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箱子里的大明

作者:三十二变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16章 幸亏老子没文化

书名:箱子里的大明 作者:三十二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3

陕西延安府。

延绥巡抚陈奇瑜,坐镇于延安府中。

陈奇瑜是崇祯五年六月才上任的新巡抚,来到延安府的时间,也就半年。

他接手的,也是一个烂摊子。

虽然流寇大军已经大部份渡过黄河,跑去山西那边祸祸去了,但是陕西境内依旧残着着几部流寇。

其中最有名的三人,分别叫:薛红旗、一座城、一字王。

陈奇瑜上任这半年来,缺钱、缺粮、缺兵,还要收拾三大流寇,这搁谁身上不头疼?一个脑袋差点变成两个大。

唯一能让他欣慰的事情,就是昔日的贼窝黄龙山,现在在陕西巡抚王顺行、陕西巡按御史吴甡、澄城县令梁世贤这三個人的“共同治理”下,已经不再是贼窝。

这多多少少让他减轻了些许压力。

这天傍晚,陈奇瑜就如往日一般,翻看着各县城发来的消息,突然,一个部下跑进来,飞快地报告道:“巡抚大人,从澄城县过来的大型运粮队,成功地穿越黄龙山,抵达咱们延安府了。”

陈奇瑜乍一听,一个粮队来了,这有啥好报告的。

等等,抓住重点,在这个报告里有两个重要的字眼儿,“大型运粮队”、“穿越黄龙山”。

陈奇瑜抬起头来:“大型运粮队车马必多,应该是走西安到延安的官道过来吧?这支粮队为何穿越黄龙山?黄龙山这种险峻奇要的地带,是大型运输队该走的路?”

部下眉飞色舞地报告道:“澄城县令梁世贤修建了一条非常漂亮的道路,取名叫黄延公路,穿过黄龙山,直达到了咱们延安府的西南城郊。”

“啥?”陈奇瑜一听这话,不淡定了:“这么厉害?有没有搞错?我记得……西南城郊有一个古怪的高峰,名字叫大墩梁,横戈于野,极难翻越,他们的路是怎么翻过大墩梁的?”

部下的表情瞬间变了,变成了那种,在说一个自己都不太相信的江湖传言的那种表情:“梁世贤的人在大墩梁的山腹中钻了一个大洞,把山打穿了,路就从这个洞里穿过来。”

“什么?”陈奇瑜手上的笔“啪”的一掉了下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小子好的不学,学会谎报了。”

部下:“属下绝不敢在这种事情上谎报,巡抚大人只要去城郊看一眼,就知道真相。这么容易被揭穿的谎话,属下岂敢胡言?”

这话倒是在理!

陈奇瑜刷地一下跳了起来:“备马,我要去看看。”

两个多时辰之后,陈奇瑜带着大批手下,来到了大墩梁下。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那险峻高耸的大墩梁,现在真的被人在肚子上挖了一个大洞,一条灰色的水泥道路,从这个大洞里穿过来……

洞口上方居然还挂着一个横匾,上面用标准的宋体字写着:“黄秋台隧道”。

陈奇瑜整个人都看傻了,是那种傻得不行的傻法,嘴巴张得大大的,下巴都合不拢来的那种,只差流点口水,看起来就像个白痴。

还好他不会随便乱流口水!

陈奇瑜飞也似地跑到了隧道口,对着对面看……

隧道贼长贼长,三里多长呢,里面还黑漆漆的,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对面洞口透出来的一丁点儿天光。

“点火把!”

随从们把火把点了起来,一行人走进了隧道中。

里面虽然很黑,却很干净整洁,地面又是坚实的水泥路,洞壁圆滚滚的,不知道是什么奇怪的材质,也不用担心有石块崩落滑下。

一行人就这样小心翼翼,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穿过了黄秋台隧道,走到了隧道的南洞口来。

这一番穿梭,仿佛梦幻。

穿到洞这一边,看到的是巍巍的黄龙山脉,在眼前连绵不绝地展开,灰色的水泥路从他们的脚下一直延伸出去,在黄龙山里弯弯绕绕,仿佛通天大道。

陈奇瑜:“这……这……”

他想说几句感叹的话,却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

但他的部下们倒是可以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叹:“卧槽!”

幸亏老子没文化,一句卧槽行天下。

看,有文化的巡抚大人,现在连话都说不出来。

在这一瞬间,没文化的人大获全胜!

陈奇瑜处于石化状态……

幸亏,前方的公路上,出现了一个商队,解除了陈奇瑜的石化,他的精神猛地一振:“啊,又来商队了,这个是运什么的?”

这是个运书的商队!

高家村小人书,文化输出大队。

李道玄的视野快到延安府了,再加上黄延公路的开通,高家村当然要开始图谋延安了,因此,第一个商队是大型运粮队,第二个商队就是小人书部队了。

物质和精神双输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嘛。

商队到了陈奇瑜面前,陈奇瑜定睛一看,这车上运的全是书,顿时就心生喜欢,读书人嘛,谁不爱书呢?

“这支商队的头儿是谁?巡抚大人要找你问话。”

陈奇瑜的部下站出来,拦住了商队。

商队停下来,从后面钻出来一个穿商人衣服的年轻男子,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微笑着走到了陈奇瑜面前:“巡抚大人,有什么事和在下说就是了,小人姓高,名叫高山,是这支队伍的负责人。”

高山,今年十七岁,高腊八的儿子,是高家村原生四十二小人之一。父亲高腊八开了一家米粉店,而他则一直在高家村的学校里就读。

初中读到一半,没能毕业,学渣一枚。

只好学着父亲做点生意,但是煮米粉这种生意显然不适合他这种“半吊子知识分子”,于是干脆搞起了文化产业,倒腾小人书,进军延安。

虽然他是学渣,但同时也是富二代,家里老有钱了。

所以高山胸前的天尊刺绣,也是用金线刺的,金光闪闪的贼装逼。

陈奇瑜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年轻人,感觉这人好像读过点书,气质什么的都是上选,但又没有那种死读书的酸腐气息,看起来是个人才呢。

心里赞上了三分,开口问道:“你这商队,卖书的?是从哪里来的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9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