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朝好地主

作者:木子蓝色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26章 交易所和拍卖行(第四更!)

书名:唐朝好地主 作者:木子蓝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8

第四更送上

“第一批商品,茶砖。每片茶砖一斤,一箱共有十六片。现在我们一共有五百箱,共八千片茶砖。最高价每片五千钱,我每次喊价减五十文,有意者出价。”

张超的拍卖不只是往高竞价,对有些商品也采用往低喊价的竞价模式,甚至有时干脆是混合模式。

比如现在,张超把所有汉商的茶叶都集中了起来,统一竞价。从高往低报,竞争者可以在自己满意的价格时竞拍,数量也随意。

“现在,五千钱一片。”

这个价格略高,没人出价。

一直喊到四千这个原来商议好的参考价时,有人出手了。

“四千钱一片,我要十箱。”

“四千一片,有没有人也要出价”

“四千一片三次,好,四千钱一片,十箱一百六十片,成交”张超一锤敲在面前临时打制的那张桌子上。

“请那边交钱”

有张超的亲兵把那冶利部的商人带到孙伏伽面前,“十箱茶砖,六百四十贯钱,请付庄票”

那人付了庄票,又回到自己的位置。这是个大商人,能一口气拿出六百四十贯庄票,证明他存在张超那的货物起码价值六百四十贯。

“三千九百五十文。”

“三千九百文”

“我要十箱”有一个番商出价了,茶叶总共只有这么多,虽然都想便宜一点,但越到后面,茶叶可就越少了。而且这个拍卖模式有趣的地方在于,如果一个价位出现了两个竞争者,那就转为往上出价,价高者得的模式。

因此,并不是说越到后面,越便宜。

“三千九百文一次,三千九百文两次,三千九百文三次。好,恭喜这位吐蕃来的商人,你成功以三千九百文一片的价格,拍下十箱一百六十片茶叶,请到那边用庄票付款”

“好了,我们现在还剩下一半的茶叶,现在的价格是三千片了。三千,有没有出价的”

“三千个党项羌族商人出价。

只剩下了二百多箱茶叶,这人一下子要一半,这让许多想买茶叶的商人都紧张起来。

“三千百箱。”

“很好,现在出现了两个竞拍者,那么现在按规矩,两人可以往上加价,每次加价也是五十文,价高者得”张超一脸微笑。

“三千八百五”

“三千九”

“三千九百五”

“四千”

价格很快突破了四千,最终被党项羌商人以每片四千五的价格拍下了一百箱,这比参考价四千一片高出了五百。

“各位,还剩下一百五十箱茶叶,现在从四千五继续往下报价”

“四千五有没有人要”

张超喊到四千的时候,又有人出价了,要十箱。这次没人跟他争,他以四千的价格拿到十箱,让他得意非凡。

马周和岑文本坐在一边观看着,“这样的交易模式还真挺新鲜的。”

“是啊,这个价格,忽高忽低的,谁也说不准是什么价,反正看各自的出手时机,运气好的三千九百文也拍到了,而有的人却用四千五的价格拍下,还有的四千。”

价格完全不一样,不过张超事先和那些茶叶的拥有者们约定好了,茶叶一起拍,最后拍卖所得钱款,扣除张超的手续费后,取一个平均价,然后按各自茶叶多少,把钱给他们。

“最后剩下十箱茶叶了,还没有买到的可要抓紧了,现在是五千五一片的价格,五千五有没有人要”

“五千五,十箱全要了”一个吐蕃商人红着眼。

“五千六,十箱全要”

所有番商都知道,这是最后十箱茶叶,最后的价格一路飙升,最终以七千一片的价格成交,几乎是参考价的近一倍了。

五百箱茶叶,最终全部拍卖光了。

马周拿着算盘啪啪啪一打,很快得出了一个平均价。

“每片茶砖参考价四千,最终成交价为五千三涨幅三成多,差不多是涨了三分之一”

那些拥有茶叶的汉商们都非常高兴,不但茶叶卖掉了,而且卖的既快也价高。这可比约定的一片四千多了一千三啊。

“这个拍卖的模式真不错的”

“是啊。”

“比起我们一个个的跟那些番商卖快多了,还省得同行互相拆台降价呢。”

因为先前张超作保,每个商人手里都换到了庄票,因此茶叶商人们并不用担心这些人拿来交换的商品是他们不想要的。

茶叶卖完,然后卖马。

马则要复杂一点,要分成公马、母马、骟马,还要分成不同的年龄。根据不同的情况,分成了多个组。

然后开始拍卖,一样是从高往低叫价,如果出现两个以上商人对同一价位一起出价,则转为往高竞价,价高者得。

“母马两千钱一匹,这批总共一百三十到四岁口,两千一匹有没有人出价”

经过之前拍卖茶叶的经历,许多商人也学聪明了,知道并不是越到后面越便宜,相反越到后面反而竞争更激烈,往往会叫出更高价。

因此现一喊价,就有人竞争。

“我要二十匹”一名汉商出价。

没人竞争,他成功以起拍价拿到二十匹。

拍卖继续进行着,不时有人出价,也偶尔有多人出价。

“我有一个疑惑,这样竞拍,大家都用庄票付钱。可那些最后什么也没拍到的人怎么办他们的货被拍卖掉了,自己却没拍到货”孙伏伽问出了一个问题。

“我们给这些商人开的庄票,都是用货物抵押的,有多少货才开了多少票。最终买与卖,是相符的。”马周给孙伏伽解释。

“打个比方吧,胡商带来的所有商品,价值两万贯,汉商带来的东西也值一万贯,两相加起来我们开了三万贯的票,然后他们参与拍卖。三万贯的票,正好拍到三万贯的东西。”

“可我们开票是按每样东西的基本价,但拍卖价格却有高有低啊”

“也是一样的,每个商人拍卖,都只能在自己拥有的庄票数额内竞拍。有一千贯,就只能拍一千贯商品,超出是拍不到的。虽然确实拍卖价格会有一些起伏,但影响不了整个交易。而且你别忘了,这里面也有我们的许多货物,而且张记商铺开庄票也是收费的,拍卖也是费的。我们可以最终拿我们手里的商品和赚到的手续费,来做最后的调整的。”

孙伏伽还是有些听不明白,感觉太绕了。

“好比我本来有一百箱茶叶,价值六百四十贯,我的茶叶卖拍出去了。而我想要买牛,但结果没有这么多牛,或者牛已经卖掉了,我手里最后拿着六百四十贯庄票,怎么办”

这是一个问题。

交易本来讲的是以物易物,可现在这样,如果自己的货卖掉了,但自己去没买到货,自己拿着这六百四十贯庄票,有什么用呢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如果你有六百四十贯庄票没花出去,那么定然会有六百四十贯的货物没有卖掉的。若是出现了这种情况,也没有关系的。”马周是对张超的这个交易模式比较了解的人。

“出现了这种情况,或者说,必然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比如你的茶叶卖掉了,可你没买到想买的牛,交易剩下没卖掉的商品里却没有你想要的。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联系番商,看谁有牛,然后跟他预订,让他们组织一批你想要的数量的牛过来给你交货。”

“可我手里已经没有茶叶了,我要拿什么交易呢”

“这个我们会与那个卖牛的商人提前谈好,他需要什么交易,我们会另组织货物,到时你把手里的庄票给我们,我们把牛给你,至于那牛商,购牛的商品由我们给他。”

孙伏伽点了点头,“那这次货没卖出去的人呢他们拿货抵押得到庄票,买到了自己想要的,可自己的却没卖掉。”

“那他的货我们吃下来,联系其它的商人,或者下次再卖。”

不管哪种经营模式,总不会是完美无缺的。

张超实际上就是开了一家交易所,把商人们的货物拿到他这里来,促成更多的交易。但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

“没买到货的,我们给他组织预订。买到货,但自己货没卖出的,我们把他的货吃下来,拿回洮州城去卖。或者以后就在这里开商铺放在这里寄卖也行。”

按张超的这个交易所模式,是先拿货估钱,然后开庄票,最后拿庄票去买自己要的货,最终自己的货卖掉后,把庄票又还给张超,这是一个循环。

如果自己货没卖出去,庄票又花掉了,他们就没有庄票可以交还,也就欠张超钱,他的那批没卖出去的货,就得归张超所有,其实等于就是张超买了他的货而已。

最终有没买到货的,张超就得另外去联系一批货,来换回那人手里的没花出去的庄票。

庄票转一圈,最后是要全部收回的。

但庄票绕一圈,却要收百分之一的手续费,张超拍卖,又收百分之一。此外,张超自己也带了货过来卖,还能赚一次。

一般来说,商人们不会空手而归,因此他们手里的庄票,多数情况下会买剩下的货物,就看谁的运气不好,成了那个人了。

当然,商人们可以选择参加张超的交易拍卖,也可以不选择参加。不选择参加,就无法参与拍卖了,他们自然也就不用承担可能买不到好货,只能扫尾的风险。

“做生意总是有风险的,不是吗”

张超的交易所还有一个优点在于,他可以为两边的商人牵头。交易结束后,还可以接受商人们的委托,替他们联系组织货物,根据买卖双方的需要,撮合订单,还能当个中介再赚一笔。

“等这里的交易办上几次,让他们打消了顾虑,就能在洮州城外新建一个市场,让他们到那里交易,还能促进下洮州城的商业。”

“嗯,还能多收点关税、商税呢”

又加更一章,还债一章,还欠十五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705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