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烈火南明二十年

作者:青弋渔夫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45章 运筹帷幄下

书名:烈火南明二十年 作者:青弋渔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2

“啊!”众人惊讶道,百虎齐奔他们都熟悉,这是明军制式装备,说白了就是古代的火箭,用火药助推箭头,这样能发射出去一里远,明军在对阵北虏的战争中多次使用,给北虏造成很大震慑,不过这玩意弊端很多,第一就是没什么精度,一百支箭点燃之后射出去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能不能击中人,全凭运气。

其次就是这玩意装填无比麻烦,百虎齐奔的发射车上面有上百个小孔,发射的时候要把火箭一根一根插进去,然后把引线绑在一起,形成一根总引线,然后点燃发射,在战场上,这么弄一点实用性都没有,等你把这玩意装填好,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说是射程比较远,那也是相对于人力弓箭手来说的,正常百虎齐奔射程一里都不到,大概半里多吧。

这种武器比较鸡肋,所以明军虽然使用,但后期就越来越少了。可是没想到,制造总局竟然会对百虎齐奔感兴趣。

宋应星介绍道:“其实火箭无非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威力一个是射程,精度这方面我们倒是没怎么考虑,我以为精度并不那么重要,因为这种火箭造价便宜,量大管饱,如果真的便宜好用,打仗的时候,我军直接携带个几百发上千发一起打出去,将敌军的军阵覆盖就完事了。”

他顿了顿道:“所以南怀仁等人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威力和射程上,经过不断改进,他发现了延长火箭的长度,在尾部装一根平衡杆,同时加大装药量,就可以延长射程,只不过做出来的火箭体积很大,光是平衡杆就长达十五尺。”

“嚯!”众人又是一惊,十五尺可算是非常长了,这也就是后世五米的长度。

“这还没完,同时鲁滨逊模仿弓箭,在火箭的尾部加装了尾翼,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火箭飞行的稳定性,如此一来,火箭的射程达到了惊人的一千步,也就是三里地的距离,这可比百虎齐奔和火龙出水一里地的射程足足高了三倍,不过这还不是极限,根据我们的估计,如果能在装药量和体积长度之间找一个平衡点,那么火箭的射程将会更远,总局的目标是将射程做到五里地以上。”宋应星一口气介绍完,众人目瞪口呆。

高衡喃喃道:“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

“大帅,你说什么。”宋应星问道。

“不不不,没什么,没什么。我想问成本是?”高衡道。

“成本啊,这个便宜,一根火箭也就五两银子,而且生产工艺非常简单。”宋应星道。

高衡听完,感觉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五两银子一个,五万两银子岂不是能生产一万个,十万两岂不是两万个,几万个火箭弹轰出去,这画面太美,他不敢看。

高衡猛地提高声音道:“我命令!”

哗啦一下,众将全部起身,挺胸收腹站得笔直。高衡道:“此次出战,以宋志、王奇、景冲、张超、阿木、吴荣、陆涛、陈永素为八个军主将,本帅亲自指挥,军师、景昭、堵大人等一干人守家,郭俊良、范玉驻防云南,孟雄和萧力驻防安南,高平府建设兵团民兵不动。立刻发令,命令水师从接到命令之后即刻出发,剩余主力汇集谅山府,择日北上。”

成子龙想了想,捋须道:“大帅,还有一事,也是我们上次商量的事情,就是关于沐王府、李定国等人的处理问题。”

高衡道:“事急从权,目前局势严峻,大战在即,后方不能出一点乱子,即刻以统帅部的名义发令,邀请这些人到谅山府参观考察一段时间,本帅相信他们会明白的。”

倒不是说高衡不放心这些人,只是,现在是非常时刻,一点差错都容不得,这些人到了谅山府,不是被关押,而是以参观考察的名义被监视一段时间,等前线战事结束,自然会让他们离开。这些人跟兴华军的将领还是有些区别的,高衡可不能让他们坏了兴华军的大事。

“另外还有固始汗和黎皇那边,他们的辅兵也要参战,此次出战,我军动用总兵力十八万,三万人留守后方,十五万人前出决战。”高衡道。

“哦,上帝啊,宋大人,你们的舰队实在是太可怕了。”壕镜港,一支庞大的舰队停靠在港口上,这正是从琼崖来的兴华军水师舰队,这次出战,兴华军算是拿出了全部的本钱,从下龙湾出发的主力到达琼崖之后,汇合了琼崖的陆军部队,然后一起乘船前往壕镜。

也就是说,实际上停靠在壕镜的,不仅仅是陈永素领先的兴华军水师,还有王奇带领的一个步兵军。这一仗对于陈永素来说尤为重要,虽然整个水师在作战计划中都是作为辅助部队,也没有什么正面作战的危险,基本上就是利用水师的优势提供运输和火力方面的支援而已。但是对于陈永素来说,这是他担任水师副将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战。

其他的陆军将领都是通过军功实打实到了这个位置上,包括水师主将蒲德曼,虽然是外国人,但实际上也是兴华军的元老,当年,如果不是蒲德曼带领一群洋人加入了兴华军的队伍,让兴华军有了水师雏形,现在的兴华军水师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而陈永素,目前还没有叫得上名号的功劳。他自己也明白,在兴华军的序列之中,他只不过是因为对水战熟悉,而且又是陈璘后人,有家学渊源,再加上本身又是明军的水师将领,这才到了这个位置上。或者用比较直白一点的说法就是,陈永素知道,自己目前在高衡和统帅部之中的定位基本上就是赵括,纸上谈兵可以,但是实际操作水平究竟怎么样,大家还不知道。

好在这次的任务没有水战的环节,水师也只是作为辅助兵种出现,高衡这才力排众议,让陈永素这个副将代管整个水师,实际上高衡也不是没给自己留后路,虽然兴华军上下信心都很足,但真要是出现了什么不可控的情况,兴华军还可以通过水师从漓江撤走,所以可以这么理解,水师是高衡给兴华军上的保险。

壕镜码头,马士加路也跟宋应升一起迎接兴华军水师的到来,宋应升在谅山府见过宋应星,并参加了统帅部的会议之后,便立刻起程回到了壕镜,在统帅部看来,宋应升跟马士加路也熟悉,前往壕镜可以更好处理当地的事务。当然,对于这一群佛郎机人,高衡没有什么好感,毕竟壕镜本来就是华夏的领土。

作为后世的华夏人,从小高衡就学习七子之歌,最著名的那一句就是你可知马靠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小时候每每唱到这一句,大家都是潸然泪下,后来我们终于在九九年拿回了澳门,全国人民万分激动。小时候的高衡在电视上看见这个回归的场面,也是跟着一起挥舞双手。

所以,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一个领土完整的执念,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把壕镜拱手让给佛郎机人。只不过现在,最大的敌人是多尔衮,高衡暂且先维持壕镜的稳定,等灭了建虏,统一华夏,壕镜自然会被兴华军收回来,马士加路也虽然是佛郎机人,但目前为止并没有做什么对兴华军不利的事情,不像是东印度公司,所以兴华军可以考虑跟后世一样的和平接收,不一定非要动刀兵。

听见马士加路也说话,宋应升捋须道:“呵呵,总督大人,我兴华军乃是堂堂王师,也许规模比不上曾经的三宝太监下西洋,但是此乃正义之师,军队严整,遵守纪律,这才有如此景象。”

马士加路也点了点头,在此之前,他已经接到了通知,准备了相应的物资在港口等候,这些物资主要是蔬菜水果和一些干净的淡水,长时间航行,从下龙湾带出来的物资已经消耗殆尽,而且古人也没有很好的保存手段,即便现在是冬季,两广的气温还算是比较高的,所以新鲜水果和蔬菜放不久,但是在壕镜补充之后,士兵们就又能吃到这些新鲜的东西了。

不过,这些东西也不是马士加路也免费提供的,宋应升代表兴华军支付了相应的银两,但基本上是成本价,主要是为了补贴壕镜的居民,而不是给佛郎机人的。马士加路也能做到总督,也不是傻子,他也明白,自己这么一支佛郎机军队驻扎在这里,怎么看都有些尴尬。

毕竟兴华军跟他以前打交道的明廷不一样,这是一股全新的势力,军队也是全新的军队,从他们的所作所为来看,未来也不可能容忍他一支外国势力长期在壕镜驻扎,但是马士加路也也没办法,自己就这么点人,跟对方硬碰硬显然是不现实的,现在只能配合兴华军,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真到了那一天,可以和平交接,相信兴华军也会给他一大笔补偿,好让他回到佛郎机养老。

水师补给完毕之后,按照原定路线朝着桂林的方向进发。而与此同时,兴华军陆军各部也已经在谅山府完成了集结。虽然郭俊良极力请战,但高衡还是拒绝了他的请求,理由是郭俊良在永宁府一战中已经立下大功,让他在云南先休整一段时间,桂林一战也不是兴华军的终点,就算是按照最好的设想,歼灭了这支清军,可是前面还有南京,北面还有京师,甚至后面会不会出关作战直捣黄龙,这都是未知数,仗还有得打,不急于这一时。

陆军部队完成集结之后,即刻出发,高衡的要求是在水师到达桂林之前,陆军部队先到达桂林。并且一路上,陆军部队可谓是大张旗鼓,这种规模的战役,没有必要隐藏,高衡就是要让多尔衮知道,兴华军已经开始北上,让他调集兵力前来决战。

“什么,你说兴华军已经出动了?”长沙府,多尔衮接到了銮仪卫的急报,大吃一惊。在此之前,他已经跟洪承畴商量好了出兵云南的计划,大军正在调动之中,可是谁能想到这个时候竟然收到了銮仪卫关于兴华军主动出击的报告,让多尔衮有些难以置信。

多尔衮立刻召集文臣武将来府衙开会,众人到齐之后,多尔衮将密报拍在了桌子上,众人传看一番,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洪承畴摇摇头道:“没想到这个高衡竟然如此不自量力,我们不去找他的麻烦,他竟然还主动出击了,只是他主动出击的最终目标会是哪里呢?”

此刻的长沙府,可谓是将星云集,清廷所有高级将领在多尔衮的命令下已经全部集结在长沙府,也包括多铎和济尔哈朗等人。

这些天在长沙府,众人看见了清军大军云集,七十万兵马铺天盖地,这是大清自从建立以来从来没有过的盛况。而多铎等人看见了多尔衮亲率的北洋新军,更是信心大增,这才是大清国的威武之师啊,有了北洋新军,他们何惧兴华军。

此刻,多尔衮将兴华军大军北上的消息拍在了众人面前,洪承畴刚说完,多铎便道:“洪大人,这难道不是好事吗?我大清在皇上的领导下所向披靡,如今兴华军不自量力,竟然主动北上,脱离了他们的传统地盘和防御圈,这下,我军岂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济尔哈朗听到多铎发言,也忙不迭道:“是啊,皇上,我军军威正盛,没想到对方竟然主动出击,这不是自投罗网吗?前几次我军战事不利,皆是因为敌军火器优势和防守之利,如今我们也有了北洋新军,而对方竟然主动脱离坚城,要是我们寻机野战,兴华军难道还能抵挡住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7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