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乱世卷成王(基建)

作者:虎昭昭 | 分类:其他 | 字数:0

21、第 21 章

书名:我在乱世卷成王(基建) 作者:虎昭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7:29

人多的时候,赵猴子没好意思问。等吃完饭,大家按部就班训练的时候,赵猴子才对夏文君殷勤的问道:“大当家的,明日可需要宰了方家两兄弟立规矩?”

为了亡羊补牢,他提议道:“要宰他们的话。大当家能不能让我亲自动手,让我将功折罪。”

“这两人我还有用。今天暂且留他们一命。”夏文君瞥他一眼,骂道:“把你那点小聪明,都用到正经事上。把寨子里的规矩都给我背熟了。下次再赏罚不明,自己去领十棍子。”

“哎。知道了大当家。我以后早晚都默诵十遍。”赵猴子笑得狗腿。

夏文君挥手赶人,“得了,别搁我跟前忙活了。去跟你儿子说说话吧。明日他就要随我下山,之后你们父子俩见面就没那么方便了。”

山上湿寒,还有蛇虫鼠蚁,一点也不适合老人小孩生活。体质弱的,待久了容易生病。

年前就商量好了,要接老弱下山,如今都过完年了。夏文君这次来,就会顺带把人接到庄子里去。

丁大壮原本不想让他母亲也下山的,山上除了住得差点,和家里没什么区别。他又没有孩子,疤二娘也不需要跟着去照顾孙子孙女,他们母子在山上相依为命挺好的。

“我去山下照顾你堂妹和侄子。他们得有大人盯着。”疤二娘拒绝儿子的挽留,执意要走。

“娘,你不照顾我,你照顾他们干什么?我才是你亲儿子!”

“你傻不傻!”疤二娘狠戳了一下丁大壮的额头,提醒道:“赵猴子的儿子都九岁了,这个年纪,都能帮忙干活了,根本就没必要送下山去,赵猴子还是送了!你说为什么?”

“因为山下条件好啊。大当家还能帮忙搞定仙河县的户籍,出事了也能保平安。不像我们,成了土匪,除了招安,就没退路了。”

“山下条件好,能有跟在亲爹身边好?”疤二娘反问。

“啊!”这下丁大壮好像有点反应过来了。

“大当家是一片好心,但咱们自己要是不识趣,大当家也能对你下狠心。”

说起这个,丁大壮就忍不住搓了搓胳膊。不说夏文君对别人如何了,她对自己的那股狠劲,丁大壮看了心里也毛毛的。

早上天气再冷,夏文君也能定时早起,坚持练剑,逃命回家的路上,也从没有懈怠过。

打劫的时候受了伤,夏文君还能面不改色的朝自己的伤口倒烈酒清洗,然后拿针线自己缝合。

刚开始,夏文君也没拿正眼瞧他们,随他们在队伍里瞎混。后来稍微上了点心,他们的苦日子就来了。

一个个都被训得跟狗似的,偏偏没人敢放弃。

因为夏文君说了,外人她管不着,也不会管。但是自己人,她就那个要求,达不到的就离开。

疤二娘直白的问道:“赵猴子留亲儿子在仙河县,你却只留侄子。关键时刻,你猜大当家会重用谁?大当家会把谁当自己人?把谁当外人?”

“把我当外人!”丁大壮快问快答,哭丧着脸回道:“我就知道赵猴子心眼多。”

“你知道就好!在山上做土匪,本来就不是什么安稳的行当,动辄就要人性命。你若是成了‘外人’,大当家不替你打算,到时候你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儿子没心眼,疤二娘就只能多替他筹谋了。哪怕夏文君没提她的名字,她也屁颠屁颠的跟着一起下山。

最后和夏文君离开的,有几个小孩和两个老人,壮年的妇女就疤二娘一人,其他人都不乐意下山。

夏文君这个大当家虽然靠谱,也是过命的交情,但山上大部分的匪众,都不想和自己的亲人分开,只要还能坚持的,都不乐意挪窝。

“既然下山的孩子比较多,那就送到荒山那边养鸡。”夏文君对婢女吩咐道:“你跑一趟,亲自把人送去。”

“养鸡好,我以前在家就可会养鸡了。”疤二娘态度积极。

不挑工作,愿意听安排就好,夏文君对大家的态度还算满意。

她提醒道:“下山之后,不要忘记寨子里的规矩,泄露机密的人,我不会留你们。你们如今的身份,是来投奔亲戚的银江郡难民。新的仙河县户籍,过段时间我帮你们处理。”

夏云林都成县令了,入仙河县的户籍,自然是小问题,而且银江郡那边的县衙资料,基本都被毁了,以后也不怕有人调查。

只是现在时机不合适。

仙河县如今不收留银江郡来的人,新户籍办出来就有点扎眼。等过阵子,仙河县开始收留银江郡流民的时候,夏文君顺手就能帮疤二娘他们办了。

疤二娘她们一行人去个新地方,本来还挺忐忑的,结果一到地方,鸡场的管事一点没把他们当外人,立刻就把她们给安排明白了。

“新地方,条件有限,房间不多,你们就先住大通铺。男女各一间屋。”

“先收拾干净,换身新衣服,再去喂小鸡,别把小鸡弄得害鸡瘟了。”

“待会儿曹大会送活蚯蚓过来,我带你们煮一遍鸡食,明日就你们自己动手……”

在山上也是要干活的,去了庄子里,疤二娘等人很快就适应过来了。唯一不适应的,就是吃穿了。

作为鸡场的员工,天天都能吃上鸡,炒鸡蛋,煮毛蛋,烤小鸡,连吃几天,吃得疤二娘几人心里怂怂的。

“主家是请我们来养鸡。不是请我们来吃鸡的啊。”

疤二娘小心翼翼的跟管事询问,“我们养死这么多小鸡,不会有什么问题吗?”

“我算过了,现在这小鸡的折损率是正常的。天气还没转暖,小鸡是不太好活。 ”管事安慰道:“放心吧,不会扣你们工钱的。只是奖金比较少。”

“那就好。”

疤二娘松了一口气,但很快,她的心又提起来了。

因为管事一脸郑重的说道:“你还算机灵。但你侄孙不行,他算数算到一百,脑子就乱了。以后咱们这片荒山要养上千只鸡,你侄孙要是算数不行,可干不了养鸡的活。”

“回头我一定好好教育他!”

“你?你其实也就会数个数。让你算一下鸡场的鸡每日需要煮多少粮食,你也犯迷糊。”

管事指点道:“守着鸡场的人少,但桑园那边人多,主家就在那边安排了小先生,教算数还有简单的识字。你傍晚带几个孩子过去学,学一段时间就机灵了。两边离得也不远,你天黑前回来就行了。”

“哎,好!今晚我就去。”

作为山上土匪的家属,疤二娘知道自己该低调行事。但夏文君带他们下山的时候,没特意叮嘱,不让她们随意走动。再加上桑园也是夏文君的产业,疤二娘就壮着胆子过去了。

不去不行啊,算数不好,就干不好夏文君安排的工作,这也是个大问题。

但到桑园那边蹭课的时候,别人一问,听她说是鸡场的,就没人管她了。

“今天你先去找老师借凳子,下次记得自己带的凳子来,纸笔也自备啊。”

“唉唉,知道了。”

养鸡场工人的身份,就像是一个保护符,没人在意她们是不是生面孔,也不会特意打听她们是哪儿的人。

近日折腾桑园和甘蔗园,夏文君从平安郡的农庄调了很多人过来帮忙。

上河村的人对他们本来就不熟,都是生面孔,多疤二娘她们几个,根本就没谁在意。

下山不过两三天的功夫,疤二娘就找回来以前在村里的感觉。

“真好啊,就像是回到了当土匪前。那个时候,我还没成一个毒妇,手里一条人命都没有。”

她侄女更是补充道:“是挺好,比以前还好。以前别说沾荤腥了,连肚子都填不饱。”

忐忑的情绪消失,如今她们都想在这里好好生活。

抱着这样的期待,她们对庄子的安全,格外上心。傍晚在教室学算术,听说上河村最近不太安全的时候,她们的耳朵立刻就支楞起来了。

“为什么不安全?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上了两三天课,这还是疤二娘第一次主动跟人打听情况。

“鸡场那边偏僻。你白天在那边干活,可能没听说。”一位大姐热心的说道:“夏娘子之前提议,要重新休整上河村周边的水渠。这几天她都带着人上山下河,勘察周边的水脉,今天下午,她就在河边发现了两个鬼鬼祟祟的人。抓住一审,居然是土匪!”

“啊!土匪!”疤二娘惊讶的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说道:“不可能吧。”

“你刚来,你可能不知道。去年年底,李家张家都被抢了。这过了年,土匪粮食吃光了,肯定又想着下山了。打听到咱们村新来的夏娘子有钱,又是种桑种甘蔗,又是养鸡养鸭的,可不就盯上了吗?”

“这土匪盯上了夏娘子。也不知道我们上河村会不会受牵连。”

听着大家的讨论,疤二娘感觉脑子有点转不过来了。她下山的时候,可没听说周边有什么说得出名号的寨子。唯一有名的,就他们白骨寨了。

可大水不可能去冲龙王庙。白骨寨抢谁,也不可能抢夏文君的产业啊。

就在疤二娘还没想明白时候,第二天一早,她正喂鸡呢,远远的就看到一队人走过,领头的两个人都骑着高头大马,正是夏文君兄妹。

他们身后,跟着的都是衙役。

瞧见他们巡逻的身影,上河村的人立马就兴奋了。

“太好了,我们有救了!衙门的人来了。”

夏云林这个县令,听说女儿的庄子被土匪盯上,行动迅速,立刻派出了两百衙役,分成十个小队,轮流在上河村附近巡逻。

念着裴家捐的二十贯钱,裴家周边,夏云林也分了两个小队过去。这种特殊照顾,让裴家主心里熨贴的很。

其他大户知道土匪还在虎视眈眈,也不敢端着,立刻就准备去衙门送钱。

他们也想要至尊级的巡逻服务。

面对来送钱的家主们,夏云林用最窝囊的语气,说出了最伤人心的话。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现在,得加钱!

二十贯钱不行了,现在捐钱,至少五十贯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09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