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她,一心修仙

作者:一言半句丶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九章 格物致知,牧童与牛

书名:她,一心修仙 作者:一言半句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6

老山羊妖头顶犄角,身穿布衣儒服,山羊胡子梳得一丝不苟,看上去像个老学究。

红玉跟在老秀才身边多年,见多了这种老生,倒是没想到山里有妖是这种做派。

怪不得周遭甚少有妖接近。

红玉蕙质兰心,知晓如何对付此等老生,行礼遵循儒家规矩,盈盈下拜,动作标准,赏心悦目,令老山羊对她印象大好。

红玉彬彬有礼,他举杯还礼。

“红玉姑娘有礼,老朽名公羊,单名一个儒,姑娘可是读过书,识过字?”

红玉颔首,略显矜持道:“机缘巧合下曾得山下老秀才教导,谈不上饱读诗书,只是略通几个大字,明悟些许道理罢了。”

老山羊妖捋须含笑,高兴道:“书中有微言大义,山中野妖难驯,红玉姑娘能有这般底蕴,识些道理,已经十分难得。”

一狐一羊顿时攀谈起来。

红玉有真才实学,公羊儒读书半生。

他们越聊越多,气氛融洽,趁此机会,红玉突然说道:“可惜,有一位前辈未来,她之才学胜过奴家百倍,若是见到先生,你们定会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公羊儒眼前一亮,急忙追问:“不知是哪位妖士?现在何处修行参学?”

红玉笑而不语,公羊儒老脸一红,连忙行礼致歉道:“是老朽唐突了。”

红玉立即闪身躲开此礼,开口道:“老先生若真心想结识,明日可来红枫树狐狸洞寻我,到时候,我自会带你上门拜访。”

…………

交谈片刻,红玉归座。

其他男妖正打算凑过来攀谈,一位老狐出现,正是胡府老太爷,身边跟着胡府长子与一位妙龄少女,一左一右,态度亲切。

“老朽为胡府主人胡五,携一家老小新搬此地,多谢诸位前来捧场,同贺乔迁之喜。”

众妖不敢怠慢,立即起身回应。

“老太公客气了,贵府能定居此地,是跳轮山外围之福。”

“老太公言重了,胡府家大业大,能受到邀请,是我等福气。”

他们会这般客气,除了被礼遇外,最大原因是这位胡五太爷竟是一位入品大妖。

哪怕刻意收敛,身上依旧有一股远超识道境的威压,让众妖不敢怠慢。

同时明白为何胡府敢显露底蕴,不怕抢夺,原来是有大妖坐镇,有持无恐。

客气几句后,胡老太爷宣布开宴。

早就等候多时的狐仆鱼贯而入,奉上烧鸡烤鸭、蒸鱼糟鹅、糕点陈酿等美酒佳肴,客堂内顿时香气弥漫,令众妖喜形于色。

红玉惊讶不已,再次对胡府高看一眼。

老秀才家境不差,她随其见过不少世面,就是乡里宴会都参加过,胡府宴请规格比乡里都高上一筹,恐怕在县城都非普通狐家。

心思涌动,红玉表面不动声色,用心品尝美酒佳肴,还给胡府那对年轻狐妖与老山羊都敬了酒,礼仪规矩都颇为不错。

让胡府上下对她印象好上不少。

灯火通明,宴席热闹。

直到明月西沉,这场筵席才散去。

众妖离席,看着杯盘狼藉的场景,胡老太爷与长子胡书郎相视一笑,无奈摇头。

若非不得已,他们何必放弃县城基业,躲入深山老林,重新开始。

一旁妙龄少女愧疚道:“都是琴娘不好,给家里招来祸患,害父兄不得不背井离乡。”

胡老太爷搀扶起女儿,温声安抚道:

“这如何能怪你?”

“我胡家挡了城隍的路,即便没你,那位也不会善罢甘休,会寻个由头发难,我胡家若不想吞并,就只能退出县城。”

“能如今日这般全身而退,已是走运。”

…………

翌日一早,旭日东升。

晨光满地红如火,朝霞妆点天边来。

红枫树梢上站着一只山雀,通体翠绿,一只红狐很快钻出狐狸洞。

山雀叽叽喳喳开口道:“红玉,你施展秘术,急召我来,是有什么急事?”

红狐口吐人言,言简意赅地讲了老山羊之事,叮嘱道:“你速去禀告主上,今日我就会带公羊儒前去,让主上早做准备。”

山雀不敢怠慢,立刻振翅而去。

她本想问一下胡府野宴之事,一早就听同族说热闹得不行,仅是妖就去了数十位,如今只能改日详说,主上之事最要紧。

“主上、主上!英娘有要事禀告……”

梧桐树旁,金蝉子爬出地洞。

听了山雀禀告后,表示知晓,令她继续打探消息,就重新归洞。

地洞内,她默默沉思。

有本尊谢娘娘不灭灵识赋予的底蕴在,要折服老山羊不难。

通过红玉身边老秀才,金蝉子早就知晓此界儒家虽盛,但没《论语》等儒家经典。

开创者是夫子,而非孔圣。

何况,昔日借红玉之手,地洞内有不少藏书,被她装进如意囊中,不曾损坏。

心中有谱,金蝉子取出空白竹简,抬起前足,沾上墨水,刻画勾写,等老山羊上门。

老山羊妖对此事确实上心,迫切想找一位志同道合的挚友,一早就跑到狐狸洞外,金蝉子没等多久,红玉就带他上门。

“主上,属下红玉携公羊先生造访,请主上现身一见。”

地面出现一个洞口,一只幼蝉从中爬出,听了红玉之言,又见蝉妖,老山羊妖吃惊之余,如何不知晓自己上当,被诓骗而来。

他顿时气急败坏,吹胡子瞪眼。

金蝉子立即安抚道:“老先生莫要恼了红玉,是我命她这般行事。”

“蝉妖修行不易,在没入品前,实在不想宣扬名声,抛头露面,节外生枝。”

“邀请姑娘前来,是要与姑娘做个交易。”

老山羊妖没好气道:“有话快说,老朽赶着回洞研究经义。”

金蝉子没立即点出目的,而是施展法力,自洞中取出一枚竹简,送到老山羊妖面前。

“得知姑娘好文博学,这是我为姑娘所作诗词,望姑娘品鉴。”

公羊儒冷哼一声,想梗着脖子硬气拒绝,可又耐不住心中好奇,犹豫片刻,傲娇道:

“是你让老朽品鉴,可不是我想看。”

“老朽倒要瞧一瞧,你这个谎骗老夫之妖能写出何等诗词,若是文采不通,词不达意,休怪老朽不留情面。”

别别扭扭地打开竹简,字词映入眼帘,字迹工整,线条流畅,颇有风骨,老山羊面色缓和不少,因为此妖字比他写得好。

再仔细一读,老山羊顿时双目瞪大,不自觉地念出声来:

浑身雪白现阳刚,秉性温柔载吉祥。

装点山林添秀色,结交龙马任疏狂。

金羊焕彩财源旺,绿蚁扬芬福运长。

九域回春腾紫气,小康花绽宇寰香。

…………

“好一首《咏羊》!”

“好一句金羊焕彩财源旺!”

山林寂静,老山羊妖激动得身子颤抖。

他郑重收起竹简,看向金蝉子的目光亮得吓妖,胡子都兴奋地上翘。

仿佛不是老儒,而是得见大儒的毛头小子,手舞足蹈,欣喜若狂。

下一刻,他直接扑通跪地,郑重道:

“适才是老朽无理,有眼无珠,不识姑娘才华,望姑娘勿怪。”

“实不相瞒,老朽醉心诗书,早年曾下山求学,却防密不疏,泄漏身份,差点身死。”

“逃回山中后,一直不曾放弃,潜心致学,只是苦无名师教导,进益艰难。”

“姑娘之才胜我百千倍,恳请姑娘收我为徒,传道授业,老朽必尊师重道,感恩终生。”

字字真心,句句肺腑。

红玉目瞪口呆,满脸错愕。

看热闹的山雀差点从狐狸头上摔下来。

金蝉子一时不备,都大吃一惊。

谁都没想到老山羊妖会突然来这么一出。

梧桐树旁,地洞之外。

金蝉子率先反应过来。

她知晓老山羊妖见到这首《咏羊》诗,极有可能被折服,毕竟,山野之妖再文采斐然,充其量也就比红玉强些,否则,早就入世。

当然,山野中也可能有学识颇深的隐世妖魔,可这等存在智慧通达,至少是入品大妖,非老山羊妖能比。

只是万万想不到,此老妖直接要拜师。

震惊之余,她也被老山羊妖向学之心感动,若非心思纯粹,后者岂会失了分寸?

挥动前足,打出一道法力,托起老山羊妖,金蝉子语气温和,开口说道:

“前辈是长者,岂能拜我为师?”

“实不相瞒,我这次命红玉请长者前来,是有两件事相求:

其一是希望长者将来能助我布阵,应对九品雷劫,以求修为精进,功行更上层楼。

其二是我将来想为跳轮山蝉族建立妖学府,希望长者能担任山长,教授后辈识字习文,开灵启智,行教化之功,立造化之德。”

立妖学府,这是她的使命之一,因为如此,对本尊谢娘娘获得招妖幡有大用.

金蝉子不是不想趁机收老山羊为徒,这样一来,会比主臣关系更牢靠。

可她有自知之明,自己最多凭借本尊娘娘赋予不灭灵识中储存的儒家经典与诗词歌赋,在关键时刻画龙点睛,真要传授经义文章,她不及老羊妖。

更别说,要为其传道授业解惑。

她自己修行与儒道之事都是半瓶水晃荡,底蕴较浅,远没有到开山收徒的地步。

好在短暂接触后,金蝉子摸准了羊妖性格,这就是一个披着羊皮的老儒。

有点儿文人清高,又不失率真。

对付这种妖,不能用太虚情假意的套路,她先七分真三分假地表明目的,安老羊妖之心;后用教化之功,给老羊妖画大饼。

抓蛇抓七寸,教化之功对儒妖有致命诱惑力,绝对会让老羊妖动心。

果不其然,老妖动心,激动得身子颤动,眼神更亮,璀璨如星,看金蝉子之目光犹如见到慧眼识英的明主,兴奋地面色通红道:

“凡教化之不立,则万妖不正也!”

“姑娘有此雄心壮志,老朽钦佩不已,愿将此残躯尽付姑娘,追随左右,开坛讲学,为万妖施教化,开妖族文府,造福跳轮山妖族。”

话到此处,老羊妖反而有些欲言又止。

金蝉子目光如炬,看穿其心中所想,善解妖意道:“我知长者所想,若是长者答应,我洞中藏书,长者可尽览,也可与我探讨儒家真理,论述道理,相互讨教,格物致知。”

话音刚落,老山羊妖立即追问道:“敢问姑娘,何谓格物致知?”

“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探究万事万物规律,透过现象见本真;致知,有用为角,无用为格,重在应用。”

“格物致知,即将真理用于实际,又从实际体悟道理,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心物一体,心正则物正。”

老山羊妖身子微怔,仿佛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脑海智慧念头奔腾,周身气息浮动。

这一刻,他明悟己道前路。

等老山羊妖清醒,金蝉子欢喜道:“恭喜长者明心见性,识道在望。”

心花怒放之余,老山羊妖先躬身一拜。

“多谢姑娘为老朽指点迷津。”

后屈膝跪地,行三跪九叩的参拜大礼,表情前所未有的肃穆,郑重其事道:

“跳轮山求真洞公羊儒拜见主上,从此以后,愿为主上马首是瞻,分忧解劳。”

金蝉子满意颔首,用法力托起公羊儒。

她没有用控妖术或蝉蛊控制老羊妖,不是不能,而是没必要。

老羊妖有些书生意气,是真读书妖,其性格中有“士为知己者死”“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的理想特色。

这种妖不会轻易投靠哪方势力,可一旦认可,就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格外忠贞。

除非她做了天怒人怨之事,令老羊妖大失所望,心灰意冷,否则,很难背叛。

御妖之道,在以德而不以术,以道而不以谋,以礼而不以权。

以术法控制下属,终究是落了下乘;收服老羊妖这种,才算是中上乘。

公羊儒没有久留。

她有所领悟,急需消化。

…………

送走公羊儒。

金蝉子赐予红玉一瓶朝露与一枚白雪丹。

红玉高兴,山雀羡慕。

一番感谢后,金蝉子问起胡府夜宴之事,山雀立即振奋精神,双目瞬亮。

收好奖励,红玉恭敬回道:

“启禀主上,昨晚夜宴,附近通脉境小妖九成赴宴,胡家至少有九位狐仆,修为均在横骨境,胡家长子有识道境修为,胡家次女有通脉境修为,洞府内楼宇成片,底蕴深厚。”

“胡老太爷更是一位入品大妖。”

谈及此事,红玉面色严肃。

山雀听得目瞪口呆,金蝉子表情沉凝。

前者是想不到胡府竟有入品大妖坐镇,后者是想不到胡府入品大妖仍旧活着。

中年剑仙所留《见闻录》里提到过,大乾皇朝早有规定:

县城有七品城隍坐镇。

乡镇有九品土地守护。

胡府以前曾居县城,极可能有入品大妖坐镇,她本以为胡府搬家,是入品大妖陨落,为了防止仇家报复才会远避深山。

如今看来,真相比想象中复杂。

好在金蝉子性格豁达,没过多纠结此事,归根结底,胡府之事跟她没关系。

只是出于谨慎,才会探听消息。

清楚胡府有入品大妖坐镇后,金蝉子吩咐山雀精不必继续打探胡府消息,免得走漏风声,惹来那位入品大妖关注,自找麻烦。

平常多加提防,与胡府保持距离,井水不犯河水,才是与麾下小妖该做之事。

“那瓶月露,我不会收回。”

“只是你要为我寻找牛马猪其中一妖。”

“事成后,我自有赏赐。”

赐下去的东西,没收回来的道理。

金蝉子没跟山雀精讨要月露,只是交代她办另一件事,就转身回洞。

………

光阴似箭,半年转瞬即逝。

金蝉子除了修行,就是刻画五音阵符。

这一日,狗妖苟义带着雀妖突然上门。

金蝉子走出地洞,接见了他。

“你这次前来是有何事?”

她麾下三妖性格各异。

山雀英娘活泼好动,鸡精黄鹛泼辣成熟,狗妖苟义憨厚老实。

若非有要事,狗妖不会上门打扰。

苟义人立而起,恭敬行了一礼,开口道:“启禀主上,属下认识一只猪精,跟我是同村妖友,昔年,阎老道到村里捉妖,我与他分开逃离,属下时运不济,落入阎老道之手,老友倒是幸运躲过一劫。”

“得知主上在寻找猪妖后,属下拜托英娘留心此事,自己也经常会到山下各村游走,留下记号,不久前终于联络上老友。”

“属下特意下山,见了老友一面,他这些年颠沛流离,过得十分不如意,昼伏夜出,白日里躲在废弃宅院内,晚上就捡些残羹剩饭吃,从未在一个村子逗留半载,听说了主上存在后,愿意由属下引荐,投靠到主上麾下。”

“只是他素来好吃,一直想学习厨艺,却因不懂幻化之术,难变人貌,一旦出现在人前,就会遭到追杀,人人喊打,希望主上可以给他一个机会,使其能得偿所愿。”

金蝉子答应下来。

遇到一个知根知底的猪妖不容易。

狗妖苟义欢喜不已,躬身感谢后,立即离开,朝着山外狂奔,山雀精跟了上去。

这不仅是苟义功绩,还有她的功劳。

最重要的是,山雀精跟那只猪精一见如故,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志趣相投。

目送一狗一鸟离去,金蝉子返回地洞。

关于猪妖学厨之师,她心中已有主意。

她手里有钱,命红玉下山,采买些炊具调料,指点猪妖厨艺,领其入门。

为了给自己找一个正当理由,金蝉子打算让红玉再采买些菜谱,展现自己在此道上得天独厚的天赋,从而正大光明地指点猪妖。

若是调教得当,猪妖争气,金蝉子以及麾下众妖将来不出山就能享受美食。

胡府虽有厨妖,但金蝉子没想过送猪妖入胡府学艺,在没弄清楚胡府搬入深山的缘由前,她不会贸然与之接触,免得引火烧身。

翌日一早,狗妖再临。

额头黝黑皮毛上站着一只翠绿雀鸟,身后跟着一只气质萎靡的猪妖,眼神躲闪,左顾右盼,满是警惕,一身白皮毛粗糙发黄打结。

停留在梧桐树旁,苟义人立而起,躬身行礼,猪妖立刻有样学样,态度诚恳。

“属下已奉命将猪妖朱大升带到,恳请主上现身一见。”

地面涌动,出现一个洞口。

一只青翠赤金幼蝉迈动六足,从中爬出。

体型虽小,但气势恐怖,仿若山岳,猪妖胆小,加上这些年抑郁不得志,更是怯懦,吓得直接跪倒在地,点头如捣蒜,不断叩拜。

“朱大升参见前辈,祈求前辈慈悲收留,小妖定铭记大恩,此生不敢忘却,从此对前辈俯首帖耳,言听计从,忠心耿耿。”

瞧着朱大升,金蝉子有些不满,这只猪妖比她想象中更加胆小懦弱,尽管其遭遇可怜,令妖同情,可她不是开善堂。

若朱大升往后不能自立起来,难担大任,一生庸碌,根本不扶起来,甚至会坏事。

金蝉子没说话。

狗妖雀妖都跟着沉默。

猪妖更是不敢出声打扰。

场面一时沉寂,气氛沉闷压抑。

良久,她终于吐气开声。

“既然来了,就暂时留下。”

“我会兑现承诺,教你厨艺,至于能学到多少,能不能留下,就要看你的本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若在我成就大妖前,你能克服心中恐惧,重新立起来,自可如苟义般,追随在我左右,得到庇护。”

“否则,就另谋出路,自求多福。”

“当然,你若是在厨道上有所成就,我同样会考虑留下你。”

朱大升立刻叩首行礼,感谢道:“多谢前辈提供给小妖一隅安身之地,小妖必勤学苦练厨艺,努力克服心中恐惧,不让前辈失望。”

狗妖欣喜。

雀鸟更是雀跃。

金蝉子让山雀精带给红玉二十两银子,命她下山采办炊具与菜谱,顺带买些米面肉蔬与各种调料。

又让苟义安置朱大升,自己则重归地洞。

…………

山中日子单调乏味。

猪妖给金蝉子等众妖生活增添一抹新意。

时常能见到他挥动锅铲的身影。

朱大升确实有点天赋在身,学习厨艺速度极快,一点即通,倒是让金蝉子高看一眼。

短短三年,他就能整出一桌席面,谈不上多好,可放在山下村社,勉强能拿出手。

山雀妖与狗妖最是开心。

前者是因借助美食,她八卦圈更大;后者是因好兄弟相伴,相互扶持。

三年光阴,金蝉子又脱壳三次。

她已经脱壳二十八次,修为越发深厚,本体日渐坚固,法力越发浩瀚。

麾下小妖修为各有进步。

红玉已完成第一轮小周天。

山雀精、狗妖因得了奖励,修为都臻至横骨境巅峰,鸡精稍逊一筹。

猪妖修为比鸡精略差。

老山羊妖修为最高,凭借格物致知的启迪与《咏羊》,他踏上儒道,成为识道境存在。

夏末秋初,蝉鸣再起。

以梧桐为中心,三里蝉鸣响。

黄羽如菊,鸡精携雀鸟至,翎羽带血,行至梧桐树旁,如人跪地,叩首道:

“属下黄鹛有失分寸,特向主上请罪。”

地洞内,金蝉子错愕。

打开洞口,爬出地洞,见到黄鹛翎羽带血,不少羽毛掉落,不由好奇问道:

“你因何事请罪?”

黄鹛不敢隐瞒,一五一十道:

“半年前,属下在雀妖相助下寻到一处牛妖踪迹,此妖乃一头老黄牛通灵得道,仅入道五载,勤恳踏实,帮助主家耕地三十余载。”

“属下邀其上山,他始终不应,只愿待在主人家中,当牛做马,偿还恩情。”

“因没有准信,不敢轻易禀告。”

“直到数日前,小妖再去,那牛妖被主人赶出家门,扔入山林,自生自灭。”

“属下百般劝说,他终于松口。”

“只是那牛妖放不下故主,想要再回去看一眼,确定他们安好后离去。”

“想不到故主驱赶牛妖之事另有隐情,原来乡里恶霸下村巡视田产时,亲眼目睹了老黄牛日耕十亩田之事,一直记在心上。”

“以往有他父亲镇压,恶霸不敢轻举妄动,可半个月前,恶霸老父亡故,没了压制,顺利接手家中产业后,恶霸立即朝牛妖故主田老汉施压,威逼利诱他交出耕牛。”

“若是其他财物,田老汉咬牙就舍去,就当破财消灾,花钱买平安。”

“可老黄牛绝对不行!”

鸡精将牛妖与田老汉之事娓娓道来。

…………

三十多年前。

一位牧童经常放牧一牛犊。

他们一样天真好奇,一样心思纯粹。

朝夕相处,很快就处出感情。

村外山坡上,一个吹牧笛,一个吃青草,颇有蝴蝶飞过,构成一幅和乐的乡野画卷。

牧童与小牛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起到学堂外偷听,被先生驱赶;一起到草垛里躲雨,相互取暖;一起吃喝,一起长大: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

昔日牧童长成大人,牛犊已成壮牛。

他们一起开垦荒地,种植五谷,由佃农转变为自耕农,日子过得和乐有奔头。

田家十余亩地,都是一人一牛开垦而出。

他们感情深厚,配合默契,宛若兄弟。

春日里,小伙会给牛寻找最嫩青草。

夏日里,小伙会给牛打水洗漱皮毛。

秋日里,小伙会亲自储存丰厚草料。

冬日里,小伙会冒雪给牛修补窝棚。

小伙待牛之心赤忱,牛亦如此。

辛勤耕作之余,会从山中叼来各类野果,给小伙充饥,改善伙食。

田小伙之妻骑黄牛嫁入田家。

田壮汉之子在黄牛背上长大。

田老汉儿媳被黄牛连夜托到乡里治病。

田老汉之孙同样在黄牛看护下康健。

田老汉能一家和乐,老黄牛居功至伟。

田家一家七口,与老黄牛感情甚笃。

彼此扶持,相互依靠。

即便大旱之年,生活困苦,都没想过卖掉黄牛,牛亦冒险入深山,为他们带回野果。

田老汉照顾老黄牛三十余载。

田老汉之妻照顾老黄牛二十余载。

田老汉之子照顾老黄牛二十载。

在田家人心里,老黄牛早已是亲人。

老黄牛照顾田家三代三十余载,兢兢业业,在其心中,他们同样是亲牛。

正因如此,得知恶霸觊觎老黄牛后,田老汉义愤填膺,表面上虚与委蛇,说是要考虑几天,实际上根本没想过交出老黄牛。

当天夜里,烛火通明。

田老汉让孙子带老伙计去河边洗澡,支开黄牛,与家人暗自商议后,田家一致同意将老黄牛送入山林,皆因他们深知恶霸凶狠,落到他手上,一旦无用,老黄牛只会尸骨无存。

…………

翌日一早,天光尚未破晓。

四周漆黑,唯一点残月照明。

田老汉趁着四下无人,村民尚在沉睡,牵着老黄牛,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

一路向西,直到行至苍山脚下,一人一牛才停下脚步,松开鼻环,丢掉缰绳。

田老汉伸手摸了摸老黄牛的额头,语气颤抖,拼命压住哭声,沉声道:

“牛到三十古来精,俺养了你三十五年,朝夕相处,对你比对俺那老婆子都了解,你少吃半捆草料、少叫几声,俺都知道你心里咋想,早就看出你通了人性,开了灵慧。”

“普通壮牛一天累死累活,都不能耕上十亩田,你这头快死的老黄牛咋就能办到?”

“这村里耕牛,属你年纪最大。”

“村里人早就嘀咕,说你成精了,暗自商议,要请道士来拿你。”

“教书先生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老汉一家与你缘分已尽,以后恐怕供养不了你。”

“听说山中多精怪,这深山老林才是你日后归宿,与其被困村中,庸碌度日,性命不保,不如走入深山,或许将来能像画本子里的精怪一样修炼为人哩。”

“老伙计,今日俺就将你放回去,到了林子里要小心行事,你心眼实,容易受欺负,最好找个妖王庇护,安分修行,安稳度日。”

“莫要老汉半截身子都入土了,依旧为你牵肠挂肚,老了都不得清净。”

话落,田老汉捡起木棍,就开始将老黄牛往山里赶,牛妖不舍,不断哞叫,响彻在苍山脚下,充满不舍与悲伤。

任凭田老汉驱赶,老牛始终不挪脚步,叫声越发悲痛,老目含泪,泪流不止。

见此一幕,田老汉心有不忍,可想到乡里恶霸,顿时念头坚定,咬牙用力挥出一棍。

这一棍使出他浑身力气。

纵然是牛妖皮糙肉厚,都吃疼无比。

数棍之下,看出田老汉是铁心要赶自己走,牛妖无奈,一步三回头地步入深山。

目送老伙计渐行渐远的身影,田老汉手中木棍掉地,手指颤抖,依旧强装镇定。

直到再看不见牛妖身影,这位农家老叟终于憋不住,蹲在地上,号啕大哭。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0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