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魏芳华

作者:西风紧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百七十八章 跑得了和尚

书名:大魏芳华 作者:西风紧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3

定军山东麓,在沔水南岸,位于沔水河拱上;对岸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坦河湾地。

魏军驻扎的地方,西面是一道山坡,坡山在修筑工事;北面是沔水,南面有一条小河。只有西南角有一处完全无险可守的豁口。

秦亮的中军设在了一个小村子里。他要扎营,能找到房屋的话、一般不愿意住帐篷。

站在门外,最吸引秦亮注意的地方,是南边小河畔的一座突兀的山,周围都是平地,就那么一座半圆如嬬的山丘耸莅在那里。这倒让秦亮想起了广西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不过汉中很少见这样的山,通常山坡都有一个逐渐升高的正常坡度。

部将走过来禀报道:“将军,定军山西侧的山脊上,还有蜀军营垒没有撤走。”

“我知道了。”秦亮随口说了一声。

他转头看见羊祜、钟会二人,便道:“敌军小部兵力在西侧主峰,占据险要,还修了工事,那是易守难攻阿。何况我们若要全据占领定军山,也没多大作用。”

羊祜等都认可秦亮的看法,先后点头道:“将军言之有理。”

因为定军山太有名了,是当年魏武皇帝与刘玄德争汉中的关键地之地,所以秦亮也自然会想到那次汉中之战。

不过那时汉中之战、与此番的情况很不一样。当时蜀军是进攻方,只要占据定军山、便能由此进入汉中平原,威胁到魏军在汉中平原的各处要点如果比较起来,二三十年前的定军山加上阳安门,作用倒有点像是这次的兴势山和赤阪,或者是箕谷和褒中。

因此当时夏侯渊等几个大将,必须屯兵在定军山下、看住刘玄德,甚至对定军山形成了一个半包围的工事。结果不幸被人从局部突破。

这次秦亮拿定军山、却没多大的用,因为汉中平原上还有三座大城在蜀军手里,在这里堵姜维毫无必要。

然而对于姜维这种龟缩策略,秦亮自有一套对付他的手段

秦亮想了一会,便对身边人说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看他能往哪跑。”

钟会道:“将军这个说法挺有趣,去打汉城、阳安门罢。”

羊祜说道:“我军确不如去攻阳安门,到那时姜维军便没法到处走了,必然要将主力部署在阳安门附近。否则我军分兵走马鸣阁道阳安关北去打武兴,武兴后背受敌、多半守不住。”

秦亮的目光从两人脸上扫过,不禁感慨道:“真乃英雄所见略同”

羊祜、钟会二人虽没有什么带兵经验,但秦亮就是认为他们对兵事有见识,大概是一种天赋和兴趣听到他们的主张、与自己的看法相同,秦亮多少增加了几分信心,很快便决定调整方略。

于是下午秦亮召集各部大将、到中军议事,重新部署军务。

之前大军走黄沙集渡过沔水,本是来定军山寻姜维军大战,但现在姜维又跑了。秦亮亦不可能原路返回,走黄沙集重新北渡沔水;这样多少会影响士气,在同一条路来回走,会让将士们误以为、魏军被人调动得团团转

秦亮将对更大范围的兵马、进行调动,准备先抽调出别处的军队到此地的北岸,就地架设浮桥。大军主力便从定军山东麓渡河。

而整个汉中的兵力部署,秦亮决定要从东部开始收缩东面只守兴势山,赤阪、南乡二城留一些关中屯兵守城,变成半放弃的状态。

盯防乐城城固的兵力,直接撤防西调

魏军在汉中平原的兵力已超过十万,但是摊子铺得太开,兵力依旧不太够。所以秦亮要收缩军队,向西部集中。

如此一来,秦亮几乎放弃了从傥骆道、子午道、东三郡水路运粮。辎重粮草主要是走故道,从水路沿褒水南下。辎重船运直接从褒水进入沔水,然后沿沔水水路运抵汉城前线

粮草从关中出发,上了褒水的船只后,便一路都是水运。此中节省的人力畜力、以及损耗,将不可估量

但沿沔水西来这一段水道,很容易遭遇蜀军的袭扰尤其在北山段。所以秦亮把东部兵力收缩之后,决定在沔水上另外设置两处大营。

定军山东麓这个位置,便是大营之一,在沔水两岸都修建营垒屯兵。

此地不仅能攻击从定军山、米仓山来的敌军;也能向东进击北山地区。而且北岸营垒离汉城勉县不远,魏军大军在汉城附近,还可以迅速分兵南下驰援;可谓南北呼应,成掎角之势

第二处大营则在褒水和沔水的交汇处,此地位于南郑城的西北边,相距不远。大营设置,依旧是营垒工事南北夹峙沔水。

此地往东仍可以看住南郑守军,使其不能随意进出活动。往北可以与褒中守军一道控扼褒水流域;南岸营垒直接位于北山地区,又可以反击蜀军袭扰。

当运粮的船队一到、且未遇大量敌军袭击,两座大营上的浮桥会先撤掉,但材料与船只都囤积在营垒中;作为浮桥骨架的铁链也放松沉到河底。这样可以不影响粮草通行。

一旦有大量敌兵来袭,多到南岸营垒的魏军兵力也不够了;则可先以铁链锁江,然后迅速用木轮机械拉紧铁链、搭建好浮桥,以便兵马从北岸增援

即便出现了意外、发生了最不利的情况,只要有褒中城在手,粮草仍能先送到褒中城,然后走陆路送往前线。

秦亮在屋子里指着木架上的地图和标注,向诸将描述了新的部署安排。

这时钟会忽然开口,面带激动之色道:“妙秦将军布阵之工整精妙,竟不似行军布阵,而是以汉中之地为布帛、甲兵为笔墨,是天地间的书法,平原上的丹青”

众将听到这里,也是一阵哗然。

秦亮在具体战术部署上,确实一向比较谨慎、考虑得也很多,譬如平幽州之乱时,选择巨鹿郡为战场,便有过反复思量。但是钟会说得太夸张了

可是看钟会的表情,确实又不像是在费尽心思拍马,他那激动的神态,看着地图像是在欣赏艺术品般的眼神,实在太真。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1543s