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

作者:岁月一点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37章 西南政策

书名: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 作者:岁月一点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西海城的城墙堡垒已经建成。

之所以能这么快建成,全是西海省总督娄师德和长史张说做了完全准备。

建造局在河源东边的山谷秘密建造了一个小型水泥厂,秘密生产了一年水泥,加上从后方运送而来的水泥。

石头、河沙、竹木等准备妥当。

在娄师德的一声令下,万余从后方调来的精壮民夫蜂拥而上,在吐蕃人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只半个月的时间,西海城的城墙就竖立起来。

围绕着西海城的十千八百西海军,如同十八颗钉子牢牢地钉在了西海南岸。

吐蕃大非川统帅名叫加仓没错,他完全被大唐的筑城速度给惊到了。

万万没想到,刚集结了兵力正要去搞破坏,面对的坚城堡垒就像是凭空出现的。

水泥这个玩意,吐蕃人早已经知道,甚至加仓没错都已经拿到过水泥和成品。

一小袋子水泥和一块干了的混泥土。

只是水泥受潮如同沙土,混凝土坚如石头,这真是这泥土般的东西跟沙子混合而成

当时的加仓没错完全不可置信。

之后吐蕃人又得知水泥的产量极其有限,别说是筑城了,就是李贤想要建造个宫殿的用量都不够,这也就让吐蕃人放心了。

连宫殿的用量都不够,拿什么来筑城

西海更是山高水远运输不便,西海省更不可能拿水泥来筑城了。

就靠以前的筑城方式,先给唐国修个半个月一个月,而后趁其不备一个突袭,就能连警戒唐军和筑城民夫都成为俘虏。

以往都是这么做的

这也是唐军始终无法在西海岸筑城的主要原因。

可现在,唐人居然依靠水泥,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将城墙和堡垒给建造好了。

等于吐蕃人要面对的,除了十八个坚固堡垒,还要面对整体坚如石头的高大城墙。

“决不能让唐军站稳脚跟,冲”

趁着城池和堡垒还只是一个空壳,必须拿下,要是拿下岂不是等于唐人给老子做了嫁衣裳

加仓没错收拾心情,指挥着吐蕃军朝着空壳的西海城冲杀而去。

结果,唐军有了坚城阻挡,就是民夫都变得异常骁勇,在十八个碉堡的配合下,让吐蕃军连连受挫。

“速撤”

加仓没错当机立断,立即率领吐蕃军撤退。

也幸好他撤得及时,还事先暗中准备了伏击和接应部队,从而逃出升天。

此战,加仓加错率领的大非川吐蕃军伤亡三成。

即使因为事先埋伏的伏军,击败了冒进的唐军先锋,加仓没错的心情异常沉重。

让唐军在西海筑城成功,今后的战事将对吐蕃愈发不利。

一旦唐军以水泥筑城法步步推进,不说坚城,就是一个个的碉堡,都能像一粒粒钉子牢牢地钉在这片高原大地上。

即使唐军无法攻上大本营高原,那么吐蕃也将彻底失去大非川这片广阔区域,今后将会被彻底地困在雪域高原上。

加仓没错对此忧心忡忡,急报逻些大本营。

西海城。

西海总督娄师德的心情也不是很美好。

因为前锋大将的轻敌冒进,致使加仓没错逃出生天。

“大帅,末将轻敌冒进致使惨败,还让加仓没错逃回大非川,末将自知罪该万死,大帅如何处置,末将甘愿领罪。”

西海军先锋大将于海跪倒在地。

“大帅,于将军遇伏,此非战之罪,只怪加仓没错太过狡猾,不但跑得太快让前锋追得太急,也没想到加仓没错还会有伏兵,致使中了埋伏,恳请大帅明鉴”

于海的人品不错,娄师德还没有说话,一个个的将领立即跳出来,陈述事实为于海开脱。

这一仗前锋惨败,的确不能将责任怪在前锋的身上。

娄师德也没有料到,加仓没错的敏锐性居然这么强,在合围没完成之前就突出了包围圈。

于海的前锋为了拖住加仓没错,追得太急致使进入吐蕃伏兵的埋伏圈,从而受到重创。

“起来吧,此战错不在你身上,这加仓没错的确称得上是吐蕃名将,不但敏锐性极强,而且在那种情况下还能留下伏兵,看来是咱们的劲敌,今后不可轻敌。”

“谨遵大帅教诲,末将等不敢轻敌”

众将应诺,加仓没错的本事他们也见识了,对这样的劲敌,轻敌可是要送命的。

“可惜水泥的产量严重不足,否则咱们只要修碉堡徐徐推进,不出三年吐蕃人将不战而溃,大非川彻底纳入我大唐版图。”

张说对此感到非常遗憾。

水泥的浇灌筑墙,速度非常便捷快速,而且快速凝固还异常坚固,能在三五天内就将墙体建造到一两丈高,这在之前是无法想象的。

唯一缺点就是水泥的产量实在是太低了。

娄师德叹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只能尽量提高产量,采取真真假假的推进速度,以此来迷惑吐蕃人,让他们惊慌。”

敌军只有惊慌,才会出错。

这样,也能抓住机会给予敌军重创。

“大帅,我认为是时候将以前被俘的乡亲解救回来了。”

吐蕃人肆虐陇右道多年,被俘的军民百姓无数,如果是被送往高原为奴,那暂时是没办法的。

就算是在大非川,也不是短期所能解救的。

只有在西海北边吐蕃人的控制区,是时候出兵解救了。

一来夺取吐蕃人的地盘彻底掌控整个西海,二来解救被俘的乡亲们。

云贵省,昆明

这是一座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的城市。

骆宾王担任云贵省首任巡抚以来,每天忙碌个不停,身体不见虚弱反而因为充实而精神焕发。

不知是云贵的风水适合骆宾王,还是忙于自己的事业让人太有成就感所致

“抚台,唐总兵再次弹劾您对外软弱,致使六诏愈发张狂,对云贵军屡有冒犯。”

幕僚匆匆送来云贵总兵唐休璟转送来的弹劾副本。

“休璟行事倒也光明正大”骆宾王接着苦笑道:“唐总兵是名将,可云贵形势复杂远超任何地方。”

唐休璟的兵法谋略绝对不亚于黑齿常之王孝杰等大唐名将,这点骆宾王是知道的。

之前,骆宾王的重心在稳定地方,唐休璟在对吐蕃用兵以牵制对方的兵力,好策应西域和西海战事。

那段时间双方之间各有所需,配合得还算默契。

之后,聿贲城彻底将唐休璟阻挡,攻打半年无果损兵折将,这才不得不退兵。

唐军在距离聿贲城南方百里处筑了一个三河要塞。

至此,唐军和吐蕃军就相持在聿贲城和三河要塞之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北上无果,唐休璟的目光就放在六诏上。

只是云贵不管是地形,还是各族之间的关系都远超任何地方,绝不是骁勇善战就能解决得了的。

否则千百年来的历朝历代,也不会对此束手无策。

骆宾王采取的是扶持一家分化瓦解,徐徐而进的怀柔政策。

而唐休璟崇尚的跃马冲杀以力破之的铁血政策。

两个人的理念天壤之别,在很多方面都相互扯后腿,这使得云贵的事务进展不进反退。

骆宾王曾经数次向李贤上折子,希望能调离唐休璟,让他到更适合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云贵真的不适合唐休璟。

唐休璟同样弹劾骆宾王,认为骆宾王的做法是有害无益的。

目前六诏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相互之间还有矛盾甚至是仇视,就这样还这么难对付。

而骆宾王采取的扶持一家分化瓦解的策略,而一旦一家独大的话,整个六诏形成一股势力,那么危害性将远超之前。

唐休璟的策略,是趁着六诏一盘散沙之计,利用唐军的强大各个击破,采取铁血镇压的方式,直接将六诏地盘纳入版图。

两人各不相让,一道道弹劾对方的奏折飞到李贤的手里。

“延福,将骆宾王和唐休璟之前的所有奏折都拿来,朕要再重新看一遍”

不一会儿,骆宾王和唐休璟的奏折,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摆放在桌上,李贤开始重新一本一本的浏览,做着比较。

在这之前,骆宾王提出的怀柔政策,李贤是赞同的,因为到后世解放前,西南都是这种局面,他也没有办法。

既然骆宾王有政策,那就施行吧,反正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万一要是收到成效,那就是意外惊喜了。

现在再看唐休璟的策略,以及弹劾骆宾王的策略会带来的危害性,这使得李贤心中豁然一惊

李贤想到了李隆基时期的南诏。文網

李贤之前看过六诏的名字,里面并没有南诏,可也知道南诏是一个统一且强大的势力,一度给强大的李隆基王朝造成巨大的麻烦。

虽然李贤不知道南诏的来历,但也知道,这肯定是其中一诏统一了六诏所带来的的结果。

现在再看骆宾王的政策,南诏的出现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了。

在大长桌会议室上。

李贤抛出了骆宾王和唐休璟之间互不相同的策略。

礼部尚书率先说道:“陛下,臣以为骆巡抚的策略是最合适的,西南形势太过于复杂,分化瓦解的怀柔政策或许真能对症下药。”

大部分人也都点头认可,包括狄仁杰和张柬之。

“陛下,怀柔政策将造成一家独大,一旦尾大不掉将造成更大的祸端,臣以为当谨慎对待”

兵部尚书等数人认为骆宾王的这个政策蕴含着风险,可以施行但要加以提防,以免造成尾大不掉的危害。

“陛下,臣请调离骆宾王,由唐休璟担任云贵总督,全权主持军政事务。”

这句话一出,顿时震惊重臣们,他们看向发言的人无不是目瞪口呆。

因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魏元忠。

魏元忠和骆宾王可是知交,还有姚崇,这三人被朝野公认为是铁三角。

可此时,魏元忠不但不支持骆宾王的西南政策,反而一意孤行地力挺唐休璟调离骆宾王。

李贤看向魏元忠,问道:“魏卿,说说你的理由。”

“臣以为,臣以为六诏都难以应对,若是采取扶持一家分化瓦解的怀柔政策,只会造成一家独大,那么带来的危害将远超现在。

臣建议采取唐休璟用武力镇压的铁血政策,用一时之痛来换取西南的长治久安。”

“不妥,我大唐乃仁义之师,一旦在西南采取铁血政策将惹人诟病,还会影响到其余地方。”

“没错,如今吐蕃和突厥才是重中之重,这两个地方都进入关键时候,这时候西南就不能乱。”

“骆巡抚的怀柔政策才刚开始施行,现在说危害为时尚早,臣以为可施行三年再看成效。

到时怀柔政策不行是话,吐蕃和突厥已经平定,再来以铁血对待西南也为时不晚。”

重臣们要么反对,要么认为暂时不可为,反正没人支持现在调离骆宾王。

“臣请陛下定夺”

魏元忠将这个话题交给李贤来决断。

“调骆宾王担任浙闽省巡抚,升任唐休璟担任云贵总督主持云贵军政事务”

李贤的决断让人震惊。

重臣一番劝谏见陛下乾坤独断,也就不在劝谏转而支持陛下这个决断,进而出谋划策。

众臣都没有反对,这道旨意就以六百里加急送往昆明。

李贤既然已经知道南诏的危害很大,那么足以说明骆宾王的策略是完全失败的。

那么不趁早断了这个策略,还等留着过年吗

铁血政策虽然残酷一些,也正如魏元忠所说的那样,以一时之痛来换取长治久安,这笔买卖还是非常划算的。

“马踏龙城,马踏龙城”

河东、关内、河西三省铁骑,以品字形的冲锋架势,朝着闻名遐迩令无数汉族明将热血沸腾的龙城冲杀而去。

龙城一战而定。

这时候的龙城不叫龙城,名叫哈林,也不是突厥人的中心,早已经沦为普通的城池。

突厥人不将龙城当一回事,但在所有汉人的心中的意义非凡。

哪怕已经变成一座废城。

“河西军驻守龙城,关内和河东两军进逼乌德鞯山,将突厥人逼向东北。”

三省军统帅、河东总兵官李勇颁布帅令

唐军从西方和南面逼近乌德鞯山,这个消息传到乌德鞯山。

此时,骨咄禄和韩浩都没有在乌德鞯山,守将一得到这个消息,就说道:“是时候撤离这里了,咱们到更加富庶的东北去”

乌德鞯山所在的区域,比之东北靺鞨人地盘可要差很多,早前迁往东北的亲戚送来消息,让留守的人巴不得早一步迁移过去。

现在唐军来了,按照计划,是迁移的时候了。

于是突厥人兴高采烈地放弃了乌德鞯山。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77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