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家后院是唐朝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七章 教育问题

书名:我家后院是唐朝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9

“因为我相信殿下定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到了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名门望族打破头想将女儿嫁入蜀王府,到了那个时候,我还能像今日一样受宠吗所以,我只能像长孙皇后当年辅助陛下那样辅助殿下,成为一个他需要的人,而不是一个他紧紧喜欢的人,以色相事人终究不会长久,沫儿,我不反对你和殿下在一起,但日后我希望你能助我。”崔莺莺思忖了会儿,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苏沫儿明白了,这是一个交易,一个崔莺莺巩固自己王妃地位的交易,相对以后可能会嫁入王府的女人,她更看重苏沫儿这个手握大权的人,“王妃贤德淑惠,沫儿也一直敬仰的很,若有人对王妃不利,沫儿定会相护。”略一思索,苏沫儿便委婉地答应了,“只是我不会嫁入王府的。”

崔莺莺讶异地睁大了眼睛,她本以为这是一个苏沫儿必然会答应的交易,她握住苏沫儿的手紧了紧,道:“为什么,难道你不喜欢殿下吗”

“沫儿是喜欢殿下,但是以沫儿的身份却不能嫁入王府。”苏沫儿心知自己现在扮演的角色,她是李愔影子,又怎能暴露在光明之中,“能够得到王妃的认可,沫儿就已经很开心了。”

“身份,我不是说过了可以让苏亶认你做义女吗”崔莺莺虽然知道苏沫儿掌管着盛唐商报,但并不知道她真正在做的事情,所以误解了苏沫儿说的身份问题。

苏沫儿站了起来,道:“沫儿谢谢王妃的厚爱,只是沫儿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但沫儿定会相助王妃的。”说罢,苏沫儿行了一礼,道:“沫儿还有要事在身,就先告退了。”

崔莺莺茫然地点了点头,一入豪门深似海,何况是帝王之家,短短的时间,崔莺莺就从一个少女完成了到女人的蜕变,不得不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不得不早熟,李愔如此,崔莺莺亦是如此,望着苏沫儿离开的背影,崔莺莺低低叹了口气,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具备了这样的心机。

刺史官署,李愔找到了正在处理公务的王银龙,而刚刚上任不久的司马窦贤德也在,只是两人坐的位置相隔甚远,似是故意拉开了位置,李愔见了摇了摇头,这士族和寒士之争这就已经开始了。

“参见殿下”两人见李愔走了进来,离开桌子行到李愔面前,恭声说道。

修建私塾的事情现在益州是人人皆知,李愔也就不避讳窦贤德了,而是直接问道:“现在私塾的情况怎么样”,说着李愔捡了个位置坐下,而两人跟着站在了李愔面前。

“禀殿下,益州内的私塾是现成的房子,随时都可以使用,而下面县城的私塾则是正在筹建当中,估计今年六月份的时候就能完成。”王银龙说道。

“六月份,这么说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李愔点了点头,“现在百姓们的想法怎么样”

“这个”王银龙情绪有些低落,“不少百姓还是不想让孩子上学,都说会耽误干活,而且村子距离县城很远,吃饭和安全都是问题。”

“还是有些操之过急呀”李愔说,他把教育想的太简单了,就是现代社会的贫穷山区都有老百姓想不通为何要上学,何况是唐朝,看来这个教育还真是不能一蹴而就,只能先施行精英教学了。

窦贤德一直认真听着两人的谈话,插嘴道:“殿下,这很正常,如今百姓食不饱腹,衣不蔽体,如何还有心思求学入仕,强行让征召百姓的子女上学不仅不会让他们对殿下感恩戴德,反而会嗤笑殿下不明事理,以微臣看来,倒不如先从富商,富户和士族子弟中选拔读书的学童。”

“窦司马,你这是何意殿下筹办学堂就是为了能让寒门子弟都能读书,若是如你所说,那还办个什么免费私塾,不如不办,你这分明偏向益州的士族”王银龙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

窦贤德不理会王银龙的指责,还是那副淡然的样子:“王长史的心思我明白,只是想法是好的,但也得附和益州的民情。”

“你”

“别吵了”李愔打断了王银龙的话,“窦司马的话并没有错,你的想法也是对的,不过这件事却是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这样吧,私塾还是照办,愿意来听课的就来,不愿意的也不勉强。

“如今也只好如此了。”王银龙道。

又和两人聊了一会儿,李愔离开了刺史官署,孩子的教育是从长远抓起来的,不是一蹴而就,他提及的精英教育是先教会少数人,然后再让这少数教会其他人,依次类推,而这精英教育李愔打算放在研究院,从佟年等人开始,他们这群人在这个时代属于怪胎,但不得不说他们的脑袋绝对是活泛的,接受新事物同样如此,而不是不像大多数人那样死板,如果把现代的知识教给他们,他们会更容易接受,而等他们掌握的时候,在让他们做研究的时候教课,教会其他人,这样依次列推,慢慢进行普及。

而至于如何给这些人灌输这些知识,李愔也是想好了,一是自己亲身指导,怎么说他也是大学毕业,这些高中以前的知识他还是能教的吧,二来就是把教科书尽量用更加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而第三个则是李愔刚想到的方式,他记得高中上课的时候,有时候老师为了贪图方便,就把一些名家名师讲课的视频用放映机在教室里放映,让学生自己学习,实在不行,他也这样搞,买几个电机和放映设备,在研究院准备几间教室进行教学。

当然,他肯定不能做到现代的综合教育,只能术业有专攻,学化学的只学化学,学物理的只学物理,至于人与自然之类的生命科学暂时就算了吧,这样才能让他们快学会一些基础知识。

而至于孩子,还是先让他们学习认字吧,等他们把字认全了,研究院里的怪胎们估计也可以独当一面了进行教学了。

打定了这样的主意,李愔心情豁然开朗,只是这也只是他的想法,究竟能不能成功还得亲身实践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66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