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尘世刀吟

作者:一介少年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三百零四章 案发现场

书名:尘世刀吟 作者:一介少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16

淮王府。

长孙一行人向护卫们表明来历,得到准许后进入府内。

这些天淮王府内前来查案的大理寺人员进进出出,下人们已经司空见惯,对于长孙一行人的到来没有感到有什么稀奇。

周密带着众人直接前往北书房,这里有大理寺的巡捕日夜看守,在案件结案前防止有不轨之人破坏现场。

周密亮出大理寺的官凭,带着长孙等人进入案发现场。

大理寺的高层其实并没有刻意阻挠云学知进入案发现场的意思,云学知之所以会受到阻力,其实不过是大理寺底层的人感觉朝廷派一名没有断案经验的状元郎来负责案子,是对他们能力的「侮辱」。

再加上云学知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所以立马便迎来了大理寺底层官员的冷抗拒。

周密既然选择带云学知等人进入现场,索性也将一些调查的结果告诉了众人。

周密边走边说道:「北书房原本是淮王的书房,唐怀安虽为庶子,但因为拿下了准备秋狩之事,令淮王万分欣慰,因此将北书房赐给了唐怀安。」

「也因为此举,当时的淮王府上下都传言唐怀安最有希望继承淮王的爵位。」

众人听着周密说着这些算不上什么秘密的王府秘事,心中各有所想。

刘新彦和武大奎这样没什么心眼的人,对于这些王府内勾心斗角之事完全无感。

云学知则对于这些生下来便高人一等,能力却没有几斤几两的宗室们嗤之以鼻。

而长孙则听出一丝不寻常的意味,于是再次装出愣头青的模样开口道:「那淮王的其他子嗣岂不是对这个唐怀安羡慕嫉妒恨?」

周密嗤笑一声,开口道:「呵,羡慕嫉妒恨?高门大户内的明争暗夺比你想象的要残酷得多。」

长孙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心中则有了一份猜想。

周密推开北书房的门,书房内设置井然有序,并没有明显的错乱。

云学知进过书房,但本就不是专业断案人员的他,不可能一次就将所有线索掌握。

进入书房后,云学知便直奔案发地,唐怀安的书桌。

唐怀安被发现时正是趴在书桌之上,书桌上的纸张还有暗黑色的陈旧血迹。

云学知认真探索,不想放过蛛丝马迹。

其余几人,刘新彦和李东第一次见到命案现场,有些新奇,也凑过去观察。

武大奎则寻觅房间内灵器,这才是他感兴趣的点。

只有长孙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左看看右看看,只是看了一眼唐怀安死亡的书桌便收回了目光,像是没什么兴趣一般。

反倒是长孙在看到正对书桌的一副画像时,像是来了兴趣,走上前仔细观摩。

此画像画的正是唐怀安,只见唐怀安如同一把出鞘的宝剑一般笔直站立,右手握暗青色腰刀,左手持天青色玉佩,将英气与贵气完美的集于一身。

再看唐怀安身上的月白色长袍,衣襟边绣有淡青色云纹,衣衬人,人配衣。头顶还有一支墨黑色玉簪……

等等……

这支玉簪怎么有些眼熟。

长孙努力回想在哪里见过这支玉簪,片刻后灵光一闪,长孙想起了玉簪在哪里见过,心中对于之前的猜想更加坚定了几分。

此时云学知已经收集完线索,正在对线索进行分析。

「书房内没有过多的打斗痕迹,证明两点:第一,杀害唐怀安的是一名高手,一击毙命没有给唐怀安反抗的机会。唐怀安是术者镜武者,要想做到这一点,对方实力必然在御者境以上。」

周密同意带云学知进案发现场本就有

一丝考校之意,此时听到云学知的分析点点头表示认可,开口道:「御者境以上实力的武者在帝都不算多,大部分都登记在册,我们已经在派人筛查这些武者了。」

云学知点点头,但还是感觉这样做太慢,帝都御者境以上的武者数量不多,但也绝对不少,几天时间根本筛查不完,更何况那些实力高强的武者可不是朝廷说传唤就能传唤来的。

于是云学知接着说道:「第二点,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此人必是唐怀安熟悉之人,否则不可能在书房门窗紧闭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近一名术者境武者身,并且还在其没有丝毫示警的情况下将其杀害!」

周密听到这一点时,看向云学知的眼神就已经有些不一样了,能分析出这一点,证明云学知并不是一个草包。

「嗯,我们也已经根据这点再缩小筛查范围了。」

周密回应道。

「可有结果?」

云学知有些期盼的问道。

「还没有……」

云学知得到这个回复并不气馁,可以看出大理寺也是才发现这些线索,而涉及到武者事情往往都会变得复杂难办,所以到现在还没结果也正常。

「一击毙命,一剑或者是一刀封喉,所用必然是一名用剑或者用刀的老手,并且出手速度极快,快到让唐怀安根本没有时间反应……」

听了云学知的分析,武大奎也加入智囊团。

「要如此快的速度出手,必然不是重器,剑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咱们帝都的刀客更喜欢用更宽或者更重的刀……」

周密看着面前的二人有些惊喜,先不说这一番分析是否准确,就这份逻辑和发散的思维,二人便超过了大理寺大部分的巡捕。

只是不等几人继续往下分析,一个声音忽然加入几人。

「你们如何断定唐怀安是死于脖颈处的刀剑伤?」

众人目光看向说话之人,正是长孙。

只见长孙站在书桌正前方,眼神看向书桌后的座椅,脑海中模拟着案发当时可能出现的场景。

大家看着桌上的一滩血迹,再看看长孙,眼神中表达的意思:「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么?」

长孙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到大家投来的目光,一改之前表现出的散漫形象,认真的说道:「很简单,如果唐怀安真的是死于一剑封喉,那必然是血溅七步,但现场的血迹只局限在书桌上,甚至未喷溅出桌面。」

长孙此言一出,有多年断案经验的周密如遭雷击,另一边脑子转得快的云学知也立马明白了长孙的意思。

当然,现场还有没明白过来的人。

「你说的这些是什么意思?」

武大奎发问道。

「我的意思是唐怀安在被人一剑封喉前应该就已经死了,也只有死后的人割喉后,血液才会像这般流出来。」

长孙指着那一滩形状均匀的血迹解释道。

但云学知还有些不认同,开口道:「如果凶手再割喉的同时将剑气或者刀气灌入唐怀安体内,瞬间击碎其心脏,也会导致血液这般流出。」

长孙和周密不约而同的点点头,云学知思维果然敏捷。

但唐怀安的情况显然不是云学知说的这般。

「如果如你说的那般,那唐怀安脖颈处的外伤绝对不会是平整的,除非这个高手将剑气或者刀气控制的极其凝聚、精准……但是何必如此呢?」

长孙反驳了云学知的观点,而云学知也认同长孙说的这些,如果是这样的高手确实没有必要做的如此小心翼翼。

不过长孙依旧秉持着客观、谨慎的态度,接着说道:「当然你说的这种情况哪怕是

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们都不应该放过。所以只有一个办法确定我们说得对不对……」

「什么办法?」

「验尸!」

长孙此言一出,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周密。

大家都知道,虽然云学知是这个案子的主审官,但唐怀安的尸体停在大理寺,想要验尸那就要看大理寺的意思。

周密有些为难,带他们来淮王府看案发现场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但带他们去大理寺验尸可就有些难了。

要知道唐怀安的尸体停在大理寺,到现在还没有仵作验尸,要不然长孙说的这些线索他们早就应该掌握了,不至于像现在这般,长孙提出来之后他才如梦方醒。

但大理寺到现在都没有验尸,一方面原因是大理寺在这个案子上消极怠工,另一个原因则是淮王一直不同意验尸。

听着长孙和云学知的分析,周密已经完全认同了二人的能力。

最关键的是,周密也听出了此案背后的蹊跷,这一下勾起了他调查的兴趣,于是他将验尸的困难直接告诉了众人。

众人闻言陷入了沉默,在场的也只有周密的官职最高,剩下的要么是官场的边缘人物,要么是平民百姓,想要影响大理寺和淮王看起来都不太可能。

长孙闻言大脑在此飞速运转,验尸是破案不可获取的一部分,所以大理寺和淮王这两个阻碍必须攻克。

「既然验尸现在无法进行,咱们也不能浪费时间。云大人,你和我师父先回铺子研究那件灵器;刘大人和李大人,你们改造龙辇的差事同样不可怠慢,你们先去忙此事,如果减震器不合适再来铺子寻我。」..

众人闻言点点头。

周密看向长孙,「那我呢?」

大家都没有察觉,这个看起来最年轻、最没经验的旺财竟然成了发号施令的人。

不过,经过了刚才那番案件分析,众人似乎都认同了长孙的能力,对于他的安排也没有感到丝毫不满。

长孙神秘的看向周密。

「你晚上陪我去抓个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7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