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家后院是唐朝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十三章 朝议

书名:我家后院是唐朝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9

清晨,李世民在宫女的侍奉下穿上朝服,用了早膳,他在王珪的陪同下去往太极殿,此时已是十月中旬,空气略带着一丝寒意,李世民刚步出甘露殿,身体便不由自主缩了缩,望着院子中一地的落叶,李世民忽然感慨道:“大唐的冬天又要来了吗”

此时的太极殿寂静地如同冬夜,大臣们今天到的都很早,不同与往日,他们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相互打着寒暄,打趣着哪个官员又取了一方小妾,那个官员又犯了错事,而是保持相同的严肃的脸孔,不断用眼神交流着,因为他们明白,今天的朝会将决定一个皇子的命运,涉及到皇上的家事,这是万万开不得玩笑的。

长孙无忌左右打量了一下,瞥了眼四个表情各异的皇子,李承乾是喜忧参半,李恪则是沉静如水,而李泰和李佑的表情都带一些幸灾乐祸,只是李佑表现的更加明显一些,长孙无忌知道李佑和李愔在丽春院的冲突,而李佑又是个小鸡肚肠的人,自是乐于见到李愔倒霉,想到这,他不由轻蔑的笑了一下,李佑的生母阴妃本就是个尖酸刻薄的人,她出来的儿子又能好到哪去

就在众臣各怀心思的时候,李世民走进了太极殿,步伐沉重,不缓不急,他坐上龙椅,并没有急着开口,因为他明白有些人比他急。

“皇上,六皇子李愔涉嫌弑君篡位,罪大恶极,请皇上下令立刻缉拿六皇子,囚禁于宗正寺”

说话的人是光禄大夫张亮,也算是秦府的老臣,武德元年的时候他随徐世绩,也就是后来的李世绩投奔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曾派遣他到山东召集豪杰以备不测,是李世民的心腹大臣,但李世民继位以后,张亮自卑于自己务农出身,一直想找个靠山,而就在这时,魏王李泰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李世民心生不悦,他最忌讳的就是秦府老臣参与皇子之间的争斗,一些聪明的老臣看出了这点,从来都不去理会几个皇子的拉拢,所以李承乾,魏王和李恪身边基本上都是那些靠着祖上功勋,吃喝玩乐的贵族子弟,这群人不知天高地厚,也没有什么大本事,再怎么闹那也是小孩子过家家,但是一些握着实权老臣和他们掺合在一起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李世民的不悦但并没有表现出来,多年的权谋争斗早就让他磨练出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本领,他道:“仅凭一个暗卫的供词和一个烟尘女子就定下一个皇子谋逆之罪,是不是太过儿戏了,若是这样,朝堂上还不人人自危”

“皇上,一个暗卫的供词虽不足以定下六皇子弑君篡位,但民谚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六皇子没有这个心倒罢了,若是六皇子真有此等之心,待他羽翼丰满已为时晚矣,为防不测,皇上就算不能定他谋逆之罪,也当将六皇子流放三千里,贬为庶民”

“臣等和张大人的意见一致”张亮的话一落,又有六个官员站了出来,个个都是红袍五品以上的官员。

李世民笑着看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你们也都是这个意思吗”

“皇上,臣不敢苟同,六皇子以前虽是顽劣,但却极是孝顺,怎会有弑父之心,而且老臣怀疑六皇子也是被常氏陷害,如果真的把六皇子杀了或是流放三千里,那就是真的中了常氏的奸计,让仇人笑,亲人哭啊”李世民已经和长孙无忌谈过,现在李世民看向他,那是让他出来说话了。

“皇上,长孙大人说的正是臣等要说的”长孙无忌之后,房玄龄,诸遂良,岑文本,崔绍,四个紫袍大臣同声说道。

看到这,再笨的人都明白这是李世民的意思了,一个个紧跟着附和起来,李泰的表情如同刷了一层青漆,自己费尽心机到处联系大臣,没想到却是竹篮打水一场,一种强烈挫败感在他心中升起,李愔没有回来的时候,李世民最喜欢的可是他呀,强烈的愤怒渐渐摧毁了他的理智,否则以前聪明如他明白这个时候应该放弃了,“父皇,长孙大人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是李愔若是真的与常氏勾结,岂不是在我大唐埋下了一个隐患,儿臣闻为人君者当未雨绸缪,父皇是一代明君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李泰你放肆,你怎敢对父皇出言不逊,你想说父皇是个昏君吗”李承乾指着李泰喝道。

“皇上,老臣有话说”这时,一直沉默的魏征站了出来,“皇上,长孙大人说的话有道理,张大人和四皇子说的话也有道理,臣以为,对六皇子要惩处,否则不能安定人心,但不能惩处过重,这样势必以后人人自危”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件事情他故意没有找魏征商榷,因为他知道魏征不会偏向任何一方,说的是公道话,折中以后正对自己的决定有利,失望地望了眼李泰,李世民道:“魏征的话有道理,这样吧,今日起改封李愔蜀王,转益州都督,三日内赴任,不得皇命,不得回京众位爱卿觉得如何”

“皇上圣明”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双簧演到底,立刻高声呼道。

“皇上圣明”

“”

这个结果对李泰来说也可以接受,毕竟把李愔追逐出了长安,他就淡出了权利的心中。

李愔的事情解决了,李世民示意了一下王珪,以前他对李泰是百般宠爱,让李泰有了一种可以取代李承乾就能登上皇位的错觉,他现在必须警告一下这个儿子。

“蜀王李恪,克己明德,勤修政务,品德贤良,即日起改封雍州牧,燕王李佑改封齐王,授齐州都督,择日赴任”王珪手执册数朗声念道。

“谢父皇隆恩”李恪大喜,雍州牧就是京兆伊,相当于都的最高行政长官,以前李世民也曾担任过这个职位,如今把这个重任交给李恪,不只是器重李恪,也是为了给李承乾和魏王一个下马威,明着靠诉他们,我给的,你们才能要,我不给,你们不能去抢。

得之东隅,失之桑榆,李泰的心里是五味杂陈,李承乾心里更不是滋味,以前向着他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这回都没有按照他的话去弹劾李愔,而李世民也没有追究他把艺妓送进宫的事,这让他越加莫名其妙,他不知道的是李世民和二个人早已达成了交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89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