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作者:姜阿山小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章 大明开疆,自今日起!黄子澄的党羽!

书名: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作者:姜阿山小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7

“此举或有不妥之处,是否廷议之后,再行决定?”

“如此大力削减宗室待遇,只恐那些手握重兵的藩王会心生异心。”

“此议关系重大,还是多议一议为好。”

百官先是议论纷纷,很快便有人站出来进言。

“太孙殿下,下官以为放开宗室的限制,让宗室子弟可以自由经商,能随意从事任何谋生的职业,此举不妥。”

“宗室子弟身份地位特殊,朝廷官员难以管制。”

“若放任他们随意行事而不加以管制,则他们当中,必定会有不少人仗势欺人。”

“如此必将极大地损害朝廷的威望,皇室的颜面,还望太孙殿下三思。”

他没有直接说让藩王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事不妥,而是抓住准许宗室子弟自谋营生这一条。

很显然是深得官场“声东击西”的精髓。

众官员纷纷附议。

“是啊,地方官府肯定管制不了那些宗室子弟。”

“朝廷有议亲议贵的制度,这合乎礼法。可若放任宗室子弟与民夺利,犯事后再议亲议贵,那老百姓会如何看待朝廷呢?”

“此例一开,后患无穷啊!”

也有人站出来反驳道:“你们吵什么?这是陛下的旨意,又不是太孙殿下的决定,你们在太孙殿下面前吵有何用?”

其实众人心中都明白。

虽然圣旨是皇帝下达,但这件事,必定是太孙殿下的主意无疑了。

可毕竟明面上不是太孙的令旨,支持朱允熥的人,当然也可以用这一点来反驳。

朱允熥淡淡微笑,待众人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下去,方开口道:“大家所言,不无道理。”

“但从前对宗室子弟难以管教,是因为缺乏惩罚他们的手段和措施。”

“除非犯了滔天大罪,否则,一般的事情,朝廷轻易不会惩罚,也不太好惩罚。”

“爵位不可能随便撤销,对宗室子弟动刑也有失朝廷体面。”

“大多数就是训斥一顿,宗室子弟自然有恃无恐。”

“可如今宗室制度改革,便不一样了。”

“再有犯奸作科,欺压百姓者,削爵。”

“犯一次,削一次,亲王降郡王,再犯降为镇国将军,三犯降为辅国将军,一直削到平民为止。”

“依本宫来看,应该也没有什么宗室子弟,会蠢到一直犯事吧?”

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

众官员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竟是说不出反驳之言。

没错。

如果一犯事就面临被削爵的惩罚,那宗室子弟确实会谨小慎微。

地方官吏也很容易对他们加以管制。

“太孙殿下言之有理,我身为宗人令必定对宗室子弟严加管教,该削爵的,绝不含糊。”朱棣站出来支持。

官员们说宗室子弟犯事难以管教,不就是在等于说他这个宗人令管教不力吗?

朱棣当然要站出来为自己正名。

何况,朱允熥所制定的新宗室制度,对其他藩王和宗室子弟自是十分不利。

但对他朱棣来说,却未见得。

毕竟,如今他身为宗人令,两个儿子一个管着税务司,一个管着大明制造局。

怎么看建功立业的机会都比别的藩王儿子大得多。

封铁帽子亲王,赐世袭罔替的爵位,虽然明显是朱允熥拿出来的诱饵,但朝廷还是总要封几个的。

要不然,怎么激励人心呢?

毫无疑问,他朱棣的子嗣是最有可能被封的。

朱棣当然也就不会反对新的宗室制度了。

“太孙殿下,若藩王需要建功立业,才能获得世袭罔替的爵位,他们必定会发动对外战争。如此则朝野再无安宁之日。”

终于有官员直击要害,说出了自己心中最为关心的事。

有人带了头,其他人也就不再遮遮掩掩。

“是啊,这岂不是鼓励藩王肆意对外用兵吗?”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切不可轻启战端!”

“如今天下已经一统,四海升平,朝廷又准备对谁用兵呢?”

“若天下尚未统一,用兵自是无妨,我等也会全力支持。可如今大明已经统一天下,岂能再轻动刀兵?”

“化外蛮荒之地,与我大明隔山隔海,得其地其民,皆不能为我所用,得之无益!”

“征战不休,百姓不得安宁,大明江山亦会不稳!”

“此旨意虽然本意甚好,但所造成的后果,却难以预料。”

“太孙殿下三思啊!”

“太孙殿下,还是请陛下收回旨意吧。”

朱允熥端起桌案上的茶,喝了一口,很是淡定地听他们说着。

足足过了一刻钟,众官员才终于不再说了,都将目光望向上首的朱允熥。

“说得没错,新的宗室制度,就是鼓励藩王和宗室子弟为国建功立业,开疆拓土。”

此言一出,众官员顿时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太孙殿下这是连表面上的掩饰,都干脆不要了吗?

“但你们至少有一点说错了,那就是蛮荒之地,虽与我大明隔山隔海,但对我大明,却并不是完全无益。”

“要不然,本宫此次出征,为何能带回两千万两白银呢?”

“更别说,后面还有每年的进贡收益。”

朱允熥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笑道:“我知道你们担心朝廷穷兵黩武,会使百姓不堪重负。”

“正是!”一名白发苍苍的官员出列道:“国虽大,好战必亡。”

“太孙殿下出征倭国,得胜归来,自是天大的好事。”

“可若因为一场胜利,便骄傲自满,让大明从此走向无休无止的战争,那却是万万不可之事。”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君王应怜惜百姓民生,不能为了建功立业,便不惜民力,肆意驱使百姓征战四方,此中教训,自古以来便比比皆是,还望太孙殿下三思!”

其他官员也纷纷出列。

“还请太孙殿下三思!”

“还请太孙殿下三思!”

“还请太孙殿下三思!”

朱允熥淡淡一笑:“本宫知道你们的担忧,但本宫告诉你们,本宫并不打算扩军备战。”

“相反,本宫已决定,将裁军百万。”

此言一出,下方所有人再度愣住。

不是要开疆拓土,要远征周围蛮夷诸国吗?

怎么又变成裁军了?

“你们觉得开疆拓土,征服蛮夷,就会让我无数大明将士马革裹尸,埋骨他乡吗?”

“本宫告诉你们,你们错了。”

“本宫此次出征,荡平了倭寇,收复了台湾,也征服了倭国,但是,我大明海军将士,没有一个人战死沙场。”

“本宫将他们全部都带回来了,一个人都不少。”

朱允熥铿锵有力,振聋发聩。

众官员皆惊讶万分。

此前虽然看过战报,但除了第一场在翁山县剿灭倭寇的战报之外,其他的战报上,都只说取得了什么战绩,有哪些收获,却一直没有提及大明海军伤亡多少人。

他们猜到大明海军的伤亡一定很小,却没有想过竟然连一个人都没有战死。

“如今我大明有一百八十多万军队。”

“本宫认为,大明只需要精兵强将,不需要这么多的冗兵冗将。”

“大明不会穷兵黩武。”

“大明即使要出征海外,亦不致发动几十万人的远征,更不会让太多我大明的儿郎埋骨他乡。”

“本宫只会派少量的军队,便如同出使他国的使团一样,去巡游世界各国。”

“本宫这样说,你们满意了吗?”

场中鸦雀无声。

众官员都还在消化这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消息。

裁军?

太孙殿下竟然要一边对外扩张一边裁军?

这……

如果是以前,他们一定会觉得这太过于离谱。

怎么可能在发动对外战争的同时,又进行裁军呢?

但想到大明海军所取得的战绩,又觉得合情合理。

若大明每一支军队都拥有大明海军的战力,那大明确实不需要这么多的军队。

如果只是派遣小规模的军队远征,他们也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太孙殿下英明,下官再无异议。”

当下迅速有官员转变立场,表态支持。

“下官也无异议。”

“下官亦无异议。”

很快,众官员纷纷改口。

对于裁军的事,朝堂上绝大多数官员都是支持的。

要说反对,也是那些手握兵权的勋贵武将。

但他们本身就是朱允熥最坚定的支持者。

虽然心里对裁军感到忐忑不安,却也不可能在此时反对他的决定。

“既然没有异议,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令礼部将诏书诏告天下。”

“今日天色也不早了,大家都散了吧。”

朱允熥挥了挥手,令众官员尽皆退下。

这时,之前来传旨的公公,又回到了皇宫。

“陛下说了,倭国不过是蕞尔小国,国主又岂能妄称天皇?以后应改称‘大王’。”

朱允熥愣了愣。

大王?

那岂不是天皇两字去头?

挺有寓意的啊!

倭国的头顶上还有一片天,那就是大明。

大明的天子,才能称皇帝。

倭国的国主,可不就是大王吗?

“皇爷爷还有什么其他的指示吗?”朱允熥问道。

“陛下让奴婢将足利义满押回来了,令严加审问,看大明还有没有其他人和倭国勾结。”

他走到近前,压低声音,道:“奴婢觉得,黄子澄也应严加审问,他在朝中,必然还有同伙。”

“只有将那些人都揪出来,太孙殿下执掌朝政才会顺畅无阻,再无人敢与太孙殿下为敌。”

朱允熥眼前一亮。

对啊!

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掀起大案,铲除敌手,这一直都是老朱的拿手好戏!

之前的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杀得人头滚滚,也让洪武大帝的权威彻底巩固。

眼下的黄子澄,不正好可以加以利用吗?

谁反对自己,谁反对即将要推行的种种新政,谁就是黄子澄的同伙!

妙啊!

黄子澄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只要一公布,必定会引来天下声讨。

那谁是黄子澄的同伙,朝中和地方还潜藏着多少与倭国勾结的人,可就要好好查一查了。

反对税务司征税的地方豪绅,或是裁军时故意对抗朝廷的将领,再或是其他和自己作对的大臣……

没错!

这些人必定是黄子澄的同伙,是与倭国勾结的大明叛徒!

朱允熥喜不自禁,当即开始盘算起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2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