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烈火南明二十年

作者:青弋渔夫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63章 一溃千里上

书名:烈火南明二十年 作者:青弋渔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2

“驾!驾!驾!”广州城外的官道上,行人络绎不绝,其中还夹杂着不少商队和巡逻队,甚至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队伍当中。

这是明末特有的怪象,前方都已经打成一锅粥了,但绍武政权好像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一般,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视而不见,没有一点警惕性。可老百姓的日子还要过,特别是不断涌向广州的难民将广州的人口数量直接翻倍,原先在广州做生意的华夏和外国商人看到人口增加,觉得有利可图,反而冒着战乱危险继续从事贸易活动。

如果一个陌生人来到广州,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象吓一跳,这跟外面饿殍遍地、十室九空的惨状完全不匹配。

但是官道上突如其来的马蹄声还是让人一阵心惊,所有人不禁抬头望去,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闪开!闪开!都给老子闪开!”领头一个百户打扮的军官大吼着,用马鞭直指官道上的民众,让他们散开。一般老百姓当然怕这些当兵的,所以很自觉进行闪避。但是巡逻队也是明军,倒是不怵他们。

“他娘的,这么嚣张,你们是哪个部分的?”巡逻队领头的总旗官大吼道。

这总旗官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无非因为他是广州当地的官军,现在大部队都在西面跟永历帝的兵马作战,绍武政权就靠他们广州原先的卫所兵来保卫,所以这些卫所兵摇身一变,成了皇帝的御林军了,外地的兵马,就算是骑兵,在他们面前也矮了一头,他们当然不屑于跟这些人废话。

尤其是这些骑兵还大呼小叫的,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当然就引起了领头总旗的不满。

“瞎了你的狗眼,我们是潮州汪游击麾下骑兵,咱们抓住了几个清兵探子,正要拿到陛下面前请功,你敢拦我们?”百户马鞭指着那总旗骂道。

总旗一愣,目光立刻朝百户身后的骑兵看去,只见这些骑兵确实穿着明军棉甲,潮州也确实有个姓汪的游击,按理说,一个游击将军,麾下百余名骑兵倒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再看看他们之中包夹的人,几个人被反绑双手,按在马背上,难道这些人就是他们所说的清军探子?

“我要检查一下。”那总旗道。

百户脸色铁青,盯着总旗半晌,随即一挥手道:“行,给你看一眼。”

总旗闻言,带着几个人上前,果然,那马背上的人一个个都是金钱鼠尾,穿着清兵铠甲,嘴巴被塞着破布,面目狰狞的样子有些恐怖。百户指了指他们道:“这些,都是清兵的汉军八旗,是二狗子,比建虏本身还要可恨。”

民众们一听搞了半天竟然是汉军八旗,立刻有人喊道:“打死狗汉奸!打死他们!”

“打死他们!打死他们!”民众群情汹涌,什么烂菜叶臭鸡蛋一个劲往这些人身上招呼。百户拱手道:“诸位父老乡亲,可不能打死了,我们还要用他们交差,邀功请赏呢。”

“军爷好样的!”

“打得好!”

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赞扬着。总旗一看这场面,知道民意难为,自己总不能跟打了胜仗的军队计较。他们立刻闪出一条路,百户一招手,骑兵直接奔入广州城内。

进了广州城,这百户才发现,果然跟抓到的舌头交代的情况差不多,除了城外一些巡逻队和城门洞内的少量守军之外,城头站岗的兵马竟然都是无甲士兵,有的人穿着普通的麻布衣服,连个像样的鸳鸯战袄都没有,这不是民团是什么?百户简直要笑出声来,都这个份上了,绍武帝不集中兵力守城,还把部队全部派出去作战,结果自己老家只能靠民团守卫。

他们这些汉军八旗兵虽然跟真正的满洲八旗有差距,但是他们这些骑兵的战斗力不输于明军将领家丁,打这些民团,还不是砍瓜切菜?

就在他们进城的时候,在城外数里的密林中,李成栋带着七百骑兵埋伏在此,他说的干一票大的,就是凭借他这八百人,直接拿下广州城。如果是平日里,这简直跟天方夜谭没区别,但是今时不同往日,李成栋得知广州空虚,干脆直捣黄龙。

他咬咬牙对身后将士道:“弟兄们,富贵险中求,我们八百骑兵今天就要名垂青史了。”

“我等愿意跟随大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众人纷纷表态道。

“那好!只要此战成功,你们人人官升三级!”李成栋保证道。

士兵们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兴奋的神情,仿佛眼前的广州城已经不是一座城池,而是他们升官发财的垫脚石,只要冲进去,那就是砍瓜切菜,手到擒来。

“哈哈哈,瞿大人,多谢多谢了,瞿大人目光深远,让人佩服啊。”琼州府府衙内,传来了高衡爽朗的笑声,堵胤锡上城劝说,倒是把瞿罕给惊着了。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堂堂湖广巡抚竟然会出现在他琼州府城下。

堵胤锡把来龙去脉一说,当然没有暴露兴华军的身份,只说这是西南明军,大家都是为了抗击建虏,不要自相残杀,他们到琼崖也是为了背刺建虏等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加上他这个湖广父母官的身份,竟然真的说动了瞿罕。主要是瞿罕也不是顽固不化之人,本来他效忠的是大明朝廷,是崇祯皇帝。

自从皇帝殉国之后,短短两三年时间,大明竟然出现了这么多皇帝,瞿罕早就忧心忡忡,这个事情定不下来,各个政权就会自相残杀,消耗本就不多的明军力量。事实果然跟他预料的一样,明军自己开打,让瞿罕痛心疾首,可是他远在琼崖,手上也没什么像样的兵马,想干预也没办法,只能望洋兴叹,直到堵胤锡的到来,一切得到了改变,让瞿罕看到了阻止战乱的希望。

如果是高衡来,可能没什么说服力,但堵胤锡前来,事情就完全不同了。瞿罕下令解除了防御,兴华军也是秋毫无犯,高衡自然就能在府衙跟瞿罕一叙。

“这位是?”瞿罕起身道。

堵胤锡道:“哦,让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沐王府的高衡将军。”

瞿罕努力检索了一下,确实没听过这个名字,不过也不奇怪,沐王府远在云南,瞿罕不认识很正常。他立刻拱手道:“原来是高将军,失敬失敬。”

如果是以前,文官是理所当然看不起武将的,但今非昔比,现在谁掌握兵权谁就是大爷,大军登陆琼崖,瞿罕当然要客客气气,只是他有一些不明白,他们是从哪里弄来这么多船只把军队给运到琼崖的,永历政权有这么强大的组织能力吗?只是这种场合,他不好开口问,只能先寒暄一番。

高衡抱拳道:“瞿大人明事理,让琼崖避免兵灾,确实厉害。眼下,建虏大军压境,在下以为,各部明军,不论派系,不论官职,应当精诚团结,共同抗击建虏,怎能自相残杀。今绍武政权主动攻击西南,实为本末倒置,亲者痛而仇者快也。”

瞿罕一惊,没想到眼前这位高将军竟然跟他的想法完全一致,不禁有惺惺相惜之感。瞿罕拱手道:“将军一番肺腑之言,跟某不谋而合,两广内战,某痛心疾首啊。”

高衡道:“好在还不晚,如果有更多人能意识到问题之所在,也许局面会好很多。比如广州知府宋应升,在下听闻其素有贤名,如果能争取他的支持,让他上书绍武政权,改变方略,会不会对日后的战局更有帮助?”

瞿罕点点头,表示高衡说得很有道理,如果能争取更多跟他想法一样的官员,让两家罢兵,然后形成合力对付建虏,岂不是更好。

其实高衡一直想争取宋应升,当年宋应星来谅山府,他就不止一次跟宋应星提过关于宋应升的事情,但是宋应升一心侍奉大明,不愿意来谅山府,即便是宋应星多次修书,宋应升也不为所动,这就让高衡有些头疼。见到瞿罕之后,高衡就想,既然他可以让堵胤锡来劝说瞿罕,瞿罕作为广东的官员,跟宋应升多少有交情,能不能靠他来争取一下?

高衡还未开口,瞿罕便道:“这样吧,本官亲自去一趟广州府,面见宋知府,跟他当面陈情,本官在琼州为官,跟他同在广东官场,交情还算不错,宋知府乃是勤政爱民的好官,我想,应该有劝说的余地。”

高衡和堵胤锡对视一眼,虽然两人都有各自的小九九,但目前目标是一致的。高衡想争取宋应升,堵胤锡想争取绍武政权,这样他日后到永历帝面前,也有足够的资本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

堵胤锡当即拱手道:“如此,就辛苦日有跑一趟了。”

高衡立即道:“卫所兵不堪用,我派卫队亲自护送瞿大人。”

瞿罕深深看了一眼高衡,说实在话,今日的选择,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的政治理念。一方面也是形势比人强,人家大军压境,又是火铳又是大炮,还有骑兵,自己琼州府的卫所兵拿什么抵挡,别的不说,瞿罕虽然是文官,多多少少也懂点军事,对方的火炮一架起来,他就知道没什么悬念,火炮那碗口粗的黑洞可不是闹着玩的。

当高衡的兵马登陆崖州的时候,蒲德曼就已经带领一部分舰队绕道前往琼州府了,高衡做好了打一仗的准备,如果瞿罕不识时务,那就海陆同时进攻,拿下琼州府。就在高衡于府衙内做客的时候,就已经有港口的士兵来报,说是有明军舰队停靠。堵胤锡解释这是他们的舰队,瞿罕才放下心来。

高衡道:“瞿大人可以乘坐我们的炮舰,这样也安全一些。”

翌日,瞿罕登船前往广州,琼州到广州坐船用不到两天,瞿罕此去,兴华军提供了两艘炮舰和两艘运输船,以蒲德曼的希望号为先导,一艘盖伦船殿后,两艘运输船居中。再让范玉带一个精锐火铳连队保护瞿罕,实际上也存有监视的意思。

从一开始,瞿罕就已经处于弱势地位,他能看得出来,人家本来可以用强,但现在好言好语跟自己对话,如果自己不识抬举的话,琼州恐怕就要遭遇兵灾,瞿罕可不想自己治下出这样的乱子,琼崖全岛有近百万百姓,若是遭遇兵灾,又是孤岛,后果不堪设想。自己只能尽量配合,以免百姓受难。当然,他也确实想拜访一下宋应升,赶紧把两家打仗的事情解决了。

数艘船只扬帆起航,瞿罕看见那完全不同于中原样式的西洋船,心中疑窦丛生,这些人怎么看都不像是西南明军,倒是跟他们广州明军有些像,要知道,广州水师当中曾经也编入过少量佛郎机士兵和战船。可永历帝是哪里来的西洋船,瞿罕只能把这个疑问压在心底,既然有堵胤锡作保,想必是有更深层的缘由。

“陛下,陛下,捷报!”广州行宫内,绍武帝正在享受几个宫女的按摩,自从当上皇帝之后,绍武帝可没有隆武帝的雄心壮志,大事小事都交给苏观生等一帮大臣去办,自己先过一把皇帝瘾再说。所以每天都躲在临时行宫内享乐,也不管朝政,苏观生每日都将西边的战况禀报绍武帝,基本上都是捷报,绍武帝也习惯了,觉得自己的兵马天下无敌,也侧面证明了自己才是正统,永历帝不过是个伪政权罢了。

所以今日,苏观生挥舞捷报进来的时候,绍武帝并没有过于兴奋,不过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毕竟没有苏观生等人,也不会有他登基这回事。

“爱卿,坐,尝尝朕从福建带来的好茶。”绍武帝指了指桌上的茶杯道。

“哎呀,陛下,哪里有空喝茶,臣可是带来了好消息。”苏观生上前一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8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