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一品布衣

作者:李破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百七十三章 共伐东陵的檄文

书名:一品布衣 作者:李破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所有人,赶去当湖城!”

邻家儿郎初长,如今的小孟霍,已经生得更加虎背熊腰。此时,循着小军师的命令,带领一万的平蛮营,停止了山林巡哨,行军赶去当湖城。

当湖城,便是与李度城相对的地方。先前只是个小镇,在东方敬和于文的努力之下,不断修葺增筑,变成了一座大城,谨防着李度城的东陵军。

换句话说,如今的情况之下,当湖城一破,那么李度城的东陵大军,便要攻入西蜀。

退回来的于文,站在城关之上,脸色带着一股子的战意。哪怕加上平蛮营,也不过一万多人。

而李度城里,不仅有五万余的平蛮营,再加上东陵卒和郡兵,浩浩有六七万的人马。

但守势之下,于文亦有信心。

“传令,让后方的民夫,立即运送辎重粮草,加紧修葺城关!若东陵狗敢来兵犯,定叫他有去无回!”

李度城上。

康烁这两日都有些焦急,他发现一件事情,城下牵制的蜀军,不知为何退了回去。

昨日的时候,又有死士回城,查到了很多东西。西蜀的半个沧州,都在紧急调兵,动员民夫。听说,在江上的方向,蜀人的水师也将要赶过来了。

但偏偏如此,却没有任何攻打李度城的意思。

康烁想不通。他询问了好几个随军的幕僚,才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

那个跛人,很可能……想将李度城,变成一座孤城!困死在沧州!

“我胞兄回陵了么?”康烁喘了口气。只是守城的话,他并不会畏惧。但现在,阵仗有点大了。

他有些担心,自个把握不住。

“将军,过了七八日,应当是回了。”

“七八日,按着脚力的话,也该赶回李度城了。但家兄还没回来。事情不简单了。”

站在偌大的李度城上,康烁只觉得浑身发冷。胞兄康烛留下的策略,在跛人的面前,并无任何的意义。

再者,后方的官路上,已经许久没看到辎重粮车了。原先每隔几日,便会有辎重从后方运来。

“城中粮草,尚能支撑二三月的时间。”

“二三月后呢?”康烁咬着牙,“这该死的跛人,知道李度城易守难攻,他便换了法子。”

“将军,我等手里,加上山越营的话,至少有六七万的大军,何惧之有!不若,趁着粮草还算丰足,奇袭西蜀!”幕僚想了想,冷静地劝谏。

“若是粮草损耗太大,到时候,只能被迫困死城中。”

“我再想想……”康烁皱住眉头,“你也知,家兄离开之时,给我的命令,是死守李度城。家兄是天下名将,定然不会有错。”

“但将军,我等要度势啊。战场瞬息万变,而康烛将军又不在此地。”

康烁犹豫着,最终没有下令。

“莫急,我心中有打算。再观察几日。蜀人若是有胆,便来攻李度城试试。”

幕僚长叹一声,知道劝不住,只得无奈作罢。行军打仗,太固执谨慎的人,未必是好事情。

……

“兵者诡道,乃是大善之策。”东方敬坐在莲城之上,远眺城外的河山。

“若换成康烛在,恐怕此时,已经领军出城,伺机击破我军了。也断断不会,让我带着三万人,迂回占领了莲城。”

仰着头,东方敬停住声音,思量着接下来的计划。

一个裨将走上城头。

“小军师,于将军那边已经来了人,说李度城附近一带,都已经准备好了。平蛮营也入了当湖城。”

“甚好。”东方敬点头,“若猜得没错,这一次救李度城人,极可能是大将康烛。除了他,似乎别人都不够格。”

东方敬停住声音,想了想又开口。

“我终究是不放心,你替我传令给于文将军,让他在李度城周围一带,散布十万蜀军入沧州的消息,做得真切一些,让李度城那位守将,不敢轻易出城。”

“小军师放心。”

东方敬揉了揉眉心,“江面上,窦通将军的水师也该来了。若按着我说,康烛不管选陆路还是水路,此番过来,都是赴死一战的。东陵已经输不起了。”

按着计划,至少要耗到李度城的粮草用尽,这段时日,可能三四月不止。粮草无法稳定补给,久必生乱。

“是时候了。”

“派人去寻到主公,可告知主公,发天下檄文,东陵王左师仁,穷兵黩武,引狼入室,慢怠百姓,徒有虚名。我西蜀天下义师,就此昭告天下,与东陵势不两立,当行替天行道之举!”

……

恪州长长的江岸。

徐牧和袁冲并列一起,共念天下檄文,讨伐无道陵王左师仁。

作为新上任的东莱王,在老子死后,此时的袁冲,变得激动无比。秉承着自家老子的号召,要与西蜀一道,剿杀左师仁。

当然,他也不傻。知道这所谓的天下檄文,无非是一个攻城掠地的幌子。在战事上,他愿意听从西蜀的调遣。

“蜀王的意思,是让我在恪州一带,巡哨提防东陵人?”

“正是,不瞒小袁王,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袁冲不理解,还想再问的时候,已经被旁边的申屠冠制止。申屠冠很明白,这场所谓的檄文讨伐,不过是西蜀的把戏,旨在战后的安抚,以及东莱的不背盟。

“蜀王可需援军?”

“已经有援军了。东莱大战刚过,小袁王当以整顿郡治为佳。”

言下之意,我西蜀吃的下,你在旁吆喝就行了。

申屠冠沉默地又扯了扯袁冲。这种光景之下,和西蜀继续结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至于徐牧嘴里所说的援军,他亦能猜出个一二。若无错,应当是南面的人。

……

“天下檄文,左王无道,我南海五州,愿以西蜀联手,共讨东陵!”赵棣披着金甲,站在交州城前的誓师台上,仰头开口。

他很庆幸,最终做了这个决定。而没有一开始,听从邓禹这些人的意见,贸贸然投向东陵。

若非如此,此时的南海盟,将要跟着东陵一起遭殃了。

“出军!南海兵卒两万,海越人两万,共计四万人,攻打楚州边关!”

南海与沧州并不相连,按着那位西蜀小军师的信,这样一来,东陵王左师仁的回援大军,在陆地之上,便不敢乱动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59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