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烈火南明二十年

作者:青弋渔夫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66章 撕破脸下

书名:烈火南明二十年 作者:青弋渔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2

说起孙可望和李定国的矛盾,那是大西军中人人都知道的事情。这两人作为张献忠的左膀右臂,一直不对付。四大将军之中,孙可望虽然实力最强大,兵马最多,但是要论单兵战斗力,反而是李定国的兵马最强。这也是李定国被封为前军大都督的原因,李定国此人,作战勇敢,有勇有谋,爱兵如子,三军用命。

所以每当大西军出战的时候,李定国往往充当先锋,无往不利,他麾下的前锋军兵团就像是大西军宝剑的剑尖一样,锐利无比,虽然总人数只有孙可望的一半,但是真打起来,鹿死谁手还真不知道。

而艾能奇算是孙可望的小跟班,手上的兵马实力也不强大,基本上属于举手党,孙可望说什么,他点头同意就是。刘文秀是个中立派,或者说骑墙派,本着谁都不得罪的原则,也不参与两方的争斗,就在那里看戏。

李定国和孙可望之所以有矛盾,主要就是在大西军的主要方略上有矛盾。张献忠还在的时候,李定国就曾经提议,大西军不能总缩在蜀中,还是要效仿三国诸葛亮,六出祁山,在以成都平原为根据地的同时,主动发起进攻,对清军实施作战。

因为李定国已经敏锐意识到,现在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明军和大西军的矛盾,而是华夏和关外蛮夷的矛盾。退一万步说,假如清军被击败,明朝和大西军还能商量着办,大不了大家划江而治,还是怎么说,总归有谈判的余地。但是清军不一样,清军就像是一驾战车,要碾碎前进路上的一切东西,大西军未来也是清军的心腹大患,所以必除之而后快。大西军只有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攻打清军,消灭清军,才能有活路。

但孙可望恰恰相反,孙可望跟张献忠的想法差不多,就想割据云贵川,在西南做个土皇帝,建立大西国。就像是古代的夜郎国一样,自己登基称帝不好吗?

两人的理念大相径庭,一方认为要处理民族矛盾,一方只想当土皇帝,当然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加上张献忠之死,两人的矛盾越来越深,已经到了无法化解的境地。

孙可望听见李定国反对,立刻道:“怎么,李将军又有什么高见?当初我也是听了你的建议,才写信给永历皇帝的,要不然老子才懒得搭理他呢。现在还算他识相。”

李定国眉头一皱道:“那好,既然如此,朝廷已经封孙将军为秦王了,不知道孙将军下一步如何动作?是不是立刻领兵南下,帮助朝廷收复两广?”

孙可望一阵懊恼,这个家伙,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自己接受了秦王的封号不错,可并不意味着他立刻要带兵南下去帮永历打仗,他以秦王的名义在云贵川搞割据不行吗?贵州的王应熊,手下能有几个人,挡得住大西军吗。到时候,他直接南下,叫王应熊滚蛋,他占领贵州岂不是易如反掌。

“呵呵,李将军言重了,朝廷虽然有回信,但是规矩我懂,还要派使节来册封呢。这册封仪式还没举行,我还不是秦王,如何能带兵南下?况且,贵州还有王应熊的人马,两家应该通气才是,所以,不着急。”孙可望摆摆手道。

李定国冷哼一声,早就知道他会这么干了,他是封号想要,却不想出兵。“孙将军,人无信不立,我还是那句话,现在最主要的矛盾是建虏跟中土的矛盾,不把建虏赶走,大家都不得安宁,你难道忘了大西军的仇了吗?”李定国道。他这里指的自然是张献忠被杀的事情,建虏跟大西军也是死仇。

孙可望一愣,“你究竟什么意思?”

李定国道:“立刻南下,去昆仑关接防,同时跟王应熊合作,再派人北上联络秦良玉,另外湖广的大顺军残部也可以联络一下,形成一个以南宁为中心,贵州、川东、川南、湖广为外围的抗清联盟,各家死守阵地,集结兵马,挫败西路军攻势,把豪格、吴三桂他们打回去。”

“我看你是疯了,秦良玉什么人,三番五次跟我们作对,你让我相信这个老太婆?还有那大顺军,李自成的人你也信?不在背后给我们捅刀子就算是不错了,还跟他们联合,你胆子是真大。至于南明小朝廷,你忘了我们原先是干什么的了。这次他是有求于我们才给了这个封号,我们上杆子去舔他作甚?让永历接着求我们才好。”孙可望一屁股坐下道。

李定国摇头道:“都这个时候了,还要精打细算,覆巢之下无完卵,如果我们不联合起来,会被清军各个击破,真是竖子不足与谋。”

孙可望勃然大怒,指着李定国噌一下站起来道:“你他娘的说什么,你有种再说一遍。”

李定国道:“你听好了,竖子不足与谋。”

孙可望铿的一声拔出佩剑,“尔要试试我宝剑锋利否?”

艾能奇也站了起来,对李定国怒目而视,毕竟他是孙可望的跟班,老大发火了,他自然要给老大站台。只有刘文秀仿佛是老僧入定一般,屁股都没离开凳子,稳坐钓鱼台。

李定国也抽出随身宝剑,指着孙可望道:“我剑也未尝不利!”

眼看着两位大佬也火拼,座下众将全部起身,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刘文秀见到时机差不多了,这才起身道:“呵呵,都是自己人,自己人,莫要伤了和气。”他上前按下了李定国的胳膊,又走到孙可望旁边,同样也按下他的胳膊。

眼见场面就要凝固,忽然,一名卫士冲进大堂禀报道:“报!南宁急件。”

嗯?众人一愣,刚到了永历的信件,怎么又来?刘文秀立刻岔开话题道:“你们看,又有文书来了,先看看明廷怎么说,都坐,坐。”

众人这才重新落座,只见卫士呈上信件,刘文秀怕两人又吵起来,便自己拿过来拆开,只看了一眼,便愣在当场。竟然还是永历的信,只不过追加了一件事情,封李定国为晋王。

消息一出,现场瞬间哗然,一日之间,明廷竟然封大西军两位大将同为亲王,这是历史上头一回。李定国惊得合不拢嘴,自己跟明廷跟永历可是没打过交道,怎么就晋王了。孙可望更是气得差点将面前的茶杯都摔了,这算什么事情,刚刚封自己为秦王,转眼就让李定国当晋王,这不是打脸吗?明廷果然狡猾,不能相信。

其实,这就是朝廷故意干的,孙可望不相信明廷,明廷也不相信孙可望啊,给你个秦王封号可以,但是同时把跟你分庭抗礼的李定国变成晋王,恶心一下你,而且让你大西军无法合拢成铁板一块。

孙可望气得起身就要走,刘文秀却继续说道:“信中还说,既然封王,希望各位收复失地,为朝廷效力,大西军可收复湖广、四川,并且派一路人马南下,接防昆仑关。”

南明小朝廷的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让大西军冲在前面当炮灰,跟清军血战。孙可望挥了挥手,示意散会,他要考虑一下。众人也不愿意多待,毕竟两位大佬吵起来太吓人了,还是走人的好。

众将散会之后,孙可望单独留下艾能奇,问道:“永历这么干,你怎么看。”

艾能奇眼珠转了转道:“我倒是有个想法。”

“哦?”孙可望来了兴趣。

艾能奇道:“将军,你不是想继续把大西政权延续下去吗?那在哪里建国不是建?没必要把眼光非要放在云贵川嘛。”

“嘶。”孙可望一愣,这倒是个全新思路啊,艾能奇这家伙,有时候还真能搞出点惊喜来。

“接着说。”孙可望指了指他道。

艾能奇道:“我们干脆接受秦王的封号,至于李定国当晋王,给他当就是。朝廷不是让我们去昆仑关接防吗?我们去,你放心,我的人也跟你走,刘文秀的人我去想办法游说,能带一部分最好。这么看,我们至少拉走二十多万人,这么多人马开往广西,据我所知,南明小朝廷就剩下几万老弱病残了,没什么战斗力,我们一去,还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艾能奇又道:“再者,将军你想想,广西一旦落入我们手里,往前就是广东,若是失利,往后就是南洋诸国,什么安南、占城、缅甸之类的,我们去那里建国,不也乐得逍遥自在?我听说,当年梁山泊好汉,那混江龙李俊,正是带兵出海,脱离大宋,成了暹罗国主,他能当得,将军为何当不得?”

只能说大西军一直跟清军在四川打仗,对于两广的局势不太了解,对于安南诸国的局势更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对于兴华军这股势力他们有所耳闻,但也仅限于有所耳闻,并没有放在心上,更不觉得这种小军阀能翻得起什么浪来。

只能说他们一直在云贵川转战,所以信息收集非常不及时,兴华军在云南的军事存在并不是十分强大,沙定洲进入四川之后也没掀起什么风浪就完了,后面就是十几万清军大兵压境,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清兵身上,自然就忽略了兴华军的事情。所以孙可望根本就没往那方面想。

听见艾能奇这么说,孙可望一拍大腿道:“高啊,二十多万大军,进可攻退可守,再不行,咱们下南洋逍遥快活去,建虏手再长,总不能追去占城、暹罗吧。”

这边孙可望跟艾能奇商议得眉飞色舞,那边李定国回到自己军中,却是愁眉不展,部下们围坐在他身边,他在前军当中威望奇高,而且身先士卒,所以很能服众。李定国忧心忡忡道:“当前清军大有席卷天下之势,中土大地,若有十分,已失其九,就剩下西南一隅,闯王血溅九宫山,老万岁中箭身亡,我们跟建虏有不共戴天之仇。大敌当前,如果想着自保,或者跟明军起冲突,只会让建虏渔翁得利,当务之急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联明抗清、联顺抗清,否则死路一条。”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李定国说得有道理。麾下大将冯双礼起身道:“将军,你说我们怎么干。”

李定国道:“当务之急,先要避清军锋芒,联合其他兵马,以图再战,明廷那边我们可以先不去招惹他们,比如先联络秦良玉、王应熊,然后湖广的大顺军残部,我们也可以派人去联络,对了,云南还有沐王府,这几家如果能拧成一股绳,未尝不能跟清军决战。”

冯双礼点点头,“既然如此,将军可以接受明廷晋王的封号,以明廷晋王的名义来要求沐王府、王应熊、秦良玉合作,再以大西军的身份去找大顺军合作,应该能行。”

李定国道:“那好,咱们就这么办。”

就在众人商议的时候,忽然有士兵来禀报,在李定国身边耳语了几句,李定国的脸色变了数变,众人意识到不对劲,立刻上前询问。竟然是艾能奇派人游说刘文秀的人说是要跟随大部队南下。如此一来,大西军残部可就要彻底撕破脸分裂了。

公元一六四七年四月底,播州一带的大西军一分为二,孙可望接受秦王封号,带兵十四万,联合艾能奇本部人马五万,刘文秀麾下人马一万,拔营南下,经过贵州,前往昆仑关。孙可望出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勤王军。

李定国带领本部六万多人按兵不动,与刘文秀剩下的四万人合兵一处,约十万人马,留守播州,遥领晋王封号,四处派人联络其他势力,想要整合兵马,意图在云贵川交界处与清军西路军决战。

而清军西路军也没闲着,干掉张献忠之后,豪格等人没有急于进兵,而是蚕食消化四川各地,等到一切准备好后,大军继续南下,消灭大西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8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