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尘世刀吟

作者:一介少年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四百一十一章 唐世平口中的秋狩真相

书名:尘世刀吟 作者:一介少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16

天凉山。

长孙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

在他的识海内,幻化为人影的长孙不断施展“九天炎”。

这是长孙想出的感应火行法则的办法,通过拆解武技,追本溯源从而找到最本源的火行法则。

只见识海内的长孙一面施展“九天炎”,一面定格武技,通过不断抽丝剥茧寻找最本源的法则。

“呼……”

长孙长舒一口气,看着手心留下的一缕犹如发丝般纤细的红色真气。

“这就是‘九天炎·一重天·中天’的内含法则。”

这缕真气线就是长孙用真气幻化出的法则之力,虽然只有小指般长短,但它却蕴含奥妙。

有人看了会感觉这是世间纯净的火苗,也有人感觉这是拥有暴躁之力的怒火……

千人千面,这便是法则之力的神奇之处。

尽管只有短短一缕,但长孙却异常兴奋。

比起简单的复刻,这缕追本溯源得来的真气线,让长孙确定它便是法则之力。

而更让长孙感到兴奋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确实受益匪浅。

“这缕拆解自‘一重天·中天’的火行法则,甚至没有‘烈焰狮吼’运用的火行法则多,但这并不意味着‘烈焰狮吼’更加精妙……”

在拆解九天炎之前,长孙已经将烈焰狮吼拆解并完成了与火行法则的对照。

此刻再次拆解完一重天·中天后,长孙两相对照又有了一些收获。

一重天·中天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对于这缕法则之力的运用方式比起烈焰狮吼更加高级。

可以将二者比喻为厨师,一重天·中天是利用了简单的食材做出了美味的饭菜,而烈焰狮吼受制于“厨艺”有限,只将名贵的食材做出了一般水平。

“这般对照之下,我对于烈焰狮吼接下来的改进便有了方向;并且,我还发现在施展一重天·中天时,我太侧重于火行法则的沟通,而非技巧的运用,若是做出改变,我在施展一重天·中天的时间将更短、消耗真气更少……”

没想到,长孙灵光一现的想法还真让他找到了一条快速修炼的捷径。

不过这条捷径却不是他人能够随意复制的。

首先是赤焰神龙吐出的火行法则,这便是可遇不可求的机缘。

不过若是单单只有这一个条件,长孙也难以感悟得这般顺利。

长孙体内真气袈裟背后的神秘轨迹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为赤焰神龙吐出的法则图案仅涉及火行法则,但一个武技的形成必然不可能只涉及一段法则、甚至是一种法则。

一个武技之中会有不同元素的法则加入这点很好理解,例如常见的火借风势、水润生木等等。

而一个武技中涉及同一法则的不同段这点就有些复杂了,长孙也不甚明白,只是略有思路。

大概的想法就是:整个法则图案庞大无比,看起来南辕北辙的两段法则,经过复杂的空间构象,可能在某个特定的空间面就是比邻的两段法则。

如此一来这两段法则也就有了结合成为武技的可能性。

要想领悟以上两点都不容易,好在长孙既有法则图案,又有真气袈裟作为对照。

不同于法则图案的单一属性,真气袈裟背后的轨迹更加庞杂。如果长孙推测没错的话,它应该是各个法则交融的整体,并且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

拆解完的法则之力,对照完法则图案后,再对照真气袈裟,便带给了长孙近乎真理的收获。

长孙抬头看向天空中的法则图案,再想想之前自己想要把整个图案都篆刻下来,留待以后领悟的想法是多么的愚蠢可笑。

且不说法则图案的庞大复杂,最重要的是法则的感悟本就应该是灵活多变的,而非刻板的。

同样是一段法则之力,不同的运用在不同的武技中便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若是变为刻板套用,则落了下乘。

想明白了这一点,长孙也不再执着于将火行法则在真气袈裟中注明位置,转而学会了观察那些代表法则的轨迹在运转中的诸多变化。

这种玄妙的感觉令长孙痴迷,不知不觉便忽略了时间的流逝,直到影像结束,他才从那种感觉中退出来。

回到龙气洞府内的三人,眼神中都有着一丝意犹未尽。

尽管这样的参悟过程极其费神,三人脸上也都有着明显的疲惫,但那股玄妙的感觉却依旧令三人欲罢不能。

“太可惜了,要是时间再久一点就好了……”

哪怕是出自平陵州的平川也从未有过如此机缘,此时言语中透露着可惜。

反倒是长孙在此时显得最为豁达。

“你应该感谢它适时停止了,要不然我们仨都得神识枯竭而亡。”

平川和燕歌行当然知道,三人从感悟的状态退出来后,第一时间都感受到自己识海的亏空状态。

若是时间再久点,说不准三人都变成傻子了。

这也给三人敲响了警钟。

大陆背负天地气运而出世的天才千千万万,但最终能登临武道巅峰的人却少之又少。

在成长过程中导致他们夭折的意外有很多,其中一条可被世人总结为这些天才们是否有与天赋机缘匹配的坚韧心性。

这其中不只是指面对挫折失败时不气馁、不服输,还有面对机缘和胜利时能够抵住诱惑和虚荣,适可而止。

这次感悟的经历给三人上了一课,修炼不只是修身,修心同样重要。

平川打趣地冲着长孙说道:“你说得轻松,这次感悟怕是就你收获最多。”

不怪平川酸,他和燕歌行只能远远地看到法则图案的冰山一角,长孙那可是直接目睹火行法则的全貌。

有那么一刻,平川都想转修火行法则了。

长孙笑而不语,平川二人都从他身上感受到了那股隐隐道法自然的气质。

“突破了?”

平川试探的问道。

长孙没有隐瞒,轻声说道:“距离天人合一境界还差一步……”

平川倒吸一口气。

御者境分为地级、人级、天级和天人合一。

能够进入决赛的选手起码都在人级巅峰的境界,平川处在天级境界,但在众多选手之中绝对是境界高深的。

毕竟同是天级,境界也有高下之分。

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底气说摸到了天人合一的门槛。

哪怕是当初被武院长和吴老推测已经达到御者境巅峰的燕歌行,从归墟秘境历练归来也没能突破天人合一境界。

由此可见,长孙距离天人合一境界只差临门一脚有多么可怕。

“无名弟,我平川出自平陵州,乃是十年难出世的天下行走啊!我这出世第一站怎么就遇上了你这么个怪物?!”

平川怨气十足的捶胸顿足。

“我要回平陵州,我不想丢人!”

平川仰天咆哮。

长孙笑着安慰道:“船兄,你不必担心,毕竟你戴着斗笠,没人知道你真面目的,真丢人了你大可换副面貌……”

平川震惊地看着长孙,绝望地说道:“无名弟,你真要杀人诛心啊,若是不会劝人你大可不必开口!”

燕歌行看着二人打趣的模样,不禁莞尔。

她没想到二人竟还有这么有趣的一面,这样看来跟二人结盟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接下来去哪?”

燕歌行出言打断二人无厘头的吵闹。

平川看向长孙,这段时间他已经习惯了将这种费脑子的事交给长孙,更何况长孙还有小财这样的“龙气雷达”辅助。

“先出去再说,看看外面的形势。”

三人看了眼洞府内的石球,不再有留恋地转身离开。

……

帝都民众。

“荡平云夜国……”

“太子殿下……刚说了什么?”

“好像是荡平云夜国?”

一语激起千层浪。

人们都觉得唐世平是疯了,这可是全大陆直播,他竟然以太子的身份说出这样的话。

这无异于直接向云夜国发出战书。

任之临被唐世平一句话惊得呆滞当场。

“什么……你说什么?你可知你这句话代表什么?!”

任之临不相信唐世平真的有胆气发出战书,更不相信唐皇朝敢对云夜国动手。

如今的唐皇朝在云夜国眼中那就是垂暮的巨龙,随意、甚至是无端发动一场战争绝对不是这条沉睡多年巨龙愿意的。

但任之临显然低估了唐世平疯癫的程度。

“吾当然知道!吾还要让全大陆都知道,那个让整个大陆臣服的唐皇朝回来了!”

听闻此言,任之临反倒不惊慌了。

这可是全大陆直播,他唐世平竟敢如此挑起众怒,那就别怪我火上浇油了。

任之临嘲讽道:“让整个大陆臣服?太子殿下未免太过目中无人了吧。”

唐世平依旧高高在上道:“哦?吾这么说有何不妥?”

“唐皇朝强盛我们都知道,但这似乎是过去式了。谁不知道自从个那年皇室秋狩后,唐皇朝便国运衰退!”

“哦?国运如何衰退?”

唐世平丝毫不在乎任之临的贬低。

任之临抓住机会排解心中愤懑自然不会口下留情。

“哼,曾经匡扶皇朝的国师一夜之间消失无踪,胸怀大义的唐王爷被贬南域,风华绝代的长公主被幽禁曲安寺,就连皇……咳……也多年不理朝政,殿下你莫不是以为单凭你就可撑起皇朝当年的强盛?”

任之临再如何肆无忌惮,也不敢当着全大陆的面非议耀宗帝,但话语中对唐世平的讥讽却已经不加掩饰了。

唐世平依旧不在意,而是重复道:“是啊,那场秋狩,那场秋狩……”

“那你可知那场秋狩发生了什么?”

“嗯?”

任之临没想到唐世平竟在这个时候问出这个问题。

“额……你们皇室的秋狩还能发生什么,无非是一些皇室纷争……”

任之临反应不可谓不快,直接将矛盾重新指回皇室内部,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在说正是秋狩上一些皇室不可告人的内部纷争导致了皇朝的衰败。

唐世平没有急着反驳,而是陷入回忆。

但他这一停顿却像是默认了任之临的说法。

这对于场外的皇朝百姓们来说却是难以接受的回答。

……

“当年皇朝国运飘零,是国师大人一步一步辅佐圣上逆转颓势,重振国威,没想到这样的功勋之臣竟然也倒在了皇室肮脏的权斗之中……”

“想想当年与您浴血沙场的将士们,圣上您对得起他们吗?!”

场外讨伐皇室、声讨圣上的舆论已然成风。

……

唐世平却不急不缓的说道:“皇朝当年的付出岂是你这等小人能够看到的。”

“什么?”

“吾来告诉你当年秋狩上发生了什么!”

“当年秋狩,叛贼覃天勾结遗族攻入天葬秘境。为了阻止遗族祸乱大陆,国师遇难被封;长公主伤及本源静养于曲安寺;唐王爷为防遗族再次作乱,主动请缨,镇守南域;就连父皇也身负重伤,难复当年神勇……”

“皇朝如此大义,难道不够让你等宵小臣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6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