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一品布衣

作者:李破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入并州

书名:一品布衣 作者:李破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军师,主公已经出发了。”大宛关的城头上,一直沉默的东方敬,听见这一句,点了点头。

“军师似有心事。”走来的陈忠,犹豫着开了口。

东方敬垂下头,目光有些苦涩。

“我已经慢慢明白,为何老师当初会如此。他与我说,一生多毒计,莫要将他葬在七十里坟山,恐惊扰了英灵。我等这些人,是帮着主公谋江山的。太多的事情,要考虑的一点,是决不能让主公失去大义之身。”

“我终归也会像老师一般,身子逐渐陷入黑暗,越来越喜欢站在阳光之下。”

陈忠听得不是滋味,“小军师……何故如此。”

“老师留下的暗计,我需要铺出去了。离着日期……也已经不远。”东方敬顿了顿,声音颤起来。

“此时的我,便像一个刽子手,开始操刀杀人。”

仰起头,东方敬久久闭目。他伸出手,似要抓牢落在手掌的阳光,却什么也抓不住。

只等黄昏一去,那些温暖他的光泽,一下子都销声匿迹了。

……

“恭迎蜀王——”

离开大宛关的徐牧,刚到并州边境,远远的,便听见了欢呼之声。

柴宗,陈忠都留在前线。后方的三州,暂时以仁政安民为先。也因此,使得徐牧在西北之地,名声颇好。

督管三州政事的人,自然是老王。但老王大多会留在凉州,眼下督领并州民政的人,叫宫峦,是柴宗举荐,当初经过贾周考校的人,年过四十,擅长农桑,以及牧马之事。

“宫峦拜见主公。”

“免礼。”徐牧露出笑容。忙于战事,他极少和这些督政官见面,以往的时候,大多是贾周,李桃和王咏在着手。

下马步行,徐牧举头远眺,看着并州一带的物景。认真来说,苦寒的凉地,终归是不如蜀州的。

“我先前已经收到文书,主公欲要在安并二州募兵。”

“宫峦,有问题但说无妨。”

宫峦组织了一番话头,稳稳抱拳,“主公,凉地地广人稀,好在有主公的仁政,开始行农桑之盛,有了白叠与成片的麦田。主公在信里说,想要征募二万左右的新军,乍看之下,只是少了二万的青壮力。但实际上,这二万的青壮,与其家人一起,三年时间内,足以让安并二州的农桑,再上一阶。”

徐牧听得明白,古时的人口,并不像后世一样爆炸。特别是这近十年,群雄割据,中原乱世,逃难的,从军战死的,入山做散户避祸的,数不胜数。

“宫峦,你便直说,若本王要在并州募军,可募多少。”

宫峦想了想,“主公,三千人可以。”

“三千人?”不仅是徐牧,连着旁边的陈盛,也一时皱住眉头。

徐牧心底也颇为无奈。

蜀州不用说,算是大本营的存在,但先前已经募了几轮,再怎么备受爱戴,也不能杀鸡取卵。

江南那边,因为当初的约定,赋税与徭役很轻,此时若是去募军,只怕会引起东陵余孽的反弹。再者说,去年苗通在江南,以精兵之制,已经多募了一万人的水师。

“宫峦,安州的情况如何?”

“主公,安并二州,向来是差不多。”

徐牧堆出笑容,并没有怪罪。若是一味的谄媚于他,那才是真的糟糕。

“主公,不若如此。”顿了顿的宫峦,忽然又开口。

“怎的?”

“主公可行怀柔之策。”

“莫不是西羌人?”徐牧沉了沉声音。在凉地,多是羌人异族。先前的老余当,也属羌人的一支,不过余当王早早归顺,带着本族有了一番好前程。至于其他的,晁义趁着在玉门关一带练兵,早已经杀得七七八八了。

“并不都是羌人,还有许多先前时候,依附羌人的许多中原人。在主公先前的平羌之策时,这些依附西羌的中原人,也跟着逃到了凉地边境。”

“约有多少?”徐牧心底一动。

“二三万余。但主公当知,这些人由于长年在凉地逃亡,剔除了不少老弱,我估摸着,至少会有六七千的青壮。”

“不少了。”徐牧呼了口气。

“宫峦,便按你的意思,在安并二州,行怀柔之策。若这些人有心归我中原,便请入伍充军,待赚了军功,本王自不吝赏赐。”

顿了顿,徐牧回过头,看向旁边的陈盛。

“盛哥儿,把关的事情,这两日便交由你来做,切记,恶徒与沾血者,与董氏余孽有瓜葛者,一并不用,驱逐到荒野地。”

“主公放心!”陈盛单臂行礼。

“宫峦,并州的养马场,现在如何?”

“主公放心,有吕奉将军在,并无任何问题。对了,吕将军知晓主公要来,已经在路上了。”

“甚好。”听到这个消息,徐牧也露出笑容。在旁边的陈盛,也跟着笑了起来。

当年一起刀口舔血的日子,总归是久久不能忘怀。

……

“我家傻虎呢?”骑马飞来的吕奉,约莫是有些着急,连袍甲都有些歪扭。

“奉哥儿!”陈盛率先跑了过去。

“傻虎这几日坏了肚子,便不跟着来了。久不见奉哥儿,远远一看,我都以为是哪个大将杀过来了。”徐牧笑道。

听见这句,吕奉脸色一红,急忙下马行礼。

“吕奉拜见主公。”

“无需多礼。”徐牧伸手拦住。和贾周东方敬不同,他和陈盛几人的友谊,基本是生死同照的。

起于微末便一路跟着,在当上蜀王之后,徐牧许了这些人一番富贵,莫大的好前程。

“主公——”

“莫要生分了,喊东家吧。”徐牧笑道。

吕奉抬头,看了看徐牧,又看了看陈盛,终归是小声开了口。

“东家。”

“甚好。”久违的称呼,让徐牧一时大喜。

“知……东家要来,我早在设好了宴,请东家与盛哥儿一道,随我吃席。”

“可有花娘?”

“盛哥儿,莫要胡说!等王妃知道,非得扒了你的皮子。大王妃还好,若是小婉妃知道,盛哥儿回家,少不了莲嫂一顿好打。”

“东家让我问的。”陈盛大笑。

徐牧不答,也跟着笑起来。

吕奉怔了怔,急急露出欢喜,“有,自然有!只要东家喜欢,即便没有,老子也把整个并州的清馆,都给扛过来!排着队儿,让东家来挨个挑!”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14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