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箱子里的大明

作者:三十二变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393章 到处都是反贼

书名:箱子里的大明 作者:三十二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3

如果光是一个朱存机要为“没有驻牙”而战,朱由检都懒得理他,但是有瑞王朱常浩、洪承畴、固原银川和延绥边军加入的话,那可就得不了了。

这种规模,已经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捏。

朱由检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怎么会这样?为什么突然了一下子,全天下都反朕?”

陈新甲心里暗想:还不是你自己作出来的。

历史上哪一个皇帝被人打上“昏君”的称号之后,国内会没有人造反的?

而且,越是有强大的外敌虎视眈眈时,国内越是容易动荡混乱。

强大的外敌,往往会击碎人们对于“统治者权威”的畏惧,一旦统治者失去了它的统治地位和绝对的掌控力,国内就会到处烽烟四起,各个诸侯都会闹腾起来,最后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

这事儿,在周朝末年发生过。

在汉朝末年也发生过。

在隋唐末年发生过。

在元朝末年同样发生过。

(ps:清朝末年也一样。)

……

事情发生到眼前这个地步,说白了就是朱由检的个人威信,已经扫地了。野心家们不趁着这个好机会跳出来造反,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陈新甲出去了,曹化淳这才低声道:“皇上,您有没有发现,主战派的大臣,最近这些天,突然都不说话了。不主战了。”

朱由检:“咦?对啊?为何?”

曹化淳:“因为现在,已经不是主战主和的问题了……”

朱由检:“!”

曹化淳:“官员们开始在为自己打算了。”

……

与此同时,大明,山海关。

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正站在高高的山海关墙上,俯览着南方的一大片土地。

其子吴应熊从旁边走过来,低声道:“爹,您在想什么?”

吴三桂低声道:“我在想,各地都有人拉起反旗,此时,正是一个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好时机。”

吴应熊吓了一大跳:“爹,您的意思是,要造反?”

吴三桂嘿地笑了一声:“没错!这是一个造反的好机会。”

吴应熊:“这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啊。”

吴三桂:“失败了才会诛九族,成功了就能诛别人的九族。朱由检威望已失,举国皆是昏君之声,正是造反的好机会。你看,最近唐王朱聿键、福王世子朱由崧、秦王世子朱存机、甚至山西一个小小的千户,都跑出来造反了。”

吴应熊:“这……”

吴三桂:“元朝末年时,天下英雄也是这般风起云涌,大家都跑出来一起造反。那时候太祖朱元璋只不过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和尚,最后不也成功地谋取了天下?他当时若是不果断造反,又岂能有后面朱家近三百年的荣华富贵。”

这话是在理的。

吴应熊也不禁被说得有点小心动:“父亲,我们现在的实力……够么?”

吴三桂:“我手下能披甲冲锋的精锐有两千多人,算得上可战之兵的还有一万两千余人,还有一万五杂牌军。山海关总兵高弟那里还有几千精锐和一万关门兵,总兵力约五万。”

这个兵力,其实还真不弱!

当时大明朝各地的总兵,手底下可战之兵一般也就只有几千人。

卢象升这么牛笔的人,手底下也就只有三千天雄军而已。

大明朝精兵良将,基本上全堆在关宁,都受吴三桂管辖。

吴三桂若是造反,其实力再怎么也比一个没用的亲王,或者一个没用的陈千户要厉害得多。

吴应熊:“我们用什么理由造反呢?”

吴三桂笑:“这不废话吗?当然是用昏君误国,贻误战机,独治不如众治这个理由来造反啊。”

吴应熊:“那我们造反成功之后,难道还要找人来和咱们吴家一起众治?”

“那当然不用。”吴三桂嘿嘿一笑:“刚开始装个样子,借助众治派的名义来造反,等到咱们夺取了天下,再把那些宣扬众治的废物杀个干净便了事。”

吴应熊:“父亲高明啊。”

“嘿嘿嘿,好,那就反了。”吴三桂:“早一点反,才能早一点竖立声望,在众治派里占上一个席位。然后咱们就看着别的众治派闹,等他们闹得差不多了,咱们直接从山海关出兵,攻进京城,把别的众治派全都干掉,轻轻松松就能夺取天下。”

吴三桂这个人,还是蛮有实干精神的,不是一个嘴上说说的吹牛派。

他说反还真就反了!

哗啦一下,拉起了反旗“昏君误国,独治不如众治”。

……

大凌河城。

今天的大凌河城,也显得十分和谐。

卢象升正带着自己的天雄军,辛苦地操练着。

最近天雄军的饮食都是由李道玄提供,各种好吃的都给安排上,一点也没有给他穿小鞋。除了不给天雄军热兵器之外,别的要什么给什么。

天雄军吃得好了,在训练的时候强度也终于可以开始慢慢提高了,这倒是让卢象升挺开心的。

至于那些奇怪的火器,卢象升根本没敢想,他觉得自己是个“外人”,李道玄是肯定不会给他的,能让他的士兵吃得好,穿得暖,已经是很不错了。

正想到这儿呢,就见李道玄走了过来,微笑:“卢大人,你的兵,现在身体素质已经开始起来了,训练也能勉强跟得上我们的兵了,也差不多该补一补思想教育了吧?”

“思想教育?”卢象升警惕起来:“你是指的哪一方面?若是众治这一方面,本官还没想好。”

李道玄微笑:“众治什么的,我也不逼你的兵学。我想要他们学的是士兵的纪律。越是手上握有强大武器的人,人格一定要发光,否则他们一旦入了魔,将会成为灾难。所以我对士兵的品格要求很高,只有品格好的人,脑子里有正确三观的人,才能配发给他们新式的武器。”

卢象升咦了一声,没想到,李道玄这话的意思是,只要天雄军整顿纪律,品行经得起考验,他就会给我的天雄军发火器?我可不是他的自己人啊,这么大公无私的么?

正意外呢,一个信使飞奔而来:“秦王世子朱存机反了,皇上有旨,着令汉中总兵赵光远、延绥总兵石坚,立即率军返回陕西平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30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