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乱世卷成王(基建)

作者:虎昭昭 | 分类:其他 | 字数:0

19、第 19 章

书名:我在乱世卷成王(基建) 作者:虎昭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7:29

集资招衙役的事情,得由夏云林这个县令出面才有用,所以夏文君提了要求,出了主意就不管了,任由夏云林发挥。

“要不我也跟先头的程县令一样,病一场,吓吓他们?”夏云林搓了搓肩膀,小声说道:“其实山上那片白骨,还真挺吓人的。”

从银江郡回家的路上,又不是没动手杀过人。夏文君无语的看他一眼。

“行,你要装就装吧。但你装病之前,还是要先去书院转悠一圈,再去我那个新修的敬字塔转一转,先替我广而告之,再说装病的事。”

“这么快就修好了?这速度也太快了吧。”夏云林震惊。

“那是当然。这可是我自己的产业,我肯定上心啊。”

打铁还需自身硬,从别人那里捞来的钱,终究没有自己得来的钱靠谱。

而且仙河县如今这情况,从县中大户搜刮来的钱,想贴到自己身上,那难度还挺高的,都得补到县里的财政窟窿上。想要丰衣足食,还是得自己动手。

夏文君有些头疼的说道:“仙河县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这段时间看完县里的各项资料,我头都大了。”

“啊,我还没开始看。”夏云林这个正经县令,还没开始干活,心里就已经在打退堂鼓了。

“那您就慢慢看吧。但有些事您可不能往后拖,去年年底就压了很多诉讼的案子,有分家产打起来的,有牛车失控伤人的…… 今年的春耕,您也得盯着点,免得夏秋的赋税收不上来。仙河县虽然有条大河,但水利设施不行,去年天旱,就影响了一部分地方的收成,今年要是天再旱,百姓家里就真没余粮了……”

在其位谋其政,哪怕为了夏家在乡间的名声,该他们做的事,也必须做好。

夏云林痛苦的抹了把脸,弱弱的试探道:“闺女,你最近在忙什么?”

“我新买了两个农庄,一个准备弄成桑园,一个准备弄成甘蔗园。明天我要去见庄子里的佃户,后面我要亲自盯着他们育苗栽种,还得去田里亲自转悠一圈,重新整理安排一下那些沟渠,交给其他人,我不放心……”

听到这些安排,夏云林瞬间就没什么指望了。这些事听起来就有够忙的,想要夏文君给他搭把手,怎么说也得半个月之后了。

年前夏文君就在仙河县低价购置了大量的土地,只是忙着谋官的事,还没来得及折腾。

如今腾出手来了,仙河县又有自己的靠山,夏文君做起事情来,自然大刀阔斧。

夏云林苦哈哈的留在县衙干活,夏文君则穿着便装,潇洒的骑着马到处跑,潇洒完了,回来还给夏云林发布新的任务。

“父亲,你明天陪我去下河村转一圈露个脸吧。我刚买上河村的地,周边村子里的人,对我没什么信任,我想让他们替我种桑种甘蔗,但他们不敢跟我交易。”

想要利益最大化,自然得规模化生产。只靠自己名下的土地,产量还不够。夏文君想给周边的村落,提供种苗和种植技术,还给定金,等他们种好了,后期保证回收。

赋税是每年都要交的,百姓家中的田地,得先种粮食和麻,种够了赋税和家中的口粮,剩下的土地才敢自由安排。剩下的地本就不多,谁都不敢乱来。哪怕夏文君报酬丰厚,也没人敢跟她混。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本地名望的重要性了。

如果是在夏家老巢,不用夏家族长出面,仅仅是夏家年幼的小郎君小娘子们,招呼一声,也有人替他们办事。

真到了关键时刻,哪怕是举旗反了,老家的人狠狠心,也能跟着一起冲。

因为名望可用,所以大家才这么在乎自己的名声。

夏文君要是好好在上河村经营一两年,名望上来了,不要定金,周边村落的百姓,也乐意跟她合作。

但她是个急性子,等不了那么久,反正县令的招牌已经放到自己家了,她用一用也不碍事。

夏云林根本就没法拒绝,只能穿着官服,被夏文君拖着,亲自下乡体察民情去。

来都来了,也不能让夏云林白跑一趟,夏文君顺便就给他说起来周边的水利灌溉情况。

“这片地方,我全都亲自看过。挨着河边,用水方便的,都是良田。但我买的那一大片地,除了良田,还有荒山。想改善土质,就得修水渠,方便灌溉。纯靠人工挑水,得累死人。”

学了夏云林讲八卦的好习惯,夏文君跟他说事,也是看图说话。

她拿出刚画的上河村的简略地图,手指着说道:“这一大片位置地势高,需要弄一个小型的蓄水池,地势低的位置,则要做好排水……”

简单的介绍完情况,夏文君就说道:“我的意思是,今年上河村周边百姓的徭役,就不去修补城墙或者修补道路了,就修周边的水渠吧。”

这不仅方便自己,也方便周围的百姓。

“你都安排好了,那就按你说的办呗。”夏云林不懂水利,但他知道女儿的厉害。

夏文君不仅学得杂,还学得好,她的努力,是整个夏家都知道的事。

哪怕是这种大工程,夏云林也没想着去郡城请专家出手,反而觉得交给夏文君就够了。

他们平安郡也没什么有名的水利大家,大部分人的水平,还不如夏文君呢。

夏文君前面十几年的勤学苦练,还有自律坚持,给足了夏云林安全感。夏文君要干的事,他能直接撒手。

几句话的功夫,修水渠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这下不用夏文君特意去宣传,大河村周边的百姓,都知道夏文君的能耐了。

和带着干粮,长途跋涉去别的地方干活相比,在家门口服役,已经算得上是一件大好事。

因为水渠的事,周边百姓都很给夏文君面子。两三天的功夫,夏文君和周边村落的合作就已经达成,大家都会替她种桑种甘蔗。

事情解决,夏文君心情还不错,结束了不着家的状态,晚上也不住农庄,收拾收拾东西回县衙后院了。

一回家,她就对花月容好奇的问道:“怎么样?热心群众的捐款到了没?”

“就裴家主脾气好,也和你父亲谈得来,给了二十贯钱,说是给衙役们加餐。别家都不乐意给。”

年节该给的孝敬,各家都不会少。但也做不到予取予求,任人拿捏。

“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这么抠呢。”夏文君嫌弃的说道:“这几天我带着人漫山遍野的跑,已经在县内发现了好多银江郡过来的流民了。看到这些生人,他们心里就不怵吗?”

有野心有实力,想搏一搏的百姓,都当叛军去了。但也有怕事的,想来平安郡避祸。只是最近平安郡查得严,银江郡来的,都不准进城。

毕竟当初夏文君给人出了里应外合的主意,怕回旋镖扎自己身上,夏云林生怕城里放进什么坏人。

“外头零零散散的流民,不成势倒也没什么好怕的。而且各家都有护卫,他们心里也有依仗。”花月容提议道:“要不再过两天,让山上的人再下来一趟?给那些人紧紧皮。”

夏文君摇摇头,“山上的人还是太少了。如今各家都有防备,丁大壮他们下山,要是打输了,反倒会塌了面皮,让人看出虚实。”

不敢来实的,那就只能来虚的了。

夏文君敲了敲腰间的剑柄,说道:“父亲把修上河村周边水渠的事情交给我了。虽说如今只修这一段水渠,但后面全县的水利灌溉系统,肯定都得重新弄。我得先把县里的情况摸清楚,免得以后大河村周边的水渠还得改。过几日我带着人,满县的跑,抓两个来踩点的土匪,也说得过去吧。”

刀落下的那一刻,未必可怕。可怕是那把刀悬而未落,不知它要落在哪里的时候。来踩点的土匪,比下山的土匪更能拿捏人心。

听到这么个主意,花月容兴奋的一拍手,“就这么干。”

夏云林也举双手赞成。他可以没有危机感,但他看不惯别人没有。这不显得家里的土匪白养了?

“裴家主给了钱,就得让他有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夏文君提议道:“到时候就让那土匪去裴家踩点,然后被我们捉住。在裴家主心中惶恐的时候,父亲您就多派几队衙役去裴家周围巡逻,这样的话,裴家肯定觉得这钱没白花!我这主意如何?”

“别啊。裴家主他人挺好的,跟我关系也好。”夏云林瞪大眼睛,赶紧劝道:“而且人家花了钱的,就别吓人家了吧。换个人吓吧。”

新交的好朋友,正稀罕着呢。夏云林想捍卫一下他俩脆弱的友情。

夏文君挠了挠下巴,稍微反省了两秒,觉得这主意确实有点损。

但想要让大家看到充过钱的待遇,除了裴家主,就只剩自己了。

“那这样。让土匪来我的农庄外面踩点。把人抓了之后,爹你就派几队衙役,轮流去我农庄外头巡逻,顺带再照顾一下裴家。这样可以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088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