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家后院是唐朝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七章 堡垒

书名:我家后院是唐朝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9

逃跑的海盗已经无心恋战,曾志达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相隔十几里的又一个码头,同时还缴获了十几艘海船,而那些对已经逃跑的海船他就无能为力了,不过只是一会儿,他就看到了孙东旭率领的舰队驶入了海湾,同时震天的炮声又再次响了起来。

进行了一会儿炮击,孙东旭下令把舰队驶进这个海湾中,路上的时候小泉纯一郎已经交代了这个优秀海湾的特点,据他说,这个海湾的海水很深都过了十几米,因此十分适合船舶的停靠,他们也只最近才在这里建设码头,作为海盗的新码头使用。

结合海盗们的阐述,又加上李愔提供的图片,孙东旭已经基本确认这一块就是李愔口中的深水港,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想到这最优良的港口居然被海盗们占据着。

望着四散奔逃的海盗船,孙东旭下令停止追击,他们都很聪明,向四面八方逃逸,只凭这十几艘船是根本无法把他们全部抓获的。

此战大获全胜,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是喜形于色,在海上漂流了十几天,他们终于有地方落脚了,而这个地方以后还将是益州出海商的中转站。

尝试在第一个码头停靠宝船,结果失败,孙东旭只得把舰队停在了海湾中,现在他对深水港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大型的战船和货船还必须得依靠深水港停靠。

宝船纷纷靠岸,匠人们和士兵都从船上下来。接下来,他们要进行的工作就是筹建码头和海军基地。而这个港口将得到它的第一个名字宝船港,用的正是他们战舰的名字。

“这些就是昆仑奴”码头上蹲着上千人,他们有投降的海盗,也有被王世杰劫掠来的人。

面对曾志达的问题,孙东旭犹豫着说道:“应该是吧,殿下说这些人都是长的乌黑的。”

夏光义的船是最后一个停靠的,他此时才赶过来,望着一地的战俘。他道:“这些战俘你们打算怎么办”

“现在宝船港正需要人手建设,我看就让他们做劳役吧。”沉思了一下,孙东旭说道。

他的提议得到两个人的赞同,虽说这次来琉球的工匠也有万余人,但是只是这开采山石的工作就需要大量的人手,而这也是最苦最累的活,现在交给这批战俘最合适。因为李愔让他们建设的堡垒还真不是简单的建筑,李愔把这种建筑叫做战争堡垒。

其中每个堡垒都是六角形,高达二十五米,共分五层,层层退台,在每层的平台上都将安置火炮。而且每层还有突出建筑的射击塔,用于士兵射击,可完全是一种武装到牙齿的堡垒,而这种堡垒将会沿着海岸线建造,把后方保护起来。

“真不明白殿下在害怕什么。以我们的能力怎么还需要建造这种东西,完全就是浪费。”曾志达抱怨道。

“这些就不是我们关心的了。殿下自然有他的考虑,我们的职责是执行任务,志达,接下来,你就带着军队向海岛深处探索清除岛上的海盗势力,我和光义负责督造军港和堡垒,争取早一日把琉球岛控制在手中。”孙东旭作为最高指挥官下达了命令。

“是”两个人同声说道。

益州,李愔这些日子都在进行巴雷特狙击枪的射击训练,为此他还专门查阅了不少资料,一直按照这些方法练习,只是现在他显然不能和职业的狙击手想比,他只能算个业余爱好者而已,不过这也够用了。

把热气球运来以后,李愔把十个热气球全部扔到桃园,让他们自行研究,希望早一日益州能有自己的热气球出产,对着这些新鲜玩意,佟玉是倍感好奇,只但此时这方面的研究还未进行,桃园目前正在尝试着如何乘坐这些东西,这才是第一步。

益州各项工作都进入正轨,李愔的生活顿时悠闲起来,从繁重的政务和军务中抽开身,他把重心放在益州的经济展上,不断思考着还有什么先进的技术可以借鉴,而当崔莺莺说要是冬天也能吃到西瓜的话以后李愔顿时想到了一个农业上的新举措蔬菜大棚。

“蔬菜大棚,培高技术”管思兴听到李愔口中的两个新型名词以后疑惑不已,“殿下,这又是什么,现在跟在你后面,我都觉得自己是目不识丁的小孩子一样。”

李愔喝了口茶道:“这才在官场上混多长时间就学会拍马屁了。”

摇了摇头,管思兴道:“殿下,这你就冤枉了我了,进了官场才知道官场上的无奈啊,这大大小小的官员没有一个是重样的,不圆滑一点,工作都进行不下去的。”

李愔不再提,他明白这进入社会以后都一样,接触的人多了以后,都会把菱角给磨圆滑了,他道:“这蔬菜大棚就是一种在冬天也能种植夏季蔬菜的技术,有了这种技术,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我们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这个培高技术嘛”

李愔一时间找不到很好的解释,总不能说这样技术是秘鲁地区失传,在近代又被复原的农业技术吧,这种技术,讲求的是把种植土培高,然后在种植土和种植土只见的地沟里面放水,这样技能保持植被的灌溉,而且在水沟里还可可以养殖鱼虾螃蟹之类的东西,而鱼虾之类的粪便又可以当做肥料补充土壤失去的肥力,是一种真正的生物养殖技术。

“总之这种技术算了,找你呢就是让你先有个心理准备让百姓们心中有这个概念,这两种技术会现在本王的农庄里面运用,到时候你组织百姓们去学习推广就行了。”李愔站了起来作势要走,他正准备和金大谦去城外的农场,经过刺史府的时候就进来和管思兴说一下这个事情,让他心里有些准备。

望着李愔远去的背景,管思兴摸了摸脑袋,“冬天长出夏天的蔬菜,这可能吗”

顺着益州城的主干道,李愔和金大谦一路向西南走去,如今李愔的土地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只是在他农场上耕作的奴婢就多达六万人,这六万人被编成不同的生产兵团在沿着南河沿岸的土地上为李愔生产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把李愔的粮仓一个又一个填满,而各地的粮管所也是每一季都会收购大量的粮食储存起来,每个州县都有粮仓作为战略储备,而充足的粮食也间接支撑着他的各种军事行动,否则他也无法轻易就动对琉球的远征,毕竟战争的背后依靠的是强大的经济。

“殿下,虽说又分配了一万五千个奴婢,但这农庄的劳力还是不够用,特别殿下的那些新作物,又得抽出人口种植,这样以来开垦荒地的度就得放慢了。”路上,金大谦突然说道。

李愔思索了一下,这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事情,纯人力的劳动已经不能满足李愔对生产的要求,农业生产必须变革,而只要是变革,那么就得运用机械,可是大批量在益州使用现代农业机械是他不愿意见到了,因为这无疑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这个问题,在李愔把目标锁定在了琉球之后就已经不是问题了,“大谦,本王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想要交给你,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老奴受殿下恩惠多年,只要是殿下的命令,老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金大谦斩钉截铁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43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