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一品布衣

作者:李破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百八十二章 吾的上将

书名:一品布衣 作者:李破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轰隆——

又是一艘东陵水师的战船,在后头被一下子撞毁。

“怎么回事!”康烛大惊失色。

“将军,风陵坞的沈校尉……在后冲杀我军!”

“他不是陵人么!”

康烛咬着牙,诸事不顺,若是风陵坞的人,能一起围攻西蜀水师,这西蜀水师,哪里还能坚持多久。

而且,因为背水一战的缘故,他并没有留着断后的人马。此时要调转船头,根本是来不及了。再者,风陵坞的这些人,可是顺风而来。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风陵坞并没有火舫之物。

“快,将轻舟先调过去——”

“康将军,蜀人接近了!正在抛射火矢!我等……被夹攻了。”

康烛脸色更惊。

在后的风陵坞水师,不能不管。但此时的西蜀水师,虽然人数不足,却已经趁着机会,一下子反攻了。

只剩两百余艘的东陵战船,一下子变得有些仓皇起来。

“杀啊!”

莽将樊鲁,并不像窦通那样稳重。按着他的脾气,只要看到了破绽,便会立即反攻。

轰隆,轰隆。

又是数艘的东陵战船,被船犁撞沉。

若放在先前,这风陵坞的千余人水师,根本造不成任何威胁。但一拼再拼之下,为了踏上沧州,康烛手里的水师人马,也不过六七千了。

这千余人,足够用来夹攻。

再者,在前后的位置,蜀人亦有二三千之数。

“不要乱,立即打旗令,散开战船,后军调转船身,拦住风陵坞的叛军!”康烛咬着牙。

只可惜,风陵坞的人紧紧咬住水阵,不给任何调头的机会。

越来越多的东陵战船,夹攻之下,不断被撞沉。待近了一些,西蜀前阵的樊鲁,开始抽刀怒喊,让蜀卒不断远射。

调转船身来不及,反而让整个水阵,变得越来越拥堵。而这种拥堵之下,极可能会酿成大祸。

战船无法冲锋,便成了靶子一般。

“旗令!围成船阵,以远射牵制敌军!”

拥堵下的二百余艘战船,循着康烛的命令,迅速组织了步弓,开始往前后回射。

双方各有伤亡。但此时,西蜀水师的方向,已经烧起了四五艘的火舫。

偏偏风陵坞的人,还没有杀退,死死在后堵住。

康烛仰着头,痛苦闭目,一声长长的叹息。

蜀人的火舫,冲入本部水阵,这等的拥堵之下,已经是大败了。

“烧死这些东陵人!”樊鲁解恨地大喊。四五艘的火舫,舟师怒声划桨,已经在盾船的掩护下,冒着飞矢,离东陵人拥堵的水阵,越来越近。

被射沉了二艘,但另有三艘,狠狠地撞入了水阵。一条条巨大的火龙,开始循着整个拥堵的东陵水阵,不断疯狂攀爬。

火光烫好了脸,无计可施的康烛,杵着刀坐在了船头上,失神地看着周围。

“将军快走,我等准备好了轻舟,送将军离开。”十几个亲卫,急急走了过来,满脸都是焦急。

“我能去哪。”康烛颤着声音,“吾的这场大败,葬送东陵四万余的精锐水师。以后这襄江上,再无东陵的水师之威。”

即便有新军,但此番的光景下,根本来不及操练入水。再者,还有被烧毁的战船,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慢慢屯造。

“水路无法踏入江州,在莲城那边,西蜀的跛人军师,更加难以攻克。李度城……五万的山越营,恐怕要被围死了。”

“将军是东陵上将,哪怕回去了,主公也定不会太过怪罪。”

“我自个会怪罪。救不得东陵,吾康烛,与一猪犬何异。”

四周围间,拥堵的水阵已经大火连绵。

康烛无力地站起来,撩了撩额头的乱发,一只手,沉默地握紧了剑。

……

“你叫什么。”

“我叫康烛,西水部落的人,左调度是个好人,我想跟着左调度。”

“好,吾左师仁便收你为家将。但你以后,莫要跟其他部落的人打架了。”

“这是为何?”

“我有个想法,将山越二十七部的人,好好聚到一起,成立一支军队,你帮我如何?在以后,我还会给你们,送来更多的稻种和麻布,教你们种田织衣。”

……

“主公,康烛不负使命,统一了山越二十七部。”

“康烛,你是我左师仁的上将!我等不能只在陵州,你替我传令,半月之后,立即征伐吴州!大乱之世,唯有我左师仁的仁义,方能解救天下!”

“康烛,等我打下了江山,便封你为天下兵马元帅。”

“我只想跟着主公,别无他求。”

……

江风中,康烛转身看着东陵的方向,整个人仰头大笑。

“愧对主公,某先去也——”

笑罢,他平静地抬手,将长剑横了起来,再无任何犹豫,往脖子上割了过去。

主船上,来不及阻拦的亲卫们,痛哭的声音,一下子被揉散在火海与烈风中。

……

莲城之前,左师仁停下了脚步。

在阳光的照耀下,他莫名的身子有些发冷。

“主公,怎么了?”旁边的凌苏,奇怪地发问。

“不知为何,身子一下子冻了。”

“主公,可是担心康将军那边?”

左师仁沉默了好一会,“齐德,你并不知晓,康烛于我而言,意味着什么。当初我还是陵州郡县的调度官,是康烛帮着我,才有了第一支军队,然后起势,占了东陵三州。”

“除了我的嫡子,他是最亲的人。”

凌苏眼睛一转,淡淡笑了声。

“我真希望,康将军能在水路那边,立下一份天大功劳。不过,康将军的为人,确是有些迂腐——”

“齐德,休要再言!”左师仁有些生气,冷哼了一声,径直往前走。

“东陵三州,至少有一半的功劳,都是康烛打下的。若我左师仁取了江山,封他为并肩王,都不为过!”

凌苏讨了个没趣,犹豫着没有接话。

急步之下,左师仁又转了头,看去沧州的方向。莫名的,心里的那股不安,变得越来越强烈。

这天下间,他可以怀疑嫡子会叛乱,但不会怀疑康烛。他只希望,他的这位上将,能打穿沧州水路,踏上沧州。只等两路齐下,救了李度城,那么东陵的局势,尚有很大的机会保住。

康烛,吾左师仁的上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30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