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香祖

作者:不问苍生问鬼神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605章 诡异的平静

书名:香祖 作者:不问苍生问鬼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42

好嘛,就是一个古董不知何故在天庭宝库里面放得久了,无人知其妙用,堂堂道尊也不在乎这种东西,就被底下人翻出来,当成协议之中所提及的支援宝物送到这边。

毕竟他此前和赤云子商谈的框架协议当中,是要天庭力保香道传承的。

从天庭的角度,这也算是一种投资,希望前期的保护能够换来今后的反哺。

但天庭宝物并非应有尽有,为了保住结丹境界的慕青丝和池英庭,以及筑基境界的聂英智,舒长生等人破费不少,就难免动起节省的心思。

反正李柃天纵奇才,能自立一道,修成元婴,甚至对付得了化神大能的残魂,多一件法宝少一件法宝也没有什么打紧。

不过李柃倒是生出几分兴趣,因为听使者所言,那位大圆镜智法王恐怕也是类似郝道人,橦道人的香道前辈,早在古修时代就已经对香道有所运用。

香材宝物自古以来就有,即便不成体系,也总会有那么一些得天独厚之辈自然而然的踏上此道。

李柃是今夕之香道始祖,功在体系,创立香魄学说,使之为大众所用,但却并不意味着,所有香道神通和法宝诸物都源自于他。

别人若是曾得香道机缘,也可以创立一些相关功法,祭炼宝物的。

李柃想起绝尘香,空谷幽兰二宝,饶有兴致的看向此物。

“自成一界,统摄诸香”

他把精神探入其中,果然其内幽暗深邃,如同一处人造的小洞天,非常之奇特。

不知为何,此间情境令他不由自主想起神国法域,也是类似混沌虚空,介于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存在。

然而此间并无香魄,也无香火,李柃神识搜遍各方,都不见有丝毫神力的迹象。

使者似乎也有些心虚,解释道:“此物已经放置了不知多少年,就算曾是一方神国,也早已经破败,不过我曾听闻道友有积香之法,龙火香供养护法神龙,山门香韵流风充盈于野

嗯,蓄养个几百上千年,应该会有所有所改观吧”

唉,实在编不下去了。

这位使者是个厚道人,说着这些话,自己都感觉脸红,忙解释道:“这些东西都是天上司库仙官精心挑拣的,具体什么情况,怕是得想办法传讯上天才能得知。”

李柃道:“无妨,我慢慢再看就是。”

那天庭司库究竟是怎样的想法,李柃也无从得知,不过,他见此物,倒是隐隐生出几分好生利用的想法,不像这名使者那么不看好。

如若心中那个想法成立的话,这件法宝,或许不像表面看来那么无用。

古修大圆镜智法王,想必也不会是无聊之辈,平白无故的采用能拘一界的上好材料来炼制这种东西。

使者道:“除此之外,就是封赏与受箓了,不知李道友你是否对天庭仙官神职诸事有所了解受箓意味着名登天曹,灵入天书,但你等原先不在仙门,是从草莽投靠过来的,当为太乙散数,只有实权,无衔无职。”

李柃道:“我知道,如今是玄天当道,只有玄洲三宗才能证大罗道果,其余仙门修士皆为太乙。”

使者道:“不错,不过大罗也好,太乙也罢,都只是一个名号,所持者皆为玄天权柄,本质并无高下,有的只是职责之别。”

李柃嘴角微翘,不置可否。

这里面的门道可玄妙了,哪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

但他有自知之明,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划,这里不去争什么,也没有必要争。

使者继续道:“所以,阁下与尊夫人或可得授太乙散仙,依例听调不听宣,不用上天禀奏,入朝参拜,不必名录仙籍,亦不当值效劳”

他说到这里,都忍不住露出一丝难忍的羡慕之色。

虽然李柃等人在天庭的前程基本上就是个太乙金仙到头,但说实话,已经是羡煞旁人了。

自古以来,天庭就有着大量各路力士,役使,天兵

这些多为五虫精魄,各类妖魔精怪亦可修炼成仙,甚至招安受封。

也有凡民百姓修有功德,得一丝气运庇护,真灵辑录,从而转生天界。

这里包含了从仆役到普通平民级别的天界子民,亦是最底层的基石。

再往上,各殿各府功曹,星宿,天官,神将之流,哪怕是个不入流品的芝麻小官,也是中层了。

这是神灵和仙官的阶级。

但这依旧只能算是个散仙,编制并非每个都有,要到金仙一级,才算是入了正轨。

当中各路人马上天受封,往往就是走的太乙途径,李柃和慕青丝这种路数的受封太乙散仙,未来升到金仙顶格,算是正常程序,再往上,就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了。

他毕竟不是玄洲仙门真传,不知何故,真名又脱了籍册。

但,仙人和仙人也是不同的

散仙这个阶级差距极大,各路豪杰修为实力,身份背景,发展潜力不一,有着云泥之别。

就好比李柃这样的,摆明了就是天庭重点拉拢的对象,封为散仙不过是个名分而已,真要论起权势地位,还有实际的好处,给个大罗金仙都还不见得能比呢

“至于受箓也没有什么实际职权,但有一点,可能会授予你某部天兵天将的统辖之权,亦或能在地面上调度天神地祇,为抗击魔道所用。”

李柃听到,瞬间就懂了,这是类似老祖赐给自家夫妻的东西。

说实话,黄云真人绝对称得上是胆大包天之辈了,堂堂天庭职权,统兵信物也敢这样私相授受。

这要是换成无名无分的小仙官,随意把仙箓交给亲人,时不时的偷跑下界,护卫宗门,斩仙台上都不知走了多少回了。

有时候李柃都忍不住想,那位或许还真没有苛难老祖,是老祖自己把自己作上天去的。

但是奈何黄云真人天资高绝,潜力巨大,天庭又正是用神之际,仍然还是会受重用。

而且封神之后,她也明显有所收敛了,这从上次见面就看得出来。

但这一次的受箓,是天庭给予仙门的便利,方便他们这些大修士掌管地面事务,以及号令正道群雄,整合资源。

这是正规流程的授予,大有文章可做。

于是他问道:“调度天神地祇能够调度多少”

使者犹豫了一下,道:“具体的我也不知,到时候天庭法旨下来,您再看吧。”

李柃点点头。

也对,现在还不是时候。

当下,使者就把一张巴掌大小,尺许来长,呈现褐黄之色的仙箓交给李柃。

这种东西,天庭应允之时,一张就能调动亿万雄兵,征战三界,莫敢不从,不应之时,根本废纸一张,揣在兜里都嫌太硬。

李柃也没有太在意,这必定是根据未来局势的具体情况而变化的。

使者笑着拱了拱手,道:“接下来,就是等待诸事交接正式定下良辰吉日,封禅祭天了,顺带也是向修仙同道广而告之。”

李柃道:“正好我晋升元婴还未邀请各路修士共贺,就趁此机会大办一场吧。”

随着时日推移,仙门各方与积香宗往来愈发频繁,相关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在这十年间,此事知之者甚少,各方也不会无缘无故去卜算积香宗,探知李柃动向。

但随着风声传出,难免有大能高手算上几卦,顺带推演一番天下大势。

结果愕然发现,天庭的触手不知何时就伸到了大海上,而且下手精准而快捷,抓住积香宗扩张的机会,打了个快船。

李柃也深谙宗门发展需抱大腿的做法,往昔借助金钱会之力崛起成长,如今一下攀上高枝,将要成为仙门正道

北霄岛,尚家族地,尚长老看到总会那边传回来的密讯,方才惊觉此世。

一时间,不免瞠目结舌,有种不知所以的茫然之感。

“竟然都已经到这一步了吗”

“老祖”尚玉仙忍不住道,“总会那边怎么说”

尚长老叹了一声,无奈道:“还能怎么说,当然是静观其变了”

但就算对总会应对有所不满,她也别无办法。

因为从她视角来看,李柃两百年前都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后起之秀,短时间内兴建宗门,培育弟子,发展香市,虽可称是野心勃勃,但却对金钱大道,对金钱会毫无威胁。

相反,他还有不小价值。

也正是因为如此,金钱会才要下本钱去支持与扶持他。

此后的诸事,验证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李柃一口气结丹成婴,已然成为大海上举足轻重的真正巨头。

原本以为,他和他的积香宗发展到了那般的地步,也该是时候暂时消停,好好谋虑一番积攒底蕴的事情了,但却没有想到,转瞬功夫,立刻攀上天庭的高枝,成为仙门正道。

“他这一次,可以算是彻底腾飞了,仙门能够看得上的人物,必定也有不小晋升可能,未来当真前程可期

至于积香宗,同样会有更多结丹,元婴陆续涌现,就算他们自己出不起培养英才的资粮,天庭也能帮它凑出。”

尚玉仙道:“这样一来,与金钱会的关系岂不是就要退居二线”

尚长老道:“虽有不甘,但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

她说到这里,不禁瞥了尚玉仙一眼:“这还不都是怪你,早就告诉过你,这等潜力英才要抓紧在手,两百年过去没点儿给我争气”

尚玉仙:“”

另外一边,玉琅山内,席元林,朱天祥,聂镛等人也颇感头疼。

“李长老竟然在谋求加入天庭,还想把那天神地祇的体系引入烟波国”

“这万一要是给他们办成,西海究竟还是谁人之西海,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这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继续追随也好,跳出来阻止也罢,想来都是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

修士常常有洞中方几日,世上已千年之感,对寻常事物的变化发展漠不关心,但关涉到自身利益和未来格局之时,也是相当敏感的。

这份密报是金源岛那边直接发过来的,虽然没有直接指点要怎么做,但是言辞之中的一些东西,也已暴露各位大长老倾向。

“总会的指示是,勿近勿远,勿亲勿疏,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怎么个静,怎么个观法,又想要什么变化”

“唉,说实话,我也不明白,但想来李长老堂堂元婴,根本不是我等所能谋算,除了静观其变又能怎么样”

几人谈起,都是一脸的生无可恋。

他们太难了。

不过,几人言语之间还有一个未尽之意。

谁都不曾说出口,却又彼此心知肚明的是,大海上除了商会和他积香宗,以及另外好些扯不上联系的旁门左道与草莽江湖势力之外,还有另外一大巨头正在谋求入局。

它就是天庭的死对头,冥宗

静观其变的意思,并不是说要商会自己的人去做些什么,而是好生观察冥宗动向,看其将会怎么应对。

此前就有冥宗势力试图渗入北海,挑起动乱,而后又是水魔宫之变。

他们不可能坐视天庭发展壮大,不断招纳仙门正道。

巨擘大能们应该还没有把目光投下,真正重视起来,但具体办事的大修士,元婴阶层的人物,应该都已经有所警觉。

真要有所应对,也就是在近期了。

积香一一六年,北海,却罗仙府。

李柃回到了此间,即刻发布公告,邀请四方,暨与仙门正道的同盟道友正式会晤。

他们将趁李柃庆贺晋升元婴之时来此议事,决定未来同盟合作之规制。

积香宗毕竟是新崛起的后起之秀,各方面底蕴远不如他们,是否需要扶持,如何协调利益,都得具体再看。

这种事情,天庭也没法直接插手,不能指派任何一个宗门无偿输血,或者把积香宗晾在一边丝毫不管。

那都不是成熟理智的做法,也会让这个同盟失去存在的意义。

当中的协调,是重中之重。

相比之下,庆贺晋升就真的只是一个由头和借口,在尘埃落定之前掩人耳目。

当然,众人也都没有指望能够瞒过冥宗,都在内紧外松,严肃以对。

但让李柃和正道各方都感觉有些意外的是,整个大海一片风平浪静,根本没有任何针对动态发生。

就仿佛,对方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就算知道,也暂不在意,只是令弟子门人蛰伏,令高手潜隐,继续伺机谋事。

这并不足以令人安心,反而像极了暴风雨前的平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48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