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朝好地主

作者:木子蓝色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921章 家徽 感谢墨翠党盟主万赏

书名:唐朝好地主 作者:木子蓝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8

“朕御驾亲征,你做行军元帅,朕再调叔宝和敬德为左右先锋。”

李世民站在殿中,手里端着茶杯,很是兴奋。一想到这次趁着统叶护的病,直接要他命,灭了统叶护,拿下西域,恢复汉时之西域都护府,李世民就不由的激动万分。

“陛下,臣不反对西征,但不应当是此时西征,陛下更不应当亲征。”

李超在旁边很不合时宜的出声反对。

“什么”李世民以为自己听错了,转过身来,盯着李超。

“陛下,臣反对陛下此时亲征西域。”

“突厥一直为中原心腹大患,眼下大唐有机会扫平突厥,为何不打”

“臣说了,不反对西征,但眼下并不用亲征,甚至都不用大唐此时西征。统叶护虽然击败了莫贺咄,但他自己也元气大损,尤其是漠南已经为大唐所有,漠北又为夷男扫荡,统叶护连个漠西都还没能彻底扫平,他拿什么跟大唐斗”

李超明白李世民迫切想灭掉突厥的想法,毕竟突厥压在大唐头上这么久了。可是并不是这么个打法,上兵代谋,整体战略上来说,唐军大举西征,其实并没有准备好。

打一场仗,尤其是那种大战役,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动员的兵少了,那么远征可能失败,动员的兵多了,各项准备需求太多,而且兵越多,行军越难,补给更难。

杨广三征辽东前车之鉴不远呢。

再说了,其实大唐这几年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大唐的实力并没有强到已经无敌的份上。更多的还是巧妙的借势利势。

去年河东拒突厥,然后今年打高句丽,再破突厥,都打的很艰难。

若不是薛延陀漠北叛乱,加上漠西的莫贺咄被策反,以及突利和郁射设的先后轻敌大败,唐的实力其实还在突厥之后的。

现在要跑到西域去,跑统叶护老家去打,李超认为时机不对。

“陛下,其实征讨统叶护,不需要大唐亲自出兵,檄调吐谷浑、薛延陀以及契丹、奚、室韦诸部一起去打统叶护就好,甚至我们还可以调吐蕃去打。”

在李超看来,这些藩国,虽然表面臣服了大唐,但他们的实力都很强,大唐强的时候,他们自然老实,万一大唐遇到大败,实力大损的时候,难保他们不会再反噬。

大唐择一上将军去做主帅,顺便出个万支联军,然后西征。甚至还可以联络一下波斯萨珊王朝,甚至是联络下拜占庭帝国,让他们也一起干统叶护。

嗯,西域的诸国,如高昌等,这些臣服于西突厥的小国,也可以策反他们。

总之,先多拉点人,把统叶护灭了再说,哪怕暂时扶持莫贺咄等起来,先保留下西突厥都不怕。总之,一步步来。

先把统叶护这个当过突厥大汗的家伙干死,接下来就好操作了。

上次打吐蕃,李超也是这样的建议。

当时李世民没有听,但后来也还是弄了个联军,结果并没有太好结果。现在李超又说搞联军,李世民不满的皱眉。

“灭突厥,还得大唐,指望外人是靠不住的。”

“陛下,就算要打,也不急啊。先让联军上,既消耗诸藩实力,也打击统叶护,若是能打下最好。若打不下,到时朝廷再出军,也有足够的准备,并且正好摘桃子。”

“你说的有些道理。”李世民冷静下来,也觉得这样做确实更稳妥,“那就让你来挂帅统领西征。”

李超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陛下,臣刚从河北回来。”

东征西讨的李超也烦了,况且,他也不认为大唐就他一个人能打。

“你再劳累一趟。”

“陛下,臣拒绝。”李超很不客气了,既然李世民不体恤,他也不用客气。

李世民被噎住了,李超如此拒绝,让他很意外。

“陛下,臣身体有些不适,需要调养。”

抛下有些上脾气的李世民,拒绝了留在宫中用膳的挽留,李超直接出宫回家。

一离家又是大半年,家里都添了五个孩子。

他只在信中知道这些儿女们的消息,连面都没见过一个呢。

鱼梁洲对面的码头,家里的马车已经过来等候了。

“相爷。”老李管家笑着上前行礼。

“李伯不用客气,走吧,回家。”

镶着灞上李家徽的四轮马车启动,缓缓前行,李超拉着管家一起坐在车厢,询问家里的近况。

马车驰过,四周是李家的的家丁护卫,全都骑着高头大马,为首的就是李超的那些学生们。

五位开国侯四位开国伯再加一位开国子,除了苏烈,李超的十位武官弟子策马开路,这份气势也是没有别人了。

王玄策四个,几年来立功不少,这次凯旋入京之前,就已经得到朝廷的授勋封爵,俱封开国县伯,虽然还不是实封,没有领地,可这毕竟是伯爵。连最晚入门的祝屠,都因彪悍战绩,得封了一个开国子。

队伍驶入襄阳城,路边行人纷纷侧目。

“李令公的马车。”

“李令公武威,连门下弟子也都威武不凡啊。”

“可不,令公门下十一位兵法传人,一个县公五个县侯还有四位县伯再加一个县子,一门忠武啊”

有人对李家马车上的家徽很感兴趣。

“这上面画的是啥啊”

中国古代,并没有家徽的传统。往早了说,那时的古代华夏部族时代,各部落崇尚图腾。原始氏族部落,选用一种动物或自然物象作为特殊标记,女娲氏族以蛇为图腾,夏禹的祖先以黄熊为图腾。

人们将图腾刻在洞穴和工具上,并作为战争和祭祀的标志。

由族旗、族徽演变成国旗、国徽,成为区分等级、自我存在的标志。

山海经五藏山经记载龙图腾氏族基本在南方;鸟图腾氏族主要分布在河南东部和湖北省西部;蛇图腾氏族在山西的北部和中部;马、牛、羊图腾氏族在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豕类图腾氏族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西部、南部、北部和河北省的南部。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家徽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就停止了。

帝王有十二纹章,但每个朝代的帝王都是这套,因此也算不得单独的家徽。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好理解,主要还是中国进入了中央集权时代,秦废封建分郡县,朝廷任命官员。

其实不管是欧洲的家族纹章,还是日本的武士家徽,其实都是分封制下的产物,而中国古代从秦开始,已经不算是真正的分封制了。

不过现在,大唐又开始有了家徽。

这也是灞上李开始引领的一种新时尚,当然,也不是每个家族都有资格弄家徽的。必须得是分封的领地诸侯,才有这个资格。

需要在朝廷的礼部注册登记的,每个实封诸侯的家徽都不一样,以示区别。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个家徽,其实跟诸侯们的爵位前的开国两字意思差不多,也是一种荣耀。

封爵前加开国,并不是真正的让你开一个国家,而仅是个荣耀,和官员前的开府一样。现在朝廷让封侯们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家徽,其实也是一种荣耀。

李氏姓,是九黎之一的氏族族氏。

按古书记载,皋陶是李姓的始祖,黎就是虎,又可写作狸、理,通假谐音皆作李。

因此在上古时期,李姓图腾是由虎、木、子三部份组成。虎代表的是皋陶的祖先少昊,木代表皋陶玄鸟族的图腾,子是鸟卵,象征后代子孙。李姓图腾象征白虎少昊的后代。

史载皋陶为大理又传皋陶裔理征因谏商纣王被追杀、食李果充饥得救,因得“李”姓。一獬豸作吞势,倾向为伏獬豸之士,为公断之族。

朝廷设立家徽之后,皇族的李家,选的是龙和虎。

龙自然代表的皇家,虎则是李氏图腾,龙虎之间是一颗李树。这是皇家家徽,李超是赐姓,并列入族谱的,也算是皇家人。

但李超毕竟也是灞上李家,算是皇家分支。

因此灞上李家的家徽,也一只猛虎,还有两条李树枝叶交叉。

在这两条李树枝叶的中间,是一只白虎和一只玄鸟。

玄鸟,形似燕子,是一种上古传说中的神鸟,也是李氏图腾中的竞价之一。

灞上李和皇族李的家徽区别不算大,皇族是金龙和白虎加李树,而灞上李是白虎、玄鸟加李树枝。

李家家大业大,各种产业遍天下,自打李超选中了这个家徽之后,李记的所有产业,都开始加上了这白虎玄鸟李树枝的家徽。

李超现在回家,坐的马车上,旁边家将们打的旗帜,甚至他们穿的衣服上,都绣着白虎玄鸟李树枝的家徽。

这就是封建诸侯们的耀眼标识,能得到一个家徽,必然是大唐的分封诸侯。

如今有资格拥有家徽的家族,不过百。

没有实封领地,哪怕你是宰相,都没资格得到一个家徽,私设家徽,却是犯罪的。

“这白虎玄鸟李树枝徽真好看。”不少人感叹。

“当然好看了,你以为一般人能用白虎和李树枝能用白虎的,必须得是皇族宗室分枝,能用李树枝的,也必须是李氏家族的。至于龙,那只能是皇族才能用。”

长孙家族和独孤家族以及窦氏家族,这三大家族,则分别有凤凰、青鸾、朱雀三种神鸟在内。用这三种神鸟,也是有讲究的,说明的是他们家族出过皇后。

大唐太上皇的母亲是独孤氏,妻子是窦氏,而当今皇后是长孙氏,太子孙则是李氏。

因此这三大家族的凤凰、青鸾、朱雀加上李家的玄鸟,其实都是极有讲究的,表明他们是后族。

“原来灞上李家徽中的玄鸟,还有这个意思啊。”

“当然啊,李相的嫡长女,可是太子妃啊,将来不就是皇后娘娘了嘛。”

“这样啊,那灞上李家这家徽也太牛了啊。又是皇家的白虎又是后族的玄鸟”

“可不,你也不看看灞上李的家势,贞观啊”

“灞上李今日之家势,那可都是李相一刀一枪挣下来的。论功绩,李相就是封王都早够了”

不少人纷纷点头,还有人说,给那些异族首领封王,还真不如给李相封个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028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