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香祖

作者:不问苍生问鬼神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05章 天地人香

书名:香祖 作者:不问苍生问鬼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42

“人香略有所知。”

李柃听到妱夫人的问题,略感意外,但却还是很快回答道。

妱夫人道:“就是不知你所知之者是否和相同,你不妨先说说看。”

李柃道:“言及人香,就不得不提及天地二香。”

妱夫人道:“何谓天地二香”

李柃道:“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又云,至敬不享味贵气臭也,香之有灵,亦有其魄,取其务虚之一面,概而论之,是为天香。

此种多是敬神,祭天,通达神明之境,重其神意与灵魄者。”

妱夫人闻言,面露些微疑惑之色:“你这说法,我似乎未曾听闻。”

李柃道:“这里有先贤之言,有我自己归纳总结,或以天地人三才归纳之,一己之见而已,让夫人见笑了。”

妱夫人道:“一己之见,丈量现世,也不失为格物致知之法,你继续说。”

李柃道:“地香者,多为地上草木矿物,花,草,叶,实,诸般妙树之香,究其根本,都是来源于大地灵蕴,还有洞天福地的出产,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香料。”

妱夫人恍然大悟:“这是务实的部分,虚实之间,果有道蕴。”

李柃道:“确实如此。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人香兼具虚实阴阳,乃是诸香之中最为神妙者。

它在虚可为精神意志,诸般情感所催生之香魄,在实可为肉身腺素,血肉道果,包含着精神与身体诸般变化,亦可沟通天地之理,变化无穷。

其实此前的动物之香,譬如麝香,甲香,应该也可以归纳到这一类,而非是地香一类,因为修仙界中,妖族也有人形道体,这里的人不是狭义上的人族,而是广义上的人类,人形道体。”

妱夫人听了,妙目生辉,惊喜异常:“你所言者远比我想象的要博大精深得多,我都没有想过此间竟然会有如此的道理。”

“哦那不知妱夫人口中所言人香是指何物”李柃问道。

妱夫人这时候已经不敢再把李柃当做普通小辈看待了,至少在香道一途,李柃生而知之,掌握着他山之石的千年底蕴。

于是不再作引导式的考校探问,直言相告道:“我方才想要说的,其实是人身所带之异香,也就是你口中偏重于实际的一小部分。”

李柃点了点头。

用他的理解,就是涉及到内分泌的体脂体味之类。

修士肉身有诸般神异之处,通过功法锻炼,调和阴阳,再以五行灵气酝酿之,完全有可能修出身带异香之体魄,进而产生人香。

也有得天独厚者,天生就拥有着香气,能够向外界散发出某种独特的信息素。

眼前的妱夫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体中带有异香,闻之令人心浮气躁,似乎带着不弱的魅惑之力。

这也亏得李柃定性够足,而且能够掌控香魄,才能心平气和的与之坐而论道,否则的话,在她面前连控制自己心绪都无法做到。

这种东西并非只能用在不正经的用途,譬如老虎以尿液标记领地,其他野兽闻了就要瑟瑟发抖,不敢靠近,当中的气味是能够激发许多本能反应的。

有些气味带着魅惑,有些闻到就令人恐惧,有些恶臭得让人远远逃离

武道之中,不乏模仿动物动作的拳术,香道之中,自然也不乏这类模仿天地自然的东西。

掌握了这种原理,甚至有可能酝酿出闻到就心生好感,潜移默化改变心意的香气。

李柃想到了自己的惜生香,这时候他才恍然大悟,那似乎就是一种人香,值得深入挖掘。

妱夫人笑言道:“相信你也已经有所察觉,我身上就带着异香,但这并非是修炼而来,而是天生所拥有。

此物曾经给我带来不少好处,但麻烦同样有之,尤其是在天发杀机,劫数临近之后,更兼天人感应之变化”

李柃听到这里,不由得微微一怔。

他想起了自己两次历劫所曾闻到过的腐尸臭和烧骨臭。

妱夫人绝不会想到,李柃年纪轻轻就已经渡过天劫了,犹自述说道:“实不相瞒,我曾经得到过一卷前辈高人所传的秘籍,言及更改体香,灵蕴修身,驻颜延寿的法门,但当时我只言其一,未言其二,当中驻颜延寿的原理和渡劫有关

那种香,可以消弥自身劫业,从而消灾免难,无有灾劫”

“什么”李柃闻言,大为震动。

妱夫人看着他,郑重说道:“这是真的,它的名字,就叫做绝尘香”

此香我也未曾掌握,甚至苦参多年都没有多少头绪,正需要像你这般有本领的人协同参研,倘若有所得,你我可以共享此物,也算是各得其所了。”

妱夫人在这里算是给李柃画了一张大饼,而且还是非常美味的大饼。

至于能否真的炼成那种人香,就得看天意了。

李柃问道:“不知可否借秘籍一观。”

妱夫人正有此意,从袖中取出一份玉片裁成的册子,放在桌上,李柃神识探入其中,飞快阅览起来。

这秘籍记载的内容并不多,但是资料非常详实,似曾有人因着机缘际遇研究过类似之物。

留下这份册子的前辈高人自称郝道人,他似乎也拥有着一种感知香魄,神念驱动的能力,但和李柃这种观想气味,具现香质所不同的是,他只能针对特定的一些香魄,譬如实化之香进行操作。

如若说李柃所拥有的是毫无限制的全属性香灵根,他所拥有的,应该就是有所限制的单属性灵根,差异还是不小的。

不过虚实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位郝道人还是借由身上腺素和诸多元气,炼制出一种可以驻颜益寿的异香。

自得此香,郝道人便终年不病,无灾无痛,一直活到了三千六百岁才寿终正寝。

然而在这份自传式的记述中,那位郝道人也无从确定自己炼就此香的原理和详细过程。

这是他个人一时的造化,因为足够奇异,被记述下来。

但却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得以复现,甚至在门人弟子那里得以推广。

而且郝道人是在道龄二千多岁之时才成功在自己身上炼出此香,免去了三千岁时那场天劫的大部分威能,只得一次实践机会而已。

李柃看得大皱眉头:“一直以来都没有人成功重现过不会是虚无缥缈的传说吧”

这般的记述,或许很符合此世中人胃口,也很有吸引力,但是可重复性实在堪忧。

孤证不立,郝道人此人是否确有其人,都值得怀疑。

妱夫人道:“我认为这份秘籍还是可信的。因为我一千多年以前偶然获得它,断断续续加以参研,发现郝道人生平事迹都是真的,相关之事也有别人书谈笔录可以佐证,故而绝非神话。

相关籍册,秘录,我都可以借你参阅,需要用到的宝材也可以商量,能够提供的尽量提供

我唯一要求就是,尽你所能重现这种人香法门,无论最终得出何种成果,都不失为一场造化。”

李柃闻言,忙道:“妱夫人所托,晚辈定当尽力完成,只是此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还得等我先理清头绪,再来努力。”

妱夫人笑言道:“无妨,来日方长。”

说着吩咐红鱼道:“去给李公子收拾一座独院出来,今后无论我在与不在,都可自由出入此间,随意常住。”

又对李柃道:“我有时候会离开这里外出访友,亦或入海眼采集灵材,你就当是在自家一样,不必客气。”

话是这样说,认真就输了,李柃曾被一百几十人许诺过请吃饭,至今还没吃上几顿。

而且月沙岛距离此处足有四万余里,往来飞遁一次就得花上十日,以凡人思维,这也足够远了。

但李柃早已知晓,修士的时间观念迥异于常人,探亲访友,往来出入什么的,一去就是数月,待得洞府灵药成熟,或者泉眼之内灵泉可取,才回去一趟,这也是一种自在逍遥。

她如此说,倒也算是人之常情。

接下来李柃便在此间小住了几日,开始研习经典,辨识灵材。

妱夫人所拥有的条件,的确是如今的李柃自己无法比拟的,且先不提那些灵材珍宝,各种各样的奇异事物,单只府内的藏书就让其大开眼界,有种进了宝山的感觉。

只可惜,就算以修士的神识和脑力,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尽数将其化为自身的知识,只能一本本的慢慢参阅。

李柃曾经对尚玉仙吐露过自己心志,阐述香道立道之论,要把天下香材,香方,香法,香绪,香器尽皆收纳,化为根基。

这些东西绝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前辈高人早已有所涉猎,甚至有过深入研究的。

此世香道的状况是零散凌乱,不成体系。

因为香材香料是客观的存在,早就已经有修士进行过探索,获得相应的知识,甚至将其成功运用到修炼之上,化为神通法术。

但做这些事情的往往只是草莽散修,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闲暇之余随意为之,只当作是琴棋书画一般的消遣。

就连妱夫人这样的结丹真修,真正主修的道途也是法道,而非香道。

她搜罗资料,香材,不过是出于兴趣而已,研究绝尘香也是为了驻颜益寿,以及避劫消灾,本质上和炼丹之类没有任何区别。

这样的修士只能算是兼修此道,大多都对香道的术用感兴趣,并不曾真正深入其根本。

而且李柃很快就发现,妱夫人给的这本秘籍和她自己的研究方向似乎都有不小问题。

此世中人修炼多赖天赋,讲究的是灵感和机缘。

这有些像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能够掌握的可以掌握的很好,不能掌握的,始终无法强求。

一旦涉及到自身毫无天赋的领域,往往就会不得其法。

这并不是愚蠢,而是思维习惯和生存方式所导致的差异。

妱夫人太迷信这本秘籍之中所提及的方法了,乃至于按照前辈高人所言按部就班的攒集灵材,调和香方,一板一眼的照足来做。

但是她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又或者就算注意到,也始终无法解决,那就是她的天赋与条件和那位古修前辈郝道人截然不同。

这有些像是刻舟求剑。

郝道人偶有所得,赶忙在舟船之上做个标记,以供后人求取。

这样除了明确知晓这段河流之中掉落了一把宝剑,其实并没有什么作用。

结果一个敢画,一个就敢信,真的当成秘籍来修炼了。

李柃这几日间和妱夫人多有交流,发现她似乎对此也有所察觉,但却并不在意。

这种态度实在太不严谨了,根本就不该是道途研究所应该拥有的。

李柃姑且将其称之为摸鱼式研究,又或可称是打枣,有事没事打上几竿子。

但还真别说,修仙界中的许多神通法术都是这样得来。

有时候大能高手一个心血来潮,就能胜过凡人工匠百年的苦心孤诣,这种事情,简直说理都没有地方说理去。

只可惜,人香之道关涉因果灾劫,早已不是等闲小术可以比拟,一般的修士他也研究不出来。

历史上或有人接近绝尘香这一道果,但也未必像郝道人那样重视,特别留下秘籍传承。

李柃看这种秘籍,那叫一个头两个大,好在他前世就看过不少水平良莠不齐的古书,也习惯了这种天马行空的记载方式,尝试将其归纳整理,逐渐理清头绪。

“这份秘籍对我而言颇有意义,但却又不能尽信

这个郝道人摆明了就没有什么科学素养,自己又是草莽散修出身,不好读书,也不求甚解,只是空活数千年的老前辈而已

真正有价值的,还是他确认了有这么一个成果在,如同在黑暗之中点亮明灯,告知我方向

他所拥有的经验之谈也是可信的,这种感知香魄的能力和我的能力有些相似,或可忽略刻舟之举,效仿他泛舟河上”

李柃渐渐决定,利用自己闻香天赋和感知香魄的本领,自己寻找道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04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