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

作者:岁月一点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55章 尾声(八)

书名: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 作者:岁月一点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李贤离开杭州,船队不是沿江北上,而是出海。

北上前往东方省。

途径琉球群岛。

琉球王请求归附,李贤应允。

改琉球府,归山东省管辖。

视察了东方省,李贤做出了各项指示。

最重要的一条:十年内,东方省只能有一种声音,那就是汉语。

只能有一种习俗,那就是汉俗。

意思就是:十年后,不会说汉话的人,不能居住在东方省。

离开东方省,船队来到釜山。

高丽三国,已经成为了半岛省。

李贤在釜山郡接见了半岛省的大小官吏,听取了汇报,做出了跟东方省差不多的指示。

离开釜山郡,李贤率船队回归

汉武帝,在武清设置盐官。

隋朝,修建京杭大运河后,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今金刚桥三岔河口,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贞观年间,在芦台开辟了盐场,在宝坻设置盐仓。

皇帝陛下的船队,从釜山来到这里,一声令下,建天津城。

大兴土木,一座新的城池,开始拔地而起。

政和十四年。

李贤下旨太子李曜监国,率队再次沿着运河南下。

这回没有在运河两岸停留,到达金陵修整几天,就沿着长江北上。

来到南平府,李贤改南平府为重庆府。

在重庆修整几天,留下大部分人北上长安,李贤率领李煦、李隆基等子侄南下云贵。

在昆明,李贤下令李勇担任征南大将军,征伐西南诸国,纳入大唐版图。

于此同时:

下旨任命张大顺担任寇海大将军,率领第一水军,从浙闽省台湾府出发,西南沿海与李勇两路夹击东南诸国。

下旨李元芳担任征西大将军,从西海省攻打高原吐蕃

昆明四季如春,李贤就在昆明渡过了政和十五年的春节,直到正月十八才启程离开昆明。

二月初五,李贤到达成都。

在前世,李贤来过成都。

休闲之都,美食之都。

大唐时期,自然没有后世那么逍遥惬意,大快朵颐。

在成都待了十几天,李贤启程北上来到长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大明宫,李贤接受了留守群臣的山呼万岁。

“众卿平身”

坐在就别的御座上,李贤感慨万分。

今后,大明宫这座辉煌的宫殿,只能当做大唐陪都的宫殿。

只会有极少的时间,来迎接大唐帝王的到来。

长安城,也因为失去帝都的身份,落寂了很多。

但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以及连接西部和中原大地、江南、西北的枢纽,它的地位依旧无比重要。

铁路已经从长安修建到了武威城。

李贤乘坐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地前往武威。

魏元忠看着车窗外面的场景,不免心思有些恍惚。

十几年前,何曾会想过,居然会有火车这样的车出现。

按照陛下所说,现在只是科技的雏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新鲜事物将层出不穷。

担任长安留守的柳襄笑着问道:“老魏,当年你担任凉州刺史的时候,赶路可有这般惬意”

“那时候,坐马车颠簸死,骑马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想都不敢想”

魏元忠不免赞道:“陛下,真乃神人也”

看着前方躺在锦榻上,翘着两条腿的皇帝陛下,柳襄也是感慨万千。

当年要不是陛下横空出现,自己有见机得快投效陛下,现在柳家衰败是必然的。

虽说陛下也在大力打压门阀氏族,可也给门阀氏族转型的机会。

而不是像武太后执政时那般的铁血无情。

柳家作为第一个自我瓦解的门阀氏族,除了主支权利和利益受损外,旁支过得比以往好得太多。

以往,旁支等于是围绕着主支,说得都要上缴公中。

而后由主支分配,这就使得分配不均,成为必然。

旁支脱离主支,等于分田到户多干多得。

既可以打着门阀名号,又是干多干少都是自己的。

更关键的是,祖坟和祖宗庙宇在那,所有旁支都可以自由祭拜,不像以往那样需要主支允许。

更不用担心会被逐出家族。

钱多钱少还是一回事,自由,尊严,才是最舒畅的。

对于整个河东柳氏而言,再也不用担心一旦触犯帝王利益,会被诛灭。

有了示范,其余门阀氏族的旁支就蠢蠢欲动。

到了现在,主动宣布解散家族的只有河东柳氏,但其余门阀氏族的凝聚力,已经大不如前。

分崩离析,也只是时间问题。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26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