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十一章 知道了

书名: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6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董亮一招手,远远在外的御用监的那几个太监就过来了。

董亮口述,承旨太监手写,完事后,福临一句:“依卿所奏。”然后掌印太监一用玺,圣旨便写好了。

一口气写了三份圣旨。

一呢是处理吴良辅,以及裁撤十三衙门恢复内务府的圣旨。

二呢是封索尼做内务府总管的圣旨。

三呢便是恢复诸科道官员的封驳权。

然后吩咐李大忠去传旨,太监最知道怎么治太监了,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李大忠肯定是第一时间将吴良辅送走,断不会让他有接触皇帝的机会。

吴良辅接到这封奏疏到没有开心的哭了,而是气极了笑了。

世间最痛苦的时刻,无疑就是舔狗发现女神真相,醒悟的那一瞬间,

吴良辅对董亮从今早一直舔到天黑,没想到最后居然是这么一个结果。

但吴良辅倒霉,受伤的只有他自己,快乐的却是大家。

当圣旨抵达索尼府上时,索尼除了叩谢圣恩外,竟然忍不住仰天长叹,终于,皇上将那个权阉给弄走了。

被一个太监骑在头上的满清贵族此刻也不由的开怀大笑,痛饮几杯,同时高呼皇帝圣明。

苏克萨哈一案的阴霾被彻底扫空了,内务府重新恢复,索尼担当大任,这皇帝的操作大家目前能看懂一点。

咱满人好日子到了。

汉臣呢也是高兴的居多。

一呢,这个吴良辅上上下下没几个喜欢他的,满臣自不必说,汉臣呢,魏忠贤的事还记得呢,自然对这种权阉没有什么好感。

这不按照真实的历史,吴良辅过两个月就会被弹劾,牵扯了一大片官员,顺治也顺势免了吴良辅的官,让去了一个寺庙当差去了。

二呢,党争消停了四五年了,他们都不怎么得劲,恢复了诸科道官员的权力,让大家都摩拳擦掌的准备大干一场。

对于诸科道官员来说,党争是修罗场,同时也是名利场,要是一旦弹劾成功,搬到大佬,那政治声望那不刷刷的来那官不得蹭蹭往上升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这三道圣旨发完,已经是深夜了,福临亢奋了一天了,早早的睡着了。

董亮自觉的担起了国家的重任,在得到福临的准许后,董亮开始查阅了奏疏,看到堆积如山的奏疏,董亮心想果然要将乾坤决于一手,大权不旁落,这勤奋是必不可少的,要想集权,不被下面的人糊弄,那就得996啊。

福临一份奏疏都没处理过,董亮粗略一算这些天,这两三千份奏疏,少的有五六百字,多的有上万字。光看完这一晚上就不要想睡了。再加上还要做出判断裁决,那么这一天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这些奏疏又臭又长,又没有标点,还是繁体字,董亮看着都有些吃力,更不提分析了,好在每一份奏疏后面都有票拟。对照前后,董亮能明白个大概,但他不熟悉具体流程和事务,每一份都看的异常吃力。

干写的这么弯弯绕绕的做什么

要不要让皇上下旨,责成这些官员以后少用些修饰手法,有事说事,再加上标点,一目了然。

转念一想算了,还是不要了,写的这么明白,福临万一能看懂,那就麻烦了,更可怕的是万一因此提高了清朝的行政效率,那大明不是死的更快

所以非但不能这么做,反而要鼓励官员把奏疏写的又臭又长,晦涩难懂,生僻字那更是要鼓励,一词多意那更是人才,用的越多,升官越快,最好让那些大学士都弄懵,务必让清朝行政效率慢如蜗牛。

但这么多的奏疏,不能一直这样积压,今天已经发出了不少圣旨,证明皇帝陛下开始上班办公,怎么奏疏不处理,光给那个硕古莽升官是什么意思

所以这些奏疏必须处理一部分,让人们相信皇帝已经正常工作了。

关键是怎么处理,董亮倒是想到了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蛊惑顺治,在奏疏后面闭着眼睛随意的打上勾勾叉叉。很省事,半个时辰就搞定了。

这种事,前几天还可以这么糊弄,时间一长了,完全一样的事情,你给出两个截然不同的意见。这皇上是不是精神分裂了

除此之外,这样明确的表态,万事事情做错了,谁的锅所以处理奏疏,要做到看似什么都说了,其实什么都没说。

也就是,事情做好了,就是皇帝领导有方,他的功劳。事情做差了,肯定是下面大臣的锅,皇帝的批示,你还没理解清楚啊。皇帝不是这个意思,是你非要这么做的,那肯定是你的锅,没跑了。

有什么是模拟两可的呢自然是“知道了”。

事情我知道了,你可以按照票拟去办。办好了,自然皇帝乾坤在胸。办差了,那就是我只是说知道了,可没承认你这票拟上面的意见事正确的,谁叫你做了好好把锅背好吧。

这个后世广为知晓的梗,其始作俑者正是清朝的皇帝。

真的把权术玩的明明白白。

有了这个思路后,董亮就找出福临以前批示的奏疏,认认真真的开始临摹他的字迹。

就三个字“知道了”

临摹到半夜,董亮心想着明天还要继续陪着顺治玩乐不能熬夜,于是就着李大忠送过了的被子,打地铺睡了。

没办法,福临这小子,忘记了给董亮安排住处。董亮也没多想,等到意识到这个问题时。福临已经睡了,只得让李大忠抱两床被子将就将就。

第二天,董亮给福临出了这个注意,果然便被顺治采纳了,福临虽然脑子变笨了,可写字属于肌肉记忆,倒也没变的生疏。

三两下便签下数百份奏折,然后扔笔不干了,董亮也不强求,反正这代表皇帝已经开始理政了,百官们接下来该干什么干什么。

至于那些剩余的奏疏,慢慢签呗,反正也没人敢催促皇帝。

议政王大臣与内三院的大学士见到堆压许久的奏疏终于开始有回复了,纷纷松了口气,皇帝久久不表态,他们还以为皇帝对议政王大臣和大学士有意见了。

但当这些奏疏分发到各院部时,众人纷纷傻眼了,这“知道了”是什么鬼到底是同意票拟呢还是不同意。

不过很快就有学识渊博的汉臣跳出来表示,这事嘉靖皇帝也干过,知道了就是知道了,你们按票拟办就行了,不过后果难说。

嘉靖皇帝这么干,很快就被御史朱衣怼了,然后改了,但面对顺治大家就犹豫了,毕竟鞑子刀快,有事他真敢砍。

不过也有不怕死的决定上书劝诫皇上,也不知道这人是真的为国为民还是以直邀名,奏疏里表现的都是忠心日月可鉴,皇上这样批示,明摆着是怠政,再这样下去了大清要亡

劝诫的奏疏递上去便石沉大海了,过了七八天,才发回来,上面依旧写着知道了三个字。

有头铁还不死心,依旧上书,无论是情真意切,还是勃然大骂,回复都是“知道了”。

众人被弄得没脾气,表示知道了就知道了吧,大家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大伙散了吧。

董亮一早陪皇帝用过膳后,便干劲十足的让福临开始下诏书,并且广而告之的告诉大家自己认了董鄂妃为姑姑,现在自己改名叫董亮了。

一时间把大伙搞得不知所措。

这事怎么说呢,太t搞了,这都哪和哪啊,完全不沾边啊。

但董亮对这事特别认真,哪个太监宫女叫错了,一次呵斥,两次就罚俸,对于已经彻底变成董亮狗腿子的李大忠来说,教训几个太监宫女那还不是简单的事,于是在此之后,再也没人叫董亮硕古莽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55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