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香祖

作者:不问苍生问鬼神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452章 五年之后

书名:香祖 作者:不问苍生问鬼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42

“殿下,恭喜啊,又一场大捷,乌石寨拔掉了”

“哦,乌石寨拔掉的话,那就是到马头山一带了”

“不错,这是因功受赏的名单,还请过目。”

古越城,王府递了上去。

那是来自于统军大帅张玄文的汇报,他总结多方战果,开出一份功臣名单,初拟封赏事宜。

赵崆心情不错,也就笑着看了一遍,全部照准。

周济提醒道:“这次又有几名香道弟子受封方士,传香道内,人才济济啊。”

赵崆道:“依你之见,为何香道弟子总能如此优秀”

周济道:“我曾了解过,香道弟子不但在香道一途有造诣,本身也是博古通今的实干之才,这大概和积香宗的教育有关。

说起来,积香宗作为北海新贵,能够发展得如此之快,也是靠着人才而兴,其祖李真人座下九大真传皆为北海名流,都是足以独当一面的人物呀。”

赵崆闻言,顿时就生出了几分兴趣:“哦积香宗的教育”

周济道:“是这样的,他们将学业分为基础,高等,师范多个阶段,优秀者方可为人师者,进入内门”

周济和香道往来,不可能不了解有关积香宗的事情。

不过一般人了解香道的大概就可以了,他作为越王幕僚,关注的却是积香宗的教育体系和诸般制度。

赵崆听完,久久无语,长叹道:“白养子弟二十年,这积香宗着实富裕啊”

周济道:“积香宗在海外经商多年,富得流油。”

赵崆道:“即便如此,凡民十多岁就可以劳作,童工进入作坊,工钱只要三成,等到十六岁时,积香宗的弟子才刚刚从学院出来,二十二岁方始为匠户,可为技师或者管事至于那些师范,听说还不乏身具灵根者,实在难以效仿。”

这最后一句的效仿二字,才是这番谈话的重点。

他们对积香宗如何才不感兴趣,有兴趣的是自己能够参照其制度,对越州制度进行改良。

但只是简单算了算账,都感觉有些头皮发麻。

哪个封建王朝能够供养子民接受教育二十年这都是一代人的时间了,也就只有那些修仙宗门才能做到。

赵崆长叹道:“当中可能还有弟子交纳学费,但世俗王朝需要劳动力,需要社会各阶层夯实根基,也不可能任由子民修炼上进,成为上层人物。

这要是搞得人人如龙,谁来做牛做马

除非发展到一定阶段,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想到这里,赵崆突然灵机一动:“我们如今不就是在坐收其成,使得积香宗的人才为我所用”

周济微笑:“殿下英明,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我们这边香道之人过多,难免结成朋党,互为援引。”

赵崆道:“这倒也是,他们同宗同源,又远来外域,不结党才怪。”

周济道:“所以我们要用香道人才,但也需要徐徐图之,否则的话,他日殿下位登大宝,就等于是把香道之人都带出越州,掌握我大乾朝纲。”

听到这话,赵崆沉默下来。

理是这个理,可是,他若真想发展壮大,能不唯才是举吗

香道之人可能结成朋党,这是未来的事情,他要争夺帝位,是现在的事情。

周济察言观色,改口又道:“当然,他们在此并无根基,必然拥护殿下您,这可比本土的那些个豪强军阀强多了。”

赵崆点点头,赞同道:“该用,还是得用。”

如若能够扶持香党,统御玄洲子民,他们也定会主动融入大乾。

而且这大乾名为赵家天下,实乃仙师授之,难道香道势大就会谋逆不成根本不可能。

如此一想,他们只要管香道好不好用,不用管香道会不会变成威胁。

香道教育培养出来的精英良才,尽皆都可以为自己所用,这简直是再便宜不过的事情。

时间飞快过去,不知不觉就是积香七十五年。

朱利生等人来到大乾越州五年了,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他们扎根越州,布局基层,短时间内就成为了越州府内一股不可忽略的修仙势力,派系之盛,已经不容小觑。

这得益于香道弟子们下限较高的受教育程度,远胜寻常散修。

此刻,朱利生正带着一群弟子行走在山岭间的小道上,看着两侧梯田攀山,左边漫山低矮青绿艳红豆株,右边遍野金黄烟叶,满意而笑。

“本来想要在这里试栽香料,发掘经济作物,没有想到,辣椒,海椒种种俱皆失败,反倒奇香豆和烟草二物成活了,好像还长得很不错。”

这些东西是香道上岸之时,通过官府力量发放下去,组织山民种植的。

最初三年还补贴了一些钱粮,但从前年开始,就实现盈利,山民们争相主动栽种。

香道也借此培养出一些专属自己门派的农民,拥有一些凡物出产基地。

当然,灵材之流暂时是不用想了,越州之地的灵峰福地也还很有限,仅封了一个地方给传香道充作山门,暂为落脚所用。

香道志不在此,暂未用心经营,都在指望着以后能够换个更好些的地盘呢。

弟子们道:“师尊,这地方气候和它们原生之地差不多,又没有海风暴雨之扰,想来是更加适合此物生长的。”

“是啊,海外有海外的好,玄洲也有玄洲的妙。”

也有人道:“只可惜越州之地多山林,尽全力开辟也只能弄出这么些梯田。”

“无所谓,越州山民用我们引进的经济作物换钱,再靠商会从云州等地买粮,好过以前许多。”

“我们从海外带回来的魔指木,龙脑香,金丝楠木等树种需要至少三五十年方见成效,但这奇香豆和烟草都是一年一收的,前期就以它们为主吧,等到时机成熟了,说不定连灵材都能人工培植,那样一来,不比开发几座灵岛还要更赚”

“越州人口不兴,还有大量山民以狩猎为生,真真落后呀,怎么也要把他们从那些地方挖出来,改为农民,工人”

“听说越州南方还有土著住在山上,是茹毛饮血的巫民,简直不可思议。”

说话之间,迎面走来几名穿着官服的人,为首者是一名越州府的县令,旁边则是穿着传香道弟子服饰的内门弟子。

如今他在县内当差,是受大乾册封的正经方士,称得上是朝廷命官了。

“朱门主大驾光临,下官来迟”

“参见门主,见过各位师兄师姐。”

朱利生微微一笑:“免礼,我们也是趁着战前功夫,来此看看你们县里情况的。”

一番寒暄过后,众人往里走去,继续考察这一越州地面上的地方县城。

这处地方叫做南制县,朱利生等人初来越州就曾来过,还曾特意在此建设工坊,开设香市。

这番旧地重游,在坊内见到了热闹非凡的景象。

朱利生等人见到,许多凡民百姓被发动起来捻制香芯,加工材料,都是战时采购的除瘴香,甘泉香等物所必需。

一个个锅炉,法鼎架起,或在煎熬材料,或在晾晒成品。

众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显示出蓬勃的活力。

香道暂时未曾在此建立起完备的手工业,但一座大型工坊至少能够容纳上千杂役,相关产业的关联人口多达数万以计,多开设一些,对容纳闲散人口,稳定社会大有作用。

现在凡民百姓日子不见得有多好,但至少还能种植香材,招募打工,平常那些邪教乱民趁机作祟的土壤不再,眼前这一派安居乐业的场面就是明证。

朱利生也知道,因为历史局限的缘故,这里的工坊都是落后的小工坊,但相比狩猎,还有越州之地难以实行的渔业,放牧,粮食种植等等,无疑高级太多。

哪怕当中还存在着工时剥削,产业结构诸多问题,仍然算得上是进步。

更何况,修仙门派自有一番办法,能够带领这边经济腾飞,跳过发展道路上面诸多坑洞。

他四周走走看看,又以微服私访的形式询问了一番坊内工人,不由感慨:“新晋修士经常有种错觉,那就是一朝炼气,便是仙师,仙凡之别有若云泥。

但实际上,这中间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修士也是从炼气筑基结丹步步高升,时间必不可少。”

有人道:“师尊何出此言”

朱利生微微一笑:“好比一名气运过人的放牛娃,少年时代奇遇得宝,亦或者闯入洞府,得仙人传承,固然足以逆天改命,但他自幼生长的环境,成长的条件都是凡民,那本质就仍然还是凡民,获得些许力量,谈何改变

这般的人耳聪目明,灵智大开,的确有望读书识字,但仍需要花费三五年功夫,再花七八年参修功法,巩固修为,七八年积攒生活经验,通晓人情世故,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炼气修士。

上智者固然历练出来,有望筑基,中下之资,那便是坊间常见的草莽散修之流,再活五六十岁,到老成空,还不见得有人家天潢贵胄,生来就享福来得潇洒。

莫道什么轻公卿,慢王侯,人家公卿王侯也是结丹真修的弟子后裔,你区区炼气,还是散修,奈之若何

又有为修士者,在关键时刻炼上一炉灵丹,消除瘟疫,亦或者关键时刻出手拦下洪水,解救万民,妖兽来袭时,也能斩妖除魔,为百姓造福祉这固然也算是用处,但若守牧一方,经世济民,同样也是大用。

宗门教你等经世济民之术,就是不想你们和许多散修那样一心向道,满脑子好高骛远,想什么筑基,结丹的事情,而是要你们切实走好脚下的炼气之路,先做好了炼气修士再说”

香道弟子和那些因缘际会踏上修炼之途的散修不同,也和那些名门大派的传统修真者不同,他们是修仙界的工匠,从一开始就奔着工坊作场的技师,管事之类中坚力量而去,都是炼气境界的营生。

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堪称无用。

但,修仙界的规律,注定了九成九的修士都不能筑基,更不能结丹。

那么,是否修士不筑基,不结丹,就属于无用人口,踏上修炼之途也毫无意义

李柃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于是不惜花费多年时间栽培任用,教导他们如何当好一名炼气修士,香道这些年间的扩张全赖于此。

香道弟子受过专门的培养,最低限度也是技术工人,能够胜任工匠,资质好上一些,就能管理上百军户,驻营,造作,土木工程都不在话下,上乘者也有那些真正的制香师,不逊于其他各道修士,还能品茗焚香,附庸风雅。

这样的人才,可比那些满脑子长生逍遥的神仙或者打打杀杀的莽夫好用多了。

朱利生其实早就听李柃耳提面命,多番提及于此,但直至如今,亲眼所见自己一手一脚创下的局面,才算是真正有所领悟。

众人看到这繁荣忙碌的场面,听着朱利生感慨,同样心有触动。

他们也逐渐感受到,香道之于这些凡民,不是什么达官贵人附庸风雅的玩物,不是仙师虚无缥缈的志趣,而是实实在在的钱粮,财富。

原来,自己这样的平庸弟子,注定了没有筑基前程的修仙界底层,也有用处。

回去之后,朱利生就此行所见归纳总结一番,再拟开设工坊,招募工人之建议,准备送呈王府处。

越州的事情绕不过大乾朝廷,如若不想被打为妖道的话,还是需要借助官府之力。

尤其是这种大规模调动人口,影响社会结构之事,更加不可擅自处置。

孰料这时,越王赵崆那边却先找到他,主动告知:“朱门主,我军已经顺利在荡魂山下会师,马上要发动总攻了。”

“这么快”朱利生微愣,旋即便知,自己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了。

不过这并不见得是件坏事,说不定攻下荡魂山后,能够赢得更多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10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