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春秋不当王

作者:羲和晨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15章 楚王熊围的礼贤

书名:我在春秋不当王 作者:羲和晨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3

众人来到章华宫的宫门之外,伍举且是进去通禀了一番,不多时,便又径直出得一名侍卫,前来传唤道:

“寡君有令,命李然进宫朝见,其余人等还请在此稍候。”

这话音一落,郑伯和子产当时就懵了。

这叫什么话

我们国君这千里迢迢的来到这里以期邦交,你特么居然不见

这就是你们楚国人的待客之道

郑伯和子产相视一眼,均是不禁有些气愤。

但毕竟眼下是在人家的地盘,既然楚王说只让李然进去,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于是,子产只得是叮嘱了李然一番,叫他见机行事,好生应对。

李然心中明白,当即是随着侍人入了宫门。

不过,李然显然还是小看了这楚国人彰显自己强盛的决心了。

只说这章华台的台阶,李然在途中可足足是小歇了三次,才得以登上了殿门之外的第三层大平台之上。

“我特么你又装不了电梯你这装b也好歹有个度吧别的不说,你自己这爬上爬下的难道不累么”

对于爬楼梯这种活儿,李然可真是好久都没干过了,要是科技允许,他倒是当真希望楚王能给这个章华台给修個电梯。

你搁这么高招待别人,这谁能遭得住啊

不过吐槽归吐槽,李然终究还是咬着牙爬了上来。

而当他来到最高的平台处,转身望去,但见偌大的江汉平原,田亩阡陌之盛况便霎时间便呈现在他的眼前。

而不远处的方城山,高耸入云,亦是蔚为壮观。

见得此情此景,李然不由得是想起了一首后世耶律楚材所作的诗来:

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绝壁喷睛月,擎海层峦吸翠霞。

松桧丛中疏畎亩,藤罗深处有人家。

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这首诗虽说是所描写的是新疆的天山,但是李然站在这里,这些个辞句却也不自主的从他的脑海中是蹦了出来。

“难怪是要修得这么高此情此景,的确是让人会不自主的雄心万丈呐。也难怪当年鲁国的先君鲁襄公,从楚国回去之后就要吵着嚷着要修建楚宫,这些个景致的确很是洗脑啊。”

章华台作为楚国的离宫,共有层台三,殿堂九,寝宫侧室三十六,府库军械等更是不计其数。真可谓是亭台乍起,城垣始兴,金汤之固,铁崖之险。

而布置在章华台四周的,还有各处工匠作坊,码头,寨落等。

山野秋雾弥漫,河溪渔船往返,潮浮潮退,穿梭航行,东达百越,南下百濮,西登巴蜀,北抵殷都。

这难道就是楚国么

那个被中原诸国称之为蛮夷的楚国

李然看在眼中,心里却是不仅泛起一阵一阵的涟漪。

“啊子明子明先生”

就在李然思绪万千之际,一股浑厚而嘹亮的叫唤声音忽的从他身后传来。

他不由是转过头,只见之前的王子围,如今已作了楚王的打扮,华服冠冕,龙行虎步而来,脸上还依旧是挂着那标志性的亲切笑意。

“外臣李然,拜见楚王”

李然见状,无有迟疑,立即是伏身跪拜,来了一个稽首礼。

楚国为王这件事,虽然中原诸国对此都甚为反感,可其实大家也早已是心照不宣,墨守成规了。

“唉子明先生何须如此大礼快快随寡人进殿内说话”

楚王见得李然,那喜悦之色当即是毫无遮掩的在其脸上荡漾,楚王熊围一把将他扶起后,当即抓起李然的手,便一同步入了章华宫内。

一国的国君亲自接待一个他国的下臣,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不寻常的礼遇。

而这种不寻常的礼遇,理所当然的是让李然的地位一下子拔高了好几个级别。

就这种形式,在三国演义里,大概也就是如同曹操在赤壁之战前礼遇庞统时那样吧,或许,那曹操的作派都没现在楚王所摆的架势好。

只见楚王是一手执着李然,昂首挺胸,阔步而行,既彰显了自己的礼贤下士的决心,又彰显出他身为楚王的霸气,端的太过于令人心驰神往了。

而李然,又哪里受到过这种“尊贵”的礼遇所以,一时间也是有点懵了。

不过一瞬间,他便反应了过来。

这分明是楚王要赶他这鸭子上架,让自己是下不来台啊

只不过,即便是领悟到了这一点,又能有什么用呢

只见楚王熊围是大摇大摆的进得章华殿内,竟还是不肯将手松开。非但如此,而且竟是直接拉着李然,在自己身侧的席位将其强行按下,而后又大手一挥,命人立刻是准备筵席,为李然接风洗尘。

这一幕,径直是让在场的楚国群臣也都一时都看懵了。

虽说这楚王熊围对于别国的“人才”往往也都是来者不拒的。譬如他这新认命的右尹,那可就是郑国穆公之孙,当年公子嘉之乱的“罪臣”然丹。

招降纳叛,作为楚王熊围用人的一大特色,这似乎又与曹操有了几分暗合之处。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又何时见过楚王如此厚待一个别国的人才呢

理所当然的,那些不认识李然的人,纷纷是在那一通交头接耳,各自揣度着这人到底是何方神圣而少数认识李然的人,则皆是面色低沉,显然都是一副不太高兴的样子。

毕竟看到自己的国君如此礼遇一个外邦之人,甚至还享受自己都未曾享受的待遇,各中滋味,可真是令人五味杂陈。

“子明先生远道而来,寡人却有失远迎,还望子明先生不要见怪啊。”

而楚王求贤若渴的架子还没摆完,刚一入座,便是朝着李然拱手致歉,贤王的模样在他的身上是一览无余。

“大王何出此言,然不过是郑国一介行人,岂能劳驾大王亲迎。”

其实,李然也只是随之应声,不过他刻意强调了一番自己的身份。

他当然知道楚王有招揽他的意思,但若他李然当真被这点面子功夫就能哄骗过去了的话,那他只怕也早已是活不到今天。

“唉,子明先生切莫自谦”

“寡人早已是说过,先生之大才,可堪这天下之英雄而如今天下,又谁人不知你子明先生乃德才兼备,可运筹天下之人”

“如今寡人得先生一人,我楚将兴啊”

楚王毫不掩饰的将自己招揽之心给显露出来,而这一番吹捧,饶是伍举当年只怕是也是未曾有过的。

“来啊,奏乐为子明先生接风洗尘”

话音落下,楚王兴致颇高的便要让宫人奏乐起舞,开始筵席。却完全没有意识到,此刻章华宫外是还有郑伯,子产等人在那驻足候着。

李然闻声,急忙起身,并是躬身言道:

“大王寡君一行如今还在宫外等候,此刻怕是还不到摆筵的时候。莫不如等君上见了寡君与子产大夫,再行开筵不迟。”

毕竟他现在还是郑国的臣子。

既身为郑国的臣子,现在郑国的国君和执政卿等人都还在外面候着,他却已经要在大殿内吃上了筵席这种事一旦传将出去,天下人还该当如何看待他李子明

李然当然知道这一点的严重性,所以,这才劝谏楚王,要他先行与郑伯会面,把该办的正事都了结了才好。

楚王闻声,却只微微一笑,并甚是不假思索的应道:

“好吧既是子明先生开口,那寡人又岂有不从之理传令下去,让郑伯一行人且都进来吧,就看在子明先生的面子上,权且让他们进来一同享乐”

听得这些话,李然却也并不傻,顿是一阵腹诽:

这不是摆明了挑拨离间么这话要是传到郑伯耳朵里,他又该如何作想人家好歹是堂堂的一国之君,居然还要看我一个行人的面子

饶是李然脾气再好,也不由对楚王的这些个蓄意招揽的手段而感到不耻。

但现下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楚王能同意让郑伯和子产进来,便也算是给足了他面子了,他当然也不好再说什么。

不多时,郑伯与子产皆是双双入殿,不过瞧这两人额头上的大汗珠,也不难猜出他们定是同样受了这章华台的阶梯之苦。

紧接着,便是两国国君会面时所该有的客套寒暄之词,无论是楚王还是郑伯,都极尽附会之辞,总之就是该客气的“客气”,该礼敬的“礼敬”。

郑伯恭贺楚王即位,楚王则是夸赞郑伯治理郑国有方。

但毕竟一个人便有八百个心眼,所以这话里藏话的博弈也可谓是被他二人给演绎到了极致。

最后,在双方进行好一番友好“交谈”后,楚王这才命人是于大殿之上重新摆上了筵席,算得是聊以款待郑伯一行的大驾光临。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221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