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朝好地主

作者:木子蓝色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03章 是亲生的吗?

书名:唐朝好地主 作者:木子蓝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8

短短时间,长安的酒楼饭店里,就新增了数十道蝗虫菜式。连东西市的街口,长安的城门外路边,也一样新增了不少的摊点,专卖各式各样的蝗虫。什么烤蝗虫炸蝗虫,真是应有尽有,那些过往的商贩等,被香味吸引,过来免费试吃后,大都高兴的掏钱买一两份满意而去。

而李超这些天也没闲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已经收割完成了。

那个蝗虫项目,已经越做越大。加盟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李超把太子李承乾也给拉到了项目里面,挂上了一个名后。

这个项目立即就不一样了。

太子亲自参与,而且博陵崔家、清河崔家、荥阳郑氏几大家族参与,再加上灞上李家、长孙皇后家、独孤皇太后家,以及各大宰相家等纷纷参与进来。

这个项目还换了个名称,不再是蝗虫换粮食,而是救灾饼项目。收来的蝗虫也将成为救灾饼的一样材料,救灾饼被描绘成极好的救灾食物。

经过李超的亲自研发,救灾饼有了数种口味和配方。一小块救灾饼,可以让一个成年壮汉维持三天。吃一块,一天都有力气,起码能相当于一大碗饭。但成本,却极低。以蝗虫粉和谷糠为主,高粱都是占很少比重的辅料,至于鸡鸭肉干、鱼肉干粉这些,救灾饼里是有的,只是极少,盐倒是有的。

口味上,虽然李超花了不少功夫,但确实不怎么样。

只能说,吃起来跟吃糠差不多,不到难以下咽的地步,但也味同嚼蜡。不过营养成份还是有的,比起真正的吃糠那是强的多。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份,都有不少。

短期充饥抵饿,维持体力,还是没问题的。

况且,这些饼干算是压缩饼干,不占地方,易储藏运输,各方面都极适合救灾。

饼干做出来后,立即送到朝廷。

李世民和宰相们亲自试吃,一个个艰难的吃完了,然后发现确实能抵饿。最后给出了一个救灾良品的评语。

而且,还得到了朝廷的一张大订单。

朝廷要求李超他们的这家工坊,生产一大批的救灾饼。待完成订单后,朝廷要把这些饼分送各地,以做救灾储备粮的。

因为李承乾挂名,所以虽然他没拿出半文铜钱来投资,但最后李超还是给了李承乾百分之一的股份。

“孤才占百分之一”

李承乾因为这个救灾饼项目,在李世民和宰相那里得了不少好评。最近有点得意洋洋,翘尾巴的样子。

看到李超只给了他百分之一的股份,立即跳了起来。

“孤的名声,孤的信誉,难道只值百分之一”

李超冷哼一声,“那你以为能值多少”

“起码也得值一成不,两成。”

李超不以为然的道,“你知道这个项目有多少合伙人吗五姓七家,关陇门阀,京中勋贵,甚至是地方上的稍有名望的豪强,差不多都拉进来了。哪家不是出钱出力又出人,我们在各地出钱出粮收购蝗虫,收购高粱、谷糠、收购鱼干等等,还要在各地设立工坊,招募人手,这里面花的钱财,你算过没有你什么都没有出,就挂了个名字,就占了百分之一,你居然还嫌少,太子啊,得学会知足啊”

李承乾还是觉得自己的名字太不值钱。

“老师你占多少股”

“我也没多少,就三成吧。”

“什么三成”李承乾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一下子跳了起来。“老师,你出了什么,居然就占了百分之三十,我才百分之一”

“我可是这个项目的实际操作人,我提供了项目的计划,提供了饼干的配方,还是联络人呢。没有我,就没有这个项目。因此,我不觉得我占三成,哪里不对。”

“可是我的名字也很重要啊,若没有我的名字,那些人家哪里会这么积极的参与,朝廷又哪里会这么快同意,更何况,这第一张大订单,都是靠我来的。”

李超笑道,“你想多了。”

救灾饼已经与许多家族合作,利用他们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建立作坊,招募人手,然后购买原料,加工生产,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仓库,调配储藏。

入伙的股东们都对这个项目比较看好,明年会有大旱甚至会有大蝗灾,这个事情,已经悄然在上层流传开来。普通的百姓还没有风声,但对于那些顶级豪门来说,这已经是人所皆知,甚至得到大家相信的一个消息了。

遇灾年,粮食上涨,这是必然。大家都在准备囤积粮食,但粮食数量是有限的。而李超的救灾饼,并不需要太多粮食,用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居然也能弄成救灾的充饥之物,这等于新增了许多粮食啊。

灾年粮食有多贵大家是知道的。

灾年粮食赚钱大家更清楚。

更何况,这东西还能赚名声呢。

要是手里多些这种救灾饼,灾年之时,不用动用自家的粮仓,用这些也能打发许多灾民嘛。只要他们能有个充饥的东西,就不会乱的,他们自然也是安全的。

这些豪强大族也清楚,灾民没东西吃,饿急了,可是会来吃大户的。

火腿、腊肉、熏鸡熏鸭、咸鱼、腊肠,这些也都是很不错的干粮,能够长久保存储藏的,尤其是如火腿腊肉这样的,保存的好,三五年都是没问题的。

长安城里,皇帝将出巡山南的消息也开始放出。

各个衙门,都在选人去襄阳打头站,等他们到了那边做好一些准备,到时第二批人就会过去,他们要把各衙门在襄阳立起来,这样到时皇帝带着朝廷官员们到达襄阳的时候,就能立马开始办公了。

皇帝要到秋后才离京,但现在就需要派一位要员前去襄阳,总揽全局。

这个人选,最终还是落到了李超身上。

毕竟李超本就是山南东道宣抚使、大都督、汉京营造使。

王内侍带着旨意来到灞上,三日后李超就要出发。

“老师,我也要去襄阳”

“这个你得问陛下,若是陛下许你同行,我没意见。”李超笑着答道,不过正常情况下,李承乾肯定去不了。太子可是储君,一般情况下,太子都得坐镇留守京城的。

哪怕大敌当前,一般也是皇帝御驾亲征,太子是不能动的。

待秋后,李世民出巡山南,驻跸襄阳,李承乾也极可能是要留守长安,甚至可能还要加一个监国之名。

李承乾还真的就让王内侍带了封信回宫,他向李世民请求随李超去襄阳。

李世民回复很快,同意

听到这个答复,李超怔了好一会,太子不应当是留守吗,怎么现在反而成了打前站的了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亲儿子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004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