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

作者:岁月一点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77章 北庭都护府

书名: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 作者:岁月一点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伊州,伊吾。

城内,城墙。

伊州军铠甲鲜明,刀枪森寒,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

王友旺屹立于东门城墙上,目视前方,脸上的神色激动而又满怀戒心。

东城城门口,疾风将军风浩亲率三千疾风军,骑于马上手握刀枪,目视着城东千米之外的盛景。

距离伊吾东门的千米处,旌旗飘舞、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伊州现任都督王有胜携手前任都督武懿宗,迎接雍王大驾于此。

身边唐骑不足五百人,还有数百伊州百姓。

其余簇拥在四周的上万人,全是伊吾周边各族胡人。

还有数千没有身穿甲胄,没有拿着刀枪箭戟的沙陀人。

一支数千人的唐骑出现在众人的眼中。

这支唐骑没有冲向迎接的人,而是分成两部一南一北冲向目的地。

在距离迎接人潮南北千余米处的高点列阵。

“来了,王爷来了”

一支队伍出现在东方。

正是大唐陇右道行军大总管,雍王贤率领的亲卫军。

“恭迎王爷千岁”

朱邪金山似乎是被李贤的雄伟英姿所折服,待李贤来到他预估地点,双手伸天一声高呼,推金山倒玉柱地拜倒在地。

身后,数千沙陀人有样学样,像是彩排过一样,高呼着“恭迎王爷千岁”双膝一软跪倒,趴伏在地。

虽然大部分人发音不准,气势倒也挺足。

“恭迎王爷千岁”

上万诸胡,也纷纷跪倒,趴伏在地。

这使得王有胜以及五百唐军很是显眼,他们没有跪倒,而是站立着行军礼,齐声断喝:“恭迎王爷千岁。”

李贤在亲卫军的簇拥下,策马来到近前,感受着这个场面,颇为壮观非常舒服。

就是场面小了些,要是西域数百万诸胡都拜倒脚边,那还可以。

李贤一摆手,唐军站得笔直。

李贤的目光从面容惨白站立不稳的武懿宗身上扫过,落在了一个大胖子的身上。

这个长得很胖的人,就是朱邪金山了。

李贤正要开口问话,却被一声哀嚎给吓了一跳,致使身边陌刀手举起了陌刀。

哀嚎来自眼前的大胖子。

只见朱邪金山一声哀嚎,膝行过来的速度很快,跟胖大的身躯完全不成比例,非常的敏捷。

李贤下了马,一摆手,身边的陌刀手放下了陌刀。

只是雄威依旧目光炯炯地盯着大胖子,手中紧握着陌刀。

展博手持独脚铜人,关谷手持流星锤,下了马侧立李贤左右。

朱邪金山膝行到了李贤的面前,一把抱住李贤的腿,抬起了脸。

胖胖的脸上鼻涕眼泪都出来了。

“王爷啊,末将委屈啊,末将的爱女死得凄惨啊,求王爷为末将做主啊”

朱邪金山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痛哭流涕。

李贤伸手抓住朱邪金山的手臂,将他拉扯了起来,说道:“此事本王也清楚了”

李贤一指前方不远处的武懿宗说道:“罪魁祸首就在那里,你去将他的脑袋砍下。”

朱邪金山看向武懿宗。

武懿宗经过几天调养,性命之危是没有了,可身体依旧非常虚弱,本就晕晕沉沉双腿发软。

闻言,武懿宗再也没忍住,一下瘫倒在地。

朱邪金山刚被李贤拉扯起来,随即又是一个头磕在地上,泣道;

“错了,错了,王爷,罪魁祸首不是武懿宗都督,而是葛逻禄叶护谋落伊德。

谋落伊德心怀不轨,为了一己之私,以亲儿子为诱饵还搭上末将的爱女,指使一些部落加以谋害,以此嫁祸给武都督,从而造成西域局势动荡。

末将一时不察,中了谋落伊德的奸计兵发伊州,幸好及时洞察,这才避免兄弟相残。”

朱邪金山的话,让李贤等人有些目瞪口呆。

猜到这厮不敢杀武懿宗会找借口,没想到这厮的借口找得如此冠冕堂皇不要脸。

“原来是谋落伊德这厮的诡计,这回本王来了,绝对不能放过他”

朱邪金山的理由非常不错,既保住了唐军的面子,又师出有名,李贤深以为然,并且感慨真是神来之笔。

事情的确是武懿宗惹出来的,谋落伊德以此为名扯旗攻唐,使得大唐的名声在西域受到严重损害。

朱邪金山作为苦主的父亲,由他来当面澄清,大唐的名声获得逆转,出兵征战西域讨伐谋落伊德就变得师出有名。

对于这一点,魏元忠和姚崇都想了很多主意,也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原本李贤以为要恩威并施一番,朱邪金山才会配合。

没想到,朱邪金山太识趣了。

瘫坐在地的武懿宗,仿佛听错了般地看着朱邪金山这个可恶的死胖子。

待发现没听错,心中恐惧退去后,一股怒火又升腾而起。

我圈圈你个叉叉

把老子害成这样,现在你们口风一转获得巨大的利益和名望,而老子依旧被踩在泥里。

回到神都,注定要背负着这份耻辱。

前程堪忧啊

武懿宗在心中大骂,却也不敢骂出声来。

这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万一惹恼了李贤,动动手指头自己可就要死得不明不白的了。

还是先当个乌龟,待回到神都,咱们从头再战。

“朱邪都督,那些被谋落伊德蛊惑的部落,把他们的名单交上来,本王为你做主”

李贤正要找借口去剿灭一批部落,朱邪金山又直接铺好路了。

朱邪金山腆着一张绽放笑容的胖脸说道:“王爷,些许小事,怎敢劳烦您,小将已经办妥了。”

“来人,带上来”

朱邪金山一挥手,不一会儿,几十个胡人首领打扮的人被押解了过来,跪在地上哭喊冤枉。

朱邪金山丝毫不理会这些人的哭喊,朝着李贤泣道:“求王爷给小将做主啊”

踏马的

李贤暗骂一声,这死胖子真是不简单,一箭好几雕。

“这些人挑拨离间致使西域大乱,无数百姓遭难,罪在不赦,斩”

李贤一声令下,押解诸胡首领的沙陀人就举起刀来斩落。

随着数十个首级滚落在地,一股血腥味四散,视觉的冲击造成的反应很是强烈。

“王爷为小将做主,小将当誓死以报王爷恩情,王爷千岁”朱邪金山再次大声疾呼,拜伏在地。

李贤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果决,朱邪金山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对此很是满意。

接下来只要抱紧李贤的大腿,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这一刻,朱邪金山有了更远大的目标。

被沙陀人驱赶而来的上万胡人跪趴在地瑟瑟发抖,各部胡人首领瘫软了,一股股臭气弥漫开来。

一片臭气熏天,非常难闻。

五天过去了。

朱邪金山以沙陀都督的身份返回沙陀州,整顿兵马配合唐军威逼庭州。

崔知辩昼夜兼程,快马赶到伊吾城。

“王爷向圣人启用下官,让下官能够重返西域,下官感激涕零,唯有竭尽全力,助力王爷平定西域。”

疲惫的崔知辩拜倒在李贤的面前,老泪纵横感激涕零。

崔知辩二十六岁出塞,在西域整整二十年,有着他的雄心抱负。

只因在神都一着不慎得罪薛怀义,不得不告病弃官,这让他壮志未酬郁郁寡欢。

没想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雍王挂帅征战西域,想到了他的才能。

崔知辩感激涕零。

“老崔不必多礼,赶路辛苦快去歇息”

李贤扶起崔知辩,不顾他要急于做事的心理,强行让人带他去休息。

接下来要仰仗崔知辩甚多,可别猝死了。

“统计出来了吗”

李贤问的是被朱邪金山所灭部落送来的妇孺。

袁超禀报道:“王爷,朱邪金山所灭部落送来十三到四十之间的妇人六千三百四十三人,另外秉承王爷意思,向其余部落购买了两千六百余人。”

“把十三到十六岁之间的少女扣下,其余送往瓜州,数量上虽然还不够数,但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接着李贤见周边人的目光有些怪异,醒悟过来怒道:“别想歪,未满十六不得嫁人。”

“是,王爷英明”

其余人并不以为意,既然王爷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办吧

到了晚上,崔知辩一觉醒来,已经精神焕发。

李贤设宴,为崔知辩接风洗尘。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老崔,你对当前形势有何看法”

崔知辩已经知道了当前西域形势,说道:“王爷,西域诸胡一盘散沙并不为惧,唯有吐蕃才是心腹大患。”

崔知辩认为,只要击败吐蕃军,那么其余诸胡就没什么威胁。

加上东突厥人被李贤重创,西突厥畏惧未必敢出兵。

“此番吐蕃人出兵三万左右,领兵大将是奔其撸撸,号称吐蕃三大将之一,老崔对此又是怎么看的”文網

“下官对奔其撸撸久闻其名,但从未跟他有过交手。下官想来,盛名之下无虚士,对其慎重总不为过。”

崔知辩的这个理性态度让李贤很满意,要的就是务实的人,而不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之辈。

“对吐蕃的这场战事,老崔你以为是速战速决为好,还是徐徐而战为好”

崔知辩对此早有所料,胸有成竹地说道:“王爷,下官以为,跟吐蕃一战不可急躁,速战速决风险太大。”

崔知辩给出了他的三条理由。

第一,眼下天气已经很寒冷了,吐蕃人进驻龟兹这样的大城,有很强的后勤保障,西州残破自身难保,唐军出击路途遥远,后勤很难跟上。

第二,龟兹人立国正是野心勃勃士气旺盛之时,葛逻禄人占据庭州实力不弱,突骑施人夺了碎叶也是雄心万丈之时,疏勒人完全被吐蕃裹挟。

西域诸胡虽是一盘散沙,要是唐军一旦势弱,又会群起而攻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与吐蕃交战当谨慎之。

第三,大唐对西域诸胡一向以德服人,行王教之法。

崔知辩知道这方法对胡人的效果并不好,他认为对胡人应当以屠刀为重,王教为辅。

以龟兹人为代表的诸胡,一直以来在大唐的庇护下,依靠丝绸之路的收获日子过得很安逸,完全是吃饱了撑着不知道江湖险恶。

崔知辩认为,先不忙着进攻龟兹,让龟兹人见识一下吐蕃人是如何治理地方,待苦头吃足了,就知道好歹了。

说完三条建议,崔知辩道:“趁着这个时间,重建西州的高昌和蒲昌二城,收复庭州打造金满,可先立于不败之地。”

听完崔知辩的策略,李贤哈哈大笑:“老崔果然大才,对西域形势非常熟悉,很有一套见解。”

说着李贤伸出手,关谷掏出一道圣旨放在他手里。

“崔知辩接旨”

崔知辩身躯一颤,拜倒在地:“臣接旨”

“为治理西域,设立北庭都护府,赦封崔知辩担任北庭都护府大都护”

“臣领旨谢恩”

崔知辩一头磕在地上,浑身颤抖,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叙。

历史上的北庭都护府就是武则天时期设立的,李贤很容易就得到了圣人的首肯,事先拿到了圣旨。

只是人选上,崔知辩只是一个候选人。

崔知辩久在西域任职统兵,有相当深厚的基础,更有非常多的旧部,除了熟悉西域,跟很多部落都有交情。

李贤经过再三考虑,眼下崔知辩就是最好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伊州、西州、庭州,以及以西以北的广阔地方,都是北庭都护府的管辖范围。

加上安西都护府,整个西域就由这两个都护府南北分管。

崔知辩上任北庭都护府大都护的第一件事,不是别的,而是向李贤要绝对的权利。

“下官向王爷借用疾风、扬威、振武、振威四军,另外恳请王爷返回沙瓜二州过冬。

下官保证,待来年开春,必让王爷看到一个崭新的北庭。”

崔知辩说这话时,信心满满雄心万丈。

听在众人耳中,却是大吃一惊。

此事干系太过重大,一旦崔知辩失误,那么就会致使西域局势逆转。

李贤看着崔知辩,见他的眼神充满自信,秉着有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说道:“可以,本王还可以给你留下二十陌刀手,但本王也有两个条件。”

“王爷请说”

“第一,过年前给瓜州至少要送五千适龄妇人。第二,确保将士们不能出现重大伤亡。”

“王爷放心,下官绝不会让王爷失望”

崔知辩有绝对的信心,那么李贤就将北庭的大权交给了崔知辩。

他正好可以回到沙瓜,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规划。

李贤将李元芳的振武军、王孝林的振威军、孙得胜的扬威军、风浩的疾风军,都交给崔知辩节制。

还给他留下了熊威的二十个陌刀手。

李贤率领亲卫军,带着武懿宗极其一干爪牙,返回沙瓜。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05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