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箱子里的大明

作者:三十二变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58章 经济农作物

书名:箱子里的大明 作者:三十二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3

新安古陶厂,正式开始破土动工了。

张妙手和他的一万部下,正坐在山坡上,目瞪口呆地看着高家村的运输队,正将大量的建筑材料,用巨大铁车,源源不断地送到“预定的厂址”。

一辆铁车,就能运好几千斤重的东西。

这些东西的种类还真是丰富,有给这一万人暂时居住用的帐篷,有大量的粮食,有大量的日用品,还有各种各样的工具,以及一种奇怪的灰色沙子……

在一群拿着火铳的士兵们的管辖下,一个穿着文士衫,看起来就很有学问的年轻人,对着张妙手的部下们吆喝道:“排成长队,轮流过来领你们的个人物资。”

张妙手赶紧勒令部众们照做。

劳改犯们排成了队,最前面的一个走到了那穿文士衫的人面前,文士衫递给他一個小小的包裹:“拿去吧,你的劳改大礼包。”

劳改犯愣了愣神:劳改还发大礼包的?不管了,先接过来再说。

他抱着包裹走到一边,打开包裹,往里面一看,顿时惊住:“哎?这么好的棉布衣服,这是给我穿的?”

“当然是给你的。”旁边的民团士兵道:“这种背后画着一个大圈,里面写着一个‘改’字的衣服,普通人还真没脸穿啊。”

劳改犯赶紧把那件棉布衣服翻了一圈,看背后,果然,背心的位置画着一个圆圈,圈中一个大大的“改”字,十分扎眼。

民团士兵:“这就表明你是劳改犯,比普通人的待遇低。”

劳改犯:“有这么好的棉布衣服,还能低到哪里去?以前俺们村的地主老财,也没两件这么好的棉布衣。”

民团士兵:“……”

劳改犯又从包裹里翻出了一双布鞋,那布鞋还用上了天尊特供的橡胶做鞋底,他把鞋子往脚上一穿,脸上表情顿时十分精彩:“啊?这鞋!比我的草鞋舒服太多了。”

民团士兵翻了翻白眼,很想骂了一句傻子,但是看到那劳改犯一脸感动的模样,却又不想骂人了,只是叹了口气,抬起头来看向天空,悠悠地想道:当初我全家都快饿死了,老爹带着我们全家人去做高飘,刚到高家村的时候,老爹的样子,应该也就和这个劳改犯很相似吧?

爹当时也是捧着高家村建筑队发的“劳保服”、“劳保鞋”,哭得稀里哗啦呢。

对了!

第一个月的工钱领到手的那一天,爹买了二两肉回来,全家人吃着上好的精面粉,每人的碗里加一勺肉臊子,当时的幸福感,如今回想起来,依旧觉得恍如梦幻。

自己长大之后,第一时间就参加了民团。

为了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士兵低下头,拍了拍那劳改犯的肩膀:“好好劳改吧,希望你的儿子,能和我穿上同样的军服。”——

秦岭,一个软绵绵的硅胶天尊,正在软绵绵地走向一只可爱的秦岭熊猫。

自从发现了第一只秦岭熊猫之后,李道玄就和熊猫杠上了。

在现代,他一直想要亲手撸一撸熊猫,但是不论是双庆动物园,还是成都大熊猫基地,都不允许普通游客撸猫,这个梦想根本无法实现。

所以,只能在箱子里来弥补了。

“乖!亲爱的乖乖。”硅胶软绵绵天尊左右双手各拿着一根竹子,小心翼翼地走向大熊猫:“亲爱的乖乖,我是好人哦,我是来给你送点心的哦。”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大熊猫:“嗷!”

双爪向中间一错……

爪光闪起,硅胶软绵绵天尊瞬间断成了两截。

第101次撸猫,失败!

难顶,这可如何是好?

莫非,我得去找个四川人问问?听说四川人手一只大熊猫,他们应该有点撸猫经验吧?

想到这里,李道玄倒是想起来了,点灯子赵胜,最近正在四川出差呢,嘿!往赵胜那里看看去。

赶紧共感赵胜,我跳……

李道玄一跳赵胜,眼前的景物瞬间变了。

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景象,居然是一根高耸的石头柱子。

看到眼前这巨大的石柱子,李道玄略微懵了一秒,随即马上明白过来:石柱,万寿山,万寿寨,川中白杆兵的家。

此山极险,易守难攻,可不是说笑话的。

在正常的历史线中,大明朝灭亡之后,川中白杆兵退守万寿山,清军硬是无法用武力将它打下来。

整个大明都亡了,万寿寨还没有亡!

直到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大明朝都灭亡了十几年了,这座难攻不落的山寨,才随着马万年降清退出了历史舞台。

赵胜正站在一群老实巴交的农民面前,脸露微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一些经济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方法。”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一本李道玄从农业科技大学的网友那里弄来的资料,整理成的宝贵书籍,将它翻开到了其中一页:“今天就讲这一段儿吧。”

那群老农乐呵呵地听着。

旁边的田坎边,还站着秦良玉、马祥麟、张凤仪等人,他们当然不会是来听课学种植的,而是出于礼仪来帮赵胜扎场子的。

有他们站在这里,听课的老农们才会知道赵胜的权威性。

不过,还是会有老农提出置疑呢,一个农民马上就举起了手:“赵先生,我们已经能种出很好的土豆、红薯、玉米啦,为什么还要学这些奇怪的什么经济作物呢?”

赵胜笑骂道:“只会种主粮哪行?主粮只能让伱吃饱,可没法让你发家致富哦,知道这些农作物为什么叫做经济作物吗?就是因为种它们是为了赚钱,为了发财,不是单纯的为了吃。”

老农们:“哎?种田也能发财?”

几千年封建压迫啊,农民们只知道种田能填饱肚子,根本不敢奢望能赚钱发财啊。

赵胜伸手从衣兜里拿出一根黄连:“知道这是什么吗?知道它能值多少钱吗?”

老农们齐齐点头:“知道啊,这是咱们石柱黄水的黄连,是很值钱的药材,城里的商人会高价收购这个,比大米贵几十倍,但是非常难种。”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78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