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一品布衣

作者:李破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七十章 蜀人桥

书名:一品布衣 作者:李破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蒲月中旬,春天的气息消去无踪。尚在清晨,微风中便已经有了些许闷热。

难得穿了一回银甲,骑在马上,徐牧沉默抬起头,看着前方的行军。

浩荡的五千徐家军,作为第一批入蜀南先锋,在于文的带领下,开始奔赴蜀南地。

浮山水战后,缴获的暮云州袍甲,经过铁坊的处理,已经变了一副模样,虽然还是大同小异,但终归有了徐家军自己的特色。

十六岁的魏小五,作为青天营的火种。很古怪地蓄了白须,明明还是少年郎,乍看之下,却成了二三十岁的年纪。

“摇旗!”魏小五仰头大喊。

晨风中,前方的徐字旗开始挥动。

踏踏踏。

五千的徐家军步履沉稳,面容坚毅。

“主公,白鹭郡内当有奸细。时间一长,入蜀南的兵力太多,恐怕会被怀疑。”

为了通商,以及白鹭郡的民生发展,来往的各州商船络绎不绝,有奸细混入,是很正常的事情。

比方说,陈家桥那边,同样是这个道理。

“文龙,我想过了。”徐牧回过头,看着脸色有些苍白的贾周,没由来的,心底一阵不忍。

按军医的话说,贾周是操劳过度,该调养一番身子。原本今日的出军,徐牧便不想让贾周过来。

但贾周还是来了。

“文龙,三日之前,我已经让浮山那边的哨卡,锁死了河道。”

“主公办事,确是算无遗策。”贾周咳了声,抬起的脸庞,似要更加苍白。

“文龙,请先回城休息。”

贾周摇着头,“我想了想,先前李舵主的信,沧州的那位幕僚,很可能……不是天下师。”

徐牧点头。

李知秋给的信笺里,大约内容是,攻打暮云州一个城镇之时,发现了隐世的荀家人。

为了避开战祸,从沧州迁徙到暮云州的一个偏僻村落。但最后,还是被人供了出来。

那位天下师荀阳子,虽然说不在荀家,但并非是去了沧州,而是身染重病,去西域诸国求药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个幌子。

“文龙,陈先生那边,已经开始调查了,无需太过担心。”

只可惜,时间过去许久,陈家桥那边,并没有什么收获。

“文龙,还请保重身子。”大军渐去,徐牧在马上抱拳。

“军师,请保重身体!”于文先喊。

数千道士卒的声音,也突然跟着喊了起来。

马车上,这位做了一十四年的东屋先生,在阳光中仰起了头,满脸都是欣慰之色。

……

整个狼谷,乍看之下,起码近万的民夫百姓。大多是蜀南那边的人,按着徐牧的意思,分为日夜两个轮换,搭建石桥。

原先的砖窑,不过数十口,而现在至少是百口以上。狼谷东面的泥壁,以及不远处溪流的河泥,都被凿出一个个的大坑。

但不管如何,在炎夏还没来到之前,原本近四月的工期,两个多月便已经忙完。

徐牧脸色激动。并没有让于文立即带人过桥,而是亲自下了马,带着司虎走下狼谷。

“主公,石桥已经建成。”窦通急急走来,脸上还带着泥烟,便对徐牧一个抱拳。

“窦通,做的不错。”

“是主公的建桥法子,妙不可言。”

“不过略懂皮毛。”

走近墩台,徐牧自下往上,好好检查了番。到最后,还让司虎这位“豆腐渣终结者”,好好去试了一下。

确定没问题后,徐牧才松了口气,复而走上了狼谷。

“主公,若不然,便赐下一名。”

这座桥,在往后很长的岁月里,都是蜀南连接外面的通道。许多穷其一生,没有走出蜀南的人,有了这座桥后,将会开始自己新的人生。

“既是主公的出银出计,要不然,便叫徐家桥。”

“不妥。”徐牧摇头。他要的,并不是这份小小的名望,而是四周围间,愿意跟着他打天下的人。

“主公,那叫个什么名。”

徐牧抬起头,看着慢慢聚过来的百姓,还有在旁列阵的士卒。

“我与诸位一样,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乱世讨命的人。我生在望州,但现在,望州无了。徐家军里,亦有许多生在雍州的人,同样,雍州也没有了。”

“我曾如丧家之犬,无根之浮萍,直至我入了蜀地。”

在旁的蜀南百姓,还有许多的将士,都抬起头,认真地听着。人群后方,正巡完山林的鸾羽夫人,也带着不少平蛮营的好汉,悄悄靠了过来。

“我徐牧,这一生唯三件快事,其一斩奸相,其二拒北狄。其三——”

徐牧顿了顿,面向周围的目光。

“其三,从渡襄江的时候起,我与诸位一样,同是蜀人。”

“无论入蜀的徐家军,蜀南的百姓,或是平蛮营的好汉们,都同样是蜀人。”

“愿君南行,行至蜀苍。”

“峪关百里,襄水茫茫。”

徐牧低吟浅唱。上一世在KTV,能唱哭八个公主的苦情歌喉,无疑成了加分项。

不多时,狼谷的四周围,都响起了唱蜀辞的声音,久久回荡山谷,萦绕不绝。

“既是蜀人,同是蜀人。这桥自今日起,便叫蜀人桥,如何?”

即便有人有粮,但融不入蜀州,有朝一日,终归会嫌隙横生,衍生成大祸。

比如东汉末,刘大耳的荆州派和益州派,利益不同,分化严重。

徐牧的打算很简单,最起码,在创业之初的时候,这种事情,还是能免则免。

“蜀人桥!”

“请石匠雕字。”

狼谷里,无数的百姓,甚至是平蛮营的人,眼神都变得微微激荡起来。

……

直至天色昏黄,第一批过蜀人桥的五千士卒,终归是有惊无险,在于文的带领下,奔赴入了蜀南。

在后面的时间里,不仅会有更多的士卒,另外,诸如粮草和器甲之类的辎重,也会一起运送过来。

攻打巴南郡的事情,由于石桥的提前竣工,只等一个时机,便开始往东面的深山行军。

蜀南,永南郡的郡守府里。

徐牧,于文,窦通,以及平蛮营的鸾羽夫人,都坐在椅子上,认真看着面前的地图。

烛光摇曳,几人的脸庞上,都露出了一种期待之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45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