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七章 劝说

书名: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6

面对岳乐隐晦的质疑与提及,布木布泰遣人把李大忠叫过来。

“硕古莽在进宫之前与皇后有无瓜葛”

面对这样的质问,李大忠顿时吓的魂飞魄散,连忙磕头认错:“太后,据奴才所知,董大人与皇后娘娘之前素无瓜葛,平素里他们私下相见,都是经过陛下准许的。”

布木布泰听到后神色缓和了许多:“何以见得”

李大忠小心翼翼的回答:“主子们的事情,奴才是从不会打听的,只是陛下在乾清宫时,都是陛下、皇后、董大人,三人先聚头。”

布木布泰听后,彻底放下心来,李大忠既然敢这样回答,那就代表事实不会有多少出入。

“硕古莽改名董亮,具体是何缘由,你知道吗”

李大忠听到太后这样问,知道自己差不多已经过关了,放松下来,回道:“回太后,据董大人自己所说是因为认了皇后娘娘为姑姑,故而改姓董。”

“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种无厘头的做法让布木布泰很伤脑筋。

董亮所有的行为让人无法用正常的逻辑的推导,无论谁在调查,分析他时都会遇到bug,无法运行下去。

布木布泰又琢磨了岳乐的话,觉得他应该不止这两层意思。他提及董亮与董鄂氏应该不是暗指两人有私,而是暗示董亮既然能够将自己的功德与名声分润给皇后,那么只要筹码足够,这东西也可以分润给她自己。

如果的董亮的言行实在拉不回来,无法掩饰。那么推董鄂氏上台,也不是不可以。

那自己来做这挂名的圣人可不可以

布木布泰这个想法刚一冒出,内心就十分意动,心潮起伏,过了好一会,权衡利弊后,她还是决定不抢。

多事之秋,关键时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她推动与南明的大决战多少还是有些冲动的,军国大事本不该由她一个身居皇宫的太后决定,但皇帝已经许久没有处理兵部的奏疏了,让她摸不准自己这个叛逆的儿子是何想法,借此试探一下也好。

董亮没想到自己半成品学说会引来如此巨大的反应。

当第二天岳乐就亲临天津时,董亮还犹自不敢相信。

奏疏递入皇宫后,犹如重磅炸弹,将董亮彻底震惊了,满清居然因为自己,摆出与南明决战的架势,这令董亮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文網

已经不是小白的董亮,自然能从这封奏疏看出许多意味,这道奏疏当然是需要回绝的。

但如何回绝,如何说服皇后支持自己的意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岳乐递上奏疏后,被挡在的宫门外。

而董亮被召入内,与岳乐在宫门打了一个照面。

如此场景,让岳乐产生一股深深的挫败感。

“王爷吉祥”

董亮还没到视岳乐为无物的地步,先上前请安。

岳乐点头,忍不住说道:“硕古莽,陛下如此信重,你可要不负国之重托。”

董亮答道:“我只忠于陛下。”

见一见面董亮就要与他较劲,他不由的放缓了语调:“硕古莽,你千年以降,你乃是咱们满人第一个有望成圣之人,若咱们满清事成,后世史书你硕古莽的一切言行便会长篇累牍的记录下来,而我岳乐不过渺渺几笔,无法与皓月争辉。但咱们大清若败,你我不过一冢中枯骨,无名老尸。你既然有心安抚流民,我不信你硕古莽,不会有苍生之念”

岳乐用后世的名声来提醒董亮,让他不要在意一时权势高低,若是他真的成圣,帝王将相于他而言不过是笑谈。

董亮躬身说道:“王爷,我在想一件事,请王爷解惑。”

岳乐颔首:“但说无妨”

董亮:“你说孔夫子对自己的道理认不认可他老人家是不是觉得自己的道理乃是天下至理”

“当然认可。你有什么话尽管说来”

“孔夫子既然自信自己学说乃是真理,那为何要周游列国,为何要诛少正卯”

岳乐听到董亮的反问也是一时语塞。

董亮接着又说:“孔夫子尚且以为自己学说的践行,离不开君王的支持。在下何德何能敢放下一切,一心钻研”

尽管塔逊昨夜的劝说以及皇后口信的提及,董亮以及大概猜出岳乐来此的目的了。

岳乐听到这些没有丝毫生气,董亮没有和他瞎扯淡,愿意正常与他交流,这在他看来就是一个不小的胜利。

“不一样,当时百家盛行,春秋王侯有诸多选择,所以孔夫子才会孜孜不倦寻求诸侯支持,但咱们大清只有你这一门学说,无论如何都会支持的。”

“更何况也不是要你完全归隐,只不过是让你让你暂且忍耐,你权势不会少了半分”

董亮一听,岳乐的话与自己猜想好像有些出入,于是问道:“王爷不是来劝我放弃为陛下效忠的机会”早已经练就了一番话术的董亮,此刻也是条件反射的将权势替换为,为陛下效忠。

对此,岳乐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你想岔了,为了咱们满洲的千年大计,为了安抚汉人的心,在灭掉大明之前,你不得宣扬你的学说。你若是同意,太后与我还有议政王大臣便会上书陛下,许你侯爵之位,再加两个世管佐领”

董亮听到岳乐抛出的筹码后,犹自吓了一跳,两个佐领,这可是六百名铁杆私兵,再加上他们老觉尔察家世袭的那一个。

小一千的八旗兵,只要不犯大错,的确能在满清横着走。

到了此时,董亮才认真审视了自己学说的价值,也开始认真思考大肆宣传可能带来的后果。他的“天命”就是颠覆大清,如果能让汉人直接跳反,他何必舍近求远。

于是面对这个诱惑,带来选择了忍耐,对岳乐说道:“奴才进攻等着陛下训话后再答复王爷,所有的一切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我一个小卒子并不能决定什么。”

岳乐皱眉:“硕古莽,不要妄自菲薄”

所谓,岳乐竟然朝董亮行了一个礼:“圣人以降,岳乐相信你会为大清选择一个正确的道路。”

董亮急忙还礼:“王爷折煞奴才了。”

说完,董亮便进宫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36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