟先天母体环境,塑造经脉。

虽仅有一分玄妙,但已足够。

法力奔腾,游走体内,自正面正中线上会阴起,运行于下腹、腹部、胸膛与咽喉,直至下齿为止,此为任脉。

又有一条路线自背部正中线上会阴而起,沿腰、背、颈、后颅、头顶、前头行走,直至上齿而止,此为督脉。

任脉主阳,督脉掌阴,任督两脉贯通,互通有无,阴阳相济,即是小周天。

金蝉子沉浸修行,不知岁月如梭。

因将闭关事告知狐妖,她这段日子未曾前来,不是躲在洞府内,就是跟老秀才厮混。

谢娘娘本尊不灭灵识启发.

金蝉子知道一味采补只会落入下乘。

既然红衣狐妖已是自己麾下小妖,她自希望她能走得更远,在识文断字时,金蝉子偶尔会传授她一些理论:

乾坤调和,纵欲生欢,乐极生悲,阴阳赤篆,以修长生。

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

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费顾,以生宗而损性命。

肘后飞金晶,化气转河车,周天通王液,回光炼丹珠……

红衣狐妖能领悟多少,听懂多少,钻研多少,金蝉子就不得而知,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何况,他们并无师徒关系。

…………

秋尽冬至。

苍穹飘落鹅毛大雪。

河流冻结,群峰白头。

树梢、山石、落叶层上尽是皑皑白雪。

狗熊、蛇蟒等众多动物开始冬眠,也有一些动物饥肠辘辘,顶风冒雪,寻找食物。

焦梧桐树十里外狐狸洞,因有老秀才资助,大小狐狸这个冬季过得十分舒服。

鸡鱼管够,食物充足,不必挨饿受冻。

红玉并未在狐狸洞内,她直接住到老秀才家中,以后母身份,登堂入室。

地洞内,金蝉子心无旁骛,全力修行。

冬尽春归,冰消雪融。

春雷惊蛰,万物复苏,跳轮山转瞬披绿意。

各类动物出巢离洞,山林逐渐热闹起来。

蛇虫鸣叫,虎豹奔走,鸟语花香。

红衣狐妖上山,探望族中后辈,又到梧桐树下转了一圈,见主上没出关,她转身离去。

红衣飘荡,腰肢微扭,越发风采万种。

春末夏初,风雨如晦。

雷声通幽涧,水势上烟萝。

雷霆声惊吓禽兽,也惊醒洞中虫。

焦梧桐下,地洞之内。

响起一道咔嚓声,一只碗口大的蝉虫迈动六足,奋力蜕壳而出,通体青色,宛如美玉。

由内而外散发金光,照亮幽深空间。

沉寂一年,金蝉子终于醒来,顺利脱壳。

不但体型变大,法力大增,本体上鳞甲更坚固,六足更有力,而且跨过通脉门槛,顺利塑造任督两脉,迈入通脉境。

仔细体会自身变化,熟悉并掌控暴增力量后,她迈动六足,阴暗爬行,先到不远处的老树根茎上吸食汁液,后返回原地洞,沿着通道而上,打开洞口,呼吸新鲜空气。

可金蝉子依旧没化蝉迹象,尽管如此,她并不着急,毕竟自己已踏上修行之道,就是再蛰伏五载,甚至十载,都不为过。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深则道楼高。

欣赏夏日雨景,听穿林打叶声,金蝉子心情前所未有的平静,少顷,她堵了洞口,转身回洞,如往常一般靠在细小根茎上,清心凝神,翻阅识海《道德经》。

地洞之内,金蝉子开口,低声诵念,神态虔诚:“……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经声朗朗,仿佛黄钟大吕,直抵人心。

道音缭绕,道韵弥漫。

金蝉子物我两忘,心入妙境,得见真理,身后细小根茎跟其一起绽放光亮,悄然积蓄,发生变化,只是藏锋于内,暂时不显。

修为越高,见天地越多,越是感到《道德经》艰涩难懂,诵念时间越久。

这大概跟“学愈进而愈惘”是一个道理。

六个时辰后,她这才醒来。

《道德经》重新沉寂,脑海悟出上下两篇法诀,名为阴阳炼形篇。

上篇是上乘双修法门,可提炼日月精华中的太阴太阳之气,凝聚九天清气与地下浊气,增长神念,增强体魄,性命双修,融为一炉,借周天运转,筑下强大阴阳道基。

修行至大成,可同纳阴阳,操控水火,掌控正反两极之力,威力无穷。

下篇是下乘双修法门,是上佳采补之术。

金蝉子决定修上乘阴阳法门,至于下乘之法,她打算传授给红衣狐妖红玉,要想马儿跑得快,就必须喂好料,只是不急于一时。

等她真正归心,再传授不迟。

免得鸡飞蛋打,到头来一场空。

…………

山中岁月枯燥,修行更是乏味。

不少小妖修行初见成效后,耐不住修行之苦,或多或少有些懈怠,或下山谋出路,或投靠一方势力,或在本族称宗作祖,享受供奉。

因谢怜一缕不灭灵识,金蝉子道心坚定,视道如命,沉浸其中,并不觉得无聊。

除了采集日月精华、吸收天地灵气外,她修行蛊术遁术与阴阳炼形法之余,还自蝉壳中挑选出一个,按照《御剑术》祭炼。

时至今日,金蝉子早就弄清自身品种,她是一种寒蝉,活跃于夏末秋初。

夏季炎热,五行属火,故名炎夏。

秋季肃杀,五行属金,故名金秋。

正因如此,她吸收天地灵气时,以金火两系灵气为主,壳中含有金系灵气,能充当炼制飞剑的材料,更易被其随心驱动。

由于寒蝉情况特殊,生于木,长于地,蜕于火,死于金,又金生水为寒,故而金蝉子还能吸收水土木三系灵气,只是侧重不同。

光阴不居,转瞬三月,时值金秋。

金蝉子正在洞中修行,突然心惊肉跳,她猛然惊醒,顿时警惕,知晓危机降临,多亏她神魂强大,否则,不会有心血来潮的预警。

跳轮山边缘,红衣飘荡。

少妇娇俏脸上神色惶恐,在山林间拼命奔跑,身后一位面相阴翳的灰袍老道紧追不舍。

这红衣少妇正是红玉。

“孽障,乖乖束手就擒,听命于我,贫道尚能饶你一命,否则,休怪贫道无情。”

灰袍老道威胁道。

见红玉未曾停下,反而加快脚步,他勃然大怒,手捏指诀,桃木剑顿时飞起。

剑啸声响,速度极快,划破长空,一剑就破了红玉幻术,在她背上留下一道血痕。

红玉惨叫倒地,任由骷髅头掉落一旁,化为一只红狐,咬牙忍痛,迈动四蹄,奋力朝着山林深处奔去,速度如风,快如鬼魅。

“贫道以为是何孽障?原来是只狐狸精!怪不得将孙家老爷迷得神魂颠倒。”

“既然你不愿意为贫道所用,那留着你就是祸害,贫道就用你的皮毛向孙家交差。”

“好得其举荐,入度仙观修行。”

灰袍老道目露凶光,持剑穷追不舍。

焦黑梧桐树旁,洞口被打开。

金蝉子小心翼翼地探头,左顾右盼,确定四周暂无危险后,迈动六足,爬出洞口。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她不喜欢被动,更倾向主动出击。

既然心生警兆,就说明这劫躲不过,只能迎难而上,与其等着劫难上门,不如早做准备,免得到时候,惊慌失措,乱了手脚。

只有准备充足,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风险,直面挑战,未雨绸缪好过临渴掘井。

金蝉子绕着焦梧桐爬行一圈,将刚祭炼成功的剑蝉送入地洞,隐而不出,又将完成不久的蛊蝉埋在角落里,伺机而动。

阴阳炼形篇修行岁月较短,目前她未掌控水火,只有这两物最具杀伤力,能拿得出手。

做完这些,金蝉子没有归洞,反而施展土遁术,躲在焦梧桐树后,留下洞口吸引强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风不知何时停止。

四周顿时变得寂静,透着几分肃杀。

树枝被踩断的咔嚓声音显得格外刺耳。

急促脚步声与狐啸声逐渐由远及近,中间夹杂着尖锐破空声。

金蝉子顿时神情紧张,鳞甲紧绷。

一只红狐首先映入眼帘,皮毛带血,眼神惊恐,朝着此地奔来,她一眼认出是红玉。

一位灰袍老道持桃木剑,紧随其后。

“主上救命!”

“求主上出手,搭救属下性命!”

红玉眼尖,跑到焦梧桐树附近后,立即直奔地下洞口,拼命大喊,表情恐惧。

灰袍老道起初吃惊,瞬间警惕,想不到此地有其他妖物盘踞,想必有些本事,否则,这只狐妖岂会过来求救?

可见洞口始终没生灵出现,任由狐妖悲泣哀求,洞中妖物始终无动于衷,灰袍老道虽没完全放下戒心,但也如释重负。

瞧着面露绝望的狐妖,他双眼微眯,左手微抿八字胡,笑容猥琐,小人得志道:

“叫啊!就是喊破喉咙,可见你口中的主上出手相救?”

“看来他有几分自知之明,感受到双方力量悬殊,不敢跟贫道为敌,你已成了弃子。”

“若你愿意听命于我,贫道可以考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不然,我就真要斩妖除魔。”

红玉脸上绝望之色更浓。

这只狐妖虽贪图享受,但有几分气性,宁死不从,咬牙起身,摇动尾巴,张口吐出一股红色妖风,起了玉石俱焚的心思。

“好!好一个有气节的孽障!”

“既然你不识好歹,贫道就送你上路。”

灰袍老道怒极反笑,咬破指尖,用指尖阳血涂抹桃木剑,增强掌心法剑威力。

他脚踏地面,腾空而起,持剑而上,一剑破妖风,红雾四散,威势不减,直奔红玉。

眼见就要斩狐妖于剑下,千钧一发之际,冷眼旁观的金蝉子终于动了。

………

咻~!

剑蝉自洞口中爬出,剑气化翼,振翅而飞,通体金黄,直奔灰袍老道。

老道看上去嚣张,实则老谋深算,身经百战,始终有一丝心神关注洞口,不曾放松。

剑蝉这蓄势一击,并未伤到他,老道横剑格挡,躲过致命一击,却也不得不倒飞回去。

红玉顿时眼前一亮,露出劫后余生的喜悦,灰袍老道则表情凝重,他杀妖多年,岂能看不出这只剑蝉有古怪,根本不是活物。

那只妖孽狡诈,定藏于暗中,等待时机。

一时间,灰袍老道神经紧张。

可他不动,金蝉子不会闲着。

剑蝉化为食指长的飞剑,犀利无匹,主动出击,剑气如万千钢针,如雨而下。

手段狠辣,密密麻麻,防不胜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东西不是越大越好,有时越短小越精悍。

长剑固然强大,一寸长一寸强。

可短剑、小剑、微剑也有可取之处。

灰袍老道运转法力,挥剑如风,剑气凝聚,形成一堵剑墙,将钢针剑气阻挡在外。

同时他激将道:“妖孽,难道只会藏头露尾,暗剑伤人?还是本相丑陋,见不得人?”

“有本事出来跟贫道堂堂正正一战?若无本事,即便贫道今日身陨,传扬出去,天下生灵不会交口称赞,只会笑你胆小懦弱。”

焦梧桐树下,一只幼蝉破土而出,周身妖气浓郁,似乎是被激怒,正是金蝉子。

她操控飞剑,再次袭杀。

同时施展土遁术,转瞬出现在老道背后,张口吐出一团金气,顷刻化剑,同样飞出。

剑气锐利,飞剑铮鸣。

灰袍老道腹背受敌。

红玉眼前一亮,抓住机会,张口吐出一股烟霞雾气,红粉氤氲,演绎种种声色景象。

迷惑心神,牵动欲念。

灰袍老道咬牙,通过疼痛令自己清醒过来,破了红玉法术,旋即他脸上浮现一抹肉疼与果断,掌心祭出一道符咒,贴在身上。

手中桃木剑与飞剑正面交锋,发出金铁声响,飞剑倒飞出去,背后飞剑落到后背,却没刺穿,反而如扎在钢板上,难以前进。

伴着老道身上红光一闪,符咒化为灰烬,这柄虚幻飞剑也化为金气,消散一空。

灰袍老道反应极快,迅速转身,持剑下劈,动作行云流水,时机拿捏得十分到位,金蝉子躲闪不及,被一剑刺穿,当场毙命。

红玉一双狐狸眼瞳孔紧缩,难以置信,不敢相信主上就这么被杀,不知想起什么,她心中一动,表面上却期期艾艾,号啕大哭。

一幅天塌下来、心如死灰的模样。

“主上!”

声音凄厉哀怨,哭声痛彻心扉。

灰袍老道截然相反,心情大好,放声大笑,他走南闯北,斩妖除魔,见多识广,知晓虫妖这类孽障主要依仗妖术逞凶,本体脆弱。

一旦妖术被破,立刻不堪一击。

这只蝉妖被他一分为二,已经死透。

就在这时,土层微动,一道金光飞速冲入老道口中,钻了进去,正是蝉蛊。

变故来得措不及防,灰袍老道放松警惕,大意轻敌,反应不及,蝉蛊直接入腹。

等他回神,为时已晚。

“呕!”

灰袍老道双指探洞,使劲往外抠。

想要将腹中异物呕吐出来,却无济于事。

狐狸狡诈聪慧,见主上身死,红玉起初确实惊慌失措,肝胆俱裂,毕竟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身生死更掌控在她手上。

可见金蝉子陨落,自己依旧安然无恙,没被蝉蛊反噬,她就知晓主上并未真正死去,只是李代桃僵,金蝉脱壳。

她心思转动极快,立即打起配合,佯装绝望,作出悲痛欲绝的可怜模样。

果不其然,灰袍老道没有怀疑,而主上确实在设局,如今蝉蛊顺利种到老道身上,红玉收了眼泪,转瞬眸光流转,笑得格外开心。

“别枉费工夫了。”

“这是主上精心炼制的蝉蛊。”

“种蛊者痛不欲生,会肠穿肚烂而死。”

大仇即将得保,红玉颇为痛快道。

话音刚落,灰袍老道就感到腹痛难忍,桃木剑掉落在地,整个身子都弓成软脚虾。

他感到万虫噬心之痛,发出凄惨叫声,很快就拼命抓挠,将自己抓得遍体鳞伤。

“好痛!好痛啊!”

掉落在地的蝉虫尸体化为光点不见。

迈动六足,金蝉子自洞口爬出,瞧着被制伏的老道,眼里浮现一抹庆幸。

灰袍老道修为在他之上,可压迫感不是特别强,应该是一位识道境存在,这场厮杀看似简单,实则步步杀机,能这么快结束,多亏了她提前布局,精心谋划。

先通过剑蝉与洞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再像是中了激将法般故意跳出来,将计就计;后施展脱壳术,假死脱身,李代桃僵;最后在对手志得意满时,发动蝉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才能够以下伐上,以弱胜强。

“主上,身体是否无恙?”

红玉关心道,相较于之前的假模假样,这次语气神态都多了几分真诚。

可见救命之恩,让这只狐妖有些归心。

“无妨!不过是损了一年道行与一具蝉壳,代价甚小,数月即可恢复。”

金蝉子不在意地挥了挥前左足,神色温和,对红玉态度颇为满意。

一狐一蝉目光尽数落到灰袍老道身上,此刻他脸上、手上、胳膊与胸膛等都遍布血痕,皮肤溃烂,流血不止,衣衫破烂,模样凄惨。

可红玉与金蝉子都没心生同情。

“求求你们,快杀了我!”

“我作恶多端,炼妖成丹,更操控妖魔作乱以诓骗金银,甚至因贪图友人妻子美色,将其囚禁,供自己享用,求你们快杀了我!”

“痒痒痒,痒死了!”

“痛痛痛,痛煞贫道了!”

金蝉子没给灰袍老道一个痛快,听其自爆罪孽后,反而觉得这才是他最好的死法。

如果轻易就令此道殒命,才是不公。

红玉则听得面色惊恐,看得毛骨悚然,既为自己没落到恶道手上庆幸,又为蛊虫威力震慑,为她昔日知情识趣庆幸。

半个时辰后,灰袍老道终于死了。

临死前,他承受了宛如凌迟般的痛苦,在无尽痛苦中感受着死亡迫近的恐惧与黑暗。

无数淡金色蝉蚁自伤口与七窍中爬出,密密麻麻,宛如蚁潮,看得红玉头皮发麻。

山风吹过,蝉蛊完成使命消散,老道血肉尸骨都被啃食殆尽,化为青烟消散。

只剩下一个如意囊与一柄桃木剑。

金蝉子张口吐出一团金气,化为一柄虚幻飞剑,刺入地下,凄厉惨叫声响起,干燥地面渗出积水,老道灵魂被斩,彻底魂飞魄散。

斩草除根完,她这才放心。

…………

“你因何得罪了这老道?”

将如意囊与桃木剑送入洞中,妥善收好,金蝉子出洞,这才有心情询问缘由。

红玉被勾起伤心事,老实说道:

“属下一直谨记主上吩咐,不主动惹事生非,是那老秀才长子月前走了财运,做成一笔大买卖,要将一家老小都接到县城内居住。”

“临走前,他想给祖宗迁坟,专门请这老道士堪舆风水,测算宝地,并在家中设宴款待,他刚进宅院,就说家中弥漫妖气。”

“那长子曾经救过度仙观一位长老,以度仙观引荐信为由,请老道士捉妖,奴家是妖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那老道士见奴家精通采补之术,能调和阴阳,让那老秀才身康体健,同样起了心思,想要让奴家为其所用,侍奉于他。”

“奴家嫌他容貌丑陋,断然拒绝,这老道士恼羞成怒,直接对我痛下杀手。”

“奴家不是其对手,只能逃入山林,求主上搭救,所幸主上神威,将其制伏。”

明白事情来龙去脉后,金蝉子唏嘘不已,没想到这只狐妖会碰上这档子倒霉事。

当真是流年不利时,喝口凉水都塞牙。

只能说她没这个福气,目前造化不足,不能跟着老秀才一家一块进城享福。

倒是狐狸精是颜控之事,她并不奇怪。

狐女多情,最喜欢俊俏男儿。

红玉找得那个老秀才,据说年过不惑,依旧皮肤白皙,容貌俊朗,更成熟稳重。

将一个瓷瓶推了过去,金蝉子道:

“这是回春丹,能助你养伤调息。”

“此番劫难正说明你与那老秀才缘分已尽,回洞府专心休养,日后事日后再说。”

她刚才粗略地扫了下老道士的如意囊,发现了这瓶回春丹,正适合狐妖疗伤。

红玉人立而起,左前爪拿住瓷瓶,恭敬地下拜行礼,感激道:“多谢主上。”

随后叼住瓷瓶,迈动四蹄离去。

她没有立即返回洞府,而是先沿着来路,找到所丢骷髅头,狐妖没真正炼形前,想找一个契合自身、能结缘幻形的头骨可不容易。

红玉后续之事,金蝉子没关注。

另一边。

这山河社稷图之主谢怜如同,追剧那般,始终关注着金蝉子.

日月不速,人算自速.

她所在的世界有神树扶桑,神鸟金乌,乃神话之境地。

她是山河社稷图无量大世界的创世母神。

所以,对于她来说,时间没有任何变化。

主要的是她不想有时间变化,所以别看金蝉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是她所在的地方时间没有任何的流速。

如果此刻谢怜走出山河社稷图,主世界连眨眼的功夫都没过去。

这边是山河社稷图的无穷妙用。

其生成之时,便是先天至宝,妙道无穷。

话说回来,谢怜感觉看自己的化身“金蝉子”的成长,代入感很强,好多时候她都有点想出手帮助金蝉子了。

不过还是忍住了,或者没忍住也用冥冥之中看不到的福缘、气运,帮助金蝉子。

做到不面对面,不直接参与。

因为如果直接参与,会影响金蝉子的道心。

对于自己和金蝉子都不是好事。

对于金蝉子来说,影响道心,成长就会遇到很多阻碍,哪怕她一帮再帮,心魔劫也会有的。

对于谢怜来说,金蝉子遇到挫折,她获得的造化就会减少。

自得【纵地金光】之后,她继续云养观看金蝉子成长,也获得了一些妙法。

但是比起最初的《道德经》和后来的纵地金光相比,就有些鸡肋的,不过也不是完全没用。

就在刚刚,金蝉子斩杀心术不正的老道士之后.

许是因果生成,到达开花结果之时。

这段时间金蝉子所习的一切妙法,借着斩杀心术不正的老道士所产生的“善果”福缘。

种种云云以金蝉子所拥有谢怜那一缕不灭灵识为媒介。

化作一缕紫金色的光团,直接涌入到谢怜体内的青铜鼎..

氤氲生成

刹那化作一页金色的纸张虚影。

谢怜且观去,金色纸张上面刻录的字符映入眼帘。

只是一眼,谢怜就感觉不凡。

接着她看了一看内容。

谢怜发现,上面的内容竟是竟是吕洞宾祖师所作。

这让她想到了之前看《青羽杂记》的开篇,也是以吕洞宾祖师的诗歌为开篇。

看来自己穿越前的世界,和这个世界,和山河社稷图的无量大世界有关。

想不出结果,谢怜就不再想。

该明白的时候自然明白,她不会内耗自己,值不得。

凝神静气,收心复性之后。

谢怜便研读金色纸页上面的内容-——

天遁剑法总持诀:

灵剑匣中藏,聚因含道情;剑心不可息,神缘无为擎;

正义三尺剑,摒邪驻帝京;束之灵霄殿,十方共光明。

云重天将雨,铮尔剑有声;煌煌七星文,照耀三天兵;

神龙本一物,气类感则鸣;龙吟常思去,跃匣削不平。

此剑在人间,百妖共收形;奸邪与恶魔,胆破魂亦惊;

试以向星月,神光射幽冥;人间永无念,可息天下兵。

《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慈济阴德第三化:世言吾飞剑取人头,吾甚哂之。实有三剑,一断无明烦恼,二断无明嗔怒,三断无明贪欲。故真人神化记云:吾之慧剑斩三尸六贼,责瞋爱欲烦恼障,岂肯取人头。故朱文公云:君子仁慈犹克己,神仙安肯取人头。诗曰:得道年来八百秋,不曾飞剑取人头。玉皇未有天符至,且货乌金混世流。

《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密印剑法第七化:正阳师真宴坐间,而谓纯阳帝君曰:“修真体道,全凭慧力坚持;入妙造玄,先要志刚决烈。所以极终极始,天地莫迁;大用大机,鬼神莫测。”“故圣人携宝剑倒斡璇玑,仗刚锋直摧魔怪,故有剑法之喻也。此剑也,采无极至精,合先天元炁,假乾坤之炉鞴,运元始之钳锤。慧火缎成,灵泉磨利,以太极为环,刚中为柄,美利为刃,清净为匣。虚白灿烂,纯粹坚刚。运造化之机,秉仁威之令,举之无今古,按之无先后。六天神鬼归降,三界妖魔乞命,破烦恼障,绝贪爱缘。斩七情,诛六贼,断嗔怒,剿妄邪。事物来前,迎刃而解。藏之身,可以无生死,体象先;撝之政,可以镇国家,清天下。光辉善利,圆混刚中,奸邪一见寒心,外道才闻破胆。子当精进圆成,横向太虚凛凛。”

——

看完内容之后,谢怜久久无法平静。

此中之描述,玄妙无比,她有所感悟,但无法尽然了悟。

这和她穿越到世界的修行之法以及山河社稷图无量大世界其中之一金蝉子所知晓的修行之法完全不同。

如果能够明悟通玄,必可达无上之境。

谢怜觉得,这就像《道德经》一样,需要自己慢慢的“悟”.

现在的她,还差的远。

收回思绪。

谢怜发现金色的纸页虚影安然的漂浮在青铜鼎之上.

只要她想,随时可以观看。

一种莫名的心安之感笼罩.

“缘真妙,没想到我这化身金蝉子,我得到了这么好的造化,这小家伙真是给我不少惊喜。”

谢怜很是开心。

云养金蝉子就有一种前世,追剧的惬意之感.

还能还能惊喜不断。

不过,她冥冥之中能够感受到,自己虽然还能再看一段时间金蝉子的成长,但是后续得不到太多的造化了。

更多的是一种观其成长,获得启发,到一定程度之后,她要回归,造化主世界。

这是自己的使命。

想到这里,谢怜将目光看向前方。

投影的画面正是金蝉子所处的世界~

“小家伙,你能成长到什么程度呢?”

她手托香腮,看着画面中“用力活着”的金蝉子。

美眸之中充满了期待,同时内心又有些五味杂陈。

虽然这是她的化身,但是她总觉得自己是像是白嫖一样。

莫名的对金蝉子有一种愧疚感

所以,她才会有意无意的赋予金蝉子无形的福缘,气运。

否则金蝉子的成长会更加艰难不知道多少倍。

“算了,不想这么多了,我之前在主世界过的虽然也不算艰难,但是并没有在这山河社稷图的世界里过的逍遥,如今因缘所至,就当享福了..”

“而且这金蝉子本就是我之化身,我好,她也好,没必要纠结这些。”

想通这一点,谢怜也就没什么心理负担了。

继续以闲云野鹤的心态开始观赏金蝉子了.

金蝉子这边并不知道本尊在做什么以及丰富的心理活动.

她在斩杀了斩杀心术不正的老道士以及告别了红玉之后.

迈动六足,返回地洞,堵上洞口,整理战后收获,先用心复盘细节,寻找不足,查漏补缺,汲取经验教训,后查看起如意囊。

别看老道修为不及中年剑仙,如意囊中东西却格外丰富,仅是银钱就有五百两之多。

又有丹药两瓶,分别是白雪丹与驱魔丹,前者能精纯法力,后者能驱除邪气。

金蝉子修为精纯,法力纯净,两种丹药对她无用,只能暂时储存起来。

另有美酒十坛、名贵茶叶两盒、妖族尸体两具、百年明珠两颗、三本书籍、名贵药材十几种、朱砂三盒与一个葫芦。

金蝉子没想到老道士挺富有,可惜心术不正,最终害人害己,倒是便宜了她。

此界修行者似乎有写见闻录的习惯,中年剑仙有,灰袍老道也有。

抬起前足,翻阅《见闻录》,老道士身份展现在金蝉子面前。

老道名为阎良。

阎王的阎,良心的良。

自幼家贫,靠种田为生。

倾尽家财娶了一个妻子,本以为能过上男耕女织的好日子,再生几个大胖小子。

没想到妻子不安分,嫌他没本事,与村里张屠户眉来眼去,图他有钱又高大彪悍。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村里人风言风语传入阎良耳中。

他性格温顺老实,起初不信,觉得村里长舌妇没事找事,忒是无事生非。

可日子久了,总能感受到枕边人的不同。

他这次留了个心眼儿,假装去田里干活,实际上却躲在家中杂物间内,亲眼见到妻子涂脂抹粉后出门,直奔村里荒废老屋。

在稻草丛内与那人高马大的张屠户耳鬓厮磨,调笑谈情,光天化日就做那无耻之事。

老实人的脾气,三伏天的炸雷。

这种人平常脾气甚好,不轻易发火,一旦愤怒就是晴天霹雳,后果严重,能要人命。

阎良脑海理智那根弦崩了,他转身回家,拿起柴刀,直奔出门,闯入废弃老屋。

厮杀正酣,突遭惊吓,张屠户身子陡然哆嗦,瘫了下去,缴械投降。

阎良挥刀就砍,一刀杀贱婢,杀张屠户却用了两刀,一刀刺心脏,一刀斩根苗。

杀人偿命,阎良醒悟时已犯下大错。

他并不后悔,只是恨老天不公,更不想偿命,只能逃入深山老林,艰苦度日。

机缘巧合下,阎良在深山得了一点机缘,获得一位散修道人传承,潜心修炼。

只是他年纪大了,错过最佳修道年华,苦修十年也只勉强筑基成功。

思来想去,阎良出山。

从此阎良无良,仗着道术坑蒙拐骗,经常出入豪富人家,后来修为高了,更是打着斩妖除魔之名,操控妖魔为恶或杀妖炼丹。

看完阎良一生后,金蝉子感慨。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阎良,此名当真是讥讽!

做阎王之事,行无良之举。

前半生勤垦踏实,后半生作恶多端。

中秋快乐(*°°)=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4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