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对

书名:我真的是奸臣 作者:青帝一处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6

董亮知道侮辱孔圣会让自己的声望下坠,但没想到这反噬会来的如此凶猛。

他只是在孔庙称呼了一声孔老二,还有说了句孔老二的道理只是拿来说的,拿来做事是一无是处。

董亮相信这种话文人士子在私底下说过不少。你别看那些贰臣,张口子曰,闭口孔圣,

私底下对于孔子贬损不会少,要是真的信奉孔子的道理,也不会做贰臣,都是一群用仁义纲常包裹起来精致利己者。

这些人不但对于孔子没有多大尊重,其实对于所有圣人都没有多少尊重,否则朱熹扒灰这个离谱的谣言怎么会流传下来的

圣人之言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谋生的工具。

工具是工具,但这种事情拿到台面上,就会遭到剧烈反扑。相当于砸人饭碗嘛,触动自身利益,可不得拼了命反对。

铺天盖地的奏疏弹劾朝董亮涌来。

不仅连天津这些文武大臣要找董亮理论两句,就连京师的那些个大臣也不闲着,下至孔目上至大学士无不对董亮表示愤慨。

奏疏弹劾那是不必说,听说还有不少士子官员去董府、去粘杆处闹腾。

真可谓不畏权贵,铁骨铮铮。

并且这火还越烧越旺,汉人嚷嚷也就算了,连八旗勋贵也来说两句,反正平日里看董亮不爽的,大有人在,趁着董亮犯了众怒,上来踩两脚也不难理解。

而且这个已经形成了一股风潮,是对于董亮这些天的行径还有皇帝怠于朝政一次集体的情绪爆发。

你不骂董亮两句,就证明你与董亮一伙的,看我不喷死你。

于是,没有办法,许多原本看热闹的官员也被卷入这股风潮了,就连带着达尔岱也被逼着上书出来说了董亮两句不是。

总之人神共愤这个词形容一点也不夸张,董亮想着就算自己谋反弑君恐怕也没这个阵势吧。

虽然董亮清楚这背后未免没有人推波助澜,借着董亮这次的过错,借题发挥。

但面对着这漫天指责,董亮还真的有些发憷,连自己的阿玛还有一手提拔的南党都公开骂了自己两句,他所受的压力真不是一点两点。

所以一连几天他不是在寝宫,就是呆在军营避避风头。

现在能包容他只有一个傻子和一群傻子了。

董亮也借此陪同福临幸天津卫各大豪宅。

今天特意光临了天津卫总兵赵大囿家。

福临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自然不能把他关在寝宫里,而所谓的寝宫也就是天津驻防将军的府邸。也没多大,玩了几天便没了兴趣。

反正董亮是看天津哪家院子修的豪华就让福临去哪家游玩。

而粘杆处作为保护皇帝出游安全的卫队,自然要对到访之家进行明朝暗访,家里势必要翻个底朝天,不留一丝安全隐患,府上的人也要挨个检查,连女眷也不例外。

赵大囿哪里会让粘杆处大头兵接触自己女眷,只能悄悄的塞银子,董亮也借此好好坑了对方一把,赵大囿作为参与过扬州十日的将领,董亮哪能让他轻易过关。

收他个十万两银子也只是小事,关键是还要他的命

皇帝作为九五之尊,即使光临赵府,也不会让人随意见面,就是接见赵大囿时,也只是点两下头便让赵大囿赶紧滚蛋。

经过董亮与董鄂皇后反复灌输,福临也会轻易在别人面前开口。文網

对于鲜新的环境福临自然兴趣浓厚,加上董鄂氏又不在身边,他更加显得轻松自在。而福临在赵府,只要稍微留意某件物品,董亮都是示意等会让人搬走。

皇上看中你家东西,那是你家的福分。

经过这么些天磨合,董亮与福临相处虽然轻松,但并不自在,毕竟要降低自己的智商才能陪福临玩乐,多少有些心里障碍。

而董鄂皇后不在这里陪同福临,自然也是董亮的意思,董亮需要董鄂氏在离开皇帝后依然有单独的影响力。

必须让董鄂氏能成长到能与太后单挑的地步,那时候不用自己唆使,董鄂氏会想方设法干死太后。

至于怎么在短时间时间拥有影响力,一句话捞人、撒钱。

捞什么人,自然是捞被董亮诬陷的人。

董亮唱黑脸,董鄂氏唱红脸。

借着董亮在天津横行无忌,董鄂氏则在天津大肆收买人心,除此之外诰命夫人像是不要钱一般疯狂往外撒出去。

并且在城外施粥亲蝉,在民间也好好刷了一波声望。

在万民拥戴,百官臣服的氛围中,董鄂氏很快沦陷了,并且对于董亮,那是更加信任了。

毕竟董亮从她见面到现在,都是单方面无底线的对她掏心掏肺的好,让她感动亲近之余,还有些害怕。

董亮那夜大战花魁,他那神物自然也在坊间流传开来,作为一个与董亮比较亲近的人,很难不注意到此事。

天津大觉寺在郊外的一处高山上,在此可以俯瞰整个天津,作为今天最后一个行程,董鄂氏在与民同乐,一同吃斋念佛之际,眼睛时不时在往外瞟。

时刻注视着城内发生的一切。

然后她看着天津城内一处民宅浓烟四起。

“娘娘,不好了,走水了”有小沙弥急匆匆跑来邀功。

方丈对着这种六根不净的机灵鬼自然很是厌恶呵斥道:“大惊小怪做什么又烧不到这里来,惊扰了娘娘你该当何罪”

董鄂氏看着二位,经过这些天的熏陶,对于人心鬼魅她又有了一番新的见解,呵呵笑道:“这小和尚生的俊俏,也是一片忠心,方丈切莫怪罪”

小和尚偷偷看了眼勾魂夺魄的董鄂氏,大不敬之心不可遏制的油然而生,惊恐之余,不由的连磕了几个响头,才把自己的念头磕飞。

方丈此时也好不到哪里去,心中念了好几遍金刚经才堪堪降住心魔,心想这皇帝果然厉害,有这等美貌的皇后居然还贪图男色,偏偏又让后宫如此和谐,让这一男一女不争不抢,轮流作陪。

董鄂氏舒展自己的筋骨,装作惊恐的模样说道:“陛下还在城里,本宫先会回寝宫了,方丈请自便。”

说完在粘杆处的护卫下,离开了大觉寺。

百姓一见皇后看见城内失火就火急火燎的回去看望皇帝,心想这皇帝皇后的感情如此的好,心里真的没由的一阵骄傲。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84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