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烈火南明二十年

作者:青弋渔夫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91章 双方增兵上

书名:烈火南明二十年 作者:青弋渔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2

就在高衡跟众人交代这件事的时候,忽然,一名传令兵急匆匆赶来道:“大帅,云南紧急军情,军师请您立刻回统帅部协商。”

“哦?”众人都是一愣,这个时候云南竟然会有紧急军情,高衡不敢怠慢,跟众人告辞,立刻翻身上马,飞速赶回统帅部。

一进统帅部的大门,高衡立刻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氛围,只见赞画们抱着文书来来回回奔跑,显然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就连站岗的卫兵,脸上的表情都很严肃。高衡直奔二楼的作战室,一推门进去,就看见在谅山府的将领已经被成子龙全都叫来了。

包括宋志、张超、范玉、吴荣、阿木等人,全都在作战室内,成子龙和堵胤锡的面前放着一封文书,高衡能清楚看见旁边的红色信封,这在兴华军之中算是最高等级的急件了。

“怎么回事?”高衡开口问道。

众人回头,便看见了站在门口的高衡,成子龙拱手道:“大帅,出大事了,云南方向遭到清军攻击。”

“什么,在哪?”高衡急奔两步,来到桌边道。

成子龙指了指摊在桌上的地图,对高衡道:“这里。”

“永宁铜矿?”高衡一眼就看到了永宁府。

成子龙点点头道:“这是新训旅旅长郭俊良的报告,事态万分紧急,前些日子,清军前锋六千人从川南进入永宁府境内,烧杀抢掠,将香罗甸夷为平地,革甸司寨主木乃和香罗甸寨主五果都被杀死,押运铜矿的甘丹颇章大将巴山也险些被杀,部下几乎全部被斩杀殆尽,铜矿石也全部被清军截获。然后他们应该是从俘虏口中得到了永宁铜矿的消息,大军直扑铜矿,好在被郭俊良击败,杀敌近三千人,还杀死主将胡国柱。”

“是汉军八旗吗?”一听这个名字,高衡立刻问道。

“是关宁军。”堵胤锡接话道。

“他娘的,是吴三桂!”高衡一惊,清军兵分三路攻灭明廷,东路军和中路军已经被兴华军在昆仑关打得一败涂地,短时间内应该是没法作战了,但还有一支西路军从西北方向南下四川,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说明四川已经被西路军肃清了。

吴三桂此人后世人都知道,但凡看过鹿鼎记的,对吴三桂的事迹应该非常熟悉了。高衡明白,正常历史上,吴三桂就是云南王,包括后来反叛清廷,也是从云南起兵,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还真的纠结了不少武装力量,但是现在,他还没有拿下云南,如果郭俊良遇到的事关宁军的话,说明,西路军入侵云南的日子应该不远了。

而且以吴三桂此人的性格,都能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次损失了这么多人,还死了大将胡国柱,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高衡匆匆看了一遍战报,形势比他想的还要严峻,郭俊良的损失也不小,好在他已经调集剩下的两个营来支援,但未来,清军会出动多少兵力攻打铜矿,谁都不知道。关键,铜矿不是昆仑关,那里地势平坦,阵地只是建立在一个平缓山坡上,而且四周无险可守,更被动的是,郭俊良手上没有重炮,这种防御战跟昆仑关战役不是一个级别的,更何况郭俊良手下是一个新训旅,可不是昆仑关的兴华军老兵旅啊。

高衡的眉头拧在了一起,成子龙道:“大帅,永宁府虽然是云南边陲的城市,但位置至关重要,可以说,是从川南进入云南的门户,更重要的是,永宁铜矿现在已经吸引了关宁军的注意,这就等于吸引了清军主力的注意,说句不太合适的话,清军的注意力都在永宁府,反而是一件好事情。”

高衡一抬头,“军师此话何意?”

成子龙解释道:“按照三步走方略,云南将是我们兴华军要用心经营的地方,也是我们未来的大后方,如果清军大部队被吸引在永宁府,最起码就没有余力进行大规模破坏,我真正担心的是,清军若是不打永宁府,而是分兵多路从各个方向攻打云南,哪怕不是奔着消灭我们的军队去,只进行破坏,把云南打得跟四川一样烂,那云南就废了,对于我们再也没有任何价值。”

堵胤锡抿了抿嘴唇道:“是啊,大帅,从目前来看,云南有人口、有资源,还有茶马古道这样的贸易路线,我们不能失去云南。”

高衡负手来回踱步,他当然也明白云南的重要性,可是现在,如何保住云南,且不说谁都不知道清军会不会分兵,哪怕是不分兵,先打永宁铜矿,灭新训旅而后快,那新训旅又能顶住他们多久?

云南的兵力他知道,如果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个骑兵旅和两个步兵旅又一个炮兵营已经进入云南境内,连同原本的云南驻防军两个步兵旅,兵力不低于一万六千人,同时高平府的一个旅又一个营也能立刻北上增援,那么总兵力就是两万。

孟雄的土司旅也可以作为增援部队进入,那就是两万三千人,可是这两万三千人全部分配在云南各处,先不说集结的问题,就算是统帅部下达命令,也不可能全部集结,各地驻防怎么也需要一些兵力。能动的兵力最多就是两个驻防旅不动,剩下的增援旅和高平府的边境部队调过去支援,这样就要去掉六千人,最多就是一万七千人的兵马。

这一万七千人当中还要排除郭俊良的三千人,实际在云南境内能动的,只有一万四千人。

根据东路军和中路军俘虏口中获取的情报,豪格领衔的西路军兵马也不少,兵力同样超过十万人,并且从西北一路打过来,战斗经验极其丰富,毕竟他们的对手多种多样,所以这些人都是百战精锐,战斗力不容小觑。

更重要的是,跟昆仑关不一样,战斗一旦在云南境内展开,兴华军为了保证云南大部分地区不被破坏,只能在云贵川边境打这一仗,不能让他们深入云南腹地,可就拿永宁府来说,兴华军无险可守,如果继续后退,进入大理、昆明,那就相当于把云南的核心区给打烂了,这得不偿失。

若是野战,一万四千人跟对方十几万人拼杀,最后结果如何,谁也说不好。

高衡的大脑飞速运转,西路军必须打,不打,损害极大,既然已经打了东路军和中路军,西路军也要一并收拾了,打残清廷三大主力,至少能让他们消停很长时间。

猛然,高衡停下脚步,回头道:“增兵,不惜一切代价增援永宁铜矿,把永宁府作为跟西路军决战的地点,兴华军各路人马向永宁府运动,堵住西路军。”

“这!”众人大惊,这个战略实在是有些太冒险了,郭俊良的信件发过来,路上还需要时间,清兵是不是已经完成了攻击准备,谁能知道?光靠他一个新训旅,若是顶不住,永宁府瞬间丢失的话,调动云南全境的部队增援,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高衡道:“统帅部八百里加急,发令给郭俊良,让他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十天。”

“啊?”这句话一出,连成子龙都惊讶了,一个不满编的旅加上几千矿工,要守住永宁铜矿十天?鬼知道清兵会有多少人马来攻打?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高衡咬牙道:“我相信我们的战士,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他们要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永宁十天,坚决阻击清廷西路军往云南腹地推进。”

堵胤锡道:“大帅,即便如此,我们的增援又该如何?”

高衡看向范玉道:“范玉,你记一下,我做如下部署!”

范玉不敢怠慢,立刻拿起桌上的纸笔,开始记录。

“以云南新训骑兵第二旅,步兵第二、三旅,加新训重炮一营,火速变更驻防目标,从丽江、昆明、大理方向,三路并进,作为第一梯队加强永宁方向。以孟雄土司旅、高平驻防第四旅和重炮二营作为第二梯队,沿临安府方向,北上昆明,再进入永宁,同时,通知沐王府,组织一旅兵马,随第二梯队在昆明汇合,一起北上。以教导骑兵旅、炮兵教导营以及狼兵旅为第三梯队,立刻集结,火速进入云南。云南驻防旅全军不动,维持各地稳定,通知固始汗,出动骑兵,从朵甘思地区出动,袭扰川南,分散清军兵力。步兵教导旅做总预备队,一同北上。”

高衡一口气将命令说完,对范玉道:“范玉,你给我复述一遍!”

“是!以新骑第二旅,新步二三旅,新炮一营三路并进,加强永宁方向。以土司旅、高平驻防旅、炮二营作第二梯队,加沐王府仆从军一旅,从临安府北上永宁,以骑兵教导旅、炮兵教导营及狼兵旅为第三梯队,进入云南。驻防旅不动,通知和硕特骑兵袭扰清军侧翼,步兵教导旅做总预备队。”范玉重复道。

成子龙已经感受到了高衡不可动摇的信念,这一仗势在必行,他开口道:“我补充一点,谅山府新训炮兵已经成型,建议加强在总预备队!”

“嚯!”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等于是把兴华军的家底都给全部拿出来了,要知道,炮兵一共就两个旅,骑兵也是,竟然全部拉去云南境内,这么一算,留在家里看家的部队就剩下几个还没装备四四式的新训旅了,连教导旅都全部拉上去了,如果这一仗出现任何闪失,将是兴华军所不能承受的。

从总兵力来看,一二三三个梯队加起来达到两万七千人,算上郭俊良自己的兵马,就是三万人,总预备队一个步兵旅一个炮兵旅又是六千,还通知固始汗的兵马出击侧翼,这样一来,几乎出动了四万人的兵力,要知道,整个兴华军扩军之后也才八万人,这其中还有驻扎在琼崖和壕镜以及广西、云南境内的人马,算起来,几乎是将能动的兵力全部抽调空了。

高衡又道:“三个梯队,阿木、吴荣,你们是老搭档了,第三梯队就交给你们了。”

“得令!”两人对视一眼道。

“宋志!”

“末将在!”

“你和景冲也是老搭档了,第二梯队,交给你们!你立刻出发,到了高平就跟景冲一起北上。”高衡抽出一支令箭,递给宋志道。

“请大帅放心!”宋志接过令箭道。

“张超!范玉!”

“末将在!”

高衡走上前,拍了拍范玉的肩膀道:“你当亲将的时间太久了,该出去历练一下了,张超在昆仑关一战中表现突出,第一梯队主将非他莫属,你当副将,多看多学。好在你们的任务最简单,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支援郭俊良的主战场,一直坚持到后续部队到达为止。”

从任务分配上来说,虽然第一梯队是第一波次的兵力,但实际上,第一梯队的任务最简单,他们不需要随机应变,就是直接支援郭俊良,因为即便郭俊良能顶住十天,估计也要付出惨重代价,高衡决不允许兴华军被成建制消灭一个旅,所以第一梯队一旦到位,就要对清军展开反攻,挫败对方攻势。

反而是第二、第三梯队任务艰巨,他们要根据战场形势随机应变,找到清军的薄弱环节进行打击,最好是能将清军分割打散,打几个歼灭战,最大程度消灭清军的有生力量。

范玉问道:“大帅,那总预备队?”

高衡道:“除了本帅之外,你认为还有谁更加适合做总预备队的领兵主将?”

“这?”范玉有些犹豫,生怕高衡又要上前线,上次高衡死里逃生,已经把大家吓了个半死,这一次恐怕。

高衡道:“不用担心,本帅去,是因为要协调各方,我们的部队里各部人马都有,所以我要亲自坐镇。至于一线冲锋,你们放心,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不会上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8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