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箱子里的大明

作者:三十二变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359章 要推翻的是制度

书名:箱子里的大明 作者:三十二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3

大凌河城!

高起潜死后,他麾下的京城少爷兵们,全部归入了卢象升的麾下。

卢象升清点了一下这一战的损失,发现前期攻打大凌河城的时候,虽然打得热闹,天崩地裂般的连环爆炸,但军队的伤损却极小,基本上没伤亡几个士兵。

最大的战损居然来自于阿济格那最后的一波奋战。

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他现在的心情。

他也只好哼哼歌了:“攻守兼备的阿济格,最可靠的猛……”

这时候,宣府总兵杨国柱跑了过来。

虽然身边全是反贼,但杨国柱还是愿意听他这位兵部尚书的话,低声道:“卢大人,咱们现在应该继续进军吧?这可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打进沈阳的好机会啊,为啥这些‘反贼’全都驻军不动了?已经在这里墨迹了好多天了。”

卢象升:“本官也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他们能那么轻易的干掉阿济格,打下大凌河城,那么一路攻进沈阳应该是没有任何难度的,不知道为啥,现在又不动了,本官也很好奇。”

杨国柱:“要不,您过去问问。他们虽然是反贼,但对您还是很尊重的,有什么话也愿意和您讲,与对待那高起潜的态度完全不同。”

这一点,卢象升倒是感觉颇为欣慰。

那一大群反贼,明明连皇上的面子都不给,却不知道为啥很给他卢象升面子。奇怪,甚是奇怪。

算了!

过去问一问吧。

卢象升抬脚走到了“李员外”的面前。

李道玄正在炫东北菜:猪肉炖粉条。

人在辽东,当然要炫东北菜啦,不然出门旅行还有什么意思?李道玄最鄙视的就是那种跑去外地旅行的四川人,非要找个川菜馆吃饭,简直是【倒行逆施】。

甚至还有重庆人跑去杭州吃重庆火锅,简直有病,需要好好治一治。

正用筷子夹着粉条往嘴里塞,硅胶嘴巴啪嗒啪嗒的嚼着味道。

卢象升过来了:“李员外,我有几句话,想和你谈谈。”

李道玄笑:“坐,一起吃!饭桌子上聊事情,正是我国优良传统。”

传统個鬼啊!卢象升心想:我国真正的传统是“食不言,寝不语”,你这个饭桌子上聊事情的传统,是什么时候扭曲出来的?

不过算了!这种小事就不吐槽了。

卢象升道:“打下大凌河城,我军几乎没有什么伤亡,完全可以挟大胜之威,继续向沈阳挺进,为何大军在大凌河城驻扎了下来,一驻就如此之久?”

李道玄笑了:“我在抓战机啊。”

“抓战机?”卢象升:“现在这个时候,就算是不通军略的普通老百姓,也知道是攻打沈阳最好的战机。”

“不不不。”李道玄:“你说的战机,是针对满清的。而满清对我来说,只是个军事问题,以我的军事力量,要解决这个军事问题十分轻松,甚至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而我说的战机,是另一个战机哦。”

卢象升心中升起不妙的感觉:“另一个战机?什么战机?”

李道玄:“扭转人们心中的看法的战机。”

卢象升头顶上升起一个问大的问号:“?”

李道玄:“粉碎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想法的战机。”

卢象升头顶上的问号刷地一下变成了惊叹号:“!”

李道玄:“你刚才也说了,就算是不通军略的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出来现在是攻打沈阳最好的战机,那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人,以自己的权威,压住这个战机,不让军队打过去,你猜会如何?”

卢象升猛地一下懂了:“你是想说,皇上压住这个战机,会引来朝野不满?”

李道玄笑了:“没错!以朱由检的脾气,大概率会一直压着,而且,他是经不起批评的,大家越是说他错了,他越要错到底。”

卢象升:“然后伱们就借着大家都对皇上不满的机会,趁机推翻皇上?这就是你说的战机?”

李道玄:“不不不,要推翻一个皇帝,很容易,我随时可以做到,但没有意义。我要推翻的,是‘皇帝决断一切’的社会制度。借着朱由检倒行逆施的机会,引导所有人进行思考,眼下的制度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变。”

说到这里,李道玄笑着总结道:“只要大家都觉得这个制度不合理,并且想要将它推翻,那皇帝由谁来做,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制度不变,只是皇帝变了。”李道玄一脸严肃地道:“那这个天下,就相当于没有改变。”

卢象升的汗水哗啦啦的流,作为古代高级知识份子,他的脑子是很好使的,他几乎是一瞬间就懂了,李道玄说的和孙传庭上次和他说的一样,要引入“众治”,而不是“独治”。

他内心深处认为“众治”更好,但他也有自己的封建局限性,从小学习的忠君思想,让他心里感觉到无比的纠结与痛苦。

就算明明知道皇上是错的,也要忠君……

啊啊啊,不对!这样于国不利吧?

卢象升纠结万分——

与此同时,京城,御书房。

“皇上!”一个小太监跑进来,急道:“皇上大事不好了,河南洛阳,一大群书生联名上书,谏言皇上立即下旨,发兵攻打沈阳,不要再贻误战机。”

“皇上,大事不好了。”又一个小太监跑进来:“山西蒲州,大街小巷,全是秀才吵吵着说皇帝坏话。”

“皇上,不好了……”

消息像雪片般飞来,一时之间,全国各地,都掀起一场声讨皇帝的运动。

与地方书生们喧闹相对的,是安安静静的京城。文武百官,全都失了声,没有一个人对这件事发表意见,只有一个叫刘茂袍的书生发了两句言之后,人间蒸发,消失不见了。

除此之外,并没有激起任何水花。

朱由检愤愤地拍打着桌子:“岂有此理,一群大逆不道之徒,竟然说朕是昏君,简直岂有此理,简直大逆不道,简直不想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02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